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金属复合装甲抗弹约束效应述评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桂武 倪长也 +2 位作者 金峰 乔冠军 卢天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5,24,共10页
通过对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及其陶瓷约束的介绍,综述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表征和3种陶瓷约束(轴向、侧向和三维约束)对抗弹性能及机理的影响.作者认为,采用金属铸造工艺制备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加强对新型... 通过对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及其陶瓷约束的介绍,综述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表征和3种陶瓷约束(轴向、侧向和三维约束)对抗弹性能及机理的影响.作者认为,采用金属铸造工艺制备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加强对新型陶瓷复合装甲的综合抗弹性能表征、动力学特性、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装甲 抗弹性能 抗弹机理 约束效应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脂肪酶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桂武 周俊华 +2 位作者 时本利 何若钢 刘荣福 《养猪》 2011年第5期11-12,共2页
白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将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以来,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微生物脂肪酶(1ipase EC 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又称碱性脂肪酶,它不仅可催化长链... 白1975年美国饲料工业首次将微生物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到配合饲料中以来,饲用酶制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微生物脂肪酶(1ipase EC 3.1.1.3)即三酰基甘油酰基水解酶,又称碱性脂肪酶,它不仅可催化长链脂肪酸甘油酯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还能催化此水解反应的逆反应一酯化反应。作为重要的工业用酶,已广泛应用于制革、食品、洗涤剂等传统工业领域,但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我国还处于试应用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脂肪酶 动物饲料 应用 长链脂肪酸 饲料添加剂 饲用酶制剂 碱性脂肪酶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顺序对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动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桂武 李明俊 +2 位作者 徐泳文 叶皓 李娜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本文将各向异性设计引入层合阻尼薄板中 ,主要对几组阻尼层交替层合与集中阻尼芯层层合的各向异性阻尼结构的内耗和刚度的温频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理论和轻量化高阻尼设计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 (0~... 本文将各向异性设计引入层合阻尼薄板中 ,主要对几组阻尼层交替层合与集中阻尼芯层层合的各向异性阻尼结构的内耗和刚度的温频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理论和轻量化高阻尼设计奠定基础。实验结果表明 :在实验温度 (0~ 70℃ )和频率 (1~ 2 0 0Hz)范围内 ,交替层合结构的内耗和刚度的温度特性均优于集中阻尼芯层结构 ;而频率对结构内耗和刚度影响不一定 ,与具体结构参数和结构总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顺序 层合阻尼结构 内耗 刚度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广地区不同品种公猪精液品质季节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桂武 王连想 张灿菲 《养猪》 2014年第5期44-46,共3页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温氏集团两广地区某下属二级公司的所有猪场公猪站成年公猪的全部采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精量长白公猪最高为273.95 mL,皮杜最低为267.54 mL;精液合格率、精液密度、稀释份数均以皮杜、长白、大白顺序依... 对2011年3月至2014年2月温氏集团两广地区某下属二级公司的所有猪场公猪站成年公猪的全部采精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精量长白公猪最高为273.95 mL,皮杜最低为267.54 mL;精液合格率、精液密度、稀释份数均以皮杜、长白、大白顺序依次降低。3个品种公猪精液品质总体上均以冬季为最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品种 季节 精液品质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复合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桂武 胡慧 +3 位作者 何若钢 莫利平 全育 覃芳 《猪业科学》 2010年第7期58-60,共3页
