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底盘测功机加载滑行测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昭度 崔海峰 +1 位作者 王仁广 齐志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29-1132,共4页
建立我国基于国际单位制的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污染物测试系统中底盘测功机加载滑行测试滑行时间的计算公式。依据此公式,给出了准确的恒加载滑行测试和变加载滑行测试的计算滑行时间,对底盘测功机的加载准确度进行判定。
关键词 底盘测功机 加载滑行测试 滑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用车工况法排放检测用重型底盘测功机滚筒技术规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昭度 姚圣卓 +1 位作者 王国业 何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对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检测用3轴6滚筒重型底盘测功机的滚筒技术规格包括滚筒直径、第1轴和第2轴滚筒中心距、第3轴的滚筒与前两轴滚筒中心的中心距、第3轴滚筒相对于第1轴滚筒高度布置进行了研究,以保证被试柴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正常... 对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检测用3轴6滚筒重型底盘测功机的滚筒技术规格包括滚筒直径、第1轴和第2轴滚筒中心距、第3轴的滚筒与前两轴滚筒中心的中心距、第3轴滚筒相对于第1轴滚筒高度布置进行了研究,以保证被试柴油车在底盘测功机上正常运行,保证烟度排放的安全和准确测试。并提出了重型底盘测功机滚筒新的技术条件和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底盘测功机 滚筒技术规格 排放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盘测功机摩擦功率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昭度 马岳峰 +1 位作者 徐岩 齐志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70-872,共3页
在分析美国BAR 97和我国在用车工况法排放检测有关标准中关于底盘测功机摩擦功率测试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ASM稳态加载工况和IG195瞬态加载工况加载测试、恒加载滑行测试和变载荷滑行测试的摩擦功率测试的新方法,给出了计算公... 在分析美国BAR 97和我国在用车工况法排放检测有关标准中关于底盘测功机摩擦功率测试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ASM稳态加载工况和IG195瞬态加载工况加载测试、恒加载滑行测试和变载荷滑行测试的摩擦功率测试的新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在某底盘测功机上的多次测试表明,该方法方便可行,摩擦功率计算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盘测功机 摩擦功率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底盘测功机滑行测试指示功率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昭度 齐志权 +1 位作者 王振华 马岳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7-939,共3页
根据ASM工况法和IG195工况法加载功率的特点,分别设计了这两个工况法的滑行测试的指示功率;根据检查站日常运行测试和核准测试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不同的指示功率要求和技术要求,更好地满足了工况法准确排放测试的需要。
关键词 底盘测功机 指示功率 滑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Tire Slip Angle on Adhesion CoefficientCharacteristic of Road Vehicles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昭度 丁能根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7年第3期292-298,共7页
Tire slip angl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eak values of both logitudinal and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optimal slip ratios. Regressi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 mental data from several countries... Tire slip angle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eak values of both logitudinal and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as well as optimal slip ratios. Regression equations based on the experi- mental data from several countries are given to describe their dependencies. The peak value of longitudiinal adhesion coefficient has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ire slip angle, but peak value of lateral has a complicated relationship; the optimal slip ratio of longitudinal has an exponent function relationship, the optimal slip ratio of lateral almost has nothinng to do with tire slip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e slip angle adhesion coefficient regression eq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昭度 何玮 +1 位作者 王斌 崔海峰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24-1027,共4页
对我国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测试用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有关文献忽略了影响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的重要因素—平均稳定时间所带来的问题,以及美国BAR97测试方法对我国实施的瞬态和简易瞬... 对我国在用车工况法尾气排放测试用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的测试方法和技术要求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有关文献忽略了影响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的重要因素—平均稳定时间所带来的问题,以及美国BAR97测试方法对我国实施的瞬态和简易瞬态工况法存在的不适应问题,根据我国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的特点,提出新的加载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并对某底盘测功机加载响应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盘测功机 加载响应性能 尾气排放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ire-Longitudinal Road Adhesion and Their Use in the Study of Road Vehicle Dynamics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昭度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6年第2期204+193-204,共13页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ire-longitudinal road adhesion for use in the study of road vehicle dynamics are set up so a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 of longitudin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with the slip ratio. They perfect th...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ire-longitudinal road adhesion for use in the study of road vehicle dynamics are set up so as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 of longitudin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with the slip ratio. They perfect the Pacejka's models in practical use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s of all essential parameters such as road surface condition. vehicle velocity. slip angle. vertical load and slip ratio on the longitudinal adhesion coefficients. The new models are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concise. simpler and more convenient in application in all kinds of simulations of car dynamics in various sorts of braking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 tire-longitudinal ROAD ADHESION coefficient: ROAD vehicle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汽车电子工业的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昭度 马岳峰 齐志权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5年第4期48-52,共5页
