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法的大跨空间结构风荷载模拟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欣鹏 李正良 +1 位作者 焦红伟 俞登科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2-717,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提出了改进的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通过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大跨空间结构风荷载模拟中的回归系数矩阵,进而对大跨空间... 为了准确模拟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提出了改进的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法。该方法基于传统线性滤波自回归模型,通过高斯-赛德尔(Gauss-Seidel)迭代法求解大跨空间结构风荷载模拟中的回归系数矩阵,进而对大跨空间结构的风荷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改进的线性滤波AR模型法解决了自由度过大导致的回归系数矩阵不正定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模拟具有空间相关性、时间相关性的节点脉动风速时程,模拟精度、速度和计算稳定性均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风速时程 自回归模型 空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型干式煤气柜气弹模型设计与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欣鹏 李正良 +1 位作者 陈俊帆 晏致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3-1189,共7页
为了设计并制作出满足曼型干式煤气柜动力特性及流体力学相似准则的气动弹性模型,应用背景-共振能量参与系数法对煤气柜结构进行风振响应主要贡献模态识别,分析了模型设计中的主要参数,讨论了质量不相似对模型风振响应的影响,并推导了... 为了设计并制作出满足曼型干式煤气柜动力特性及流体力学相似准则的气动弹性模型,应用背景-共振能量参与系数法对煤气柜结构进行风振响应主要贡献模态识别,分析了模型设计中的主要参数,讨论了质量不相似对模型风振响应的影响,并推导了修正方法.详细阐述了煤气柜气弹模型加工、制作方法,对煤气柜气弹模型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表明:煤气柜结构风振响应主要贡献模态为前10阶模态;柜体内压对结构振动频率影响较小,一般在5%以内;在煤气柜设计中,仅需模拟柯西数相似即可;质量不相似模型风振响应的修正结果与原型风振响应差别在3%以内,煤气柜气弹模型实测频率、振型特点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气动弹性模型 振型能量参与系数 模态参数识别 质量不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挡型格构式塔架风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正良 刘欣鹏 +2 位作者 晏致涛 肖正直 俞登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9-104,共6页
基于高频天平测力技术,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模型进行不同遮挡距离、不同试验风速下的风洞试验,研究其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顺风向、橫风向、扭转向平均风力系数以及对顺风向、橫风向基底弯矩功率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两... 基于高频天平测力技术,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模型进行不同遮挡距离、不同试验风速下的风洞试验,研究其对遮挡型格构式塔架顺风向、橫风向、扭转向平均风力系数以及对顺风向、橫风向基底弯矩功率谱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两个方向的功率谱进行了参数拟合。结果表明,遮挡距离是影响平均风力系数的重要影响因素,而试验风速仅对橫风向平均风力系数有影响;与平均风力系数相反,对于基底弯矩功率谱而言,试验风速对其影响显著,而遮挡距离在整个频段上对功率谱密度影响并不大;特定工况下极值脉动功率谱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遮挡型格构式塔架动力响应的频域计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挡型格构式塔架 风洞试验 风力系数 功率谱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型干式煤气柜动力特性分析及风振响应主要贡献模态识别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正良 刘欣鹏 +2 位作者 晏致涛 焦红伟 俞登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6-83,共8页
曼型干式煤气柜不同于一般空间结构,其动力特性十分复杂,作为研究其频域内风振响应的基础,首先通过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其次,分别计算背景、共振响应振型能量参与系数,并按降序排列,选取结构风振响应的... 曼型干式煤气柜不同于一般空间结构,其动力特性十分复杂,作为研究其频域内风振响应的基础,首先通过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研究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特性;其次,分别计算背景、共振响应振型能量参与系数,并按降序排列,选取结构风振响应的主要模态;最后,通过选取模态进行频域计算并与传统频域计算方法(完全二次振型叠加,CQC法)对比。结果表明:结构自振频率分布密集;动力特性受活塞位置及内部气压影响较大;背景、共振响应振型能量参与系数能准确反映各阶模态能量对响应总能量的贡献程度;通过振型能量参与系数法确定的主要模态进行频域分析具有计算效率高,计算精度可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特性 背景响应 共振响应 脉动风荷载 振型能量参与系数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挡效应对双柱悬索拉线塔风力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正良 刘欣鹏 +1 位作者 晏致涛 肖正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4-263,共10页
