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菱镁矿制备轻烧氧化镁及其水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刘欣伟 冯雅丽 +2 位作者 李浩然 张萍 汪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912-3917,共6页
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备轻烧氧化镁,并对轻烧氧化镁的水化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水化温度,氧化镁质量浓度和颗粒度对水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镁活性影响要比颗粒度的大,最佳煅烧条件是温度为750℃,煅烧时间为1... 以菱镁矿为原料,制备轻烧氧化镁,并对轻烧氧化镁的水化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水化温度,氧化镁质量浓度和颗粒度对水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镁活性影响要比颗粒度的大,最佳煅烧条件是温度为750℃,煅烧时间为1.5 h,颗粒度为1 mm;氧化镁的水化反应过程为内扩散控制类型,表观反应活化能为23.78 kJ/mol,在此基础上,用MATLAB做多元线性归回分析,得到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关于水化温度、氧化镁浓度和颗粒度的经验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化镁 水化率 水化反应 动力学 内扩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结合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欣伟 王攀峰 +4 位作者 付青格 张春才 许硕贵 苏佳灿 潘思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12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65岁,平均5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12例股骨粗隆下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1~65岁,平均53岁。受伤原因: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砸伤1例。按Seinsheimer分类均为Ⅴ型。均采用动力髋螺钉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内固定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38个月,平均28个月。全部病例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3个月(3~4.5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骨不连等并发症。按Merled'Aubigne髋关节功能评分为(16.75±1.14)分,其中优4例,良8例。结论:动力髋螺钉结合形状记忆合金弓齿钉治疗股骨粗隆下SeinsheimerⅤ型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可选择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转子下骨折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形状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纳米TiO2/电气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欣伟 陈勇 +1 位作者 陈昌兵 张文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109,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尿素为N源,电气石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UV-Vis DRS,SEM,ED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别考察煅烧温度、掺N量、电气石添加量、催...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尿素为N源,电气石为载体,采用超声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N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采用XRD,FT-IR,UV-Vis DRS,SEM,EDS等测试技术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分别考察煅烧温度、掺N量、电气石添加量、催化体系等因素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为500℃,N掺杂量为5%(摩尔分数),电气石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催化剂用量为3g/L,500W紫外灯照射条件下,N掺杂纳米TiO_2/电气石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TNT(10mg/L)的效果最佳,且具有良好的再生利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掺杂 TI02 电气石 复合材料 光催化 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拉力螺钉治疗髌骨纵形骨折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欣伟 付青格 +4 位作者 许硕贵 张春才 王攀峰 苏佳灿 曹烈虎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5期358-359,共2页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但纵形骨折属于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上少见^[1],容易误诊、漏诊^[2],其治疗原则是保留髌骨、解剖复位、有效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髌股关节炎的发生。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治11例髌骨...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但纵形骨折属于特殊类型的髌骨骨折,临床上少见^[1],容易误诊、漏诊^[2],其治疗原则是保留髌骨、解剖复位、有效固定、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髌股关节炎的发生。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治11例髌骨纵形骨折患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聚髌器结合拉力螺钉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不连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欣伟 牛云飞 张春才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428-430,共3页
