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HY5捕收剂浮选锌浸出渣中微细粒银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余娟 章晓林 +4 位作者 刘鑫鑫 许兴隆 陈星予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云南滇西地区冶炼厂锌浸出渣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浸出渣中含有Ag、Pb、Zn、Cu等多种有价元素,其中含银110.70 g/t,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银在浸出渣中主要以硫化银的形式存在,主要以微细粒嵌布于矿物中。采用新型、高效捕收剂HY5作捕收剂... 云南滇西地区冶炼厂锌浸出渣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浸出渣中含有Ag、Pb、Zn、Cu等多种有价元素,其中含银110.70 g/t,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银在浸出渣中主要以硫化银的形式存在,主要以微细粒嵌布于矿物中。采用新型、高效捕收剂HY5作捕收剂,水玻璃为抑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采用“快速浮选+两粗两精两扫”的浮选工艺流程,辅以强化载体浮选技术获得了银品位1531.25 g/t、回收率68.38%的银精矿,对性质类似含银锌浸出渣的高效回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出渣 浮选 HY5 载体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熔-丁二酮肟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钯灰中钯含量
2
作者 鲁瑞智 申培伦 +3 位作者 谢海云 刘殿文 贵琪皓 汪浩翔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3,共7页
我国对钯资源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储量匮乏,回收含钯二次资源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意义重大。钯灰是回收含钯二次资源过程的一种产物,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易掌握的检测方法为提高钯回收率和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采用过氧化钠在750±1... 我国对钯资源市场需求量很大,但储量匮乏,回收含钯二次资源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意义重大。钯灰是回收含钯二次资源过程的一种产物,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易掌握的检测方法为提高钯回收率和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采用过氧化钠在750±10℃对试样进行熔融后用盐酸浸出分解试样,加入丁二酮肟络合钯形成沉淀后分离杂质,再通过盐酸-过氧化氢返溶丁二酮肟钯沉淀;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在最佳工作条件下对试样进行测定,选择分析谱线Pd340.458nm计算结果。该方法分别与碱熔-碲共沉淀法、密闭消解法和容量法比对,测定结果高度吻合,方法加标回收率为97.8%~100.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6%~0.80%,测定范围为1%~15%,是一种简单、高效、准确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测定 钯灰 碱熔 丁二酮肟沉钯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O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磁化焙烧-磁选法高效利用铁尾矿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紫欣 谢海云 +5 位作者 祁磊 晋艳玲 冯梦菲 郭图悦 李建娟 刘殿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9-569,共11页
铁尾矿作为一种产出量大、储存量大的工业固体废物,长期堆存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为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回收铁尾矿中有价元素铁,本文针对云南大理某以褐铁矿为主的铁尾矿,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等基础上,提出了悬... 铁尾矿作为一种产出量大、储存量大的工业固体废物,长期堆存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负担。为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一步回收铁尾矿中有价元素铁,本文针对云南大理某以褐铁矿为主的铁尾矿,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粒度分析等基础上,提出了悬浮磁化焙烧-磁选回收工艺。在CO浓度为30%、总气量450 ml/min、还原剂配比为CO:H_(2)=1:3、焙烧温度520℃、焙烧时间20 min、一段磁场强度1 600 Gs、二段磁场强度2 000 Gs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可将该尾矿铁品位由23.50%提升至57.37%,铁回收率为59.89%,产率为30.15%,实现了该铁尾矿资源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悬浮磁化焙烧 磁选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锡石浮选及金属离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泰 刘殿文 +3 位作者 申培伦 崔振坤 李沛伦 姚艳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02-3517,共16页
