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4合金微动磨损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海东 贺凯 +5 位作者 伏锦胜 李正阳 蒲曾坪 任全耀 陈德奇 汪宁远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1-899,共9页
核燃料棒包壳微动磨损特性对反应堆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研究Zr-4合金包壳微动磨损特性,本文通过搭建微动磨损实验装置,采用线接触方式开展Zr-4合金微动磨损实验研究,针对不同位移幅值研究Zr-4合金微动磨损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变化及其... 核燃料棒包壳微动磨损特性对反应堆系统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研究Zr-4合金包壳微动磨损特性,本文通过搭建微动磨损实验装置,采用线接触方式开展Zr-4合金微动磨损实验研究,针对不同位移幅值研究Zr-4合金微动磨损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变化及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位移幅值增大导致磨损现象加剧,最大磨损深度和磨损体积增加,尤其在加速磨损区Zr-4合金微动损伤加速恶化,最大磨损深度和磨损体积的增长速率分别达到峰值0.34μm/μm、0.52×10^(-2) mm^(3)/μm。整个微动磨损过程中,磨损区域均伴随着Zr、Fe、Cr等金属氧化物的产生,局部磨损区域存在磨屑的转移与黏着。低磨损区的整个损伤区域被平滑的三体层覆盖;加速磨损区的整个损伤区域存在凹痕形成和三体层动态变换现象;稳定磨损区的损伤中心区域三体层发生片状脱落,并伴有微观裂纹萌生。本文研究结果为Zr-4合金包壳在压水堆服役中的微动磨损行为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壳 ZR-4合金 微动磨损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层注浆工作面采场瓦斯储集空间演化规律研究
2
作者 刘海东 刘厅 +1 位作者 沈家豪 施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9,共8页
采场覆岩瓦斯储集空间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参数优化及瓦斯异常涌出防治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屯兰矿22301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作面不同注浆压力下注浆充填前后采场裂隙分布及瓦斯储集空间的变化规律。... 采场覆岩瓦斯储集空间是高位钻孔瓦斯抽采钻孔布置参数优化及瓦斯异常涌出防治的关键。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屯兰矿22301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工作面不同注浆压力下注浆充填前后采场裂隙分布及瓦斯储集空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注浆压力增大,裂隙带高度逐渐减小,裂隙压实作用逐渐减弱;随着注浆压力增大,空间上的裂隙带高度及宽度均减小,采动裂隙环形体的范围逐渐收缩;随着水平方向上的采空区中部压实程度和范围不断增大,卸压区和自由空间的范围逐渐收缩;在离层注浆条件下,适当增大钻孔倾角、减小施工高度,可有效提升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效果。研究成果可为离层注浆工作面卸压瓦斯抽采钻孔的优化布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层注浆充填 注浆压力 裂隙环形体 瓦斯抽采钻孔 瓦斯储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FE模型探究排球运动员ACL应力分布情况
3
作者 刘海东 张楠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4-711,共8页
目的基于肌肉骨骼-有限元(muscular skeletal-finite element,MS-FE)模型探究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瞬间左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应力、应变分布特征。方法基于MRI和CT建立排球运动员的膝关节FEM,通过动捕系统和三... 目的基于肌肉骨骼-有限元(muscular skeletal-finite element,MS-FE)模型探究排球运动员扣球落地瞬间左腿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应力、应变分布特征。方法基于MRI和CT建立排球运动员的膝关节FEM,通过动捕系统和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排球运动员(男性,23岁,88 kg,1.95 m,优势侧:右侧)marker点和地面反作用力。通过OpenSim中的肌骨模型计算膝关节力矩,关节力矩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输入,输出ACL应力、应变。结果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排球运动员完成扣球动作并落地的瞬间,其ACL所承受的等效应力达到27.7 MPa,从应力分布方向性来看,ACL在此时的最大主应力为8.2 MPa;应变响应方面,ACL的等效应变达到5.4%,反映其在各方向上的综合形变幅度较大;最大主应变值为5.0%,进一步证实了韧带沿纤维方向产生了明显的伸长效应;最大剪切应变则为7.6%,说明ACL在落地阶段还经历了较大的横向形变。结论本研究建立经过验证的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更好地计算排球运动员扣球后单腿着陆时ACL损伤的风险和预防策略,同时也可广泛应用于软骨退化病因学、康复训练优化和膝关节手术模拟等方面,帮助运动员、ACL损伤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有限元模型 肌肉骨骼模型 OpenSim 关节力矩 ACL 排球扣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煤层断层探测方法研究及应用
4
作者 刘海东 刘硕 《矿业装备》 2025年第2期40-42,共3页
