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刘光第的爱国主义诗篇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2-37,共6页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戊戌变法殉难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遗著《介白堂诗集》上下两卷,共收诗三百零八首.贯穿于诗集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作者借对时事的咏叹和历史、人物、山水的讴...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戊戌变法殉难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遗著《介白堂诗集》上下两卷,共收诗三百零八首.贯穿于诗集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作者借对时事的咏叹和历史、人物、山水的讴歌,酣畅地抒发了他胸中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拟就其爱国主义诗篇作些初步探讨.胸怀凌云之志,魂系祖国之诚,是刘光第爱国主义诗篇的一个重要内容.刘光第的青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度过的.他虽然长期生活、学习在一个小集镇,然而并没有把自己的视野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他身居陋室,心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光第 爱国主义 重要内容 帝国主义者 青少年 君子 近代史 杂诗 作者 小集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黄庭坚在彭水的抒情诗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9-94,共6页
黄庭坚是宋朝时的旧党,他的政治观点比较保守,可以说是一个正统派。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责受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即官职虽在涪陵,人却要到彭水去。黄庭坚的诗,在这以前局限性很大,无论是他的诗论还是他的作... 黄庭坚是宋朝时的旧党,他的政治观点比较保守,可以说是一个正统派。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责受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即官职虽在涪陵,人却要到彭水去。黄庭坚的诗,在这以前局限性很大,无论是他的诗论还是他的作品,人民性和进步性都是谈不上的。但是,他谪居彭水以启写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抒情诗 彭水 竹枝词 人民性 李白 山谷诗 进步性 政治观点 严酷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期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宜宾县)安置。黄庭坚于元符元年夏抵达宜宾,建中靖国元年春离开宜宾,在这里度过了三年谪居生活。这是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振兴时期。从创作道路来看,又是他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他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新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诗歌创作理论 四川宜宾 转变时期 人民性 王安石 新旧党争 振兴时期 江西修水 创作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庭坚与文学青年——兼谈黄庭坚在四川的文学活动
4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黄庭坚谪居四川,是他一生中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在穷乡僻壤传播文化,指导文学青年进行创作.其中,为文学青年讲学,则是他在四川的文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也是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之一.
关键词 黄庭坚 文学活动 青年 四川 创作 讲学 山谷 指导 宜宾 传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