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刘光第的爱国主义诗篇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2-37,共6页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戊戌变法殉难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遗著《介白堂诗集》上下两卷,共收诗三百零八首.贯穿于诗集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作者借对时事的咏叹和历史、人物、山水的讴...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戊戌变法殉难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遗著《介白堂诗集》上下两卷,共收诗三百零八首.贯穿于诗集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作者借对时事的咏叹和历史、人物、山水的讴歌,酣畅地抒发了他胸中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拟就其爱国主义诗篇作些初步探讨.胸怀凌云之志,魂系祖国之诚,是刘光第爱国主义诗篇的一个重要内容.刘光第的青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度过的.他虽然长期生活、学习在一个小集镇,然而并没有把自己的视野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他身居陋室,心怀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光第
爱国主义
重要内容
帝国主义者
青少年
君子
近代史
杂诗
作者
小集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黄庭坚在彭水的抒情诗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9-94,共6页
黄庭坚是宋朝时的旧党,他的政治观点比较保守,可以说是一个正统派。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责受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即官职虽在涪陵,人却要到彭水去。黄庭坚的诗,在这以前局限性很大,无论是他的诗论还是他的作...
黄庭坚是宋朝时的旧党,他的政治观点比较保守,可以说是一个正统派。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责受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即官职虽在涪陵,人却要到彭水去。黄庭坚的诗,在这以前局限性很大,无论是他的诗论还是他的作品,人民性和进步性都是谈不上的。但是,他谪居彭水以启写的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抒情诗
彭水
竹枝词
人民性
李白
山谷诗
进步性
政治观点
严酷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期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04-109,共6页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宜宾县)安置。黄庭坚于元符元年夏抵达宜宾,建中靖国元年春离开宜宾,在这里度过了三年谪居生活。这是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振兴时期。从创作道路来看,又是他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他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新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诗歌创作理论
四川宜宾
转变时期
人民性
王安石
新旧党争
振兴时期
江西修水
创作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庭坚与文学青年——兼谈黄庭坚在四川的文学活动
4
作者
刘昭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黄庭坚谪居四川,是他一生中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在穷乡僻壤传播文化,指导文学青年进行创作.其中,为文学青年讲学,则是他在四川的文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也是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之一.
关键词
黄庭坚
文学活动
青年
四川
创作
讲学
山谷
指导
宜宾
传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刘光第的爱国主义诗篇
被引量:
2
1
作者
刘昭棠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32-37,共6页
文摘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戊戌变法殉难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遗著《介白堂诗集》上下两卷,共收诗三百零八首.贯穿于诗集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作者借对时事的咏叹和历史、人物、山水的讴歌,酣畅地抒发了他胸中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拟就其爱国主义诗篇作些初步探讨.胸怀凌云之志,魂系祖国之诚,是刘光第爱国主义诗篇的一个重要内容.刘光第的青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故乡度过的.他虽然长期生活、学习在一个小集镇,然而并没有把自己的视野禁锢在狭小的天地里.他身居陋室,心怀天下.
关键词
刘光第
爱国主义
重要内容
帝国主义者
青少年
君子
近代史
杂诗
作者
小集镇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黄庭坚在彭水的抒情诗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昭棠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89-94,共6页
文摘
黄庭坚是宋朝时的旧党,他的政治观点比较保守,可以说是一个正统派。绍圣元年(1094),黄庭坚责受涪州【今四川涪陵)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即官职虽在涪陵,人却要到彭水去。黄庭坚的诗,在这以前局限性很大,无论是他的诗论还是他的作品,人民性和进步性都是谈不上的。但是,他谪居彭水以启写的诗。
关键词
黄庭坚
抒情诗
彭水
竹枝词
人民性
李白
山谷诗
进步性
政治观点
严酷现实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期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昭棠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04-109,共6页
文摘
黄庭坚(公元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新党执政,贬逐异已,黄庭坚以修《神宗实录》不实的罪名,贬为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县)安置;元符元年(1098),又改为戎州(今四川宜宾县)安置。黄庭坚于元符元年夏抵达宜宾,建中靖国元年春离开宜宾,在这里度过了三年谪居生活。这是他诗歌创作的旺盛时期,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振兴时期。从创作道路来看,又是他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他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具有新的特色。
关键词
黄庭坚
诗歌创作理论
四川宜宾
转变时期
人民性
王安石
新旧党争
振兴时期
江西修水
创作道路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庭坚与文学青年——兼谈黄庭坚在四川的文学活动
4
作者
刘昭棠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文摘
黄庭坚谪居四川,是他一生中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在穷乡僻壤传播文化,指导文学青年进行创作.其中,为文学青年讲学,则是他在四川的文学活动中的主要内容,也是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之一.
关键词
黄庭坚
文学活动
青年
四川
创作
讲学
山谷
指导
宜宾
传播文化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刘光第的爱国主义诗篇
刘昭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读黄庭坚在彭水的抒情诗
刘昭棠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庭坚谪居宜宾时期的诗歌创作
刘昭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黄庭坚与文学青年——兼谈黄庭坚在四川的文学活动
刘昭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