为了研究薄煤区断层的探测方法,建立包含煤层断层的工作面三维层状模型,对波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煤层折射波振幅衰减系数CT算法的,并在路天煤矿041701工作面开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薄煤层槽波主频升高、振幅能量衰减快,折射横波发... 为了研究薄煤区断层的探测方法,建立包含煤层断层的工作面三维层状模型,对波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采用煤层折射波振幅衰减系数CT算法的,并在路天煤矿041701工作面开展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薄煤层槽波主频升高、振幅能量衰减快,折射横波发育;模拟及现场实验中煤层折射波振幅衰减系数CT算法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煤层 波场特征 煤层折射波振幅衰减系数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环境下空冷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5
作者 石强强 刘宏波 +3 位作者 秦江 刘海东 沈轶岭 谢佳乐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5-352,共8页
高海拔地区低温和低氧环境往往会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无人机(UAV)的启动和巡航工作造成困难。为研究环境变量对不同海拔高度PEMFC的性能影响,分别在200、3000、4000m高度下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 高海拔地区低温和低氧环境往往会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无人机(UAV)的启动和巡航工作造成困难。为研究环境变量对不同海拔高度PEMFC的性能影响,分别在200、3000、4000m高度下对燃料电池系统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PEMFC系统输出性能不断降低。在3000 m高度低湿条件下采取阴极进气加热,电堆最大电流密度由0.38 A/cm^(2)下降至0.33 A/cm^(2)。而在4000 m高度夜间相对高湿环境下,进气预热后电堆最大电流密度由0.32 A/cm^(2)提升至0.36 A/cm^(2)。同时,结合系统仿真分析,建立无人机PEMFC在不同海拔环境下的性能预测模型,电池性能预测与实验数据误差不超过5%,可用于准确预评估机载电池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电流密度 含水量 氧含量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节能问题及方案研究 被引量:62
6
作者 刘海东 毛保华 +2 位作者 丁勇 贾文峥 赖树坤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7年第5期68-73,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影响列车运行能耗的因素包括列车的牵引制动性能、列车重量、限速、线路条件、信号闭塞方式以及列车的操纵方式等,通过对相关条件的改变,可以实现列车节能的目的.论文通过案例设计与系统模拟,重点研究了线路条件对城...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影响列车运行能耗的因素包括列车的牵引制动性能、列车重量、限速、线路条件、信号闭塞方式以及列车的操纵方式等,通过对相关条件的改变,可以实现列车节能的目的.论文通过案例设计与系统模拟,重点研究了线路条件对城市轨道交通节能的作用.文中分别从曲线(特别是小半径曲线)、坡道(分上、下坡道)以及列车重量等方面对能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节能坡的节能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适合不同区间条件下的节能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节能运行 列车牵引计算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闭塞方式下城轨列车追踪运行过程及其仿真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海东 毛保华 +2 位作者 何天健 丁勇 王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信号闭塞方式及其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列车追踪运行的仿真系统,并进行了算例的设计。在算例中,通过对两列车在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方式下的追踪运行模拟,分析了不同闭塞方式下列车追...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信号闭塞方式及其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多列车追踪运行的仿真系统,并进行了算例的设计。在算例中,通过对两列车在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方式下的追踪运行模拟,分析了不同闭塞方式下列车追踪运行的效果,同时利用仿真系统对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进行了验算,并得出相同发车间隔情况下不同信号闭塞方式的列车追踪运行结果以及三种闭塞方式条件下最小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的计算结果。该系统可以为科研、设计人员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安全间隔及通过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便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闭塞方式 追踪列车间隔 牵引计算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刘海东 苏梅 +2 位作者 彭宏勤 张增勇 邢海龙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6期93-97,共5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列车制动问题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案例设计,通过计算及对结果的分...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列车制动问题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问题.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的案例设计,通过计算及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不同坡道、列车重量、列车制动力利用率以及制动初速度等条件对制动问题的影响.