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电沉积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1 位作者 林岚云 陈古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在 0 .0 1 0 5 mol/L Ca( NO3) 2 ,0 .0 0 63 mol/L NH4 H2 PO4 ,0 .1 mol/L Na NO3,p H=4.6的电解液中 ,控制温度 60~ 2 0 0℃ ,恒电流 0 .4m A/cm2 ,通过水热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晶体端面呈六边形棒状结... 在 0 .0 1 0 5 mol/L Ca( NO3) 2 ,0 .0 0 63 mol/L NH4 H2 PO4 ,0 .1 mol/L Na NO3,p H=4.6的电解液中 ,控制温度 60~ 2 0 0℃ ,恒电流 0 .4m A/cm2 ,通过水热电沉积法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 .实验结果表明 ,涂层晶体端面呈六边形棒状结构 ,涂层组分为缺钙磷灰石 Ca1 0 - x( HPO4 ) x( PO4 ) 6 - x( OH) 2 - x.经 80 0℃烧结后涂层分解为 HA和 β-TCP的混合物 .随温度升高 ,涂层 n( Ca) /n( P)不断增大 ,涂层组分逐渐接近计量比的HA.涂层质量和结合强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后减 ,在 1 60℃时达到最大值 1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植入体 表面改性技术 羟基磷灰石陶瓷涂层 生物医用材料 水热电沉积法 表面形貌 组分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镍-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左友松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8-30,共3页
 在镀镍液中加入少量的Ca(NO3)2、NH4H2PO4,在钛基体上实现在电沉积过程中羟基磷灰石(HA)和Ni的共沉积,实验探讨了电流密度、钙、磷浓度对涂层表面形貌、HA含量及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中HA的含量随电流密度和钙、磷...  在镀镍液中加入少量的Ca(NO3)2、NH4H2PO4,在钛基体上实现在电沉积过程中羟基磷灰石(HA)和Ni的共沉积,实验探讨了电流密度、钙、磷浓度对涂层表面形貌、HA含量及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涂层中HA的含量随电流密度和钙、磷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涂层结合强度先增大后减小,Ni HA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HA涂层的结合强度。通过控制适当的电沉积条件,在[Ca2+]=0.01mol/L,电流密度jc=20~30mA/cm2时,可以制得HA分散较为均匀、结合强度较高的Ni HA复合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羟基磷灰石 Ni-HA复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DMF混合体系中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榕芳 李萍 +2 位作者 王章 梁建鹤 肖秀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3-18,共6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以甘油/DMF混合溶液为电解质,在纯钛表面制备了一层排列紧密、结构规整的TiO2纳米管阵列。讨论了氧化电压、电解液中DMF比例、电解液中水含量和电解液重复使用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并且从阳极氧化过程中电...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以甘油/DMF混合溶液为电解质,在纯钛表面制备了一层排列紧密、结构规整的TiO2纳米管阵列。讨论了氧化电压、电解液中DMF比例、电解液中水含量和电解液重复使用对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的影响,并且从阳极氧化过程中电流-时间曲线出发分析了混合体系中阳极氧化的形成特征。研究表明,氧化电压越高所制备的纳米管管径越大,但是管长与氧化电压之间不呈线性关系;电解液中DMF比例增加不利于纳米管形成;电解液中水含量越高,纳米管管径越大,表面的覆盖物越多,最佳的水含量为1%(体积分数)。经450℃热处理2h后TiO2纳米管阵列的结构由无定形转变为锐钛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阳极氧化 甘油 DMF混合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涂层的水热电沉积及其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2-616,共5页
在水热电沉积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电解液中加入ZrO2粉,制备了HA/ZrO2复合涂层,探讨了ZrO2粉的加入对涂层结合强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了涂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HA/ZrO2(ZrO2质量分数为35.22%)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HA涂层... 在水热电沉积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电解液中加入ZrO2粉,制备了HA/ZrO2复合涂层,探讨了ZrO2粉的加入对涂层结合强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了涂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HA/ZrO2(ZrO2质量分数为35.22%)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纯HA涂层的结合强度。模拟体溶液浸泡7 d后,复合涂层表面形成碳磷灰石层。ZrO2粉的加入既提高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又不降低涂层的生物活性。经烧结处理后,涂层中四方晶相ZrO2(t-ZrO2)与单斜晶相ZrO2(m-ZrO2)之间发生马氏体相变。烧结温度高于700℃时,HA发生部分分解生成β-磷酸钙(-βTCP);1 200℃时,HA分解生成的CaO使ZrO2转变为立方晶相ZrO2(c-ZrO2),并反应生成CaZrO3,促使HA完全分解为α-磷酸钙(α-T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电沉积 羟基磷灰石 ZRO2 结合强度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电沉积法制备HA-Ti/HA复合涂层的研究
5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2 位作者 左友松 徐艺展 唐晓恋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1-665,669,共6页
为了提高金属基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复合电沉积-电沉积两步法在含Ti粉的钙磷电解液中制备HA-Ti/HA复合涂层,对涂层的组分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结合强度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步法制备的底层为HA-Ti... 为了提高金属基羟基磷灰石(HA)涂层的结合强度,采用复合电沉积-电沉积两步法在含Ti粉的钙磷电解液中制备HA-Ti/HA复合涂层,对涂层的组分结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结合强度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两步法制备的底层为HA-Ti复合涂层,外层为纯HA涂层的HA-Ti/HA复合涂层既提高了涂层的结合强度,又保证了涂层的生物活性.当涂层中Ti粉的质量分数为51.2 wt%时,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达到21.2MPa,约为纯HA涂层的3倍.模拟体液浸泡7天后,涂层表面即被一层球状碳磷灰石覆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与纯HA涂层相比,复合涂层具有更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电沉积 结合强度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PTFE复合电极的电沉积过程及析氢性能
