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区果园篱壁栽植行向与冠间距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永朝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丘陵区篱壁栽植的果园中,行向随坡向而变化,为了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树冠间距也因地面坡度而不同。本文利用天文三角公式计算北纬40°地区春、秋分点太阳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同时计算树体的影长,并确定其影长系数,依太阳方位角与影... 在丘陵区篱壁栽植的果园中,行向随坡向而变化,为了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树冠间距也因地面坡度而不同。本文利用天文三角公式计算北纬40°地区春、秋分点太阳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同时计算树体的影长,并确定其影长系数,依太阳方位角与影长系数的关系绘出影顶线图。然后根据设计的行向,利用影顶线图求得在不同地面坡度情况下的树冠间距。其中南坡、南北行向时,树冠间距应为d=h.ctga.sinA.cosi;东坡~北东(NE)45°范围坡向、南北行~南东(SE)45°行向时,d=d1-Δd=h.cosA1.(tgt2-tgt1)/[1+tgi.ctg2α.sin(A2-A1)].cosφ。算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区 篱式果园 冠间距 行向 坡向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与氮磷流失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保国 刘永朝 薛进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2-74,共3页
于2004年调查了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状况和作物产量,并分析了稻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Olsen-P)、田面水样及受田面影响的附近田外水样全氮、磷。结果表明:冀南地区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比例较小,传统施肥对氮、磷地表流失明显,... 于2004年调查了冀南稻麦轮作区化肥施用状况和作物产量,并分析了稻田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Olsen-P)、田面水样及受田面影响的附近田外水样全氮、磷。结果表明:冀南地区施肥以化肥为主,有机肥施用比例较小,传统施肥对氮、磷地表流失明显,尤其是化肥用量大且配施有机肥的氮、磷流失最严重。田面水与田外水中氮、磷含量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磷化肥不合理施用对附近水体存在较大污染风险。而试验区Ⅰ和Ⅱ,氮、磷流失较低。减少化肥施用量,合理施肥可降低施用化肥的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麦轮作 石灰性土壤 化肥施用 氮磷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渍土区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马保国 王慧勇 +2 位作者 刘永朝 杨太新 高然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6-28,共3页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储有相对丰富的浅层地下微咸水。为合理开发微咸水资源,研究了不同灌水(灌水期、灌水量和水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淡轮灌与灌淡水相比,早期干物质积累慢,LAI低,但后期积累养分能顺利转移到穗部... 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储有相对丰富的浅层地下微咸水。为合理开发微咸水资源,研究了不同灌水(灌水期、灌水量和水质)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咸淡轮灌与灌淡水相比,早期干物质积累慢,LAI低,但后期积累养分能顺利转移到穗部,灌浆速度较快,也能获得高产。冬后关键期灌水,咸淡轮灌比灌淡水处理LAI较低,但茎叶干物质积累量较多的转移到籽粒中,灌浆速度快,两者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关键期灌水的籽粒产量略低于充足灌水处理,而水分利用率较高。在此基础上,施肥处理的LAI、灌浆速度和籽粒产量显著大于不施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土 小麦 微咸水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V-23BC催化剂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巍慈 刘永朝 +2 位作者 李晓光 张威毅 江勇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10年第6期50-53,共4页
介绍了LV-23BC催化剂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1.5 ML/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和主要操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干气产率下降了0.72个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了0.66个百分点,汽油产率提高了3.11个百分点,液... 介绍了LV-23BC催化剂在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1.5 ML/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和主要操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干气产率下降了0.72个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了0.66个百分点,汽油产率提高了3.11个百分点,液化石油气产率上升了0.96个百分点,柴油产率下降了2.29个百分点,液体收率提高了1.28个百分点。说明LV-23BC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够改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应用 液化石油气 重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质异性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武海霞 刘永朝 栾清华 《海河水利》 2006年第2期61-62,68,共3页
采用压力膜法,对5种同一质地、不同特性中壤土作水分特征曲线,经分析得出:同一质地装填土的干容重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现为同一土壤吸力下干容重大的土壤含水率低;农田原状土存在着空间结构上的差异;经不同处理的土壤,土壤水分特征... 采用压力膜法,对5种同一质地、不同特性中壤土作水分特征曲线,经分析得出:同一质地装填土的干容重影响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表现为同一土壤吸力下干容重大的土壤含水率低;农田原状土存在着空间结构上的差异;经不同处理的土壤,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当量孔径 土壤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L技术在坝体防渗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毅凯 刘永朝 刘亮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年第6期27-28,共2页