其结论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平、纵断面的优化设计、车辆技术参数的选择、信号机等信号设备的布置以及线路限速的确定等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制动距离 制动初速度 制动能力 列车牵引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移动闭塞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海东 毛保华 +2 位作者 王保山 杜鹏 丁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以我国铁路运输模式为背景,以列车牵引计算和信号布置原理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轨道电路码序、接触网支柱位置、电分相位置等条件,构建了基于准移动闭塞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模型.设计了模型求解的启发式仿真算法,算法以准移动闭塞条件... 以我国铁路运输模式为背景,以列车牵引计算和信号布置原理为基础,综合考虑了轨道电路码序、接触网支柱位置、电分相位置等条件,构建了基于准移动闭塞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模型.设计了模型求解的启发式仿真算法,算法以准移动闭塞条件下信号布置数量最少作为实现的目标.研制了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仿真系统,并进行了信号布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实际信号布置方案相比,仿真布置方案的总信号布置数减少了4个,平均每10公里线路减少约1个信号点;分割轨道电路总长度减少了8 464 m,平均每公里线路减少分割长度227 m.研制的系统初步实现了铁路区间信号的优化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准移动闭塞 区间信号布置 列车牵引计算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高速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海东 毛保华 +3 位作者 王保山 杜鹏 陈绍宽 丁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46,共7页
以我国高速铁路运输模式为背景,构建准移动闭塞条件下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模型;根据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理论,在算法基本求解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变异矢量、缩放因子及交叉概率对算法的影响,设计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算法中缩放因子... 以我国高速铁路运输模式为背景,构建准移动闭塞条件下的铁路区间信号布置优化模型;根据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理论,在算法基本求解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变异矢量、缩放因子及交叉概率对算法的影响,设计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算法中缩放因子及交叉概率随着所选个体适应度值的不同自适应变化,同时利用改进前后的差分进化算法对信号布置优化问题的求解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高速铁路区间信号布置系统,并选用实例线路进行信号布置及对比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与基本DE算法相比,改进DE算法在最优适应度值及信号布置数量方面均有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进化算法 区间信号布置 准移动闭塞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固定运行时分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海东 陈绍宽 +2 位作者 褚琴 王靓 陈善亮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7,共4页
探讨了列车运行模拟系统的总体结构 ,针对给定运行时分条件下列车运行的算法 ,构造了在节时、节能、定时条件下列车运行模拟系统 ,结合案例给出了列车运行的模拟结果 ,结果表明定时算法的误差在 30s以内 .
关键词 固定运行时分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牵引计算 定量运行 智能控制 计算机模拟 列车运行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后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海东 张密林 +4 位作者 张素敏 朱晓丽 高磊 吕瑛 解启莲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22-625,共4页
目的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按不同临床类型分成室间隔缺损(VSD)组3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31例,房间隔缺损(ASD)组24例,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 目的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按不同临床类型分成室间隔缺损(VSD)组35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31例,房间隔缺损(ASD)组24例,于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5天测量血清cTnI浓度。又按cTnI是否超过0.48mg/L分为cTnI升高组68例,不升高组22例,分析不同类型的先心病与升高组和不升高组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术后6小时、12小时、24小时cTnI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高峰均出现在术后6小时;血清cTnI峰值水平与年龄、肺动脉压力、手术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造影剂量具有相关性;VSD组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ASD组最低(P<0.05)。结论先心病介入治疗术可以引起可逆性的心肌微损伤,因此先心病介入治疗术是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cTnI升高程度与年龄、肺动脉压、手术时间、释放封堵器次数、造影剂量、临床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肌钙蛋白Ⅰ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改性聚氨酯超疏水泡沫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海东 应琴 +3 位作者 贾飞 栗亚 阿拉木斯 何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5-120,共6页