锡是我国战略金属,但供需矛盾突出。锡石具有“性脆易碎、容易泥化”特点,如何实现微细粒锡石的高效回收一直是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综述了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对锡石浮选过程中难免离子进行溯源分析,从锡石矿物表... 锡是我国战略金属,但供需矛盾突出。锡石具有“性脆易碎、容易泥化”特点,如何实现微细粒锡石的高效回收一直是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综述了微细粒锡石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进展;对锡石浮选过程中难免离子进行溯源分析,从锡石矿物表面、药剂结构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不同金属离子体系下对锡石浮选行为的影响规律;最后从锡矿泥浮选工艺、药剂性质、安全环保、浮选装备等因素预测了未来微细粒锡石浮选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锡石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离子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捕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国辉 何海洋 +4 位作者 汪浩翔 蔡锦鹏 赖浩 申培伦 刘殿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90-4110,共21页
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是铜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高效绿色分离并提升精矿品质一直是矿物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铜铁硫化矿资源贫化严重且由于二者紧密共生,开发高效且选择性好的捕收剂对实现铜铁硫化矿的绿色分离与富集具... 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是铜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高效绿色分离并提升精矿品质一直是矿物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铜铁硫化矿资源贫化严重且由于二者紧密共生,开发高效且选择性好的捕收剂对实现铜铁硫化矿的绿色分离与富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明了铜铁硫化矿物浮选分离难点,重点综述了近几年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捕收剂新进展,深入阐述了捕收剂对铜铁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影响机制,并总结了硫化铜矿选择性捕收剂结构通式R—X—C(=S)—X—R(X为含N、O的官能团,R为烃基),旨在丰富铜铁硫化矿浮选分离理论体系,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黄铁矿 浮选 捕收剂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烧渣水洗液中Cu^(2+)和Au的综合回收试验分析
6
作者 张群丽 谢海云 +4 位作者 朱坤 晋艳玲 陈家灵 宋紫欣 刘殿文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4,共8页
云南某黄金冶炼厂黄铁矿烧渣水洗液日产量大,含有价的Au和Cu^(2+),采用铁粉置换联合微孔截金的新工艺回收水洗液中的Cu^(2+)和Au,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本文研究了铁粉置换时p H值、铁粉用量和置换时间等因素对Cu^(2+)、Au回... 云南某黄金冶炼厂黄铁矿烧渣水洗液日产量大,含有价的Au和Cu^(2+),采用铁粉置换联合微孔截金的新工艺回收水洗液中的Cu^(2+)和Au,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本文研究了铁粉置换时p H值、铁粉用量和置换时间等因素对Cu^(2+)、Au回收率的影响,探究了在微孔过滤中微孔粒径的大小(2μm、1μm、<1μm)对颗粒金回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 H值为3、铁粉用量6 g/L、反应时间2.5 h的条件下,水洗液中Cu^(2+)的置换率达到98.88%,置换效果较好,微孔粒径<1μm时,金的回收率达到99.47%。铁粉置换联合微孔截金新工艺对Cu^(2+)和Au的回收率较高,具有物料消耗小、成本低等优点,经济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烧渣 水洗液 铁粉 微孔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7
作者 陈海君 谢海云 +4 位作者 祁磊 晋艳玲 宋紫欣 张群丽 刘殿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03,共9页
方铅矿与黄铜矿的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难点,使用硫酸预氧化可选择性抑制方铅矿表面可浮性,使得两种矿物可浮性产生差异,实现浮选分离。针对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参数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预氧... 方铅矿与黄铜矿的分离一直是选矿领域的难点,使用硫酸预氧化可选择性抑制方铅矿表面可浮性,使得两种矿物可浮性产生差异,实现浮选分离。针对铜铅混合精矿硫酸预氧化-浮选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参数优化。首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了预氧化硫酸浓度、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对铜铅混合精矿浮选分离效果的影响;其次,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建立了预氧化过程中各影响因素与浮选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得到最佳预氧化条件为硫酸浓度5 mol/L、时间40 min、温度100℃。