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方恺 沈万斌 +2 位作者 郑沁敏 高凯 刘景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1-205,共5页
针对当前研究中忽略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不足,从土地碳吸收功能的角度将生态足迹法与净初级生产力相结合,根据构建的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模型,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东北地区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区域... 针对当前研究中忽略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不足,从土地碳吸收功能的角度将生态足迹法与净初级生产力相结合,根据构建的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模型,对东北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2008年,东北地区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显著,辽宁最低、吉林居中、黑龙江最高;三省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均呈缓慢下降趋势,降幅由大到小依次为吉林(3.52%)、辽宁(1.75%)、黑龙江(0.10%);三省人均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的总构成中,耕地、建设用地比例有所上升,林地、草地、水域、低生产力地、远海比例有所下降,其中林地是构成主体,占到了58.25%~58.40%。研究表明,化石能源地生态承载力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符合三省资源禀赋的实际特征,有助于更全面合理地评价能源消费的可持续性,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态足迹法的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法 净初级生产力 碳吸收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氨氮综合衰减系数分段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晓娟 沈万斌 +1 位作者 高凯 刘景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58-2761,2773,共5页
综合衰减系数是计算河流环境容量、预测污染物浓度和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最重要参数。根据污染特征和计算要求,将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划分为4区段,采用实测资料分段反算法计算氨氮综合衰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枯水期氨氮综... 综合衰减系数是计算河流环境容量、预测污染物浓度和制定环境管理方案的最重要参数。根据污染特征和计算要求,将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划分为4区段,采用实测资料分段反算法计算氨氮综合衰减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枯水期氨氮综合衰减系数为0.098 0—0.119 8/d,最大值(0.119 8/d)为未被污染的自然降解段,最小值(0.098 0/d)为污染最严重的松原市污染段;符合河流污染程度越重,自净能力越弱,衰减系数越小的规律,计算结果合理,4个区段划分合理,符合水环境实际情况。为进行水环境容量计算和制定环境管理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区段 综合衰减系数 氨氮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 枯水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立城水库总磷优化管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沈万斌 刘景帅 +2 位作者 杨育红 钱德安 翟影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5期20-23,28,共5页
为科学管理新立城水库水环境,确保长春市饮用水源安全,耦合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因素,建立了水库总磷优化管理模型,设计了3个总磷优化管理方案,以实现总磷的优化管理。结果表明:水库现状入库总磷超过允许入库总磷约6倍,点源和非点源的共... 为科学管理新立城水库水环境,确保长春市饮用水源安全,耦合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因素,建立了水库总磷优化管理模型,设计了3个总磷优化管理方案,以实现总磷的优化管理。结果表明:水库现状入库总磷超过允许入库总磷约6倍,点源和非点源的共同作用导致水库总磷污染严重;非点源总磷是水库最大污染源,占总磷污染的92%;其中养殖总磷污染是非点源总磷最大污染源,占总磷污染的79%;水库总磷优化管理方案是点源入库总磷为零,农田非点源实施无污染施肥管理,非点源入库总磷为15.10 kg/d,最大养殖规模为25 416头猪。指出重点治理总磷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源,加强库尾人工湿地建设,加大湖域管理力度,是实现新立城水库总磷优化管理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磷 优化管理 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养殖规模 新立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新型高铝青铜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戴安伦 严高闯 +1 位作者 朱治愿 刘景帅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20,26,共6页
以铜铝合金为基体添加适量的镍、铁、锰元素,在金属型中制备了一种多元铝青铜合金,利用扫描电镜、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固溶时效热处理对该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经过950℃×2h固溶+550℃×4h时效后的显... 以铜铝合金为基体添加适量的镍、铁、锰元素,在金属型中制备了一种多元铝青铜合金,利用扫描电镜、摩擦磨损试验机等研究了固溶时效热处理对该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经过950℃×2h固溶+550℃×4h时效后的显微组织仍由α、β′、γ2和κ相组成,κ相和γ2相弥散分布于基体组织中,提高了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但使其塑性降低;相同条件下,固溶时效态合金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低于铸态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铝青铜合金 固溶时效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CuNiSiCrZn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戴安伦 刘景帅 +1 位作者 朱治愿 严高闯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21,共3页