报道了一种将石墨烯共价接枝到聚氨酯泡沫表面制备超疏水泡沫的方法。制备过程包括4个主要环节:(1)利用优化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2)通过十二烷二胺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在石墨烯表面引入伯胺基团;(3)制备含有腈基的聚氨酯泡沫;(4... 报道了一种将石墨烯共价接枝到聚氨酯泡沫表面制备超疏水泡沫的方法。制备过程包括4个主要环节:(1)利用优化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2)通过十二烷二胺对氧化石墨烯进行改性在石墨烯表面引入伯胺基团;(3)制备含有腈基的聚氨酯泡沫;(4)通过伯胺与腈基反应将石墨烯化学接枝到聚氨酯泡沫表面制备超疏水泡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热重分析对接枝产物进行表征,证明了带有伯胺的石墨烯已成功接枝到聚氨酯泡沫上。利用接触角、油水混合物对制备的超疏水泡沫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超疏水聚氨酯泡沫具有优良的疏水性,聚氨酯泡沫与水的接触角由未改性的121.4°增大到166.2°,同时发现此方法制备的聚氨酯泡沫的超疏水性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泡沫 化学接枝 超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特征选择方法的有效性研究
14
作者 李茂林 李星诚 +1 位作者 刘海东 崔崇斌 《煤炭技术》 2025年第5期147-151,共5页
为了探究常用数据降维方法在瓦斯涌出量预测问题中的有效性,分别采用5种不同算法对3个不同的回采工作面做特征选择,对比其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可能得出不合理的结果,且在不同工作面上不同算法的表现不一致。数据模型未必... 为了探究常用数据降维方法在瓦斯涌出量预测问题中的有效性,分别采用5种不同算法对3个不同的回采工作面做特征选择,对比其间结果的一致性。结果表明,所用方法可能得出不合理的结果,且在不同工作面上不同算法的表现不一致。数据模型未必能体现瓦斯涌出行为的物理逻辑,需要结合生产实际和数据特点理解特征选择的结果。不加讨论地使用单一算法可能得到不准确的结果,独立使用多种不同原理的方法并取其同性结果更为合理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浓度预测 特征选择 随机森林 主成分分析 LASSO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指标研究
15
作者 孙丽荣 周斌 +3 位作者 刘海东 元继光 郝朝瑜 朱英健 《煤炭技术》 2025年第5期170-175,共6页
机器学习是通过数据驱动,识别、提取数据规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精准预测的智能模型算法,但模型涉及参数较多,容易造成数据无效或重复信息过多,影响瓦斯预测效果。从地质条件、开采设计、煤层特征3个方面对矿井瓦斯涌出特点进行了分... 机器学习是通过数据驱动,识别、提取数据规律,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精准预测的智能模型算法,但模型涉及参数较多,容易造成数据无效或重复信息过多,影响瓦斯预测效果。从地质条件、开采设计、煤层特征3个方面对矿井瓦斯涌出特点进行了分析。以马兰矿18501工作面为例,探究了瓦斯涌出量与影响因素的相关特性,提取了瓦斯涌出影响因素主成分特征,结合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及载荷特性,将瓦斯涌出影响因素由11维度降低至5维度,建立了由开采特征、压力特征、层间岩性、间距特征和煤层特征组成的瓦斯涌出量预测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减少了高维数据冗余,提高了模型计算能力和泛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量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法 数据降维 预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站调车作业综合安全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16
作者 黄圣文 刘海东 +1 位作者 徐嫣 白改萍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5期90-93,共4页
针对当前铁路车站调车作业信息传递效率低、安全流程标准缺乏、风险预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车站调车作业全过程综合安全防护系统,并研究调车作业综合安全防护关键技术。采用网络通道传递技术实现调车作业通知单的电子化传递,提升信息流... 针对当前铁路车站调车作业信息传递效率低、安全流程标准缺乏、风险预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车站调车作业全过程综合安全防护系统,并研究调车作业综合安全防护关键技术。采用网络通道传递技术实现调车作业通知单的电子化传递,提升信息流通速度,减少人为失误;基于传感与图像识别的卡控校验技术,实现调车作业全流程卡控,确保作业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基于动态电子围栏技术划定安全区域,监测调车作业人员的位置偏离情况,及时提醒调车作业人员注意安全。上线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可显著提升调车作业的信息传递效率、流程规范性和人员安全性,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更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防护 调车作业 流程卡控 铁路运输 电子围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盈利模式研究
17