为研究悬索拉线塔在遮挡条件下塔体风荷载的分布特性,为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频测力天平分别对单、双立柱在紊流以及均匀流风场中进行风洞试验,分析研究了遮挡效应对塔架立柱基底弯矩功率谱以及平均风力系数的影响,并对塔架基底... 为研究悬索拉线塔在遮挡条件下塔体风荷载的分布特性,为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频测力天平分别对单、双立柱在紊流以及均匀流风场中进行风洞试验,分析研究了遮挡效应对塔架立柱基底弯矩功率谱以及平均风力系数的影响,并对塔架基底弯矩功率谱进行了参数拟合,基于顺风向脉动风速谱的基本形式,分别完成了单立柱及双立柱顺风向、横风向以及扭转向动力风荷载模型的参数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紊流场下,对于单立柱,横风向基底弯矩功率谱峰值主要在15°、30°、45°风向角下较大;双立柱条件下(即存在遮挡效应),对于横风向基底弯矩功率谱而言,其变化规律同顺风向基底弯矩谱基本一致,但其谱峰值是顺风向峰值的10倍;均匀流场下,遮挡距离在10D^20D(D为塔架截面宽度)时,三分力系数变化最敏感,遮挡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悬索拉线塔 风洞试验 功率谱 风荷载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金课”质量标准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6
作者 万虹宇 孙毅 +1 位作者 卜长明 刘欣鹏 《高等建筑教育》 2020年第6期117-124,共8页
“金课”建设前应制定符合“两性一度”特征的课程质量标准,以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以建设钢结构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质量标准为例,论述应用型高校如何综合考虑院校定位、社会行业需求、专业特色、课程属性、教师团队和学生... “金课”建设前应制定符合“两性一度”特征的课程质量标准,以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以建设钢结构原理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质量标准为例,论述应用型高校如何综合考虑院校定位、社会行业需求、专业特色、课程属性、教师团队和学生特点等6个影响因素,对“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进行个性化解构和细化,制定兼具“共性”和“个性”的课程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课 课程质量标准 混合式课程 应用型高校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惯容系统位置的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欣鹏 杨映雯 +1 位作者 孙毅 晏致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5-223,共9页
为研究惯容系统位置对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减振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动力学原理,采用定点理论对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inerter,TMDI)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频率比和最优阻尼比解析解;其次讨论了频率比及阻尼比对结... 为研究惯容系统位置对调谐质量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TMD)减振性能的影响,首先基于动力学原理,采用定点理论对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inerter,TMDI)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频率比和最优阻尼比解析解;其次讨论了频率比及阻尼比对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后对TMDI鲁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惯容系统连接位置对阻尼器吸振能力影响显著,与传统TMD和非接地TMDI相比,接地TMDI使主结构动力放大系数分别减小约8.4%、16.5%;接地TMDI调频宽度相比传统TMD提高约6%;在阻尼摄动范围内,接地TMDI减振系统动力放大系数增幅约1.5倍;接地TMDI具有更良好的鲁棒性,可为设计新型TMDI模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系统 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TMDI) 定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周边非对称双塔高层建筑风荷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泽达 刘欣鹏 +1 位作者 熊辉 晏致涛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8年第5期43-47,共5页
以处在复杂周边环境中的非对称双塔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刚性模型表面测压风洞试验,得到了两个单塔楼的风压时程数据,并计算得到了双塔楼各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双塔楼结构的风荷载分布及其风压相关性。结果表明,复... 以处在复杂周边环境中的非对称双塔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刚性模型表面测压风洞试验,得到了两个单塔楼的风压时程数据,并计算得到了双塔楼各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以此为基础研究了双塔楼结构的风荷载分布及其风压相关性。结果表明,复杂周边环境会导致A、B塔楼迎风面平均风压系数减小30%至50%,且B塔楼对A塔楼的影响更大,导致A塔楼迎风面在B塔楼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压系数出现较大的负值,在高度范围外平均风压系数减小50%。B塔楼还会导致A塔楼迎风面的水平相关性系数出现负值。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迎风面出现负压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非对称双塔 风洞试验 风压系数 复杂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