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沉积期古地貌特征及控储作用
1
作者 刘勇 刘永旸 +5 位作者 赵圣贤 尹美璇 李博 陈雷 吴帅材 谢圣阳 《岩性油气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9,共11页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 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区块之一。通过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岩矿鉴定、地震资料解释及钻井资料研究,运用印模法重建了研究区的沉积古地貌,并探讨其对优质页岩储层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泸州—渝西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沉积时期,泸州—渝西地区为“一隆起、一洼陷、两缓坡”的古地貌格局,沉积区可划分为水下隆起区、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②页岩的矿物组成以硅质矿物为主,黏土矿物、碳酸盐矿物及黄铁矿次之。可识别出10种页岩岩相类型,主要发育硅质页岩相组合(S)和混合质页岩相组合(M),其中硅质页岩相组合(S)在水下隆起区更为发育,且纵向上更具连续性,是优质岩相组合。③不同地貌单元的页岩岩相的发育程度及储层参数(TOC、孔隙度、含气量)存在明显差异,水下隆起区页岩TOC值为3.03%~5.06%,平均值为4.25%;孔隙度为4.81%~6.30%,平均值为5.46%;含气量为1.70%~7.62%,平均值为5.05%,其页岩储层品质优于水下斜坡带和水下低洼区。平面上,优质页岩具有高TOC、高孔隙度和高含气量的特征,呈带状分布于水下隆起区及其周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模法 硅质页岩岩相 储层品质 水下隆起区 水下斜坡带 水下低洼区 沉积古地貌 龙马溪组 志留系 泸州—渝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页岩气产出过程碳同位素分馏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川南地区泸州区块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为例
2
作者 赵圣贤 杨学锋 +9 位作者 刘永旸 卢双舫 刘文平 李博 张鉴 李文镖 张小涛 赵文韬 黄山 王峻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84,共13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中浅层页岩气已实现规模效益开发,深层页岩气是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了探索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中碳同位素分馏影响因素及其地质意义,以川南地区泸州区块深层奥陶系五峰组—志留...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中浅层页岩气已实现规模效益开发,深层页岩气是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增储上产的重要领域。为了探索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中碳同位素分馏影响因素及其地质意义,以川南地区泸州区块深层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12块岩心现场解析测试和2口生产井连续监测工作,分析了甲烷、乙烷碳同位素(δ^(13)C_(1)、δ^(13)C_(2))分馏机理,建立了同位素分馏模式,并构建了根据同位素分馏参数计算吸附气与游离气相对比例和EUR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最后分析了页岩气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和流动产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川南地区深层页岩气解析过程中δ^(13)C_(1)值变重幅度介于10.3‰~22.7‰,δ^(13)C_(2)值变重幅度最大仅为4.2‰,页岩气井生产过程中甲烷和乙烷均存在约8‰的碳同位素分馏幅度;②页岩气完整产出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普遍存在“稳定—变轻—变重—再变轻”的4阶段模式,装罐后解析气仅能观测到基质产气为主所对应的变重阶段,而生产井井口气能够观测到反映裂缝与基质共同产气所对应的变轻阶段,环境温度和压力变化均会改变原有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模式,影响程度与所处阶段密切相关;③生产初期井口气样相较于岩心解析气样和生产中—后期井口气样更能反映储层原始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信息;④通过构建多尺度多机理耦合的天然气碳同位素分馏模型,能够准确计算深层页岩原位含气量、吸附气/游离气比例等关键参数,实现页岩气井EUR预测和生产过程中吸附气/游离气产出比例的有效评价。结论认为,开展页岩气产出过程中碳同位素分馏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可为深层页岩气赋存状态、富集特征和流动产出规律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技术手段,将有助于深层页岩气的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深层页岩气 同位素分馏 原位含气量 吸附气/游离气比例 EUR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地区南门场构造带石炭系储层特征研究
3
作者 刘永旸 胡红 +2 位作者 夏青松 李瑜 庹聪 《河南科技》 2019年第25期146-150,共5页
根据钻井、岩心及薄片分析等资料,并结合物性和储层储集空间资料,对南门场石炭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门场石炭系为沉积黄龙组地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内)溶孔、砾间(内)溶孔等,孔隙型溶洞... 根据钻井、岩心及薄片分析等资料,并结合物性和储层储集空间资料,对南门场石炭系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南门场石炭系为沉积黄龙组地层;储层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内)溶孔、砾间(内)溶孔等,孔隙型溶洞及构造缝也较为发育,总体上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类型以Ⅱ、Ⅲ类储层为主,表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Ⅰ类储层主要分布于C2hl2段,平面上零星分布,Ⅱ、Ⅲ类储层主要分布于C2hl2段及C2hl3的中下段,平面上分布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地区 南门场 石炭系 储集空间 储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基质孔隙水赋存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建发 赵圣贤 +9 位作者 李博 刘永旸 黄山 何沅翰 苑术生 刘绍军 隆辉 王高翔 曹埒焰 尹美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4-54,共11页