最后在上述条件下进行了混合精矿预氧化-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铜精矿Cu品位18.03%,Cu回收率94.52%;铅精矿Pb品位47.12%,Pb回收率为91.29%的良好指标,铜铅分离效果显著,对铜铅硫化混合精矿的浮选高效分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混合精矿 预氧化 铜铅分离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铜矿物抗抑制作用的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殿文 尚旭 +2 位作者 张文彬 方建军 文书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60,共2页
在Hallimond管中进行孔雀石纯矿物的硫化浮选试验,试验中添加(NH4)2SO4以测试其在过量Na2S存在时的抗抑制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孔雀石纯矿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过量Na2S存在的孔雀石浮选体系中,添加... 在Hallimond管中进行孔雀石纯矿物的硫化浮选试验,试验中添加(NH4)2SO4以测试其在过量Na2S存在时的抗抑制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孔雀石纯矿物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在过量Na2S存在的孔雀石浮选体系中,添加(NH4)2SO4后,可以起到抗抑制的作用。它可以使孔雀石表面生成的硫化膜更加坚实、致密和稳定,有利于黄药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矿石 孔雀石 抗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氧化铜矿物浮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殿文 尚旭 +2 位作者 方建军 文书明 张文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1,共3页
微细粒嵌布的氧化铜矿物资源,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非常难选。本文采用孔雀石纯矿物,研究了真空微泡浮选法的效果。通过与常规浮选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真空微泡浮选法是处理微细粒氧化铜矿物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微细粒 氧化铜矿 真空微泡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氧化铜矿物难选原因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殿文 方建军 +2 位作者 尚旭 文书明 张文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2,共3页
微细粒嵌布的氧化铜矿物资源越来越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非常难选。本文通过对现场统计数据的分析及不同粒级孔雀石纯矿物实验结果的对比,揭示了微细粒氧化铜矿物难选的原因,为微细粒难选氧化铜矿物的选矿回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 微细粒嵌布的氧化铜矿物资源越来越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非常难选。本文通过对现场统计数据的分析及不同粒级孔雀石纯矿物实验结果的对比,揭示了微细粒氧化铜矿物难选的原因,为微细粒难选氧化铜矿物的选矿回收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 氧化铜矿 难选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汤丹难处理氧化铜矿加工利用技术进步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殿文 张文彬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S1期260-265,共6页
云南东川汤丹氧化铜矿,是非常典型的高钙镁低品位难处理氧化铜矿。文章对该铜矿的矿石性质(难选原因)、半个多世纪的加工利用技术进步等进行了综合述评,并对难处理氧化铜矿资源今后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难处理氧化铜矿 加工利用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氧化铜铅锌矿物浮选的表面硫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2
作者 宋凯伟 李佳磊 +4 位作者 蔡锦鹏 刘思言 曹阳 苏超 刘殿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18-3628,共11页
近年来随着硫化矿石资源的枯竭,氧化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工业上普遍使用硫化浮选来回收氧化铜铅锌矿物资源,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本文简述了5种典型的氧化矿物,分析了硫化的作用,重点综述了氧化矿物表面硫化机理及... 近年来随着硫化矿石资源的枯竭,氧化矿石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工业上普遍使用硫化浮选来回收氧化铜铅锌矿物资源,硫化是该工艺的关键环节。本文简述了5种典型的氧化矿物,分析了硫化的作用,重点综述了氧化矿物表面硫化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指出氧化矿物的硫化过程包括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两个阶段,硫离子在矿物表面吸附后,与氧化矿物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层进而活化浮选;矿浆pH与温度、硫化时间、硫化剂用量及其添加方式、金属离子和矿物自身特征等多种因素能显著影响氧化矿物的硫化反应,且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交互影响;通过添加某些药剂可以强化氧化矿物的表面硫化,能提高硫化反应的速率与程度,或增大硫化产物的机械强度。