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3%印楝素乳油防治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汉伦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3期86-87,共2页
采用0.3%印楝素乳油以90 mL/667m2对水45 kg喷雾,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3%和80.95%;施药后7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2.69%和95.6... 采用0.3%印楝素乳油以90 mL/667m2对水45 kg喷雾,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进行田间防治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分别达83.3%和80.95%;施药后7 d对高粱条螟和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达92.69%和95.65%,均达到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且不残留、不污染环境、不产生药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高粱条螟 水稻二化螟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旱育秧直插本田栽培不同叶龄与产量相关性试验
2
作者 刘汉伦 《农技服务》 2015年第4期83-83,共1页
水稻旱育秧直插本田栽培技术在同等管理水平下,在3叶龄到5叶龄栽培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5叶龄到6叶龄则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由于3叶到4叶直插,对大田的平整要求较高;对于轮作田块,要错开茬口也较难,而6叶龄... 水稻旱育秧直插本田栽培技术在同等管理水平下,在3叶龄到5叶龄栽培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增的趋势,5叶龄到6叶龄则有产量随移栽叶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由于3叶到4叶直插,对大田的平整要求较高;对于轮作田块,要错开茬口也较难,而6叶龄以上,产量又下降。因此,生产上较适宜采用5叶龄栽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育秧 叶龄 相关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