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杨建明
汤阳
+3 位作者
顾海
刘永加
黄大志
陈劲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72-2683,共12页
多孔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开发出的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种类繁多,然而仅少数可实现批量生产,大多数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难以对多孔结构进行有效控制,以致所得多孔结构仍存在某些性能方...
多孔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开发出的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种类繁多,然而仅少数可实现批量生产,大多数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难以对多孔结构进行有效控制,以致所得多孔结构仍存在某些性能方面的不足。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多孔结构的制备带来了新的途径,所制备的多孔结构可同时具备宏观孔隙和微观孔隙,其骨架及宏观孔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用于制备多孔结构的3D打印方法主要有利用激光能量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LS)、选择性激光熔化法(SLM)和激光近净成形法(LENS)等方法,利用电子束能量的电子束熔化(EBM)法,喷射粘结剂的三维印刷(3DP)法,材料挤出类中的熔融沉积成形(FDM)法和三维浆丝沉积(3DF)法,以及间接3D打印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采用这些方法制备多孔结构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以期找到适合具体情况的3D打印方法及相应合理的工艺规范,从而提高制件的性能。采用SLS、SLM和LENS法,通过控制激光扫描轨迹和粉末烧结程度可以获得材料的宏观和微观孔隙。SLS法可制备的多孔结构材料种类较广,SLM和LENS法主要用于制备金属多孔结构。EBM法与SLM法类似,但EBM法需要在真空环境下成形,可用于制备Ti等活泼金属材料。适用于3DP法的粉末材料种类更广,可选用不同的粘结剂和相应的后处理方法,其工艺灵活性大。FDM法一般用于低熔点热塑性材料,通过熔融挤出而堆积成宏观多孔结构。3DF法以粉末浆料的形式挤出成形,适用的材料种类比FDM法广,得到的结构具有宏观和微观孔隙。FDM和3DF法的打印精度和孔隙尺寸受喷嘴打印能力的限制。间接法先利用某种便捷的3D打印方法制备出多孔结构原模,再将该原模经粉末冶金、浇注等方法制得所需的多孔结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3D打印直接制备某些材料的多孔结构在结构特征方面受到的限制。上述这些方法中,由于激光和电子束的能量集中,故SLM和EBM法制备的多孔结构相对于其他方法更精细。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时孔隙的形成机理可以总结为:制件内打印轨迹未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宏观设计孔隙、制件骨架内的粘结剂被加热分解或被溶解而去除后形成的孔隙、气体溶解在烧结过程中的熔融金属内形成的孔隙、激光扫描熔迹之间形成的孔隙、粉末颗粒间堆积空隙形成的孔隙。本文对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制备多孔结构的几种主要的3D打印方法,总结了其孔隙的形成机理,介绍了3D打印多孔结构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结构
制备技术
孔隙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古防疫无小事
2
作者
刘永加
《政工学刊》
2020年第3期86-87,共2页
时下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全国上下劾力同心,共克时艰。历史上,北京地区也曾多次发生疫情,每次都是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渡过难关。
关键词
疫情
积极应对
肺炎
北京地区
刻不容缓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嘉庆帝严办的一起残害举报人案
3
作者
刘永加
《政工学刊》
2019年第9期90-90,共1页
清代嘉庆年间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残害举报人案件,此案惊动了嘉庆皇帝。此案要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淮安府大水灾说起,当时朝廷为了救灾,向淮安下辖山阳县灾区发放了九万多两赈灾银。按照规定,上级随后都要派官员去检查评议赈灾和赈...