关键词 骨折愈合 治疗方案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欣伟 付青格 +5 位作者 许硕贵 张春才 苏佳灿 王攀峰 赵东风 李玉红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高龄肱骨近端骨折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6~81岁,平均71岁。受伤原因:摔伤9例,车祸伤7例... 目的:探讨应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系统(PHILOS)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高龄肱骨近端骨折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66~81岁,平均71岁。受伤原因:摔伤9例,车祸伤7例,重物砸伤1例。右侧12例,左侧5例。按Neer分型:Ⅲ型9例,Ⅳ型8例。均采用PHILOS钢板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治疗。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健侧患侧肩关节进行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5~3.5个月,平均3个月。未发生深部感染、骨不连、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患侧评分75~95分,平均(86.50±10.50)分。优9例,良6例,可2例。结论:PHILOS钢板结合可注射型人工骨植骨治疗高龄肱骨近端骨折,适用于肱骨近端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愈合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质低品位铁镍硫化矿的活化工艺及机理
7
作者 刘欣伟 胡文韬 +2 位作者 李浩然 冯雅丽 杨志超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细菌浸出是镁质低品位铁镍硫化矿的潜在处理方案之一。针对该矿石浸出活性较低的问题,研究了硫酸预浸出和硫酸铵焙烧预浸出2种活化方案,并与细菌直接浸出(空白试验)做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活化方案都有利于金属回收,但硫酸铵焙烧预浸出... 细菌浸出是镁质低品位铁镍硫化矿的潜在处理方案之一。针对该矿石浸出活性较低的问题,研究了硫酸预浸出和硫酸铵焙烧预浸出2种活化方案,并与细菌直接浸出(空白试验)做了比较。结果表明,2种活化方案都有利于金属回收,但硫酸铵焙烧预浸出方案的活化效果更优:浸出时间为8 d时,Ni、Cu和Mg的浸出率分别为90.2%、89.56%和61.19%,分别高于硫酸预浸出方案2.08%、12.2%和8.95%。矿石中的Mg主要在硫酸铵焙烧预浸出阶段进入溶液,细菌对Mg浸出的影响不大。XRD和能谱分析表明:浸出渣中Ni和Cu的残留量很低,Mg主要存在于难浸出的蛇纹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铵焙烧 A.ferrooxidans菌 浸出活性 氧化还原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三柱概念与髋臼骨折浮动分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1
8
作者 张春才 苏佳灿 +15 位作者 许硕贵 禹宝庆 王家林 牛云飞 张鹏 王仁 杨郁野 管华鹏 刘欣伟 郑金煜 张殿英 沈惠良 吕德成 王刚 王家让 周东生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7期433-436,共4页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髋臼骨折是当前骨伤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Judet-Letournel的髋臼二柱概念和骨折分类及手术入路,已成为髋臼骨折治疗的里程碑,但文献资料中众多并发症的报道及治疗方式的争论表明,髋臼的相关概念、骨折分类、诊断及治... 高能量损伤所致的髋臼骨折是当前骨伤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尽管Judet-Letournel的髋臼二柱概念和骨折分类及手术入路,已成为髋臼骨折治疗的里程碑,但文献资料中众多并发症的报道及治疗方式的争论表明,髋臼的相关概念、骨折分类、诊断及治疗,仍存在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张春才等学者在充分认识髋臼生理发育、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的基础上,从人类髋臼进化的解剖学和治疗髋臼骨折的实用角度,并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提出了髋臼骨折浮动分类法。这一分类法,一则能比较明快地反映出髋臼骨折的严重程度;二则有利于医生决策其整体化、系统化及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学术问题,总是在比较、鉴别、发现、探索、求真中,不断得到发展。我们热切欢迎读者来稿参加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骨折分类 临床意义 骨折治疗 高能量损伤 手术入路 治疗方式 文献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攀峰 付青格 +4 位作者 刘欣伟 章云童 许硕贵 牛云飞 张春才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对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25例,A组)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8例,B组)治疗的53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 目的:探讨闭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对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25例,A组)及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8例,B组)治疗的53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5例,女18例;年龄18~67岁,平均39.1岁。Sanders骨折分型:Ⅱ型18例,Ⅲ型29例,Ⅳ型6例。分析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资料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结果:5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35个月,平均20.4个月。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A组少于B组,A组无骨折不愈合、感染及皮肤坏死病例,并发创伤性距下关节炎1例;B组3例出现局部皮肤坏死,1例骨折部位应用人工骨4个月未愈合,1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深部感染发生。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表现2组无明显差异。术后功能恢复A组优8例,良12例;B组优10例,良14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且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早期局部皮肤并发症方面,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在环境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张文通 陈勇 +2 位作者 陈超 陈昌兵 刘欣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54,共6页