选择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保育猪90头、育成猪78头、育肥猪36头,分别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5%、0.1%的复合酶制剂,探讨植物提取复合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 选择日龄相同、体重相近的保育猪90头、育成猪78头、育肥猪36头,分别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0.05%、0.1%的复合酶制剂,探讨植物提取复合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保育猪B组、C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1.6%(P>0.05)、14.0%(P<0.05),平均采食量分别提高4.0%(P>0.05)、6.7%(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6.8%(P>0.05)、6.3%(P>0.05);育成猪B组、C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7.56%(P<0.05)、2.87%(P>0.05),平均采食量分别提高2.50%(P<0.05)、2.70%(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4.72%(P>0.05)、0.17%(P>0.05);育肥猪B组、C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8.83%(P<0.01)、31.79%(P<0.01),平均采食量分别提高6.67%(P<0.01)、12.78%(P<0.01),料重比分别降低10.24%(P<0.05)、14.53%(P<0.05);各试验组经济效益增加明显,腹泻率降低不显著。可见,日粮中添加植物提取复合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长猪生产性能,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其中保育猪、育肥猪添加0.1%优于0.05%,育成猪添加0.05%优于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 复合酶制剂 生长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热应激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桂武 何若钢 +2 位作者 张家富 何昭友 吴永绍 《猪业科学》 2010年第9期64-66,共3页
在养猪方式日益集约化,全球气候日趋暖和的今天,热应激对养猪业的危害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给高温环境下的猪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有效缓解热应激反应。为了合理利用抗热应激添加剂,减少热应激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特对抗... 在养猪方式日益集约化,全球气候日趋暖和的今天,热应激对养猪业的危害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给高温环境下的猪添加抗热应激添加剂,能有效缓解热应激反应。为了合理利用抗热应激添加剂,减少热应激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特对抗热应激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热应激添加剂 养猪生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子宫深部授精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7
作者 刘桂武 张灿菲 王连想 《猪业科学》 2014年第6期100-102,共3页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检验、稀释、分装、保存、运输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广泛应用生产以来,其输精材料先...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用人工的方法采集公猪的精液,经过检验、稀释、分装、保存、运输等一系列处理后,再将精液输入到发情母猪的生殖道内,以代替公母自然交配的一种配种方法。人工授精技术自上世纪50年代广泛应用生产以来,其输精材料先后由最初的胶皮半软管输精管发展到塑料硬管输精管,后来人们又发现堵住子宫颈时可以避免精液倒流,于是又在塑料硬管前设置了一个塑料膨胀囊[1]。这些技术改进,使猪人工授精的生产成绩已接近甚至优于自然交配的水平。本世纪初期,人们又研究出一种新的人工授精方法,即子宫深部输精法,以期望在达到较高受胎率及产仔数的同时,还能降低输精量,提高经济效益。子宫深部输精是指使用比常规输精管内部多一根细长软管的特制导管进行输精,当输精器外管堵头到达子宫颈并锁紧后,再将内管延长10~15cm,以通过子宫颈到达子宫体内或子宫颈前端接近子宫体的部位进行输精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技术 深部输精 子宫颈 公猪 应用 塑料硬管 人工授精方法 自然交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补充光照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桂武 《猪业科学》 2018年第1期100-101,共2页
随着专业养猪公司对密闭式猪舍及高效化猪场的推广,大家都意识到环境控制对猪群管理的积极的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们所关注到的环境控制却往往只局限于湿度、有害气体、温度等方面内容,而对光照管理却没有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 养猪生产 光照技术 应用 人工 环境控制 猪群管理 有害气体 光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9
作者 邵海成 刘桂武 +5 位作者 乔冠军 肖志超 赵大明 彭志刚 侯卫权 苏君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7-631,659,共6页
本文制备了四种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分析了材料成型结构、基体炭类型、处理温度以及材料密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整体毡结构导热系数最大,薄毡粘接结构导热系数最小,而厚毡粘接和薄毡与厚毡交替铺层结构的导热系数介于两... 本文制备了四种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分析了材料成型结构、基体炭类型、处理温度以及材料密度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整体毡结构导热系数最大,薄毡粘接结构导热系数最小,而厚毡粘接和薄毡与厚毡交替铺层结构的导热系数介于两者之间。树脂炭基体的炭/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小于热解炭基体的导热系数。对于薄毡粘接结构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呈上升的趋势。