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低品位铅锌硫化矿浮选提质降硅流程优化试验研究
1
作者 吕超 谢海云 +3 位作者 简胜 张晶 刘殿文 陈海君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56-63,74,共9页
某矿石中有价元素主要为Pb和Zn,含量分别为0.69%和3.70%,铅主要以方铅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约87%,锌主要以硫化锌形式存在,分布率约为88%,矿石属于低品位铅锌硫化矿。生产过程中,选矿厂采用“优先浮选铅-选铅尾矿浮选锌”的一段磨矿工艺... 某矿石中有价元素主要为Pb和Zn,含量分别为0.69%和3.70%,铅主要以方铅矿的形式存在,分布率约87%,锌主要以硫化锌形式存在,分布率约为88%,矿石属于低品位铅锌硫化矿。生产过程中,选矿厂采用“优先浮选铅-选铅尾矿浮选锌”的一段磨矿工艺流程,长期存在锌精矿产品含SiO_(2)高于10%的问题,严重影响选矿厂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一难题,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模拟现场工艺流程得到锌精矿产品,并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现场工艺流程条件下锌精矿产品含SiO_(2)偏高的原因,最后开展了流程优化试验研究。MLA分析结果表明,锌精矿含SiO_(2)高的原因主要是+0.074 mm粒级的石英和闪锌矿连生体进入锌精矿,从而影响锌精矿品质,需进行细磨进一步提高石英和闪锌矿的单体解离度;提出采用锌粗精矿再磨再选的“阶段磨矿、阶段选别”工艺进行流程优化,通过将锌粗精矿再磨至-0.045 mm占80%实现锌精矿中闪锌矿和石英的有效解离,优化后浮选闭路试验得到铅精矿Pb品位55.23%、Pb回收率80.79%,锌精矿Zn品位54.11%、Zn回收率83.48%,相较未优化前现场工艺流程浮选指标,铅精矿Pb品位和回收率变化很小,但锌精矿Zn品位提高了3.20百分点,且锌精矿SiO_(2)含量降低了6.20百分点,提质降硅效果显著。研究结果为选矿厂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硫化矿 提质降硅 阶段磨矿 流程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与药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董留洋 乔丽东 +2 位作者 申培伦 张添富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和战略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大、硬度高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与医药等领域,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钨资源储量约占世... 钨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和战略金属,具有熔点高、密度大、硬度高以及耐磨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与医药等领域,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我国的钨资源储量约占世界钨储量的一半,十分丰富且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由于易开采的钨资源被大量利用,白钨矿资源逐渐出现“贫、细、杂”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下,微细粒白钨矿的有效利用变得尤为重要。微细粒白钨矿具有性脆,且与含钙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和磷灰石等)共生的特点,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特性,且拥有相同的钙离子活性位点,使浮选药剂在它们表面的吸附不具有选择性,导致微细粒白钨矿的回收利用变得更加困难。详细阐述了微细粒白钨矿浮选的难点以及对微细粒白钨矿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进行分析整理,同时展望了未来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的研究方向,可以为微细粒白钨矿浮选工艺的优化以及环保型浮选药剂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白钨矿 浮选分离 浮选工艺 浮选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矿—筛分—筛下浮选”联合工艺回收高品位铜炉渣中的铜
3
作者 尹政道 刘殿文 +2 位作者 于星才 谢海云 王涵 《矿冶》 2025年第2期280-288,共9页
云南某冶炼炉渣铜品位达3.70%,其中铜主要以硫化铜和金属铜形式赋存。由于金属铜含量较高,传统浮选工艺及常规药剂制度难以实现铜的高效回收。针对该炉渣的矿物学特性,本研究优化了浮选工艺参数,并开发了“磨矿—筛分—筛下浮选”联合... 云南某冶炼炉渣铜品位达3.70%,其中铜主要以硫化铜和金属铜形式赋存。由于金属铜含量较高,传统浮选工艺及常规药剂制度难以实现铜的高效回收。针对该炉渣的矿物学特性,本研究优化了浮选工艺参数,并开发了“磨矿—筛分—筛下浮选”联合选矿新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分别获得筛上铜精矿和筛下浮选铜精矿,混合后铜品位达16.05%,总回收率为96.23%,尾矿铜品位降至0.18%。该工艺显著提升了铜的回收效率,实现了炉渣中铜的深度回收,同时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为高品位铜炉渣的高效选矿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品位铜炉渣 金属铜 磨矿 筛分 深度选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细粒硫化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4