近年来对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二次污染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技术。分析了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材... 近年来对土壤污染的综合治理和修复已经成为环保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是一种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二次污染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技术。分析了光催化技术修复污染土壤的原理,并综述了近年来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在土壤有机物污染物(农药、芳香族类和石油类等)的降解以及重金属离子(Ag+、Cr6+等)的光催化还原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 土壤污染 有机物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组合抑制剂实现铜铅高效分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11
作者 米丽平 孙春宝 +2 位作者 李青 徐涛 刘欣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56,共4页
以水玻璃+亚硫酸钠+CMC为铅的组合抑制剂,对某地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的铜铅混合浮选精矿进行了铜铅分离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组合抑制剂用量、浮选浓度及抑制剂作用时间对铜铅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它们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1... 以水玻璃+亚硫酸钠+CMC为铅的组合抑制剂,对某地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的铜铅混合浮选精矿进行了铜铅分离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组合抑制剂用量、浮选浓度及抑制剂作用时间对铜铅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它们的适宜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1次粗选、2次扫选、2次精选闭路浮选,获得了铜品位为27.19%,含铅5.13%,铜回收率为97.26%的铜精矿和铅品位为72.98%,含铜1.46%,铅回收率为88.08%的铅精矿,实现了铜铅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混合精矿 铜铅分离 组合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理性成骨力值概念治疗骨折与骨不连——兼论MO现象与有效固定 被引量:30
12
作者 张春才 禹宝庆 +22 位作者 许硕贵 苏佳灿 王家林 牛云飞 康庆林 付青格 任可 张鹏 高堂成 张雪松 严望军 王冠军 汪光晔 万岷 李波 孙建 王仁 丛永健 杨郁野 郑医红 李格当 刘欣伟 管华鹏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361-363,共3页
关键词 骨生成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舟骨融合术治疗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解冰 田竞 +2 位作者 刘欣伟 周大鹏 项良碧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0期870-873,共4页
目的:探讨副舟骨融合术治疗成年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副舟骨融合手术治疗35例(38足)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8~44岁,平均(32.4±7.3)岁;病程3~10个月.记... 目的:探讨副舟骨融合术治疗成年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采用副舟骨融合手术治疗35例(38足)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患者,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8~44岁,平均(32.4±7.3)岁;病程3~10个月.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测量影像学数据,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对足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对疼痛缓解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除2例发生切口浅表感染外,无明显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35例患者全部获随访,时间12~84个月,平均(53.5±14.7)个月.32例(35足)患者达到影像学愈合,术后愈合时间9~18周,平均(13.7±2.3)周.VAS疼痛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x2=12.14,P<0.01).手术前后距骨第1跖骨角[(9.4±3.5)°vs (8.3±2.7)°,t=0.736,P>0.05],跟骨倾斜角[(17.7±2.2)°vs(18.9±3.4)°,t=0.794,P>0.05],距舟覆盖角[(14.3±3.4)°vs (12.5±4.6)°,t=0.947,P>0.05]及第1跖楔关节高度[(14.8±3.1)mmvs (15.9±2.8) mm,t=0.814,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AOFAS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45.6±5.3 vs 82.5±7.4,t=3.214,P<0.01).结论:对于保守治疗失败的成人Ⅱ型痛性足副舟骨,当副舟骨骨块较大,不伴有僵硬性扁平足时,副舟骨融合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患足功能,术后患者满意度高,手术疗效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副舟骨 疼痛 融合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氧化焙烧-酸浸法从高碳石煤中提钒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汪平 冯雅丽 +2 位作者 李浩然 张萍 刘欣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917-2921,共5页