综述了我国近几年来汽车工业和汽车电子工业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发展前景和机遇、存在的差距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汽车工业对信息化的主要需求,汽车对电子技术的主要需求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汽车电子工业 发展 信息化 电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ire-Lateral Road Adhesion for Use in Road Vehicle Dynamics Studies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昭度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1997年第1期92-99,共8页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ire-lateral mad adhesion for use in mad vehicle dynamics studies are set up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 of adhesion coefficients with slip ratio in lateral direction.The models of tire-lateral ma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ire-lateral mad adhesion for use in mad vehicle dynamics studies are set up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 of adhesion coefficients with slip ratio in lateral direction.The models of tire-lateral mad adhesion revolutionize the Pacejka's model in concept and therefore make it possible for applications in vehicle dynamics studies by the expression of lateral adhesion coefficient as a function of wheel slip ratio,instead of the wheel slip angle,taking into account in the mean time the influences of mad surface condition, vehicle velocity,vertical load,tire slip angle,and wheel camber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hematical model tire-lateral road adhesion coefficient vehicle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ABS/ASR/ACC System for the Car
10
作者 刘昭度 卢江 +1 位作者 时开斌 安巍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1年第3期326-330,共5页
The individual functions of ACC and ABS/ASR are described in the improvements of active safety while the road vehicles travel at a high speed. Being a logic extension of and many inherent connections with ABS/BSR, ACC... The individual functions of ACC and ABS/ASR are described in the improvements of active safety while the road vehicles travel at a high speed. Being a logic extension of and many inherent connections with ABS/BSR, ACC is easily integrated with ABS/ASR to form an integrated system by adding the headway distance? detecting device to the existing ABS/ASR system and expanding the ABS/ASR software. The algorithm flowcharts and control methods of the ABS/ASR/ACC are given. The advantages of the ABS/ASR/ACC system compared with those using the stand alone systems ABS, ASR and ACC are mentioned in deta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ASR/ACC INTEGRATED road vehicle safety de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01工况法司机助软件开发
11
作者 刘昭度 胡海 +1 位作者 时开斌 高力平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00年第4期49-53,共5页
该软件的各种工况、对被试车辆和尾气采集系统的操作要求、速度和公差的设定等全部满足新的 GB14761- 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的要求 .具有汽车速度实时采集功能和通过电平信号实现对汽车尾气采集系统集气袋的关闭和切换... 该软件的各种工况、对被试车辆和尾气采集系统的操作要求、速度和公差的设定等全部满足新的 GB14761- 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的要求 .具有汽车速度实时采集功能和通过电平信号实现对汽车尾气采集系统集气袋的关闭和切换的自动控制功能 .调用、运行和退出方便、简捷 ,功能完善 .经多次考核试验 ,该司机助软件工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 8301工况法 司机助软件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汽车ABS/ASR/ACC集成化系统的ABS参考车速确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齐志权 刘昭度 +2 位作者 时开斌 马岳峰 张景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7-620,共4页
分析了前人提出的汽车制动防抱系统控制中多种参考车速算法 ,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参考车速的递推算法 ,给出了计算框图 ,进行了误差分析。在轿车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参考车速确定的准确度及其自适... 分析了前人提出的汽车制动防抱系统控制中多种参考车速算法 ,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提出了参考车速的递推算法 ,给出了计算框图 ,进行了误差分析。在轿车上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参考车速确定的准确度及其自适应性 ,完善了ABS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制动防抱死 ABS控制 集成化系统 车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安全距离模型和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71
13