作者 魏清成 刘殿文 +3 位作者 申培伦 汪浩翔 谢海云 王涵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81-87,共7页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延展性及其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空调制冷、建筑、家电、燃油汽车等各个领域。云南某露天铜矿,铜品位为1.43%、硫品...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电性、延展性及其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气、电子设备、交通运输、空调制冷、建筑、家电、燃油汽车等各个领域。云南某露天铜矿,铜品位为1.43%、硫品位为10.62%,由于该矿石为表层矿石,风化严重,嵌布粒度细,次生硫化铜矿含量较高,含硫较高以及药剂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导致铜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偏低。针对现场药剂制度不合理、强压强拉、细粒次生硫化铜矿回收效果不佳等问题及该矿石性质,进行矿石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粒度筛分分析、选矿药剂优化试验、对比试验,最终采用石灰与黄铁矿抑制剂STY组合抑制黄铁矿,硫化钠活化次生硫化铜矿,丁基黄药与螯合捕收剂LS901组合捕收,在实验室条件下证明了采用该药剂制度能有效提高铜选矿指标,并在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试验,工业试验的矿石经过混匀处理,矿石品位、氧化率、次生硫化铜含量、嵌布粒度基本相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矿石铜品位为1.49%时,新药剂制度铜回收率提高了5.13百分点,铜精矿品位提高了3.57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矿 次生硫化铜 铜硫分离 黄铁矿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腾冲微细粒铜锌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5
作者 余娟 章晓林 +4 位作者 陈星予 许兴隆 刘鑫鑫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64-74,共11页
针对云南腾冲铜锌硫化矿开展试验研究,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Cu、Zn,其他金属元素品位相对较低,矿石含铜0.38%、含锌1.45%,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 针对云南腾冲铜锌硫化矿开展试验研究,矿样X荧光光谱分析和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价元素为Cu、Zn,其他金属元素品位相对较低,矿石含铜0.38%、含锌1.45%,铜主要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锌主要以硫化锌的形式存在。矿石矿物组成结果表明,矿样中主要的有用矿物为黄铜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白)云母、透闪石、绿泥石、石榴石、方解石、萤石等。黄铜矿和闪锌矿的嵌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铜锌矿物嵌布粗细不均匀,约有10.90%的铜矿物、29.40%的锌矿物呈微细粒(粒度小于30μm)包裹于脉石矿物中,难以得到高效回收,闪锌矿背散射电子图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中含S 32.21%、Fe 9.14%、Zn 57.23%,属于铁闪锌矿,不利于锌精矿品位的提高。根据矿样性质,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2%的条件下,采用硫酸锌+亚硫酸钠作锌抑制剂,用量为(2000+1000)g/t,Z-200作铜捕收剂,用量为15 g/t,采用硫酸铜作锌活化剂,用量为100 g/t,新型高效选择性药剂A2作锌捕收剂,用量为60 g/t,通过对锌粗精矿进行再磨再选,确定锌粗精矿的再磨细度为-0.037 mm占90%,采用“一粗一扫两精”选铜、“两粗一扫三精”选锌的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了铜品位18.93%、回收率76.19%的铜精矿和锌品位40.85%、回收率76.8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硫化矿 微细粒 浮选 药剂制度 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硫代磷酸盐在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军庆 吴斌杰 +4 位作者 柏杨 张佰通 蔡锦鹏 谢海云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31-138,共8页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因可浮性相近、难免产生离子活化、嵌布粒度细等问题,导致易浮难分,且常伴生有贵金属,其综合回收一直是选矿的技术难题。二硫代磷酸盐因其在低碱矿浆环境中的良好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铜铅锌金属硫化矿浮选中。我国用... 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因可浮性相近、难免产生离子活化、嵌布粒度细等问题,导致易浮难分,且常伴生有贵金属,其综合回收一直是选矿的技术难题。