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2—2021年闽江流域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对ENSO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甘贝贝 刘梅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556,共12页
基于1962—2021年闽江流域29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量数据,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SPI),Mann-Kendal趋势检验(M-K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闽江流域干湿演变特征,同时,结合... 基于1962—2021年闽江流域29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降水量数据,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SPI),Mann-Kendal趋势检验(M-K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闽江流域干湿演变特征,同时,结合海温异常指数(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进一步探究闽江流域干湿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近60年来,闽江流域整体呈不显著湿润化趋势,夏季在20世纪90年代后显著湿润化,秋季在1995年后有干旱化倾向,冬季比其他季节更容易出现极端干湿事件;从空间上看,流域东南部湿润化趋势明显,具有春季流域中部干旱化,夏季北部以及东南部湿润化,秋季南部干旱化的态势;全流域各级湿润和干旱事件均呈增加趋势,湿润事件多出现在夏季,干旱事件多出现在秋、冬季;闽江流域在20~30 a的范围内存在干—湿—干的周期变化。ENSO对闽江流域干湿有显著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暖、冷事件的影响分别在滞后1~4个月和3~5个月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指数 干湿事件 干湿演变特征 ENSO事件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流域氮素流失的时间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梅冰 陈兴伟 陈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59-663,共5页
通过构建山美水库流域SWAT 模型, 对日场次暴雨过程中流域出口氮素负荷和浓度过程随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 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氮素流失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山美水库流域产流过程表现出明... 通过构建山美水库流域SWAT 模型, 对日场次暴雨过程中流域出口氮素负荷和浓度过程随降雨、径流的变化特征进行了模拟, 并采用线性相关分析, 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产流与氮素流失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山美水库流域产流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效应, 径流峰值以滞后于降雨峰值1 d 为主要特征; 氮素流失量变化特征与降雨、径流变化特征基本一致, 但TN 负荷峰值大多滞后于降雨峰值1- 2 d, TN 浓度过程基本与降雨过程相反; 不同等级降雨条件下, 氮素流失量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增大, 流域出口径流与T N 负荷呈显著线性相关, 径流是氮素流失变化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流失 降雨径流过程 时间变化特征 SWAT模型 山美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梅冰 《粮油食品科技》 2003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日本 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 食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影响的SWAT模拟 被引量:10
4
作者 荣琨 陈兴伟 +2 位作者 刘梅冰 林文娇 高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88-1493,共6页
运用SWAT模型,对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非点源污染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总量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的年均1530t、266t,上升为2001年的2641t、542t;单位面积非点源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越来越... 运用SWAT模型,对晋江西溪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非点源污染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总氮、总磷污染总量分别从20世纪70年代的年均1530t、266t,上升为2001年的2641t、542t;单位面积非点源污染最严重的区域越来越集中于流域中部地区;就非点源污染总量而言,除坑仔口溪区的污染总量仍较小外,其余4个水系区中的分布趋于均衡;由于耕地减少、园地猛增等原因,非点源污染由20世纪70年代的以耕地产污为主变为2001年的以园地产污为主,园地成为非点源污染重点治理的用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LUCC) 非点源污染 SWAT模型 晋江西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晋江流域径流演变影响的分析与定量评估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杰峰 陈兴伟 +2 位作者 高路 陈莹 刘梅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2,79,共9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演变特征的影响,以东南沿海晋江流域为例,基于1960年-2010年逐月径流、降水数据,应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差积曲线-秩检验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径流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利用SCRCQ方法定... 为了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演变特征的影响,以东南沿海晋江流域为例,基于1960年-2010年逐月径流、降水数据,应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差积曲线-秩检验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径流的变化趋势、突变和周期;利用SCRCQ方法定量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石砻水文站年径流及年内分配特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跨流域调水和山美水库调蓄等人类活动影响下,石砻水文站年径流上升趋势较不受水库影响的安溪水文站明显,年内径流变化幅度更趋于平稳。径流序列主要存在6~7a、11~12a和20~21a左右三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与流域年降水周期变化基本保持一致,但20世纪80年代后石砻站周期变化与流域降水周期变化出现微弱差别。石砻站年径流序列在1982年发生变异,而安溪站年径流序列未发现明显变异;变异期内,以山美水库为主的人类活动对石砻站年径流、年内不均匀系数和集中度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7.17%、84.76%和71.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人类活动 SCRCQ法 大型水库 晋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集水区径流模拟的日尺度SWAT模型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柳 刘梅冰 +1 位作者 陈莹 陈兴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1期3-5,9,共4页