分析认为目前表面硫化的一些影响因素及强化硫化的机制仍不清楚,应通过多学科交叉、原位表征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加强研究,从而更好地指导生产;同时利用3种手段也是浮选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铜/氧化铅/氧化锌 浮选 硫化 表面 化学反应 化学吸附 强化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难选菱铁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柏少军 文书明 +2 位作者 刘殿文 张文彬 丁跃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3-76,共4页
云南某铁矿石铁品位低,矿物嵌布粒度复杂,有害元素磷含量高,属难选矿石。鉴于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采用了反浮选—磁化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8.22%,回收率为65.72%的铁精矿,其中含磷0.06%、含硫0.35%、含... 云南某铁矿石铁品位低,矿物嵌布粒度复杂,有害元素磷含量高,属难选矿石。鉴于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采用了反浮选—磁化还原焙烧—弱磁选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8.22%,回收率为65.72%的铁精矿,其中含磷0.06%、含硫0.35%、含硅9.45%,为类似高磷菱铁矿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磁化焙烧 反浮选 脱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极矿成矿规律及浮选药剂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4
作者 章晓林 王其宏 +5 位作者 景满 饶霏 武鲁庆 李康康 曹世明 刘殿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6-415,共10页
本文主要考察了异极矿的成矿规律、结构特征以及异极矿与浮选药剂之间的作用规律,详细分析了影响异极矿可浮性的重要因素,总结了国内外与异极矿相关的浮选药剂与异极矿之间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矿的前期阶段,异极矿易与粘土矿... 本文主要考察了异极矿的成矿规律、结构特征以及异极矿与浮选药剂之间的作用规律,详细分析了影响异极矿可浮性的重要因素,总结了国内外与异极矿相关的浮选药剂与异极矿之间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成矿的前期阶段,异极矿易与粘土矿物混杂,采用浮选法进行回收时含锌矿物易损失于矿泥中,从而使得异极矿的浮选回收率较低;胺类捕收剂的极性基团—NH_2中N、H原子与异极矿表面的Zn、Si、O、H等原子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化学键,捕收剂与异极矿之间的作用方式仅为静电吸附;由于异极矿中SiO_4^-的体积比Zn^(2+)更大,在与浮选药剂发生作用时,矿物表面的Zn^(2+)往往被SiO_4^(2-)屏蔽,使得矿物溶解度降低,从而使得S^(2-)、HS^-等起硫化作用的离子很难与Zn^(2+)结合,硫化时间增长;螯合剂法有望成为异极矿浮选新的高效选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极矿 成矿规律 可浮性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高磷褐铁矿石选冶联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柏少军 文书明 +1 位作者 刘殿文 张文彬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8,共5页
云南某铁矿石性质复杂,有用矿物为褐铁矿,杂质磷和硅含量较高,磷主要以胶磷矿或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褐铁矿之中,属高磷难选褐铁矿石。鉴于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采用了反浮选—磁化还原焙烧—超细磨磁絮凝的选冶联合工艺处理该矿石,... 云南某铁矿石性质复杂,有用矿物为褐铁矿,杂质磷和硅含量较高,磷主要以胶磷矿或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褐铁矿之中,属高磷难选褐铁矿石。鉴于对该矿石工艺矿物学的研究,采用了反浮选—磁化还原焙烧—超细磨磁絮凝的选冶联合工艺处理该矿石,获得了铁品位为69.57%,回收率为71.62%的铁精矿,其中含磷0.29%、含硫0.17%、含硅5.75%,为类似高磷褐铁矿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褐铁矿石 胶磷矿 磁化还原焙烧 磁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褐铁矿的钠盐强化还原焙烧—磁絮凝分离 被引量:6
16
作者 柏少军 文书明 +1 位作者 刘殿文 张文彬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637-3644,共8页