二硫代磷酸盐因其在低碱矿浆环境中的良好选择性被广泛应用于铜铅锌金属硫化矿浮选中。我国用于浮选生产的二硫代磷酸盐捕收剂以丁铵黑药和25^(#)黑药为主,捕收性能相对较弱,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矿石性质。内蒙某多金属硫化矿中主金属铜、铅、锌品位分别为0.30%、2.13%、2.89%,伴生银品位为60.75 g/t。通过对比新型二硫代磷酸盐(代号LS-701)、25^(#)黑药、丁铵黑药、乙基黄药和乙硫氮,试验发现低碱矿浆环境中LS-701在保证选择性的前提下对微细粒含银方铅矿表现出更强的捕收能力,协同异丙基乙基硫氨酯(Z-200)在铜铅混浮作业能较好地回收铜铅银。经粗精矿再磨再选得到的铜铅混合精矿,以组合药剂过硫酸铵与腐殖酸钠(质量浓度比为1∶2)为-抑制剂、Z-200为捕收剂抑铅浮铜,分离效果显著。锌作业采用常规浮选工艺,以石灰为黄铁矿抑制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铜铅混浮—粗精矿再磨—分离—尾矿选锌工艺流程,得到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1.59%、铜回收率为65.60%,铅精矿铅品位为69.10%、铅回收率为92.12%,锌精矿锌品位为51.06%、锌回收率为90.54%,银在铜精矿和铅精矿中的总回收率为75.48%,实现了有价元素铜铅锌银的高效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锌硫化矿 新型二硫代磷酸盐 微细粒含银方铅矿 组合药剂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难选铜矿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生鹏 谢海云 +3 位作者 曾鹏 陈海君 刘殿文 曾剑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88-96,共9页
我国滇西地区有大量难选低品位铜矿亟待开发利用。某铜矿含铜0.35%、含硫6.31%。为实现矿石中铜硫高效富集与分离,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产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铜的化学物相分布情况,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进行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确... 我国滇西地区有大量难选低品位铜矿亟待开发利用。某铜矿含铜0.35%、含硫6.31%。为实现矿石中铜硫高效富集与分离,获得铜精矿和硫精矿产品,根据矿石矿物组成及铜的化学物相分布情况,对该低品位难选铜矿进行铜硫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确定采用“铜硫混合浮选—混合粗精矿再磨-抑硫浮铜”工艺,在分析铜硫浮选分离机理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磨矿细度、浮选药剂、混合粗精矿再磨细度、pH值等因素对铜硫浮选及分离的影响。试验采用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为铜硫混合浮选的组合捕收剂、松醇油为起泡剂,对得到的铜硫混合粗精矿再磨后采用石灰抑制硫矿物,以Z-200捕收铜矿物;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乙基黄药和丁基黄药用量为150+150 g/t、Z-200用量20 g/t、pH为12的条件下,经过铜硫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一次精选,铜硫粗精矿再磨至-0.038 mm占85%,铜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两次精选浮选闭路流程,获得了Cu品位为19.51%、Cu回收率为91.98%的铜精矿和S品位为40.77%、S回收率为84.51%的硫精矿,铜硫富集及分离试验指标良好。研究成果为类似低品位难选铜矿的铜硫高效浮选富集与分离提供了较好的借鉴,对于提高铜硫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硫化铜矿 浮选 铜硫分离 黄铜矿 黄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微细粒黄铜矿黄铁矿浮选分离抑制机理研究
8
作者 董诗钦 方建军 +5 位作者 何海洋 邱芝莲 彭礼国 秦双 刘殿文 申培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自然界中约1/6的铜矿物损失于微细粒中,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分离困难,微细粒黄铜矿难以有效回收,因此实现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具有重大意义。采用新型抑制剂原花青素(PC)用于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了矿浆pH值... 自然界中约1/6的铜矿物损失于微细粒中,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分离困难,微细粒黄铜矿难以有效回收,因此实现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浮选分离具有重大意义。采用新型抑制剂原花青素(PC)用于微细粒黄铜矿与黄铁矿的浮选分离。研究了矿浆pH值、捕收剂戊基黄原酸钾(PAX)浓度、抑制剂PC浓度对矿物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C在低碱度条件下对-19μm粒级黄铁矿有明显抑制效果,在pH值为7、PC浓度为18.75 mg/L、PAX浓度为37.50 mg/L的条件下进行了黄铜矿和黄铁矿1∶1的人工混合矿物浮选试验,得到铜精矿中黄铜矿回收率为90.71%,铜品位为30.76%,含杂质黄铁矿2.49%。