作者 何浩 刘海东 雷萍 《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探析国际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盈利模式,为我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通过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国际体育非营利组织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主要结论:“非营利体育组织”并非“非盈利体育组织”,盈利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探析国际非营利体育组织的盈利模式,为我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通过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国际体育非营利组织的盈利模式进行分析。主要结论:“非营利体育组织”并非“非盈利体育组织”,盈利是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以国际奥委会、国际足联、四大职业拳击组织等为代表的国际非营利体育组织,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在赛事运营实践中却有很强的盈利能力,为组织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经济基础。建议:我国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以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培养人才,大量运用新的科技从而探索出自身合理的盈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经济 非营利体育组织 盈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识别中烧骨的DNA提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海东 任甫 +5 位作者 席焕久 裴林国 张明 白剑 喻少波 郝春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焚烧的股骨中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常压下以100℃~500℃对30例成人股骨进行焚烧,然后分别采用有机法、Microcon100+Qiagen试剂盒(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纯化法、有机法+Qiagen试剂盒纯化法。并用ND...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焚烧的股骨中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常压下以100℃~500℃对30例成人股骨进行焚烧,然后分别采用有机法、Microcon100+Qiagen试剂盒(QIAquick PCR Purification kit)纯化法、有机法+Qiagen试剂盒纯化法。并用ND-1000光度计进行DNA浓度测定,用Sinofiler扩增试剂盒进行荧光标记和复合扩增。结果:骨骼样本在20℃~500℃各组用3种方法检测的DNA浓度均值分别为10.1~0.0、67.2~0.0、49.8~0.0ng/μl。有机法在20℃~500℃各组的位点检出率为38.3%、28.3%、16.7%、9.4%、0.0%、0.0%;纯压法为97.3%、75.7%、45.6%、33.1%、12.5%、1.2%;有机法+Qiagen试剂盒纯化法为98.5%、81.9%、53.5%、36.3%、7.7%、0.4%。结论:有机法提取的骨骼DNA浓度及位点检出率较其他两种方法低;未烧骨骼用后两种方法提取其DNA都能获得较高的浓度和较好的分型,焚烧温度在100~C~300℃之间的骨骼用有机法+Qiagen试剂盒纯化法提取其DNA较好;400℃-500℃焚烧的骨骼用Microeon100+Qiagen试剂盒纯化法提取其DNA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骨 DNA提取 纯化 短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骨基因位点保存状况及检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海东 李革 +5 位作者 任甫 席焕久 徐国昌 邢瑞仙 喻少波 郝春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焚烧的股骨中基因位点的保存状况及其检测方法。方法:常压下以100℃~500℃对30例成人股骨进行焚烧,提取其存留DNA,用Identifiler试剂盒和Minifiler试剂盒进行荧光标记和复合扩增,ABI3130xl Genetic Analyzer软件...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焚烧的股骨中基因位点的保存状况及其检测方法。方法:常压下以100℃~500℃对30例成人股骨进行焚烧,提取其存留DNA,用Identifiler试剂盒和Minifiler试剂盒进行荧光标记和复合扩增,ABI3130xl Genetic Analyzer软件对DNA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提取骨密质中的DNA可以获得正确分型,未烧和5个温度焚烧后基因位点存留不同,Mifiler试剂盒比Identifiler试剂盒更能从烧骨DNA中得到STR基因座分型结果。D21S11、FGA2个位点在2个试剂盒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试剂盒中的FGA位点检出率都不高。结论:温度对骨DNA的保存有很大影响,检测焚烧程度高的骨骼DNA时用Minifiler试剂盒更容易得到基因分型结果。FGA位点不适合作为miniSTR位点用于检测烧骨等降解检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骨 DNA检验 短串联重复序列 个体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颞支的外科解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东 岳志健 王文仲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8-298,共1页
了解面神经颞支走行的位置及其颞部颧弓处与各解剖层次的相互关系,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保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依据是我们的研究目的.1 材料与方法30具男性新鲜尸体的头颅,在额部近中线发际内作切口,切开头皮延伸至额顶转向颞部,下行至耳... 了解面神经颞支走行的位置及其颞部颧弓处与各解剖层次的相互关系,为神经外科手术中保护面神经颞支提供解剖依据是我们的研究目的.1 材料与方法30具男性新鲜尸体的头颅,在额部近中线发际内作切口,切开头皮延伸至额顶转向颞部,下行至耳屏前延伸到下颌角:分离出(1)帽状腱膜(该层再往下延伸为皮下组织,颞部为浅筋膜).(2)颞筋膜浅层、深层及筋膜间脂肪垫.(3)颞肌及其深部的骨膜.在分离上述各层次的同时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出面神经颞支(及其分枝),观察这些分支在各层次间走行情况及其与设立的参照线(耳屏及外吡间的连线)的数据,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面神经颞支多位于帽状腱膜(浅筋膜)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颞支 外科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