同样,薄毡粘接结构低密度炭/炭保温材料随着密度的增大,导热系数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炭 炭保温材料 导热系数 高温处理 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川猪胴体品质及肉质的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家富 何若钢 +5 位作者 江永强 覃小荣 黄伟杰 刘丁健 刘桂武 罗丽萍 《养猪》 2010年第6期33-36,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陆川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为陆川猪保种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8头陆川猪的测定结果表明,10.75月龄陆川猪屠宰体重83.98 kg,胴体瘦肉率38.68%,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1和4.71,pH1(宰后45 min的pH)和pH24(宰后24 ... 本试验旨在研究陆川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为陆川猪保种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8头陆川猪的测定结果表明,10.75月龄陆川猪屠宰体重83.98 kg,胴体瘦肉率38.68%,肉色和大理石纹评分分别为3.1和4.71,pH1(宰后45 min的pH)和pH24(宰后24 h的pH)分别为5.86和5.73,肌内脂肪含量高达9.27%,肌纤维直径为31.51μm。每100 g背最长肌中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7.89 g1、4.04 g7、.13 g,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和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为78.48%和39.85%。饱和脂肪酸组成主要是棕榈酸,其含量达到26.03%,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主要是油酸(C18∶1)和亚油酸(C18∶2),其含量分别达45.06%和11.57%,其它脂肪酸含量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川猪 胴体性能 肉品质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粉及脂肪酶对母猪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先华 刘桂武 +3 位作者 何若钢 周艺 何燕柳 柏秀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8-32,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粉、脂肪酶水平对母猪妊娠期及哺乳期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妊娠80 d的经产健康新美系长白、大白原种母猪各36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4头长白、4头大白。采用3×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1%、2%三...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脂肪粉、脂肪酶水平对母猪妊娠期及哺乳期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妊娠80 d的经产健康新美系长白、大白原种母猪各36头,随机分为9组,每组4头长白、4头大白。采用3×3双因子设计,脂肪粉设0%、1%、2%三个水平,脂肪酶设0%、0.02%、0.03%三个水平。试验从母猪妊娠80 d开始至断乳后结束,其中预饲期5 d。结果表明:(1)2%脂肪粉组的哺乳期总能(GE)消化率显著高于0%脂肪粉组(P<0.05)。(2)不同脂肪酶水平对妊娠期总能、粗脂肪(EE)及哺乳期粗蛋白质(CP)、粗脂肪消化率影响显著(P<0.05);对哺乳期总能消化率影响极显著(P<0.01),0.03%脂肪酶组均显著高于0%脂肪酶组(P<0.05或P<0.01)。(3)2%脂肪粉+0.03%脂肪酶组妊娠期和哺乳期总能消化率均最高。由此可见,2%脂肪粉与0.03%脂肪酶同时添加对母猪妊娠期及哺乳期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效果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粉 脂肪酶 妊娠期 哺乳期 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永绍 刘桂武 +2 位作者 覃小荣 何若钢 覃后枢 《养猪》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为研究在母猪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胎的健康妊娠新美系原种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母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各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两个试验组母猪于临产前15 d和哺乳期... 为研究在母猪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胎的健康妊娠新美系原种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母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各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两个试验组母猪于临产前15 d和哺乳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0.1%、0.2%酵母培养物组的哺乳母猪日采食量、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与对照组相比,0.1%酵母培养物组有小幅度提高(P>0.05)0,.2%酵母培养物组有所降低(P>0.05);健仔率与对照组相比,0.1%酵母培养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0,.2%酵母培养物组差异显著(P<0.05);0.1%、0.2%酵母培养物组仔猪断奶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92%(P<0.01)、7.08%(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14.87%(P<0.01)、11.68%(P<0.05),仔猪成活率分别提高9.13%(P<0.05)、6.87%(P<0.05),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4.44%(P<0.01)、21.14%(P<0.01)。结论是,在母猪妊娠后期及泌乳期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母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在动物饲料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先华 刘桂武 +3 位作者 曾丹 刘巧婷 柏秀芳 何若钢 《养猪》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乳化剂是现阶段动物饲料中一种常用添加剂,它能乳化油脂提高动物对油脂的消化率,特别是能显著改善幼龄畜禽对饲料中油脂的利用。