以晋江山美水库集水区为研究区,探讨了SWAT模型在东南沿海径流模拟的适用性,利用该区域的逐日水文气象数据、DEM数据、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等资料建立了日尺度径流模拟SWAT模型,选用2000年--2005年为模型参数的率定期,Ens和R2均达到0... 以晋江山美水库集水区为研究区,探讨了SWAT模型在东南沿海径流模拟的适用性,利用该区域的逐日水文气象数据、DEM数据、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等资料建立了日尺度径流模拟SWAT模型,选用2000年--2005年为模型参数的率定期,Ens和R2均达到0.89,2006年--2010年为检验期,Ens=0.87,R2=0.88。结果表明SWAT模型能较好反映区内日径流水文过程,在东南沿海具有良好适应性。在国内日径流模拟研究区中,模拟效率属前列,模拟效率的年际变化表现为丰水年和平水年优于枯水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日径流 山美水库集水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下游感潮河道枯水动力特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兴伟 刘梅冰 《水道港口》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建立了闽江下游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枯水大潮条件下闽江下游河道沿程各断面的潮位、流量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历史实测资料,对闽江下游河道枯水条件下水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道潮区界、潮流界上... 建立了闽江下游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对枯水大潮条件下闽江下游河道沿程各断面的潮位、流量变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合历史实测资料,对闽江下游河道枯水条件下水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闽江下游河道潮区界、潮流界上溯明显,南北港涨潮流规律有所不同,南港分流比达30%左右,回复到1985年前水平,而干流及南北港河道河床严重下切是枯水动力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水 水动力特性 河床下切 闽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风与非台风暴雨洪水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兴伟 高路 +3 位作者 陈莹 邓海军 刘梅冰 林炳青 《中国防汛抗旱》 2019年第4期18-21,共4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暴雨,主要由两类天气系统造成,相应生成的洪水统称为暴雨洪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于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不同,暴雨发生的时间不同,空间分布、面雨量和雨强等特征也有很大的区别,应区别研究。可以在台风暴雨...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暴雨,主要由两类天气系统造成,相应生成的洪水统称为暴雨洪水。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由于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不同,暴雨发生的时间不同,空间分布、面雨量和雨强等特征也有很大的区别,应区别研究。可以在台风暴雨划分的基础上,将其他暴雨类型合称为非台风暴雨。相应地,将区域洪水区分为台风和非台风暴雨洪水两类,从而更加深入地揭示两类洪水混合影响下的流域洪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洪水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IP5和SWAT的山美水库流域未来蓝绿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迪 刘梅冰 +1 位作者 陈兴伟 高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6-458,共13页
基于山美水库流域1991-2010的实测气象数据,选取CMIP5中2个气候模式(HadGEM2-ES、NoerESM1-M)和2种典型浓度路径(RCP4.5、RCP8.5),对21世纪近期(2031-2050年)、中期(2051-2070年)、远期(2071-2090年)3个时期的日降水、气温数据进行统计... 基于山美水库流域1991-2010的实测气象数据,选取CMIP5中2个气候模式(HadGEM2-ES、NoerESM1-M)和2种典型浓度路径(RCP4.5、RCP8.5),对21世纪近期(2031-2050年)、中期(2051-2070年)、远期(2071-2090年)3个时期的日降水、气温数据进行统计降尺度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SWAT模型对山美水库流域基准期和未来3个时期的蓝水、绿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模拟,评估流域未来60年气候变化对蓝绿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山美水库流域未来60年预估年均降水量变化幅度为-0.43%~7.16%,平均气温增加约1.72~5.43℃,相较基准期,未来2个气候模式在2种RCP浓度路径下的蓝水资源量约减少12.81%~35.28%,绿水资源量上升约28.45%~36.12%;不同气候情景下流域蓝水、绿水资源变化率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上游地区均大于下游地区;降雨是蓝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关键,而农用地分布则直接影响绿水资源的空间分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蓝水 绿水 时空变化特征 山美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美水库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非平稳性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铁燕 陈莹 +4 位作者 雷享勇 陈兴伟 高路 刘梅冰 邓海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7-337,364,共12页
为探究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非平稳性特征,基于1972—2010年山美水库流域8个降水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选取9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Pre-Whitening Mann-Kendall(P-WM-K)方法分析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 为探究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其非平稳性特征,基于1972—2010年山美水库流域8个降水站点逐日降水数据,选取9个极端降水指数,利用Pre-Whitening Mann-Kendall(P-WM-K)方法分析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for location,scale and shape,GAMLSS)检测极端降水的非平稳性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趋势上,极端降水频率指数中雨日数R_(10mm)和大雨日数R_(25mm)呈下降趋势,暴雨日数R_(50mm)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达到0.05显著性水平;除降水总量P _(RCPTOT)外,其余强度指数呈上升趋势,且均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其中极端降水量R_(95p)线性倾向率达到30.5 mm/(10 a);在空间差异上,R_(50mm)和极端降水强度指数在流域东南部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显著,西北部P_(RCPTOT)下降较明显;R_(10mm)和R_(25mm)呈平稳特征,R_(50mm)全流域约50%的站点呈现非平稳特征,且以均值非平稳为主,除P_(RCPTOT)外,其余强度指数均以非平稳特征为主,且主要表现为均值非平稳。未来山美水库流域极端降水量和不确定性增加,灾害风险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非平稳性 GAMLSS模型 山美水库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