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闭环增益成形PID控制器设计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毅男 李述清 +1 位作者 张胜修 周帅伟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4-76,共3页
PID参数整定是PID控制器设计的关键。针对航空发动机PID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闭环增益成形PID设计方法在其中的应用。首先,根据期望控制系统的截止频率设计具有一阶惯性环节形式的期望闭环传递函数形状。然后,将某发动机... PID参数整定是PID控制器设计的关键。针对航空发动机PID控制器参数整定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闭环增益成形PID设计方法在其中的应用。首先,根据期望控制系统的截止频率设计具有一阶惯性环节形式的期望闭环传递函数形状。然后,将某发动机对象传递函数近似表示为二阶深严格真形式;继而,可根据闭环增益成形设计方法,即假设期望闭环传递函数与实际闭环传递函数相等,可整定PID控制器参数。仿真分析检验了控制器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品质,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PID控制器 闭环增益成形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S320C6416T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设计
2
作者 刘毅男 张胜修 吴雪达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8年第11期51-53,共3页
模数转换是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环节,设计了基于TMS320C6416T型DSP和THS12082型A/D转换器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实验表明,该高速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具有高速的DSP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控制、自动化等领域。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采样系统 存储器 数据/数字信号处理器 TMS320C6416T THS1208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流形展开模型的涡扇发动机传感器容错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述清 张胜修 刘毅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基于某型涡扇发动机平衡流形展开模型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容错控制方案。首先,利用非线性系统平衡流形建模理论建立某型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在线估计传感器输出,并根据解析冗余方法,重构故障传感器的输出。最后,针对... 基于某型涡扇发动机平衡流形展开模型设计了一种传感器容错控制方案。首先,利用非线性系统平衡流形建模理论建立某型涡扇发动机性能仿真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在线估计传感器输出,并根据解析冗余方法,重构故障传感器的输出。最后,针对传感器常见典型故障进行了故障容错控制过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方法能及时、有效的检测到故障传感器,并实现容错控制,表明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容错控制 传感器故障诊断 平衡流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全包线最优PID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述清 张胜修 刘毅男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5-107,共3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全包线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在全包线内选定若干典型工况点,并通过遗传算法离线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建立飞行高度和马赫数与PID参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亦即建立起基于神经... 研究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全包线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在全包线内选定若干典型工况点,并通过遗传算法离线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然后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建立飞行高度和马赫数与PID参数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亦即建立起基于神经网络的航空发动机全包线最优PID控制器。最后,将该控制器应用于某型涡扇发动机稳态控制和飞行过程控制仿真,与原控制器比较,控制效果获得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神经网络 PID控制 飞行包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PV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控制器Kalman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述清 张胜修 +1 位作者 刘毅男 周志清 《航空发动机》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LPV模型,设计了1种改进Kalman滤波器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某型涡扇发动机控制系统中。涡扇发动机宽工况变化过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滤波器可实现对系统输出和状态的有效跟踪和滤波,较好地检验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KALMAN滤波器 航空发动机 线性变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自抗扰控制器简捷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李述清 张胜修 +1 位作者 刘毅男 周帅伟 《航空发动机》 2012年第3期46-48,62,共4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强非线性特征,进行了自抗扰控制器(ADRC)技术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给出1种简捷自抗扰制器设计方法,从而减少需整定参数和以增强设计参数的物理直观性,以方便设计;然后,将该方... 针对航空发动机的强非线性特征,进行了自抗扰控制器(ADRC)技术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给出1种简捷自抗扰制器设计方法,从而减少需整定参数和以增强设计参数的物理直观性,以方便设计;然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型涡扇发动机控制器设计。仿真结果表明:ADRC比PID控制方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器 PID控制 设计方法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创新与实践——以焦作市某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课程为例