6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朱则善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共3页
研究了Zn PTFE(聚四氟乙烯 )复合电极的电沉积过程 ,考察了它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性能 ,讨论了镀液中PTFE悬浮量、阴极电流密度、电沉积电量及温度对镀层中PTF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制镀液中PTFE悬浮量为 30ml·L-1 ,镀液温度 2 ... 研究了Zn PTFE(聚四氟乙烯 )复合电极的电沉积过程 ,考察了它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性能 ,讨论了镀液中PTFE悬浮量、阴极电流密度、电沉积电量及温度对镀层中PTFE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控制镀液中PTFE悬浮量为 30ml·L-1 ,镀液温度 2 5℃ ,以 5.0A·dm-2 电流密度电沉积 2 2 .5C ,可制备出PTFE微粒分散均匀的复合电极 ;复合电极与Zn电极相比有更高的析氢过电位 ,这是由于PTFE的憎水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Zn-PTFE复合电极 电催化 柏氢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电沉积制备HA/Ag复合涂层
7
作者 刘榕芳 肖秀峰 +1 位作者 郑立群 黄俊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7-551,共5页
在含钙磷的水溶液和烟酸镀银液中 ,通过二次电沉积制备HA/Ag复合涂层 ,比较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涂层中Ag含量的影响 ,以及镀银对复合涂层结合强度、涂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随主盐浓度降低、电流密度减小、电沉积时间延长 ,... 在含钙磷的水溶液和烟酸镀银液中 ,通过二次电沉积制备HA/Ag复合涂层 ,比较了不同工艺条件对涂层中Ag含量的影响 ,以及镀银对复合涂层结合强度、涂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随主盐浓度降低、电流密度减小、电沉积时间延长 ,涂层空隙减少 ,致密程度提高 ,涂层Ag含量相应减少 ;HA/Ag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未镀银的HA涂层的结合强度 ;复合涂层经高温烧结后 ,Ag起催化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制备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淑琼 肖秀峰 +3 位作者 刘榕芳 林月红 钟章裕 焦简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2-378,共7页
以二氧六环/叔丁醇为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出具有多级孔径的三维连通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探讨了陈化时间、陈化温度、聚合物浓度及二氧六环/叔丁醇(溶剂/非溶剂)比例对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和纤维直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以二氧六环/叔丁醇为溶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方法制备出具有多级孔径的三维连通的聚乳酸纳米纤维支架.探讨了陈化时间、陈化温度、聚合物浓度及二氧六环/叔丁醇(溶剂/非溶剂)比例对纳米纤维支架的结构和纤维直径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合物质量分数较低(≤7%)时陈化处理对纳米纤维结构的形成影响明显,而聚合物质量分数较高(〉10%)时,只要控制在一定温度下相分离即可形成纳米纤维结构的支架;较低的陈化温度(≤5℃)有利于纳米纤维状网络结构(直径20~300 nm)的形成,且随着陈化温度的下降,纤维网络结构分布更加均匀;聚乳酸浓度的增加,使纤维细化,网络结构分布更均匀,所形成的孔结构也更致密;叔丁醇质量分数≤12%时,纤维直径变化不大;当叔丁醇质量分数〉12%时,纤维直径明显增加(约5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 相分离 陈化 聚乳酸 叔丁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WC复合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析氢 被引量:21
9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朱则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42-746,共5页
The Ni-W-WC composite-coating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lytic compos- ite-deposi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 was compared in 7 mol· L -1 KOH solution by steady-state ... The Ni-W-WC composite-coating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lytic compos- ite-deposition. The characterization for the 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 was compared in 7 mol· L -1 KOH solution by steady-state polarization and AC impedance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coating electrode is catalytically more active than Ni-W electrode. The electro-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the composite-coating electrode are at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the real surface areas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standard free energy of activation. The stability test of the compos- ite-coating electrode shows excellent stability during long-term continuous electrolysis and good re- sistance against frequent power interruption on this electr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电催化 析氢 电解水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催化合成异戊酸异戊酯 被引量:19
10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庄发扬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7-198,204,共3页
