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守强 宋纪斌 +4 位作者 刘春成 李晓彤 刘源 黄鹏飞 李中阳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7-53,共7页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 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农业用水上尤为严重,合理利用再生水灌溉对于缓解我国农业用水紧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再生水中含有盐分,存在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潜在风险。本文以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相关文献为基础,从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灌溉年限及其他处理模式共5个方面对再生水灌溉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风险进行分析与总结。研究认为,长期再生水灌溉下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不足,缺乏交互因子的影响研究,系统化不强,改良再生水措施对土壤次生盐渍化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建议,加强开展长期再生水灌溉下灌溉方式、土壤类型、作物种植、农艺措施等方面结合对土壤次生盐渍化影响的大田试验研究;还要加强改良再生水灌溉对引发土壤次生盐渍化风险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灌溉 次生盐渍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赵守强 刘源 +4 位作者 刘春成 孙玖明 宋纪斌 李晓彤 李中阳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为探究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进行了2季上海青栽培试验。第1季设置了猪粪(P_(30)、P_(15)、P_(9))分别为30、15、9 t/hm^(2);鸡粪(C_(5)、C_(3))分别为5、3 t/hm^(2);羊粪(S_(... 为探究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H3挥发及蔬菜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共进行了2季上海青栽培试验。第1季设置了猪粪(P_(30)、P_(15)、P_(9))分别为30、15、9 t/hm^(2);鸡粪(C_(5)、C_(3))分别为5、3 t/hm^(2);羊粪(S_(11)、S_(6))分别为11、6 t/hm^(2);不施肥对照(CK)。在第1季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第2季试验,利用通气法采集NH_(3),粪肥添加处理均为等氮添加,猪粪、鸡粪、羊粪分别为31.9、25.4、31.3 t/hm^(2),设置了黄腐酸(H)、猪粪+黄腐酸(P_(31.9)H)、猪粪(P_(31.9))、鸡粪+黄腐酸(C_(25.4)H)、鸡粪(C_(25.4))、羊粪+黄腐酸(S_(31.3)H)、羊粪(S_(31.3)),不施肥对照(CK),2季试验的处理分别为猪粪30+黄腐酸(P_(30)-H)、猪粪15+猪粪31.9+黄腐酸(P_(15)-P_(31.9)H)、猪粪9+猪粪31.9(P_(9)-P_(31.9))、鸡粪5+鸡粪25.4+黄腐酸(C_(5)-C_(25.4)H)、鸡粪3+鸡粪25.4(C_(3)-C_(25.4)),羊粪11+羊粪31.3+黄腐酸(S_(11)-S_(31.3)H)、羊粪6+羊粪31.3(S_(6)-S_(31.3)),共计7个处理和不施肥对照(CK),监测了不同肥料施加下土壤NH3挥发速率、NH3累积挥发量、蔬菜产量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高NH3挥发速率主要集中在施肥后的1~3 d,单施粪肥条件下,NH_(3)累积挥发量表现为P_(9)-P_(31.9)>(C_(3)-C_(25.4)≈S_(6)-S_(31.3)),粪肥配施黄腐酸条件下,NH3累积挥发量表现为C_(5)-C_(25.4)H>S_(11)-S_(31.3)H>P_(15)-P_(31.9)H;在产量方面,羊粪、猪粪的增产效果要优于鸡粪,羊粪配施黄腐酸的增产效果最好,为27.48 t/hm^(2);在环境因子方面,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与土壤NH_(3)挥发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P<0.001、P<0.05)。粪肥配施黄腐酸具有降低土壤NH_(3)挥发及增加蔬菜产量的趋势,综合考虑蔬菜产量及NH3累积挥发量,认为羊粪配施黄腐酸的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粪肥种类 腐殖酸 氨挥发 产量 猪粪 羊粪 鸡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_(2)O及CO_(2)排放的影响
3
作者 赵守强 刘源 +4 位作者 孙玖明 刘春成 李晓彤 田婧婕 李中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4-96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种类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_(2)O及CO_(2)排放的影响,采用设施大棚小区试验,进行了两季上海青栽培,监测了不同肥料施加下蔬菜产量、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N_(2)O... 为探究不同种类粪肥与黄腐酸配施对设施菜地N_(2)O及CO_(2)排放的影响,采用设施大棚小区试验,进行了两季上海青栽培,监测了不同肥料施加下蔬菜产量、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及相关环境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第2周,土壤CO_(2)排放主要发生在蔬菜生长的中后期;单施猪粪、鸡粪、羊粪处理在土壤N_(2)O、CO_(2)排放通量及累积排放量方面无显著差异,但粪肥配施黄腐酸增加了土壤N_(2)O、CO_(2)的排放;单施猪粪和羊粪处理的增产效果高于鸡粪处理,且粪肥配施黄腐酸增加了蔬菜产量。在环境因子方面,土壤含水率、p H、铵态氮、硝态氮是影响N_(2)O和CO_(2)排放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温室效应及蔬菜产量,羊粪配施黄腐酸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 粪肥 温室气体 黄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春成 曾智 +3 位作者 庞颖 陆红飞 白芳芳 高峰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179-183,共5页
为了提高城市需水量预测的精度,基于北京市2000—2011年的实际用水量数据,对比分析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灰色GM(1,1)模型、非线性趋势模型和灰色-神经-趋势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基于马尔科夫修正的各单项模型需水量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组... 为了提高城市需水量预测的精度,基于北京市2000—2011年的实际用水量数据,对比分析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灰色GM(1,1)模型、非线性趋势模型和灰色-神经-趋势组合预测模型及其基于马尔科夫修正的各单项模型需水量预测结果。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优于各单项模型,基于马尔科夫修正的各模型优于各未修正预测模型。基于马尔科夫修正的灰色-神经-趋势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需水量 需水量预测 BP神经网络 灰色模型 非线性趋势模型 灰色-神经-趋势组合预测模型 马尔科夫修正模型 预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灌溉水利用率影响主因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春成 朱伟 +3 位作者 庞颖 李香萍 高峰 冯保清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43,共4页