研究高磷褐铁矿工艺矿物学的特性,开发钠盐强化还原焙烧—磁絮凝提铁脱磷的新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XRD和EDAX分析研究焙烧前后相关产品的微观特征,并对精矿TFe品位以及P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褐铁矿主要为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复合... 研究高磷褐铁矿工艺矿物学的特性,开发钠盐强化还原焙烧—磁絮凝提铁脱磷的新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XRD和EDAX分析研究焙烧前后相关产品的微观特征,并对精矿TFe品位以及P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褐铁矿主要为针铁矿和赤铁矿的复合矿物;磷主要以氟磷灰石(Ca5(PO4)3F)的形式存在。在温度为1 050℃,m(煤)/m(矿)为3:20的条件下,还原120 min后焙烧矿样中铁粒径小,磷铁分离困难;当添加10%的Na2CO3后,焙烧矿中铁粒径粗化,金属铁的衍射峰值强度增强。还原矿样磨至<26μm粒级含量约占90%时,采用磁絮凝可制备出TFe 69.87%、含磷0.28%、铁回收率为78.18%的铁精矿。添加Na2CO3可提高FeO的还原反应活度,优化还原过程中传热和传质条件,强化氧化铁的还原;磁絮凝则强化了细粒级磁性矿物的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褐铁矿石 氟磷灰石 NA2CO3 还原焙烧 磁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乙二胺对硅孔雀石浮选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晓会 申培伦 +2 位作者 章晓林 韩玉光 刘殿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291-2296,共6页
以硅孔雀石单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溶解试验、硫残余量试验及SEM-EDS分析研究了磷酸乙二胺对硅孔雀石浮游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磷酸乙二胺对硅孔雀石浮选效果很好。通过SEM-EDS分析结果表明... 以硅孔雀石单矿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溶解试验、硫残余量试验及SEM-EDS分析研究了磷酸乙二胺对硅孔雀石浮游特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磷酸乙二胺对硅孔雀石浮选效果很好。通过SEM-EDS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乙二胺在硅孔雀石表面并未发生吸附,其作用类似于"催化剂",为后续硫化钠对硅孔雀石表面的硫化提供了更具有反应活性的矿物表面。而磷酸乙二胺对硅孔雀石的抑制作用发生在溶液中,而非硅孔雀石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孔雀石 磷酸乙二胺 活化作用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嵌布独立银矿石的活性炭吸附浮选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伊杰 文书明 +2 位作者 刘殿文 刘丹 崔传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7-454,共8页
以鲁甸微细粒独立银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原矿的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活性炭吸附浮选法对银矿物进行回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活性炭吸附浮选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 以鲁甸微细粒独立银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岩矿鉴定、化学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对原矿的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并采用活性炭吸附浮选法对银矿物进行回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仪(EDS)对活性炭吸附浮选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开路试验中银精矿产率由3.19%降低到1.03%,银品位由1485.37 g/t升高到4736.52 g/t。通过闭路试验可以获得银品位为4116.73 g/t,银精矿回收率为54.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银矿 活性炭 吸附浮选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碱性氧化铜矿常温常压氨浸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程琼 章晓林 +1 位作者 刘殿文 张文彬 《湿法冶金》 CAS 2006年第2期74-77,共4页
某铜矿石铜品位低,氧化率高,碱性脉石含量高,嵌布粒度很细,属于典型的难处理氧化铜矿。采取常温常压氨浸法处理,系统地考察了浸出过程中诸因素对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游离氧化铜浸出率达84%以上。结合氧化铜浸出率达10%以上。
关键词 氧化铜矿 常温常压 氨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矿粒磁链形成机理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库建刚 张文彬 刘殿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0-33,共4页
通过分析强磁性矿粒间的磁作用能和磁作用力,得出只有当两个相邻矿粒的连线与外磁场方向的夹角较小(<30°)时,它们之间才具有较大的磁引力;最大磁引力发生在外磁场方向上,而最大磁斥力则发生在与外磁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通过对... 通过分析强磁性矿粒间的磁作用能和磁作用力,得出只有当两个相邻矿粒的连线与外磁场方向的夹角较小(<30°)时,它们之间才具有较大的磁引力;最大磁引力发生在外磁场方向上,而最大磁斥力则发生在与外磁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通过对攀枝花不同粒级的钛磁铁矿颗粒在磁选机中实际受力的比较,得出矿粒间的磁作用力是强磁性矿粒在磁选中受到的最大的力,而磁选中形成的磁团聚体则主要是由沿外磁场方向排列的磁链所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性矿粒 磁作用能 磁作用力 磁链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