膨润土防水毯(GCL)在性能、施工方法、施工环境限制条件、环保等方面均比传统防水防渗材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近年来,随着GCL防渗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正在不断地扩展,娲皇宫生态水域工程的实施即是国内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坝体... 膨润土防水毯(GCL)在性能、施工方法、施工环境限制条件、环保等方面均比传统防水防渗材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近年来,随着GCL防渗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正在不断地扩展,娲皇宫生态水域工程的实施即是国内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坝体防渗的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防水毯 坝体防渗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河二灌区渠道优化设计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7
作者 侯毅凯 刘永朝 +1 位作者 郭凤台 刘亮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9-110,73,共3页
为了替代计算量大、重复工作多的传统经验试算法,通过尝试采用免疫遗传算法(IGA)对梯形渠道横断面设计进行优化,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北省怀来县洋河二灌区渠道改造工程。结果表明,IGA计算量小,精度高,结果丰富,有效地解决了渠道断面设计... 为了替代计算量大、重复工作多的传统经验试算法,通过尝试采用免疫遗传算法(IGA)对梯形渠道横断面设计进行优化,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北省怀来县洋河二灌区渠道改造工程。结果表明,IGA计算量小,精度高,结果丰富,有效地解决了渠道断面设计中的优化问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优化 渠道改造 梯形横断面设计 免疫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管理在馆陶县水资源分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梁薇 刘永朝 沈海新 《海河水利》 2007年第2期52-54,共3页
介绍了ET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馆陶县为例,计算2002-2004年县内项目区的ET值,利用ET值和年均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对馆陶县水资源进行水权分配,实现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ET值 节水 水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洗涤剂YR-101的性能测试与应用
9
作者 许杰 郭志军 +3 位作者 刘玉英 刘永朝 翟秀丽 张书宇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对新研制的工业用洗涤剂YR -1 0 1的质量指标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YR -1 0 1的去污力、腐蚀性、防腐性等质量指标均达到轻工业部颁发的ZBY43 0 0 2 -86标准。应用结果表明 ,YR -1 0 1使用效果优良 ,对环境无污染 ,是理想的“绿色”
关键词 金属洗涤剂 YR-101 性能 测试 应用 去污力 腐蚀性 防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娲皇宫生态水域工程环境影响论证中未确知测度模型的应用
10
作者 刘松波 刘永朝 +1 位作者 杨怡君 穆征 《海河水利》 2006年第6期56-58,共3页
建坝应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因素,建立论证体系,引入未确知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对专家作出的关于工程建成后的影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对以往的经验评价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环境影响 未确知测度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楼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1
作者 史红伟 刘贵德 刘永朝 《海河水利》 2006年第1期12-14,共3页
参考彭楼灌区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规划,对灌区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整个灌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彭楼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河二灌区二期节水灌溉工程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梁薇 刘永朝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06年第5期10-13,共4页
以北京及周边地区共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了洋河二灌区的水利工程现状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经济评价、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分析了灌区建设节水灌溉工程的可行性。
关键词 节水 灌区 可行性分析 官厅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高温降容探讨分析与改造
13
作者 刘永朝 魏家强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年第17期95-97,101,共4页
针对风电机组运行时因发电机温度高导致限功率输出的现象。论文通过对比直驱、双馈机组发电机冷却方式,结合风电机组现场运行实际,就某双馈机组发电机高温降容问题做出对比,通过改造前后发电机轴承温度、机组功率输出数据,验证改造成果... 针对风电机组运行时因发电机温度高导致限功率输出的现象。论文通过对比直驱、双馈机组发电机冷却方式,结合风电机组现场运行实际,就某双馈机组发电机高温降容问题做出对比,通过改造前后发电机轴承温度、机组功率输出数据,验证改造成果的效果,解决发电机高温降容问题,保证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发电机冷却 高温降容 轴承温度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