本文从乳化剂的作用机理、在饲料中应用情况及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乳化剂在动物饲料中... 乳化剂是现阶段动物饲料中一种常用添加剂,它能乳化油脂提高动物对油脂的消化率,特别是能显著改善幼龄畜禽对饲料中油脂的利用。本文从乳化剂的作用机理、在饲料中应用情况及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乳化剂在动物饲料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动物饲料 作用原理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脂肪粉对母猪乳成分及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颋 何若钢 +3 位作者 刘桂武 吴先华 游纯波 周艺 《养猪》 2013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脂肪粉对母猪的初乳及常乳中常规乳成分与乳激素的影响,试验按单因素方差设计,根据脂肪粉水平不同设3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长白、大白母猪各2头),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0%脂肪粉组和2.0%脂肪粉组分别在... 为研究不同水平脂肪粉对母猪的初乳及常乳中常规乳成分与乳激素的影响,试验按单因素方差设计,根据脂肪粉水平不同设3个组,每组设4个重复(长白、大白母猪各2头),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1.0%脂肪粉组和2.0%脂肪粉组分别在对照组妊娠期和哺乳期饲粮基础上添加1.0%和2.0%的脂肪粉。结果表明,1)2.0%脂肪粉组能显著提高常乳的乳脂和非脂固形物含量(P<0.05),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4.03%(P<0.05)和36.99%(P<0.05),而1.0%脂肪粉组相比对照组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初乳及常乳的其他指标差异也不显著(P>0.05),但都随着脂肪粉用量的提高而具有升高的趋势。2)不同水平脂肪粉对母猪常乳胰岛素(INS)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2.0%脂肪粉组效果显著高于1.0%脂肪粉组(P<0.05)。此外,常乳中生长激素(GH)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_3)随着脂肪粉用量的提高而有升高的趋势,其余各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也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粉 初乳 常乳 常规乳成分 乳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丹 吴先华 +2 位作者 刘桂武 覃小荣 何若钢 《养猪》 2013年第3期12-13,共2页
为研究乳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美系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乳化剂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乳化剂组在每吨... 为研究乳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新美系长大二元杂种断奶仔猪120头(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乳化剂组和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对照组饲喂断奶仔猪基础饲粮,乳化剂组在每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800 g乳化剂,试验期30d,其中预试期5d,正试期25d。试验结果表明,1)添加乳化剂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2.38%(P>0.05)、料重比比对照组下降6.99%(P<0.05)、腹泻频率比对照组有所下降;2)乳化剂组仔猪血清中的甘油三酯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0.51%(P<0.05)、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下降20.30%(P<0.05)。结论,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乳化剂进行饲养能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腹泻频率、促进生长,同时能改善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剂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SEM图像的介孔碳表面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顺建 刘桂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将分形理论引入到介孔碳孔结构表征,基于SEM图像计算二维分形维数(D2)及三维分形维数(D3),并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孔结构参数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D2及D3能有效地量化介孔碳形貌的差异,两者随形貌的变化一致,即D2越大D3也越大。当介孔碳的... 将分形理论引入到介孔碳孔结构表征,基于SEM图像计算二维分形维数(D2)及三维分形维数(D3),并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孔结构参数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D2及D3能有效地量化介孔碳形貌的差异,两者随形貌的变化一致,即D2越大D3也越大。当介孔碳的显气孔率相近时,平均孔径越小D2和D3越大,反映出介孔碳具有越多的细部特征和越粗糙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分形 SEM图像 形貌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不同季节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猪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家富 罗丽萍 +3 位作者 肖正中 刘桂武 覃小荣 何若钢 《养猪》 2010年第4期44-46,共3页