作者 裴晓飞 刘昭度 +1 位作者 马国成 叶阳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辅助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开发了一种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该系统以"碰撞时间倒数"TTC-1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了基于危险系数ε进行分级报警与主动制动的安全距离模型,其关键参数按照驾驶员特性进行标定。基于自适应巡航系统(ACC... 为辅助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开发了一种汽车主动避撞系统。该系统以"碰撞时间倒数"TTC-1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了基于危险系数ε进行分级报警与主动制动的安全距离模型,其关键参数按照驾驶员特性进行标定。基于自适应巡航系统(ACC)目标检测算法,设计了适用于避撞系统的毫米波雷达算法。基于捷达轿车,开发了用于避撞系统的软硬件平台,并在良好路面下分别进行了主动避撞试验和人为切换试验。实车试验表明:本系统的分级报警和主动制动功能,符合期望的TTC-1指标,提高了汽车的主动安全性,体现了驾驶员控制的优先性和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 驾驶辅助 安全距离模型 目标检测 防撞报警 主动避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气门与制动联合控制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 被引量:15
14
作者 裴晓飞 刘昭度 +1 位作者 马国成 齐志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5-380,共6页
为减轻驾驶疲劳,降低追尾事故的危险,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算法。在上层控制中,设计了基于驾驶员跟车特性的车距保持算法,可根据不同工况平稳过渡至相应的控制模式;在下层控制中,分别设计了前馈加反馈的节气门控制器和制动控制... 为减轻驾驶疲劳,降低追尾事故的危险,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巡航分层控制算法。在上层控制中,设计了基于驾驶员跟车特性的车距保持算法,可根据不同工况平稳过渡至相应的控制模式;在下层控制中,分别设计了前馈加反馈的节气门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通过试验构建了经验查值图,避免了繁琐的系统参数辨识,并基于切换加速度门限进行了控制器间的有效切换。最后通过前车并线和紧急减速试验对上述控制算法进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能有效降低驾驶员的操作强度,改善了跟车工况的主动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 车距保持 电子节气门 主动制动 实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旁车道车辆并线意图识别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马国成 刘昭度 +2 位作者 裴晓飞 王宝锋 齐志权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为检测旁车道车辆驾驶员的并线意图,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并线意图识别器。识别器的训练样本由实际交通环境中的车辆并线数据获得,包括主车道与旁车道车辆的7个运动属性,其中对不能直接利用传感器信息获取的属性由K... 为检测旁车道车辆驾驶员的并线意图,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建立了并线意图识别器。识别器的训练样本由实际交通环境中的车辆并线数据获得,包括主车道与旁车道车辆的7个运动属性,其中对不能直接利用传感器信息获取的属性由Kalman滤波器预估得到。由于在并线初始时刻的并线样本不能有效区别于非并线样本,所以在支持向量机的求解中引入样本模糊隶属度系数以提高并线意图识别器训练的准确性,同时对支持向量机中的参数基于交互检验正确率进行网格优化。在实际交通环境中对并线意图识别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识别器工作有效,经过简单处理后的识别结果可有效反映驾驶员的并线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辅助系统 并线意图识别 模糊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ACC跟随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利军 刘昭度 何玮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4-517,521,共5页
提出了ACC车辆与前车之间的速度-位移关系以及分别以车距控制和相对车速控制为目标的2种LQR模型,并根据两车的速度-位移关系的不同实现2种模型之间的转换,以生成符合驾驶员操作行为的ACC车辆控制目标,建立了实现控制目标的车速控制模型... 提出了ACC车辆与前车之间的速度-位移关系以及分别以车距控制和相对车速控制为目标的2种LQR模型,并根据两车的速度-位移关系的不同实现2种模型之间的转换,以生成符合驾驶员操作行为的ACC车辆控制目标,建立了实现控制目标的车速控制模型。仿真计算表明控制策略满足乘坐舒适性和保持安全车距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 跟随控制 LQR 神经网络 策略研究 汽车 控制模型 车速控制 位移关系 控制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嵌入式SoC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何玮 刘昭度 +2 位作者 杨其校 马岳峰 王斌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介绍了作为泛计算领域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嵌入式系统由低端到高端的发展历程和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详细论述了嵌入式SoC系统应用于汽车电子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对汽车嵌入式SoC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泛计算 汽车嵌入式系统 SOC 汽车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S/ASR集成控制系统的汽车坡道起步辅助装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崔海峰 刘昭度 +1 位作者 吴利军 温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3-195,共3页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堵车跟随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过立交桥时,许多驾驶员由于经验不足或技术不佳,经常出现坡起熄火,甚至“溜车”事故。为此,基于ABS/ASR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汽车坡道起步辅助装置(HAS),详... 随着我国各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堵车跟随的情况时有发生。尤其是在过立交桥时,许多驾驶员由于经验不足或技术不佳,经常出现坡起熄火,甚至“溜车”事故。为此,基于ABS/ASR集成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汽车坡道起步辅助装置(HAS),详细介绍了HAS的控制逻辑。经试验验证,此装置能有效地辅助驾驶员实现坡道起步,避免溜车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坡道起步辅助装置 设计 ABS/ASR 制动干预 防后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子节气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19
作者 王斌 刘昭度 +1 位作者 何玮 王仁广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34,共3页
为提高汽车行驶的动力性、平稳性、经济性以及降低排放污染,电子节气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节气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综述了国内外电子节气门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最后对电... 为提高汽车行驶的动力性、平稳性、经济性以及降低排放污染,电子节气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节气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综述了国内外电子节气门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最后对电子节气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节气门控制 系统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ACE的汽车电子节气门半实物仿真试验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斌 刘昭度 +1 位作者 吴利军 何玮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共4页
介绍了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基于dSPACE公司的单板实时仿真系统DS1103 PPC,进行了电子节气门半实物仿真试验台的开发。详细描述了该试验平台的系统组成以及软硬件设计。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子节气门半实物仿真实... 介绍了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基于dSPACE公司的单板实时仿真系统DS1103 PPC,进行了电子节气门半实物仿真试验台的开发。详细描述了该试验平台的系统组成以及软硬件设计。试验表明,所设计的电子节气门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汽车电子节气门控制系统的快速开发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电子节气门 DSPACE 半实物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