通过接触角测量、Zeta电位分析、吸附量测试和XPS分析,PC在黄铁矿与黄铜矿表面均发生了化学吸附作用,PC主要作用位点为Fe位点,与黄铜矿作用后,黄铜矿表面Fe位点减少,但Cu位点仍保持良好浮选活性,黄铜矿表面PAX的吸附受PC影响较小;而与黄铁矿作用后,黄铁矿表面Fe位点减少,PC显著阻碍了PAX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新型抑制剂PC可实现微细粒级黄铜矿与黄铁矿人工混合矿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黄铜矿 黄铁矿 铜硫分离 微细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建娟 谢海云 +3 位作者 陈海君 郭图悦 冯梦菲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75-80,96,共7页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矿中硫、磷浮选回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浮选最佳条件为pH=6~7、H_(2)SO_(4)用量6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和乙基黄药用量各50 g/t,磷浮选最佳条件为pH=10、Na_(2)CO_(3)用量8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200 g/t、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750 g/t。经过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可以获得S品位41.28%、回收率为88.83%的硫精矿和P_(2)O_(5)品位31.11%、回收率78.62%的磷精矿,实现了该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矿物的有效分离和高效回收。研究结果为类似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铁尾矿 黄铁矿 磷灰石 硫磷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抑制剂在铜铅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星予 章晓林 +4 位作者 余娟 许兴隆 刘鑫鑫 杨娟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中铜铅互含高的技术难题,重点对某铜铅混浮精矿进行铜铅分离试验研究,旨在提高铜铅精矿的浮选指标。试样采用云南某铜铅混浮精矿,经分析试样中含铜8.32%,含铅31.56%,硫化铜占总铜93.55%;硫化铅占总铅94.... 针对铜铅硫化矿可浮性相近和精矿中铜铅互含高的技术难题,重点对某铜铅混浮精矿进行铜铅分离试验研究,旨在提高铜铅精矿的浮选指标。试样采用云南某铜铅混浮精矿,经分析试样中含铜8.32%,含铅31.56%,硫化铜占总铜93.55%;硫化铅占总铅94.59%。粒度分析得出铜铅混浮精矿粒度在-0.045 mm以下的占85.89%,粒级较细,分离难度大。试验主要考察了脱药剂活性炭+硫化钠用量、抑制剂种类及用量、捕收剂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药剂制度为脱药剂活性炭+硫化钠用量为1400 g/t+2000 g/t,抑制剂(F1+C2)用量为100 g/t+100 g/t,捕收剂Z-200用量为20 g/t,通过流程结构确定合适的工艺流程进行浮选开路和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粗二精一扫”工艺流程,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铜回收率为90.66%,品位20.96%,含铅4.95%的铜精矿;铅品位为44.53%,铅回收率为94.87%,含铜1.05%的铅精矿。铜精矿和铅精矿的分离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精矿中铜铅的互含,实现铜和铅的高效回收,为铜铅混浮精矿的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采用新型组合抑制剂(F1+C2)对方铅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抑制作用相对较弱,其抑制机理可能是F1和C2分子中的羟基和羧基与方铅矿作用从而抑制了方铅矿可浮性。该新型组合抑制剂均为价格低廉、应用广泛的有机药剂,对环境友好,且药剂用量少,效果显著,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分离 活性炭脱药 新型组合抑制剂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金废水中氰化物处理主要工艺评述及展望
11
作者 鲁瑞智 马印禹 +2 位作者 申培伦 谢海云 刘殿文 《矿冶》 2025年第2期198-206,220,共10页
在氰化浸出提金工艺中,大量含氰废水的产生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亟需采取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基于对含氰废水组成特征的深入分析,系统归纳和评述了当前主流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并对其反应机理、技术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实际应用现... 在氰化浸出提金工艺中,大量含氰废水的产生对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亟需采取高效且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基于对含氰废水组成特征的深入分析,系统归纳和评述了当前主流的含氰废水处理技术,并对其反应机理、技术优势与局限性以及实际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表明,现有处理工艺普遍存在二次污染风险高、处理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含氰废水处理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1)开发联合处理工艺以提高处理效率;2)优化和完善新型处理技术;3)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功能材料与设备;4)开发环境友好型处理药剂。这些研究方向旨在推动黄金生产企业实现废水达标排放,促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提金 氰化物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硫铜尾矿无酸活化选矿试验研究