采用喷铸法得到快凝态Cu-2.4Ni-0.46Si-0.22Cr-0.33Zn薄片,研究快凝态合金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导电率。与常规固溶制备方法相比,快速凝固合金的晶粒变得细小均匀,溶质过饱和。由于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合金的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高... 采用喷铸法得到快凝态Cu-2.4Ni-0.46Si-0.22Cr-0.33Zn薄片,研究快凝态合金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导电率。与常规固溶制备方法相比,快速凝固合金的晶粒变得细小均匀,溶质过饱和。由于细晶强化和固溶强化作用,合金的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高,最高可达119 HV。经时效处理后,因为强化相的析出,合金显微硬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小基体的晶格畸变,导电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厚度为2 mm的快凝合金经500℃,2.0 h时效处理后综合性能良好,显微硬度为255 HV,导电率为34%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合金 快速凝固 细晶强化 固溶强化 时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环境容量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沈万斌 朱晓娟 +1 位作者 高凯 刘景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6800-6805,共6页
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是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分水期、分区段对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分别为631833.0 t/a... 我国"十二五"期间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是化学需要量(COD)和氨氮。采用河流一维稳态模型,分水期、分区段对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进行核算。结果表明:吉林省松花江干流COD和氨氮环境容量分别为631833.0 t/a和26 469.3 t/a,水环境容量较大,其中丰水期分别为3 127.1 t/a和133.7 t/a,平水期分别为1 250.6 t/a和52.8 t/a,枯水期分别为807.8 t/a和30.7 t/a,均具有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特点;吉林市段、长春市段和松原市段COD环境容量分别为220 209.6 t/a、296 615.7 t/a和115 007.8 t/a,具有中游段(长春市段)>上游段(吉林市段)>下游段(松原市段)的特点;氨氮分别为11 848.2 t/a、10 683.0 t/a和3 938.1 t/a,具有上游段>中游段>下游段的特点;各区段剩余环境容量均较小,其中长春市段丰水期氨氮剩余环境容量为负值,需削减该段的氨氮入河量。应科学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促进吉林省社会经济和水环境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松花江干流 COD 氨氮 环境容量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含量对铸造CuAl_xFe_3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戴安伦 严高闯 +1 位作者 朱治愿 刘景帅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2-24,27,共4页
利用合金化方法制备铝青铜合金,通过XRD、扫描电镜、HRS-150洛氏硬度仪等研究铝含量对铸造CuAlxFe3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铝青铜合金铸态下的显微组织由α相、β′相、γ2相和k相组成。随着铝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显著增... 利用合金化方法制备铝青铜合金,通过XRD、扫描电镜、HRS-150洛氏硬度仪等研究铝含量对铸造CuAlxFe3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铝青铜合金铸态下的显微组织由α相、β′相、γ2相和k相组成。随着铝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硬度显著增加,抗拉强度先增后降,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随着铝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铝含量为10%时,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青铜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中部土壤元素含量与pH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尚颖 沈万斌 +2 位作者 刘景帅 王野 朱晓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909-5911,共3页
[目的]研究土壤酸性增强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影响。[方法]利用GPS野外定点采取吉林省中部表层土壤样品共90个,采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元素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元素含量与pH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K、Ca、Mg等必需... [目的]研究土壤酸性增强对农作物生长条件的影响。[方法]利用GPS野外定点采取吉林省中部表层土壤样品共90个,采用X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元素含量,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土壤元素含量与pH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中K、Ca、Mg等必需大量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K、Ca和Mg含量随土壤酸性增强而流失;N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N含量随土壤酸性的增强而积累;Cr、Pb、Hg和As有害元素含量与土壤pH呈0.01水平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Cr、Pb、Hg和As有害元素含量随土壤酸性增强而积累。[结论]合理施肥,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可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中部 土壤元素 重金属元素 相关性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