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耳代料栽培及转色机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正南 郑淑芳 +1 位作者 张洪 彭年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4-25,共2页
1983-1984年经过96批共2214瓶(袋)的代料栽培实验,每批次均获得一定的出耳率,子实体的质地、形态、大小、食味及营养成分与野生和段木栽培金耳趋于一致,但是绝大多数子实体只能局部转色,甚至完全不能转为鲜橙黄色金耳,产品不具备理想的... 1983-1984年经过96批共2214瓶(袋)的代料栽培实验,每批次均获得一定的出耳率,子实体的质地、形态、大小、食味及营养成分与野生和段木栽培金耳趋于一致,但是绝大多数子实体只能局部转色,甚至完全不能转为鲜橙黄色金耳,产品不具备理想的商品价值。1985年经8个单因子与综合生态因子的实验,获得了完全转色的金耳子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代料栽培 转色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信贷与货币政策传导——兼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1 位作者 赟德 李林桦 《征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92,共14页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广义信贷作为重要的审慎监管指标。广义信贷更加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变化,丰富和拓宽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和金融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融资结构和融资...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将广义信贷作为重要的审慎监管指标。广义信贷更加客观地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变化,丰富和拓宽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和金融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融资结构和融资溢价的理论模型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广义信贷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了广义信贷渠道传导存在的两个必要条件。我国货币政策广义信贷渠道传导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信贷 货币政策传导 融资结构 融资溢价 宏观审慎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子实体结构特性的初步订正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正南 郑淑芳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2-13,共2页
自从Eles Fries(1815~1822)论述并正式建立耳包革属或白耳属(Naematelia Fries)概念以后,各国的许多菌物学家对金耳的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食性和药效、驯化栽培等方面,都发表过许多论述,但存在问题较多,普遍认为... 自从Eles Fries(1815~1822)论述并正式建立耳包革属或白耳属(Naematelia Fries)概念以后,各国的许多菌物学家对金耳的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食性和药效、驯化栽培等方面,都发表过许多论述,但存在问题较多,普遍认为金耳的应用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比较复杂,分类命名意见不一,误定长期存在,驯化和批量栽培悬而未决。 按照早期建立并论述的耳包革属概念,国内的许多菌物学者同样认为,金耳子实体由外层的金耳(Tremella aurantialba)和内层的革菌(Stereum型)混杂组成的异质复合体,根据笔者对金耳解剖形态、组织结构,以及分层化学分析和物理方法测试的结果,金耳子实体的结构,确实与所有单一体菌类,例如侧耳类、斗菇类、黑伞类、木耳类等不相同,甚至与离体伴生的同质近缘种,例如银耳也有所不同。这类结构特殊的异质复合体菌类,由于单一型菌丝体自身的很大弱点,在整个生育过程中,都需要相适应的伴生菌类给予帮助,因此,在自然界小的分布量不多。在结构上,金耳的子实体是由分类学地位相距较远,形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子实体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企业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正南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指出企业成为百年老店的关键是提高组织学习能力,进行五项修炼是企业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前提。阐述了创建学习型组织普遍要采取的行动,并结合电信企业的实际,提供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学习型组织 电信企业 试错机制 知识管理 整体效应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哮天龙供水水库辗压混凝土重力坝全段面施工质量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正南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针对盘县哮天龙供水水库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中的经验,总结了整个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其中主要的控制要点集中在施工材料、运输、平仓、碾压等关键技术节点上,这样就可以让全段面的施工保证质量。
关键词 重力坝 碾压混凝土 施工材料 施工要点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引种驯化与良种选育保藏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淑芳 刘正南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7,共2页
按照Eies Fries氏建立的概念,许多学者同样认为金耳子实体系由外层的金耳(Tremell aaur-antum)和内层的革菌(Stereum hirsutum)组成的异质复合体。依此金耳菌种分离应在其外层黄色部分和内层浅黄白色部分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组织移于培... 按照Eies Fries氏建立的概念,许多学者同样认为金耳子实体系由外层的金耳(Tremell aaur-antum)和内层的革菌(Stereum hirsutum)组成的异质复合体。依此金耳菌种分离应在其外层黄色部分和内层浅黄白色部分的交界处,切取一小块组织移于培养基上,容易获得金耳与粗毛硬革双重菌丝的菌种。1984年黄伟光根据我们提供的样品,将野生金耳和人工栽培金耳经组织解剖和分层化学分析,肉眼确认子实体断面系由两层不同色泽的组织构成,用水浸泡一夜,内层可以剥离,外层甚薄,内层呈半透明状况,用硫酸显色鉴定主要成分为葡萄糖,贴附于外层表面还有一层很薄、鲜橙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引种 种子 选育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