针对广西某难浸高碳石煤,比较相同焙烧和酸浸条件下静态焙烧矿和流态化焙烧矿钒的浸出率,优化流态化焙烧矿的酸浸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流态化焙烧矿酸浸钒的浸出率比静态焙烧矿酸浸钒的浸出率平均高24%,所以,在相同焙烧温度、时间下流态... 针对广西某难浸高碳石煤,比较相同焙烧和酸浸条件下静态焙烧矿和流态化焙烧矿钒的浸出率,优化流态化焙烧矿的酸浸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流态化焙烧矿酸浸钒的浸出率比静态焙烧矿酸浸钒的浸出率平均高24%,所以,在相同焙烧温度、时间下流态化焙烧较静态焙烧更利于钒的浸出;在液固质量比为0.8:1.0,二氧化锰添加量为3%和氢氟酸添加量为2%的条件下,得最佳酸浸条件,即酸矿质量比为0.4:1.0,浸出温度为150℃,浸出时间为6 h,在此最佳酸浸条件下,钒浸出率可达88.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石煤 氧化焙烧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的设计与1122例多中心研究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春才 许硕贵 +32 位作者 禹宝庆 纪方 付青格 刘欣伟 章云童 牛云飞 王攀峰 苏佳灿 曹烈虎 徐永清 阮墨 陈庄洪 黄继峰 蔡贤华 沈惠良 刘利民 王继芳 王岩 唐佩福 梁雨田 王家让 王愉思 王振昊 刘文德 李文锐 李文虎 王序全 周东生 张鹏 王仁 王刚 陈育岳 丛永健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设计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并通过1122例髋臼骨折多中心分析研究,探索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根据髋臼三柱壁概念,参考髋臼骨折多米诺骨牌效应所致的骨盆环损伤方向和股骨近端关节损伤程度,设A类为髋臼任何一... 目的:设计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并通过1122例髋臼骨折多中心分析研究,探索该系统的可行性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根据髋臼三柱壁概念,参考髋臼骨折多米诺骨牌效应所致的骨盆环损伤方向和股骨近端关节损伤程度,设A类为髋臼任何一柱、壁骨折;B类为任何二柱、壁骨折;C类为髋臼前、中(臼顶)、后柱/壁混合骨折。小写英文字母a、m、p,分别代表前、中、后柱/壁骨折。采取损伤变数分型:髋臼损伤变数,1系简单移位骨折;2系粉碎骨折;3系压缩性缺损。盆环损伤变数:α系骶髂关节/骶髂处骨折呈水平位分离变位;β系前者垂直方向分离变位;γ系耻骨联合分离/耻骨上、下支骨折变位;δ系αβγ综合性的浮动损伤。股近端关节损伤变数:Ⅰ系股骨头骨折;Ⅱ系股骨颈骨折;Ⅲ系股骨转子部骨折;Ⅳ系Ⅰ~Ⅲ混合性骨折。应用上述构成的髋臼骨折ABC损伤变数定位系统,统计1997年3月至2010年2月,1122例髋臼骨折,其中18例双侧髋臼骨折,共1140例髋。分析研究骨盆前后位片,髂骨、闭孔斜位片及2/3DCT资料。结果:1140例组别各损伤变数构成比:A类骨折237例(20.8%),B类骨折605例(53.1%),C类骨折298例(26.1%)。涉及前柱壁骨折808例,发生率为70.9%,中柱壁骨折507例,发生率为44.5%,后柱壁骨折1026例,发生率为90%。涉及髋臼变数1,即简单移位骨折203例(17.8%);变数2,即粉碎性骨折516例(45.3%);变数3,即压缩性骨折缺损421例(36.9%);涉及骨盆环损伤249例,占总数21.8%;涉及股骨近端骨折75例,占总数的6.6%;双侧髋臼骨折与相关盆环、股骨近端变数组18例(1.6%)。1140例髋臼骨折之关键部位与疗效要素:涉及髋臼中(臼顶)柱/壁骨折507例(44.5%);压缩性缺损421例(36.9%);盆环变数249例(21.8%);股近端关节变数75例(6.6%);而相对简单的Aa/p1/2、Bap1/2型髋臼骨折486例(42.6%)。结论:研究表明髋臼损伤变数中粉碎压缩,尤其是压缩缺损骨折占重要比重,同时彰显了髋臼骨折合并骨盆环或股骨近端损伤变数并非少见。该研究揭示了髋臼骨折损伤变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其百分比表明了临床治疗的重点和要素:负重之臼顶44.5%;压缩之缺损36.9%;盆环之浮动21.8%;"头-臼"之双折6.6%。该系统在伤情评估、解剖定位、难度指数、选择对策、手术入路、疗效预后等方面,起到临床指导作用,创建了同类型骨折损伤变数的比较,为"同质语言"的交流,探索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盆 骨折 创伤与损伤 分类法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股骨髁上骨不连26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烈虎 苏佳灿 +3 位作者 张春才 刘欣伟 管华鹏 李卓东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外相关资料报道,股骨髁上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3.8%^[1]。至今仍是骨科治疗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收集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 股骨髁上骨折骨不连是一种由高能量暴力导致的股骨髁至股骨干骺端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外相关资料报道,股骨髁上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率约为3.8%^[1]。至今仍是骨科治疗难题,其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笔者收集本院自1997年6月至2007年6月26例股骨髁上骨不连患者,采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加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不愈合 股骨骨折 骨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萍 冯雅丽 +2 位作者 李浩然 汪平 刘欣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95-2599,共5页
用菱镁矿和工业纯硫酸来制备七水硫酸镁,进一步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以无水硫酸镁和木炭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反应物的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粒径对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 用菱镁矿和工业纯硫酸来制备七水硫酸镁,进一步脱水得到无水硫酸镁。以无水硫酸镁和木炭粉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制备高纯氧化镁。研究反应物的配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以及粒径对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镁和炭粉的最佳配比8:1,煅烧时间2 h,煅烧温度800℃,粒径109μm。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下,样品纯度达到99%,粒径分布介于109~700μm之间,单分子表面为多孔蓬松高比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硫酸镁 木炭粉 高纯氧化镁 煅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月状关节面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烈虎 党瑞山 +5 位作者 王攀峰 林志金 牛云飞 刘欣伟 罗宝章 张春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7,共4页
