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mmotome乳腺手术入路的临床分析与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珑 金一怡 +2 位作者 肖刚 于晓园 刘立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Mammotome手术入路以减少乳房相关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有哺乳需求女性患者根据就近原则采用放射状入路;11例无哺乳需求女性患者根据就近原则及美容原则采用水平状入路;观察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选择Mammotome手术入路以减少乳房相关并发症的可行性。方法 30例有哺乳需求女性患者根据就近原则采用放射状入路;11例无哺乳需求女性患者根据就近原则及美容原则采用水平状入路;观察各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72 h皮肤瘀血、乳腺局部血肿形成情况,术后6天乳房皮肤感觉。术后哺乳期乳腺分泌受影响情况。结果采用放射状入路可有效减少乳腺损伤,减少对术后泌乳的影响;采用水平状入路可有效控制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选择麦默通手术入路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但针对乳晕处肿物的手术方案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手术 乳房 手术入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钮红岺 黄晓萍 +3 位作者 刘晓珑 李香芝 肖刚 刘立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3-187,192,共6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未经干预的MCF-7细胞为对照组,分别用不同浓度(0.5、2.0 mmol/L)的阿司匹林、花生四烯酸激活的血小板及不...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MCF-7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未经干预的MCF-7细胞为对照组,分别用不同浓度(0.5、2.0 mmol/L)的阿司匹林、花生四烯酸激活的血小板及不同浓度阿司匹林预处理花生四烯酸激活的血小板分别干预MCF-7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及Transwell实验检测肿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标记蛋白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结果活化的血小板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MCF-7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5),Western Blot显示E-cadherin表达显著减少(P<0.01),Vimentin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阿司匹林预处理血小板活化后干预MCF-7细胞,其迁移侵袭能力较活化血小板组显著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显著增高(P<0.01),Vimentin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阿司匹林单独处理后的MCF-7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亦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阿司匹林可通过抗血小板活化,抑制血小板诱导的乳腺癌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迁移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腺癌MCF-7细胞 阿司匹林 血小板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炎治疗影响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香芝 钮红岺 +1 位作者 刘晓珑 刘立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抗炎治疗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42只大鼠建立DEN诱导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观察诱癌不同时期各组肝组织结节个数及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3组CD68、CD206和CD34... 目的观察抗炎治疗对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诱导原发性肝癌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42只大鼠建立DEN诱导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观察诱癌不同时期各组肝组织结节个数及肝组织结构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检测3组CD68、CD206和CD34的阳性细胞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肝组织中TNF-α、IL10、TGF-β、HGF及NFκB等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及葡醛内酯组相比,氢化可的松组结节个数更少,肝癌出现时间更晚,肝组织中CD68、CD206和CD34的阳性细胞表达更少,在诱癌第8~12周TNF-α、IL10、TGFβ、HGF和NFκB等蛋白在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更少。结论抑制肝脏微环境中单核-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能在诱癌早期延缓DEN诱导原发性肝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治疗 原发性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应用
4
作者 邹洋 刘佳龙 +3 位作者 金一怡 李宁磊 孙景波 刘晓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目的 探究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应用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预防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作者团队运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进行的78例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录像以及患者... 目的 探究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应用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预防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作者团队运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进行的78例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录像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喉返神经全程显露情况,以及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78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共全程显露喉返神经117条,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37.8 mL),术后均未发现声音嘶哑、发声无力或呼吸困难等喉返神经受损表现。结论 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运用喉返神经全程显露三步法有助于保护喉返神经,减少喉返神经热损伤,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 喉返神经保护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IL-6与PRL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高延鑫 孙景波 +2 位作者 邓云爻 刘立新 刘晓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3,298,共7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BID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17例乳腺纤维瘤中IL-6和PRL... 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reast 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BID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63例乳腺癌及其癌旁组织、17例乳腺纤维瘤中IL-6和PRL的表达进行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及无事件生存(event free survival,EF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L-6和PRL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瘤组织(P均〈0.05);癌旁组织中IL-6和PRL的表达高于瘤旁组织(P均〈0.05);IL-6、PRL的表达均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相关(P均〈0.05);IL-6与PRL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842,P〈0.05)。EFS显示,IL-6、PRL高表达组患者EFS均低于低表达组患者(分别为IL-6,Log-rank=5.186,P=0.023;PRL,Log-rank=5.743,P=0.017)。单因素Cox风险模型显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IL-6阳性表达、PRL阳性表达均对患者的EFS有影响。结论检测乳腺癌中PRL和IL-6的表达有利于其预后诊断;通过缓解病人的紧张、促进情绪调节、改善睡眠质量等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的发生、进展及不良预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IL-6 PRL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F2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景波 陈嘉炜 +3 位作者 王植治 邓云爻 刘立新 刘晓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1-597,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相关基因NUF2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检测NUF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NUF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关系,利用GEO数据库及GSEA分析N... 目的探讨细胞分裂相关基因NUF2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检测NUF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NUF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关系,利用GEO数据库及GSEA分析NUF2对基因集富集的影响。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与NUF2相关的蛋白并通过TIMER数据库验证NUF2表达情况与BUB1、MAD2L1、MYC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利用q-PCR验证在8对乳腺癌组织与配对的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UF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NUF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P<0.001),且高表达组比低表达组具有较短的总生存期(HR=1.52,P=0.015)和无复发生存期(HR=1.85,P<0.001)。NUF2高表达组的乳腺癌样本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P53、G2/M、DNA修复、MYC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这些通路主要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和干性相关。结合String、基因集富集以及TIMER的结果,NUF2可能与BUB1、MAD2L1、MYC直接相互结合作用,促进乳腺癌的进展。q-PCR实验结果显示在8对配对乳腺癌组织中,6例癌组织中NUF2表达上调,2例癌组织中NUF2表达下调。结论 NUF2基因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对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UF2 数据库分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KRX在结直肠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潘阳建 高源 +3 位作者 刘晓珑 孙景波 黄晓萍 刘立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XKRX(XK related,X-linke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CGA公共数据库中结直肠癌芯片数据,对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中XKRX基因表达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生存分析。在临床上收取结直肠癌样本,... 目的探讨XKRX(XK related,X-linked)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TCGA公共数据库中结直肠癌芯片数据,对结直肠癌组织样本中XKRX基因表达数据以及对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生存分析。在临床上收取结直肠癌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验证XKRX表达水平是否与芯片结果一致,为研究XKRX基因提供新的实验数据。结果芯片结果显示XKRX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0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21例结直肠癌临床样本中XKRX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XKRX的信使RNA(m 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XKRX表达与性别(P=0.9034)、年龄(P=0.886)、TMN分期(P=0.3979)、淋巴结转移(P=0.7995)和远处转移(P=0.603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XKRX高表达组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075)。结论XKRX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发挥原癌基因的作用,影响结直肠癌的恶性进展,进而降低患者的生存时间,提示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KRX 结直肠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