清代嘉庆年间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残害举报人案件,此案惊动了嘉庆皇帝。此案要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淮安府大水灾说起,当时朝廷为了救灾,向淮安下辖山阳县灾区发放了九万多两赈灾银。按照规定,上级随后都要派官员去检查评议赈灾和赈济款使用情况。嘉庆十四年(1809年),两江总督铁保派新来的知县李毓昌去山阳县查勘赈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毓昌
嘉庆皇帝
嘉庆帝
举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之万里者 如出邻家——空前繁荣发达的元代航海与海外贸易
4
作者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0期112-116,共5页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存续时间比较短的王朝,其立国仅仅九十七年(1271年-1368年),可是它在海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却开创了比汉唐时期更为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极盛时代。尤其是其航运事业方面取得了旷古未有的成就,国内外交...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存续时间比较短的王朝,其立国仅仅九十七年(1271年-1368年),可是它在海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却开创了比汉唐时期更为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极盛时代。尤其是其航运事业方面取得了旷古未有的成就,国内外交通已是“舟车毕通”,“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贸易
对外文化交流
航运事业
中外文化交流
繁荣发达
旷古未有
汉唐时期
存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宋汴河与陆海“丝绸之路”
5
作者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2年第4期58-61,共4页
北宋建立后,结束唐末和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为中原和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北宋继续建都开封后,锐意发展水运交通,进一步促进了中原航运的发展,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航运网四通八达,盛极一时。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水运交通
分裂割据
五代十国
丝绸之路
开封
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长江上的救援“119”
6
作者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清代长江上如何开展水上救援呢?那时有一种被叫作红船的救援船只,是专门为保障水上行船安全而打造的,因为船体通常涂红漆以示醒目,也称救生红船、救生船。相当于现在的水上119。红船的起源红船之名出现在明朝以前。明初,作为正式编制...
在清代长江上如何开展水上救援呢?那时有一种被叫作红船的救援船只,是专门为保障水上行船安全而打造的,因为船体通常涂红漆以示醒目,也称救生红船、救生船。相当于现在的水上119。红船的起源红船之名出现在明朝以前。明初,作为正式编制设置的红船隶属于水驿递运所,主要职能为传递信息、运送官员等,还不承担救生船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救援
红船
清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古代航运智慧故事
7
作者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我国是航运大国,航运历史悠久。千年来,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航运奇迹和航运智慧,为我们今天的航运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不妨采撷几束历史上的航运智慧浪花,来看一看那时人们的创造有多么辉煌。
关键词
航运大国
历史积淀
智慧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
26
1
作者
杨建明
汤阳
顾海
刘永加
黄大志
陈劲松
机构
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
南通理工学院
连云港正航电力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72-2683,共12页
基金
江苏省3D打印装备及应用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7KFKT01)
连云港市产业前瞻与共性关键技术项目(CG1608)
+1 种基金
江苏省333科研资助计划项目(BRA2016293)
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资助项目(苏教研[2016]9号)
文摘
多孔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用领域广泛。目前,已开发出的多孔结构的制备方法种类繁多,然而仅少数可实现批量生产,大多数方法工艺较为复杂,并且在制备过程中难以对多孔结构进行有效控制,以致所得多孔结构仍存在某些性能方面的不足。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多孔结构的制备带来了新的途径,所制备的多孔结构可同时具备宏观孔隙和微观孔隙,其骨架及宏观孔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可用于制备多孔结构的3D打印方法主要有利用激光能量的选择性激光烧结法(SLS)、选择性激光熔化法(SLM)和激光近净成形法(LENS)等方法,利用电子束能量的电子束熔化(EBM)法,喷射粘结剂的三维印刷(3DP)法,材料挤出类中的熔融沉积成形(FDM)法和三维浆丝沉积(3DF)法,以及间接3D打印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采用这些方法制备多孔结构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以期找到适合具体情况的3D打印方法及相应合理的工艺规范,从而提高制件的性能。采用SLS、SLM和LENS法,通过控制激光扫描轨迹和粉末烧结程度可以获得材料的宏观和微观孔隙。SLS法可制备的多孔结构材料种类较广,SLM和LENS法主要用于制备金属多孔结构。EBM法与SLM法类似,但EBM法需要在真空环境下成形,可用于制备Ti等活泼金属材料。适用于3DP法的粉末材料种类更广,可选用不同的粘结剂和相应的后处理方法,其工艺灵活性大。FDM法一般用于低熔点热塑性材料,通过熔融挤出而堆积成宏观多孔结构。3DF法以粉末浆料的形式挤出成形,适用的材料种类比FDM法广,得到的结构具有宏观和微观孔隙。FDM和3DF法的打印精度和孔隙尺寸受喷嘴打印能力的限制。间接法先利用某种便捷的3D打印方法制备出多孔结构原模,再将该原模经粉末冶金、浇注等方法制得所需的多孔结构材料,这样可以避免3D打印直接制备某些材料的多孔结构在结构特征方面受到的限制。上述这些方法中,由于激光和电子束的能量集中,故SLM和EBM法制备的多孔结构相对于其他方法更精细。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时孔隙的形成机理可以总结为:制件内打印轨迹未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宏观设计孔隙、制件骨架内的粘结剂被加热分解或被溶解而去除后形成的孔隙、气体溶解在烧结过程中的熔融金属内形成的孔隙、激光扫描熔迹之间形成的孔隙、粉末颗粒间堆积空隙形成的孔隙。本文对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概述了制备多孔结构的几种主要的3D打印方法,总结了其孔隙的形成机理,介绍了3D打印多孔结构的应用现状,指出了未来需要开展的研究。