Isoamyl isovalerat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solid superacid SO 2- 4/TiO 2 as catalyst.The effect of catalyst,activation temperature,ratio of acid to alcohol,reaction time to the productivity of ester was studied... Isoamyl isovalerate has been synthesized by using solid superacid SO 2- 4/TiO 2 as catalyst.The effect of catalyst,activation temperature,ratio of acid to alcohol,reaction time to the productivity of ester was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yield of ester is 82.9% in optimum conditions,the quality of product is in consistance with GB6778-86 standard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异戊酸异戊酯 酯化 催化合成 合成香料 硫酸 二氧化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电沉积磷酸钙盐组分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肖秀峰 唐晓恋 +2 位作者 高燕娇 徐艺展 刘榕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9-32,共4页
为了研究工艺条件,如电解液中n(Ca)/n(P)、温度、pH值和电流密度对电沉积磷酸钙盐组分和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组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Ca(NO3)2浓度为0.0... 为了研究工艺条件,如电解液中n(Ca)/n(P)、温度、pH值和电流密度对电沉积磷酸钙盐组分和结构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涂层的组分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电解液中Ca(NO3)2浓度为0.042 mol/L,NH4H2PO4浓度为0.008 4~0.042 0 mol/L,pH=4.0~6.0,电流密度0.4~20.0 mA/cm2,温度0~90℃时,涂层的主要组分由CaHPO4.2H2O(DCPD),Ca8H2(PO4)6.5H2O(OCP)和Ca10(PO4)6(OH)2(HA)组成;随着温度、电流密度、pH值的提高和电解液中n(Ca)/n(P)的增大,涂层组分由较低n(Ca)/n(P)的DCPD向较高n(Ca)/n(P)的OCP和HA转变,HA沿(002)晶面择优生长;沉积工艺条件的提高对涂层的表面形貌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磷酸钙 羟基磷灰石 工艺条件 组成和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W)-WC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2 位作者 赵崇涛 朱则善 陈衍珍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7-9,共3页
研究Ni-W合金镀液中添加WC微粒制备(Ni-W)-WC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过程,表征镀层的结构和形貌,测试镀层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催化析氢析氧性能,探讨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Ni-W)-WC为晶态复合镀层,析氢析氧性能优越,耐蚀性优良。
关键词 复合镀 镍合金 电镀 钨镍合金 镀液 镀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林宗琼 肖秀峰 +2 位作者 佘厚德 黄励中 刘榕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158,共4页
结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合物的优点,采用溶液共混相分离制备出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孔支架材料,并采用离心注浆填充新方法对支架材料进行增强,制备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孔隙... 结合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和聚合物的优点,采用溶液共混相分离制备出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多孔支架材料,并采用离心注浆填充新方法对支架材料进行增强,制备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孔隙率和抗压强度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孔隙率分析表明材料具有60%~80%的孔隙率,符合骨组织工程对支架材料的要求;力学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压缩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甜 肖秀峰 +2 位作者 刘榕芳 欧阳奇明 蔡志宇 《稀有金属快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5-19,共5页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得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 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备得到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热稳定性,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热处理温度为300℃时,TiO2纳米管由无定形向锐钛型转变,温度升到500℃时转变为金红石型,升到600℃时TiO2纳米管阵列出现坍塌,700℃热处理时其形貌完全被破坏。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具有TiO2纳米管阵列的钛片经氢氧化钠溶液活化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在模拟体液中诱导生成磷灰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热稳定性 生物活性 磷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PTFE复合电极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朱则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4-207,共4页
