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元素W与Mo对非晶Ni-P镀层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冠琳 刘树帅 +2 位作者 吴东亭 王新洪 邹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4-170,共7页
本研究利用化学镀方法分别制备出P含量基本一致的非晶Ni-P镀层、非晶Ni-W-P镀层和非晶Ni-Mo-P镀层。P含量基本一致,保证了三种镀层的非晶化程度相差不大。在该条件下,分别对镀层进行DSC测试,获取镀层放热峰的变化情况并计算出相应的表... 本研究利用化学镀方法分别制备出P含量基本一致的非晶Ni-P镀层、非晶Ni-W-P镀层和非晶Ni-Mo-P镀层。P含量基本一致,保证了三种镀层的非晶化程度相差不大。在该条件下,分别对镀层进行DSC测试,获取镀层放热峰的变化情况并计算出相应的表观晶化激活能,结果获知添加元素W和Mo可以提高非晶Ni-P镀层的热稳定性能。随后对三种镀层分别进行200℃-4 h、300℃-4 h、400℃-4 h的热处理,通过分析镀层的XRD曲线来进一步确认W和Mo能够提高Ni-P镀层的热稳定性能。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定三种非晶镀层在3.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借助Tafel方法计算镀层的腐蚀参数,进而判断添加元素W和Mo可以提高非晶Ni-P镀层的耐腐蚀性能。利用SEM方法分析镀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利用XPS方法对腐蚀后的产物进行分析,推测W元素和Mo元素提高镀层耐腐蚀性能的原因应该是,镀层表面形成的W和Mo元素的氧化物较为有效地阻止了氯离子的穿孔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非晶镀层 热稳定性 耐蚀性能 腐蚀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2O_3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在制革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奂 刘树帅 史瑞明 《中国皮革》 CAS 2018年第12期54-57,共4页
以FeCl_3·6H_2O、尿素、四丁基溴化铵以及乙二醇为原料制备固体粉末,并煅烧固体粉末制备纳米Fe_2O_3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催化处理皮革废水生化后出水。结果表明:纳米Fe_2O_3非均相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H... 以FeCl_3·6H_2O、尿素、四丁基溴化铵以及乙二醇为原料制备固体粉末,并煅烧固体粉末制备纳米Fe_2O_3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催化处理皮革废水生化后出水。结果表明:纳米Fe_2O_3非均相催化剂能够高效催化H_2O_2产生,从而有效去除皮革废水生化后出水的COD值和色度。当煅烧温度为550℃、煅烧时间为4h时,纳米Fe_2O_3具有最佳的催化效果。H_2O_2的加入量影响催化剂的处理效果,在废水pH值为5~8,处理时间为0. 5h,H_2O_2加入量为1mL/L时COD去除率接近60%,出水COD值在50mg/L内;色度在30以下,色度去除率大于70%,出水满足国家标准GB 30486-2013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废水 纳米Fe2O3非均相催化剂 类芬顿氧化 材料表征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