7
作者 毋亚琦 陈竞 +2 位作者 谢芳 徐小马 刘毅男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3期136-138,共3页
以产教融合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焦作市某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课程在此教学模式下的主要实施策略,并对整体教学模式提出留存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为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参照案例。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混合式 教学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模型更新的粒子滤波视觉跟踪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巧 张胜修 +2 位作者 曹立佳 李小锋 刘毅男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共5页
针对视觉跟踪中的表观模型更新问题,在粒子滤波视觉跟踪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信息判据更新的自适应模型更新策略,通过挖掘粒子间的相关信息,判断跟踪状态和表观模型变化,进而构建模型更新的模糊规则表。采用著名的视觉跟踪评价... 针对视觉跟踪中的表观模型更新问题,在粒子滤波视觉跟踪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信息判据更新的自适应模型更新策略,通过挖掘粒子间的相关信息,判断跟踪状态和表观模型变化,进而构建模型更新的模糊规则表。采用著名的视觉跟踪评价数据集与经典粒子滤波视觉跟踪的模型更新方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跟踪 粒子滤波 表观模型 自适应模型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方法的航空发动机推力估计器设计 被引量:9
9
作者 刘毅男 张胜修 张超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9-835,共7页
鉴于实现航空发动机的直接推力控制需要高精度及高可靠性的推力估计器,基于核方法,提出了结合全局核k-means聚类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推力估计器设计方案,通过核诱导的隐性映射将原始输入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使数据样本特征... 鉴于实现航空发动机的直接推力控制需要高精度及高可靠性的推力估计器,基于核方法,提出了结合全局核k-means聚类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推力估计器设计方案,通过核诱导的隐性映射将原始输入数据映射到特征空间,使数据样本特征信息被提取并放大,具有更好的可分性。在每个聚类内设计推力子估计器,用鲁棒代价函数代替最小二乘代价函数,增强了推力估计器的整体鲁棒性。通过对涡扇发动机的仿真试验表明,本推力估计器设计方法能够满足直接推力控制需要,与其它方法相比,在估计精度及鲁棒性上存在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推力估计器 核方法 聚类 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基于SVR的Backstepping自适应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毅男 曹立佳 张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20-24,共5页
针对含有不确定非线性扰动项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结合支持向量回归理论,采用Backstep-ping控制方法设计自适应非线性控制器.在分析满足Backstepping设计条件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应用支持向量回归辨识并补偿系统不确定项及... 针对含有不确定非线性扰动项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结合支持向量回归理论,采用Backstep-ping控制方法设计自适应非线性控制器.在分析满足Backstepping设计条件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结构形式的基础上,应用支持向量回归辨识并补偿系统不确定项及未知扰动,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选取Lyapunov函数,证明闭环系统最终一致有界,且跟踪误差指数收敛.通过对典型系统仿真分析表明,相比于径向基神经网络自适应Backstepping控制方案,支持向量回归因其内部参数由训练优化产生,不依赖先验经验及外界干预,适应性较好,对参考指令信号跟踪收敛快,稳态误差小,控制方案有效,且系统具有一定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演控制 支持向量回归 自适应控制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电路仿真技术在电子应用开发中的作用
11
作者 刘毅男 《通信电源技术》 2022年第16期51-53,共3页
作为开发电子应用的关键一环,电子电路仿真可使开发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该技术强调利用数学模型模拟电路、电子配件,结合数值推算所得结果,对电路情况进行直接显示,可在保证推算准确的前提下,压缩开发时长。以电子应用开发为落脚点,围... 作为开发电子应用的关键一环,电子电路仿真可使开发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该技术强调利用数学模型模拟电路、电子配件,结合数值推算所得结果,对电路情况进行直接显示,可在保证推算准确的前提下,压缩开发时长。以电子应用开发为落脚点,围绕该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相关技术及软件特征,其次说明了将该技术用于产品开发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该技术所能发挥的作用,内容主要涉及推动集成电路发展、降低电路验证难度等方面,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供相关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应用 电子电路仿真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