对 Zn-PTFE(聚四氟乙烯 )复合电极的复合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 ,并考察了它在电合成频那醇上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镀液中 PTFE悬浮量为 3 0 m L/ L,镀液温度 2 5℃ ,以 5.0 A/ dm2电流密度电沉积2 2 .5C,可制备出 PTFE微粒分散均匀... 对 Zn-PTFE(聚四氟乙烯 )复合电极的复合电沉积过程进行研究 ,并考察了它在电合成频那醇上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 :控制镀液中 PTFE悬浮量为 3 0 m L/ L,镀液温度 2 5℃ ,以 5.0 A/ dm2电流密度电沉积2 2 .5C,可制备出 PTFE微粒分散均匀的复合电极 ;以此复合电极为阴极电合成频那醇 ,产率可达 53 .6% ,明显高于 Zn电极的 2 5.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电合成 频那醇 复合电沉积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聚己内酯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艺展 何丹 +1 位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9-713,共5页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底、羟基磷灰石(HA)为增强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HA/PCL复合材料,考察了浸渍于模拟体液(SBF)中的复合材料生物活性,并用X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对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A/PCL(wHA=0.... 以聚己内酯(PCL)为基底、羟基磷灰石(HA)为增强剂,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HA/PCL复合材料,考察了浸渍于模拟体液(SBF)中的复合材料生物活性,并用X衍射(XRD)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对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HA/PCL(wHA=0.30)复合材料在SBF中浸渍14 d后,即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弱结晶的碳磷灰石(CHA)覆盖层,显示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聚己内酯 生物复合材料 生物活性 模拟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WC电极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则善 肖秀峰 +3 位作者 刘榕芳 施晶莹 陈衍珍 胡文云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从钴镀液中添加WC微粒复合电沉积制备Co-WC镀层,WC微粒的加入,加快了阴极电化学反应.Co-WC复合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具有优越的电催化析氢性能,并经受了长期间断电解的试验。
关键词 复合电极 析氢 电催化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乙烯醇/三聚磷酸钠三元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琼瑜 张明霞 +2 位作者 刘芳 肖秀峰 刘榕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由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三聚磷酸钠(TPP)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三聚磷酸钠三元复合微球,探讨了体系中壳聚糖含量对复合微球的影响,以及离子种类及浓度和pH值对复合微球溶胀度的影响。采用XRD、FTIR和SEM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组分... 由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和三聚磷酸钠(TPP)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三聚磷酸钠三元复合微球,探讨了体系中壳聚糖含量对复合微球的影响,以及离子种类及浓度和pH值对复合微球溶胀度的影响。采用XRD、FTIR和SEM等测试技术对微球的组分、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S和PVA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CS含量的增加,PVA的结晶性逐渐降低,复合微球的粒径约为400~950μm,表面较为粗糙;随着CS添加量的增加,凝胶平衡溶胀度先增大再减小,CS/PVA/TPP复合微球在pH值为3~8的溶胀度最大,且在同一种溶液中,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其溶胀度明显降低;复合微球具有溶胀-收缩可逆性,显示CS/PVA/TPP复合微球是pH/离子敏感型凝胶,可为药物缓释系统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烯醇 相容性 平衡溶胀度 药物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WC复合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肖秀峰 刘榕芳 朱则善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8-110,共3页
The Co WC composite coating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lytic composite deposition.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in hydrogen evolution has been examined in a 7 mol/L KOH solution by steady state polarization and... The Co WC composite coating electrode was prepared by electrolytic composite deposition. Its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in hydrogen evolution has been examined in a 7 mol/L KOH solution by steady state polarization and AC impedance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osite coating is catalytically more active than Co electrode due to the increase in its real surface areas and the decrease in the standard free energy of activation. The electrode shows an excellent stability in long term electrolysis and good resistance against power interru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电极 电催化 析氢 电解水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淀粉基复合生物材料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艺展 刘榕芳 肖秀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104,共5页
淀粉基(starch-based)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羟基磷灰石(HA)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以淀粉基材料为基体、以 HA 为增强材料的 HA/淀粉基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 淀粉基(starch-based)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生物降解聚合物,羟基磷灰石(HA)是人体骨骼的主要成分,以淀粉基材料为基体、以 HA 为增强材料的 HA/淀粉基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复合生物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初步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归类,并介绍了其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况,指出改进复合工艺、采用纳米级 HA 增强并进行表面改性是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材料 羟基磷灰石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骨修复 复合生物材料 淀粉基 生物降解聚合物 主要成分 人体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