12
作者 秦双 方建军 +7 位作者 刘殿文 申培伦 何海洋 邱芝莲 彭礼国 董诗钦 李新鲁 孔得兵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3期73-82,共10页
针对云南某地高硫铜尾矿,原选矿流程以硫酸为活化剂,硫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不高,产品含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等,同时与黄铁矿伴生紧密的铜、金、银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率较低,大量损失在尾矿中。采用以硫酸亚铁为活化剂的无酸活化和精矿提质的环... 针对云南某地高硫铜尾矿,原选矿流程以硫酸为活化剂,硫精矿品位和回收率不高,产品含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等,同时与黄铁矿伴生紧密的铜、金、银等有价金属的回收率较低,大量损失在尾矿中。采用以硫酸亚铁为活化剂的无酸活化和精矿提质的环保新工艺,对该矿两个矿区S品位分别为9.58%和14.05%的铜尾矿进行选别,最终获得了S品位分别为47.75%和50.03%,回收率分别为92.18%和94.40%的硫精矿,与原工艺相比,S品位分别提高了6.07和6.51百分点,S回收率分别提高了6.78和4.33百分点,Cu、Au、Ag等的品位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分支串流工艺,在减少15%药剂用量的情况下获得与常规流程相当的选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硫铜尾矿 无酸活化 精矿提质 分支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微细粒铜铅硫化矿高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13
作者 陈爽 谢海云 +3 位作者 陈海君 陈家灵 刘殿文 曾剑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云南某地有大量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资源,含铜0.37%、含铅1.21%,铜铅硫化矿的嵌布粒度细,其中-19+4.8μm的微细粒级在黄铜矿和方铅矿中分别占60.76%和67.20%,选别难度较大。为有效回收其中的铜矿物和铅矿物,对该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进行了高... 云南某地有大量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资源,含铜0.37%、含铅1.21%,铜铅硫化矿的嵌布粒度细,其中-19+4.8μm的微细粒级在黄铜矿和方铅矿中分别占60.76%和67.20%,选别难度较大。为有效回收其中的铜矿物和铅矿物,对该低品位铜铅硫化矿进行了高效浮选分离研究,探讨了混合浮选及混合粗精矿再磨再选技术在铜铅分离中的应用。对矿石性质进行分析,其主要有价矿物为硫化铜和硫化铅,含量分别为0.25%和1.15%;根据矿石组成及粒度分布情况,试验采用铜铅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铅浮选分离工艺,研究了磨矿细度、药剂制度、混合粗精矿再磨细度等因素对铜铅浮选分离的影响,确定了铜铅混浮的最佳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 mm占80%,抑制剂石灰用量2000 g/t,组合捕收剂(苯胺黑药与Z-200按2∶1混合)用量90 g/t,粗精矿再磨细度-0.074 mm占90%,铜铅分离时抑制剂巯基乙酸钠用量400 g/t;经过浮选闭路试验,最终获得了铜精矿Cu品位22.01%、Cu回收率86.86%,铅精矿Pb品位64.84%、Pb回收率85.98%的良好指标,实现了铜铅高效富集与分离。混合浮选再磨再选技术为低品位铜铅硫化矿的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于提高矿石的回收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铜铅硫化矿 混合浮选 铜铅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孔雀石的三硫代碳酸钠硫化浮选研究
14
作者 彭礼国 方建军 +4 位作者 刘殿文 何海洋 邱芝莲 秦双 董诗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113-120,138,共9页