目的:测量正常人体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揭示髋臼各柱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2块髋骨上,运用石膏塑形髋臼关节面,展平等比例描迹成二维图,分别用数字求积和计算机Photoshop 7.0软件进行测量观察,验证分析其结果.结果:... 目的:测量正常人体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揭示髋臼各柱关节面的形态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52块髋骨上,运用石膏塑形髋臼关节面,展平等比例描迹成二维图,分别用数字求积和计算机Photoshop 7.0软件进行测量观察,验证分析其结果.结果:求积仪测得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为(25.45±2.81)cm^2,其中前柱关节面为 (3.21±0.64) cm^2,中柱 (髋臼顶负重区域)为(13.13±1.86) cm^2,后柱为(9.13±1.79) cm^2;Photoshop 7.0软件测得髋臼月状关节面面积为(25.43±3.04) cm^2, 其中前柱为(3.19±0.69) cm^2, 中柱为(13.08±2.16) cm^2,后柱为(9.15±1.76) cm^2. 两种测量方法在各柱关节面测量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测量统计男性大于女性,而侧别无明显差异.结论:髋臼中柱关节面面积〉后柱〉前柱,髋臼顶负重区域关节面完整性对维持髋关节稳定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对髋臼创伤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月状面 面积 应用解剖 求积仪 PHOTOS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转子后半截骨术在累及臼顶的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攀峰 许硕贵 +5 位作者 张春才 付青格 章云童 刘欣伟 牛云飞 汤洋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1期956-959,共4页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大转子截骨方法,并评估后外侧入路联合该方法治疗累及髋臼顶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大转子后半截骨治疗累及臼顶的髋臼骨折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3...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大转子截骨方法,并评估后外侧入路联合该方法治疗累及髋臼顶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采用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联合大转子后半截骨治疗累及臼顶的髋臼骨折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35.2岁。按照Letournel-Judet分型:后壁骨折10例,后柱骨折7例,横形骨折5例,T形骨折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例,后柱伴后壁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根据Matta标准评估复位结果,改良的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及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标准评定标准评估外展肌力。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40个月,平均25个月。所有截骨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4周(6~12周)。无骨不连、截骨块近端移位、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深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根据Matta标准:解剖复位17例,满意复位12例,不满意1例。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结果优11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外展肌力4级3例,5级27例。结论:大转子后半截骨术可以增加臼顶部手术视野,有效提高股骨头与髋臼的解剖对应率,降低复位和固定难度,并发症少,为累及髋臼顶的骨折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折 截骨术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青格 张春才 +5 位作者 王志 纪方 苏佳灿 曹烈虎 刘欣伟 李卓东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0期737-738,共2页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方法:对汶川地震后2周转来长海医院的34例地震伤员伤情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分类、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受伤现场伤员急救、分类与转送,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骨折伤员选择性应用外固定支架... 目的: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方法:对汶川地震后2周转来长海医院的34例地震伤员伤情进行调查,重点对伤员伤情、分类、救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受伤现场伤员急救、分类与转送,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骨折伤员选择性应用外固定支架、积极修复软组织损伤,辅以积极的心理评估与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地震伤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总结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伤情特点与救治经验,为地震伤员的救治提供了初步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地震 骨折固定术 软组织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