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激光扫描的多帧影视特效图像视觉传达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园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1-165,共5页
在多帧影视特效图像视觉传达过程中,由于提取的图像特征差异,使得视觉传达效果较差。提出三维激光扫描的多帧影视特效图像视觉传达方法研究。依托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多帧影视特效图像。针对图像中包含的噪音,通过小波分析的方法进... 在多帧影视特效图像视觉传达过程中,由于提取的图像特征差异,使得视觉传达效果较差。提出三维激光扫描的多帧影视特效图像视觉传达方法研究。依托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多帧影视特效图像。针对图像中包含的噪音,通过小波分析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将图像中包含的目标特征提取出来。图像特征数据在极限学习机模型的作用下进行过滤处理,为后续视觉传达提供基础。基于粒子群完成多帧影视特效图像视觉传达。采用基于层次分析和基于红外光谱的视觉传达方法,同文中设计方法进行视觉传达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文中设计方法将图像传达成功率分别提升了31.48%、16.55%,实现了图像视觉传达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 扫描图像 目标特征 特征提取 影视特效 视觉传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颈总动脉共干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伴Kommerell憩室一例
2
作者 刘晓园 张祥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37,共1页
患者,女,69岁,主诉右膝部肿胀疼痛1个月就诊,肺CT提示胸腺瘤.行肺CT增强扫描中发现,左位主动脉弓发出3支血管,从右至左依次为左右颈总动脉共干、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其中右锁骨下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水平段侧壁,其起始部膨大呈... 患者,女,69岁,主诉右膝部肿胀疼痛1个月就诊,肺CT提示胸腺瘤.行肺CT增强扫描中发现,左位主动脉弓发出3支血管,从右至左依次为左右颈总动脉共干、左锁骨下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其中右锁骨下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水平段侧壁,其起始部膨大呈憩室状,发出后经气管及食管后方近似水平向右走行,于上腔静脉后方向上反折.主动脉弓及双侧锁骨下动脉壁可见多处钙化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左右颈总动脉 憩室 共干 CT增强扫描 主动脉弓 左锁骨下动脉 肿胀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3
作者 刘晓园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20期119-121,124,共4页
当前的会计教学偏重理论讲解,对实务操作的训练不足。学生虽然学习了会计账务处理相关知识,却往往只知道理论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熟练度。因此,本文聚焦各专业课程,通过分析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实践策略。提出了... 当前的会计教学偏重理论讲解,对实务操作的训练不足。学生虽然学习了会计账务处理相关知识,却往往只知道理论步骤,在实际操作中缺乏熟练度。因此,本文聚焦各专业课程,通过分析当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实践策略。提出了融入数智素养目标、引入典型案例并将最新会计法规与数智技术结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导并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及校企合作搭建数智会计实验室等策略,旨在为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中职会计 专业教学 创新实践 基础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信运营商战略执行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窦一清 蔡高楼 刘晓园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03-1210,共8页
好的战略需要“一分部署,九分执行”,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展战略执行指标体系研究,对于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补齐战略闭环执行评价短板、统筹推进改革转型各项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以电信运营商战略规划为基础,充分吸收借鉴标杆企... 好的战略需要“一分部署,九分执行”,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展战略执行指标体系研究,对于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补齐战略闭环执行评价短板、统筹推进改革转型各项工作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以电信运营商战略规划为基础,充分吸收借鉴标杆企业的经验,构建包含发展质量、客户体验、数字运营、要素配置、治理效能等五大维度的电信运营商战略执行指标体系。按照数字化转型趋势要求,进一步筛选关键定量指标,搭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闭环 数字化转型 执行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对比别嘌醇在治疗痛风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谭畅 闵红燕 刘晓园 《北方药学》 2020年第5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治疗痛风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痛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在常规降尿酸治疗基础上,参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研究组进行非...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与别嘌醇在治疗痛风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痛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20例。在常规降尿酸治疗基础上,参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研究组进行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19/20),参照组总有效率65%(13/20),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血尿酸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20)低于参照组的20%(4/20),但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痛风过程中,应用非布司他效果显著,在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降低体内血尿酸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相比别嘌醇更加适用于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别嘌醇 痛风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