随着易选铜矿资源的日趋匮乏,“贫、细、杂”逐渐成为铜矿资源的普遍特征。微细粒氧化铜矿作为未来铜资源的重要补充,其高效回收对实现铜矿资源综合利用至关重要。研究对比了新型硫化剂三硫代碳酸钠(Na_(2)CS_(3))与传统硫化剂硫化钠(Na... 随着易选铜矿资源的日趋匮乏,“贫、细、杂”逐渐成为铜矿资源的普遍特征。微细粒氧化铜矿作为未来铜资源的重要补充,其高效回收对实现铜矿资源综合利用至关重要。研究对比了新型硫化剂三硫代碳酸钠(Na_(2)CS_(3))与传统硫化剂硫化钠(Na_(2)S)在微细粒孔雀石浮选中的效果差异,探讨了两种硫化剂对浮选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分析了矿浆pH值、硫化剂用量和捕收剂用量对孔雀石回收率的影响。在pH值为9、Na_(2)CS_(3)浓度为2×10^(-4)mol/L、丁基黄药浓度为1×10^(-4)mol/L;pH值为9、Na_(2)S浓度为3×10^(-3)mol/L和丁基黄药浓度为1×10^(-4)mol/L的最佳浮选条件下,孔雀石回收率分别达到92.46%和69.09%,Na_(2)CS_(3)的浮选效果明显优于Na_(2)S。接触角测试、XPS分析、Zeta电位测试和吸附量测试进一步揭示了硫化处理后孔雀石表面化学性质的变化及对后续捕收剂吸附的影响。研究发现,Na_(2)CS_(3)硫化后孔雀石表面生成更多的活性硫化铜,提高了丁基黄药的吸附效果,显著增强了孔雀石的浮选性能。研究为优化微细粒氧化铜矿资源的回收提供了试验验证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硫代碳酸钠 微细粒孔雀石 硫化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品位铅锌硫化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楠 谢海云 +2 位作者 陈家灵 刘殿文 吕晋芳 《矿冶》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云南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含Pb0.42%、Zn0.39%,矿物组成较复杂,含有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氧化锌矿等多种矿物。采用铅锌混合浮选抛尾—铅锌分离选矿流程回收利用该铅锌矿。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可获得Pb品位70.34%、Pb回收率84.06... 云南某低品位硫化铅锌矿含Pb0.42%、Zn0.39%,矿物组成较复杂,含有方铅矿、白铅矿、闪锌矿、氧化锌矿等多种矿物。采用铅锌混合浮选抛尾—铅锌分离选矿流程回收利用该铅锌矿。结果表明,采用该处理工艺可获得Pb品位70.34%、Pb回收率84.06%的铅精矿,Zn品位45.74%、Zn回收率80.65%的锌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铅锌硫化矿 混合浮选 铅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饱和脂肪酸复配药剂在胶磷矿反浮选脱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令攀 张华 +3 位作者 杨稳权 李炎君 刘殿文 曹沁波 《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534-540,共7页
以云南安宁磷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P_(2)O_(5)品位低(20.00%)、MgO含量高、矿石成分复杂、有用矿物为磷灰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利用混合不饱和脂肪酸所含不饱和键数不同,溶解性高于单一不饱... 以云南安宁磷矿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矿P_(2)O_(5)品位低(20.00%)、MgO含量高、矿石成分复杂、有用矿物为磷灰石、主要脉石矿物为白云石、石英等硅酸盐矿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利用混合不饱和脂肪酸所含不饱和键数不同,溶解性高于单一不饱和脂肪酸且可提高白云石疏水性的性质特点,将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按50%+30%+20%进行复配制备复配混合脂肪酸药剂(简称ZP),并以此复配药剂为捕收剂对该磷矿进行反浮选。研究了捕收剂对白云石润湿性的影响和复配药剂ZP对捕收剂胶团粒度的影响。并在单因素条件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开路试验和闭路试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ZP对白云石比单一油酸试剂的疏水性效果好,在ZP用量200 mg/L时可使白云石接触角达到74.62°;ZP捕收剂比油酸的溶解度高,可以提高浮选效率;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流程进行反浮选,闭路试验可最终得到精矿P_(2)O_(5)产率59.23%、P_(2)O_(5)品位28.36%、MgO品位0.63%、P_(2)O_(5)回收率80.16%的精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磷矿 碳酸盐型磷矿 反浮选 脱镁 不饱和脂肪酸 混合脂肪酸 油酸 捕收剂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载体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建娟 谢海云 +4 位作者 张群丽 晋艳玲 郭图悦 冯梦菲 刘殿文 《矿冶》 CAS 2024年第4期473-481,共9页
微细粒矿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常规选矿方法浮选效率低。载体浮选作为一种有效的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通过采用合适的载体,可显著提高微细粒矿物的浮选效率。阐述了微细粒矿物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以及载体浮选的基本原理,... 微细粒矿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采用常规选矿方法浮选效率低。载体浮选作为一种有效的微细粒矿物浮选技术,通过采用合适的载体,可显著提高微细粒矿物的浮选效率。阐述了微细粒矿物的表面性质与浮选行为,以及载体浮选的基本原理,载体与微细粒矿物的相互作用机制。分析了微细粒矿物载体浮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对载体浮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针对同类载体、异类载体和分支载体三种载体浮选,指出了各类载体浮选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载体浮选的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 浮选 同类载体 异类载体 分支载体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选择性絮凝理论与技术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图悦 谢海云 +4 位作者 晋艳玲 李建娟 冯梦菲 陈海君 刘殿文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3期27-37,共11页