为探讨南方不同季节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猪的效果,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每一试验阶段分别选择20 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猪2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猪,其中1个组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另1个组采用高床漏缝栏饲养。第... 为探讨南方不同季节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饲养保育猪的效果,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每一试验阶段分别选择20 kg左右的杜长大杂种猪2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3头猪,其中1个组采用发酵床技术饲养,另1个组采用高床漏缝栏饲养。第1阶段试验在高温季节(2008年8—9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腹泻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3.48%,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1.30%高2.18个百分点。第2阶段试验在低温季节(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进行,结果表明,高床漏缝栏组在日增重、采食量、料重比、呼吸道病发病率方面均好于发酵床组,但差异不显著;高床漏缝栏组腹泻率低于发酵床组,差异显著;发酵床组死亡率为5.21%,比高床漏缝栏组死亡率3.04%高2.17个百分点。高温与低温季节使用发酵床饲养20 kg保育猪的对比结果显示,高温季节的采食量高于低温季节,差异极显著;不同季节在日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料重比低于高温季节,差异极显著;呼吸道病发病率,高温季节与低温季节差异不显著;低温季节腹泻率比高温季节高,差异极显著;高温季节猪的死亡率是3.48%,比低温季节保育猪的死亡率5.21%低1.73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 不同季节 发酵床 保育猪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合阻尼薄板之各向异性参数对损耗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皓 李明俊 +2 位作者 徐泳文 万诗贵 刘桂武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5-19,共5页
运用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理论分析方法[1 ] 和正交试验等分析方法 ,着重考察了各层纤维铺设角度 ,纵、横剪切模量和纵、横拉伸模量等各向异性参数对各向异性层合阻尼薄板阻尼性能参数———损耗因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向异性参数在... 运用各向异性层合阻尼结构理论分析方法[1 ] 和正交试验等分析方法 ,着重考察了各层纤维铺设角度 ,纵、横剪切模量和纵、横拉伸模量等各向异性参数对各向异性层合阻尼薄板阻尼性能参数———损耗因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各向异性参数在不同的模态下对层合阻尼薄板损耗因子的影响力不同 ,其中 ,各向异性层纤维铺设角度的影响较为复杂 ,其影响力在不同层合阻尼结构、不同的模态下差异较大 ;而纵、横剪切模量、纵、横拉伸模量的影响力随着模态的升高逐渐增大。此外 ,通过对各向异性参数的变化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 :各向异性参数的变化影响各有特点 ,具有结构优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合阻尼薄板 各向异性参数 损耗因子 阻尼性能 纤维铺设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对介孔碳单体孔形态和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顺建 刘桂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89,120,共4页
以树脂为碳质前躯体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介孔碳单体,着重分析了热裂解对碳单体孔形态以及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裂解的影响可分为2个阶段:具有一定有序态结构的聚合物开始热裂解形成类石墨的片层结构阶段,除了孔径和孔... 以树脂为碳质前躯体通过聚合诱导相分离热解法制备了介孔碳单体,着重分析了热裂解对碳单体孔形态以及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裂解的影响可分为2个阶段:具有一定有序态结构的聚合物开始热裂解形成类石墨的片层结构阶段,除了孔径和孔壁稍有收缩,碳单体的组织形貌较好的继承了热裂解前的组织形貌;石墨化程度加深阶段,碳单体平均孔径随热裂解温度上升稍有增加。热裂解后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碳单体的孔隙度呈不同程度的减小,减小率在3.6%~48.1%之间。相对于固化温度,热裂解对不同固化催化剂含量下制得的碳单体孔隙度的影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碳 单体 热裂解 孔形态 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种野猪胴体及肉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家富 何若钢 +5 位作者 覃小荣 殷进炎 黄伟杰 刘丁健 刘俊锋 刘桂武 《养猪》 2012年第6期57-59,共3页
特种野猪是将优良纯种野猪与瘦肉型家猪杂交后,经过人工选育、驯化得到的野猪新品种。特种野猪保持了纯种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美醇香、适应性强的特点,又兼具家猪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强、生长迅速等优点。特种野猪肉营养价值高、风... 特种野猪是将优良纯种野猪与瘦肉型家猪杂交后,经过人工选育、驯化得到的野猪新品种。特种野猪保持了纯种野猪瘦肉率高、肉质鲜美醇香、适应性强的特点,又兼具家猪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力强、生长迅速等优点。特种野猪肉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保健肉食品。但到目前为止,特种野猪还未经猪品种委员会评定,其生物学特征及肉质特性还未能确定。为研究含75%野猪血缘的特种野猪的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特进行本次屠宰测定,为广西乃至全国特种野猪的肉质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性状 猪胴体 特种野猪 纯种野猪 饲料利用率 生物学特征 人工选育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