已有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揭示,页岩储层中孔隙水的赋存特征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页岩储层中孔隙水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楚的问题,以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富顺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 已有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揭示,页岩储层中孔隙水的赋存特征对于页岩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页岩储层中孔隙水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认识不清楚的问题,以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富顺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模拟技术结合离心—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了页岩储层中孔隙水的赋存特征,并利用X射线衍射、大面积高分辨率背散射成像、扫描电镜矿物定量评价等技术对页岩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孔隙水含量介于8.05~18.43 mg/g,平均10.97 mg/g,其存在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赋存相态,吸附态水的优势赋存孔径约2~5 nm,游离态水的优势赋存孔径介于5~10 nm,大于20 nm孔径的页岩储层孔隙内几乎无水赋存;(2)页岩有机质演化过程中的生烃排水作用使得有机孔内几乎不含有孔隙水,仅有微量孔隙水附着于部分干酪根的含氧官能团表面,伊利石为主的黏土矿物颗粒内发育的无机孔表面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成为页岩储层中孔隙水赋存的主要场所;(3)伊利石含量过高导致页岩储层中孔隙水含量偏高,占据气体赋存空间,不利于气体富集,而气体产出过程运移至吸附水赋存的1.4 nm以下孔隙时,由于毛细管力作用造成气体运移需要更大的突破压力,导致气体难以排出。结论认为,页岩储层中孔隙水微观赋存特征及页岩组构对孔隙水赋存的控制作用研究,将有助于四川盆地页岩气高效开发,为中国页岩气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页岩 孔隙水 分子模拟 赋存特征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大视域拼接扫描电镜技术定量评价页岩孔隙结构——以川南深层渝西区块龙马溪组储层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仲 赵圣贤 +5 位作者 冯枭 刘永旸 李博 夏自强 张成林 曹埒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569-576,共8页
受乐山—龙女寺水下古隆起和多期构造挤压的影响,渝西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由北往南沉积水体逐渐加深,具有I类储层厚度变化大、孔隙度总体偏低(小于4.5%)的特征。对优质页岩孔隙结构开展精细研究至关重要。通过一种优化的基于MAPS图像的页... 受乐山—龙女寺水下古隆起和多期构造挤压的影响,渝西区块龙马溪组页岩由北往南沉积水体逐渐加深,具有I类储层厚度变化大、孔隙度总体偏低(小于4.5%)的特征。对优质页岩孔隙结构开展精细研究至关重要。通过一种优化的基于MAPS图像的页岩孔缝特征分析方法,能够在有效识别和统计页岩有机孔缝和无机孔缝的前提下,大幅降低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区内页岩有机孔缝的表征视域边长约300μm;无机孔缝的表征视域边长在500μm以上,MAPS图像探测到的区内有机孔缝的直径开度范围多介于0~100 nm,无机缝开度最高可达500 nm以上,有机孔缝密集但体积小,无机孔缝稀疏但体积大。有机孔对页岩储集空间贡献最大,影响也最大;无机孔对储集空间有一定贡献,但影响较小;有机缝对页岩储集空间贡献很小,影响也可忽略;无机缝对页岩储集空间贡献不固定,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微观孔隙 控制作用 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页岩原位含气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圣贤 刘永旸 +1 位作者 张鉴 李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7-97,共1页
1.目的原位含气量和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比值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估和储集层甜点预测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参数。其中含气量评价普遍采用USBM法,该方法理论上更适用于取心时间较短、吸附气含量比例较高的煤层气样品,而应用于深层页岩气... 1.目的原位含气量和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比值是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估和储集层甜点预测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参数。其中含气量评价普遍采用USBM法,该方法理论上更适用于取心时间较短、吸附气含量比例较高的煤层气样品,而应用于深层页岩气样品时则通常会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吸附气含量评价常用等温吸附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气量 甜点预测 定量评价方法 储集层 等温吸附法 吸附气含量 煤层气 潜力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非线性矿物解释模型在页岩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鉴 张成林 +4 位作者 赵圣贤 曹埒焰 刘永旸 李沛耘 辛治国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2-229,共8页
该研究以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岩心测试数据和全岩衍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集人工智能训练、多参数优选和多元非线性拟合,探讨了计算矿物体积分数的敏感参数,利用常规测井GR,KTH,CNL,AC,DEN等5种数据建立了伊利... 该研究以泸州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岩心测试数据和全岩衍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集人工智能训练、多参数优选和多元非线性拟合,探讨了计算矿物体积分数的敏感参数,利用常规测井GR,KTH,CNL,AC,DEN等5种数据建立了伊利石、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等矿物体积分数的预测解释模型。其中:伊利石与方解石体积分数与KTH,DEN,CNL相关性强;石英体积分数与CNL,KTH,AC相关性强;黄铁矿体积分数与GR,CNL,AC相关性强。对比发现,利用多元非线性矿物解释模型解释的伊利石、方解石、石英和黄铁矿等4种矿物体积分数与元素测井矿物体积分数吻合度好,标准偏差和残差均小于10%。在该模型基础上进行岩性的识别,可以解决深水陆棚沉积储层复杂岩相划分的问题,为识别沉积微相储层划分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方法,对于页岩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数据 岩性评价 五峰组 龙马溪组 泸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质点法在页岩储层压裂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江荣 赵圣贤 +5 位作者 夏自强 李志宏 刘永旸 何沅翰 高攀 王高翔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98-703,共6页
针对数值模拟法在水力压裂模拟应用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针对页岩储层压裂的物质点法(MPM)压裂模拟方法,并应用于四川盆地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储层。结果表明:模拟的应力方向和应力场差异系数分布与实际测试数据一致,地层... 针对数值模拟法在水力压裂模拟应用中的存在问题,提出了针对页岩储层压裂的物质点法(MPM)压裂模拟方法,并应用于四川盆地渝西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页岩储层。结果表明:模拟的应力方向和应力场差异系数分布与实际测试数据一致,地层压裂应变特征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吻合良好,模拟结果可信度高;在裂缝发育带(裂缝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垂直),当井轨迹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夹角为70°左右时,压裂模拟改造面积最大;在网状裂缝发育区,当井轨迹方位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垂直时,压裂模拟改造面积最大。文中成果为水平井井轨迹设计和施工参数优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MPM压裂模拟技术的应用,也为减少微地震监测工作量,降低工程成本,提升页岩气开发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M 压裂模拟 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