我国有大量难处理的微细粒矿产资源,选择性絮凝技术是提高微细粒矿物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微细粒矿物的性质及其难浮选的原因,其次阐述了选择性絮凝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常见的选择性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并对絮凝... 我国有大量难处理的微细粒矿产资源,选择性絮凝技术是提高微细粒矿物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分析了微细粒矿物的性质及其难浮选的原因,其次阐述了选择性絮凝的相关理论研究进展,最后对目前常见的选择性高分子絮凝剂进行分类,并对絮凝剂和选择性絮凝分选工艺在微细粒矿物分选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絮凝剂选择性较弱、成本偏高、会产生环境影响、絮凝设备缺乏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开发选择性强的新型絮凝剂、絮凝设备和絮凝工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选择性絮凝 絮凝剂 絮凝理论 分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选抛废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梦菲 谢海云 +4 位作者 宋紫欣 郭图悦 李建娟 晋艳玲 刘殿文 《矿冶》 CAS 2024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天然高品位矿石资源逐步减少,低品位矿石成为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预选抛废成为一个必要的选矿环节。重点阐述了人工拣选抛废、光电选抛废、磁选抛废、重选抛废以及浮选抛废五种抛废技术... 随着我国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与利用,天然高品位矿石资源逐步减少,低品位矿石成为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预选抛废成为一个必要的选矿环节。重点阐述了人工拣选抛废、光电选抛废、磁选抛废、重选抛废以及浮选抛废五种抛废技术,并介绍了不同技术在预选抛废时使用的设备和工作原理,指出了各种预选抛废技术的优缺点,为预选抛废技术能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选抛废 重选 粗颗粒浮选 光电选 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铜炉渣中铜深度浮选回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政道 王涵 +2 位作者 申培伦 于星才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2期63-71,共9页
为改善云南某冶炼厂铜炉渣浮选尾矿铜品位高、铜回收率低的问题,研究了该铜炉渣中铜的深度浮选回收方法。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试验炉渣样中主要可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3.42%;铜矿物以硫化铜矿为主,单体解离度较高约为65%,嵌布粒度... 为改善云南某冶炼厂铜炉渣浮选尾矿铜品位高、铜回收率低的问题,研究了该铜炉渣中铜的深度浮选回收方法。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试验炉渣样中主要可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铜,品位为3.42%;铜矿物以硫化铜矿为主,单体解离度较高约为65%,嵌布粒度在0.005~0.64 mm,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粒径在0.106 mm以上的粗颗粒占比约为40%,单体解离度较好,微细粒级矿物占比约为20%,连生较为严重。根据铜矿物中粗颗粒矿物单体解离度高,微细粒矿物连生严重的特点,制定了“阶磨阶选—快速浮选—协同捕收”的选矿流程,引入了新型的酯类硫化矿捕收剂LS-201,与丁基黄药进行协同捕收。分析讨论了磨矿细度、药剂种类及用量对铜浮选回收的影响。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快速浮选捕收剂丁基黄药与LS-201用量为120 g/t(比例为2∶1)、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85%、活化剂硫化钠用量为40 g/t、快浮尾矿再选捕收剂丁基黄药与LS-201用量为90 g/t(比例为2∶1)、起泡剂松醇油用量为20 g/t的条件下,浮选闭路试验获得铜品位为21.89%、铜回收率为95.60%的混合精矿,同时尾矿中铜品位仅为0.18%,指标良好。本研究实现了对铜炉渣中铜资源的深度回收,提供了一种铜炉渣二次资源利用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炉渣 快速浮选 阶磨阶选 协同捕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