关键词
3D打印
多孔结构
制备技术
孔隙形成机理
Keywords
3D printing
porous structur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pore format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古防疫无小事
2
作者
刘永加
机构
不详
出处
《政工学刊》
2020年第3期86-87,共2页
文摘
时下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全国上下劾力同心,共克时艰。历史上,北京地区也曾多次发生疫情,每次都是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渡过难关。
关键词
疫情
积极应对
肺炎
北京地区
刻不容缓
发生
分类号
R181.8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嘉庆帝严办的一起残害举报人案
3
作者
刘永加
机构
不详
出处
《政工学刊》
2019年第9期90-90,共1页
文摘
清代嘉庆年间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残害举报人案件,此案惊动了嘉庆皇帝。此案要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淮安府大水灾说起,当时朝廷为了救灾,向淮安下辖山阳县灾区发放了九万多两赈灾银。按照规定,上级随后都要派官员去检查评议赈灾和赈济款使用情况。嘉庆十四年(1809年),两江总督铁保派新来的知县李毓昌去山阳县查勘赈灾情况。
关键词
李毓昌
嘉庆皇帝
嘉庆帝
举报人
分类号
K249.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之万里者 如出邻家——空前繁荣发达的元代航海与海外贸易
4
作者
刘永加
机构
不详
出处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0期112-116,共5页
文摘
元代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存续时间比较短的王朝,其立国仅仅九十七年(1271年-1368年),可是它在海外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却开创了比汉唐时期更为繁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极盛时代。尤其是其航运事业方面取得了旷古未有的成就,国内外交通已是“舟车毕通”,“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
关键词
海外贸易
对外文化交流
航运事业
中外文化交流
繁荣发达
旷古未有
汉唐时期
存续时间
分类号
F75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宋汴河与陆海“丝绸之路”
5
作者
刘永加
机构
不详
出处
《珠江水运》
2022年第4期58-61,共4页
文摘
北宋建立后,结束唐末和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混乱局面,为中原和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北宋继续建都开封后,锐意发展水运交通,进一步促进了中原航运的发展,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航运网四通八达,盛极一时。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水运交通
分裂割据
五代十国
丝绸之路
开封
北宋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F129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长江上的救援“119”
6
作者
刘永加
机构
不详
出处
《珠江水运》
2021年第1期34-37,共4页
文摘
在清代长江上如何开展水上救援呢?那时有一种被叫作红船的救援船只,是专门为保障水上行船安全而打造的,因为船体通常涂红漆以示醒目,也称救生红船、救生船。相当于现在的水上119。红船的起源红船之名出现在明朝以前。明初,作为正式编制设置的红船隶属于水驿递运所,主要职能为传递信息、运送官员等,还不承担救生船的功能。
关键词
水上救援
红船
清代
分类号
U698-09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古代航运智慧故事
7
作者
刘永加
机构
不详
出处
《珠江水运》
2020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文摘
我国是航运大国,航运历史悠久。千年来,勤劳聪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众多航运奇迹和航运智慧,为我们今天的航运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强大的发展动力。我们不妨采撷几束历史上的航运智慧浪花,来看一看那时人们的创造有多么辉煌。
关键词
航运大国
历史积淀
智慧故事
分类号
F55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D打印制备多孔结构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杨建明
汤阳
顾海
刘永加
黄大志
陈劲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古防疫无小事
刘永加
《政工学刊》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嘉庆帝严办的一起残害举报人案
刘永加
《政工学刊》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之万里者 如出邻家——空前繁荣发达的元代航海与海外贸易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北宋汴河与陆海“丝绸之路”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清代长江上的救援“119”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我国古代航运智慧故事
刘永加
《珠江水运》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