基于各省(市、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动态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不同分区区域灌溉水利用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分区不同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均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的显著影响。此外,区域... 基于各省(市、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动态变化,采用SPSS19.0软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我国不同分区区域灌溉水利用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大分区不同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均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GDP)的显著影响。此外,区域平均灌溉水利用率在华北地区受纯井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显著影响,东北地区受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显著影响,东南地区受大型自流灌区毛用水量的显著影响,中部地区受纯井灌区及小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的影响,西南地区受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的显著影响,西北地区纯井灌区有效总灌溉面积显著影响该地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率 “十一五”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经济中心理论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设想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春成 白旭飞 侯汉坡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3,共5页
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日益面临类似于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的问题。比如,在计算机中,双核架构有效解决了单核架构的瓶颈制约,而在城市群中尤其是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单极经济中心发展战略正面临诸多无法克服的硬性约束。为... 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日益面临类似于计算机科学发展过程中曾经面临的问题。比如,在计算机中,双核架构有效解决了单核架构的瓶颈制约,而在城市群中尤其是在京津冀城市群中,单极经济中心发展战略正面临诸多无法克服的硬性约束。为此,本文提出了"双核"经济中心的架构,并认为"双核"经济中心是资源靶向性、规模经济及有机疏散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实行"双核"经济中心的基础及必要性。最后,在借鉴计算机双核之间联系和分工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群"双核"之间的联系和分工机制,力求对城市群尤其是京津冀城市群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施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双核”经济中心 “双核”联系和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资源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理论初探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春成 韩伯棠 钟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6-89,共4页
本文通过对区域发展理论发展的回顾,针对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面临的问题和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基于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的理论观点,从区域与资源两个角度考虑问题,系统分析集聚的原因。一方面加强区域自身系统性研究,发挥政府及区... 本文通过对区域发展理论发展的回顾,针对传统的区域发展理论面临的问题和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基于靶向性的区域优势发展的理论观点,从区域与资源两个角度考虑问题,系统分析集聚的原因。一方面加强区域自身系统性研究,发挥政府及区域自身学习的能动性,培育区域发展优势;同时,结合资源靶向性的特点,从资源流动和集聚的角度出发,分析资源聚集的机理,研究形成区域优势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优势 发展理论 资源靶向性 产业发展 区域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理特性对微咸水-再生水混灌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成 崔丙健 +4 位作者 胡超 吴海卿 马欢欢 马天 高峰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0,共6页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安全合理利用,通过盆栽试验,设4种不同比例再生水与微咸水(5 g/L)混灌处理,即再生水灌溉(T1)、微咸水-再生水1∶2灌溉(T2)、微咸水-再生水1∶1灌溉(T3)、微咸水灌溉(T4),并以清水灌溉为对照,... 为了探讨淡水资源匮乏地区微咸水与再生水的安全合理利用,通过盆栽试验,设4种不同比例再生水与微咸水(5 g/L)混灌处理,即再生水灌溉(T1)、微咸水-再生水1∶2灌溉(T2)、微咸水-再生水1∶1灌溉(T3)、微咸水灌溉(T4),并以清水灌溉为对照,研究了作物生长生理特性对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的响应。结果表明,较T1相比,混灌显著降低地上部生物量,对SOD活性具有一定提升作用,尤以T2最为显著,但对地下部生物量和其他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随着灌溉水中微咸水比重的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各因素,可考虑再生水替代清水与微咸水配合使用,微咸水-再生水混灌比例以1∶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咸水 再生水 混灌 作物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离子交换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胡俊芳 曾智 刘春成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2期105-113,共9页
淡水资源的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咸水与淡水组合模式的利用。为了探寻微咸水安全利用新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碱化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微咸水灌溉相比,微... 淡水资源的匮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微咸水与淡水组合模式的利用。为了探寻微咸水安全利用新模式,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微咸水与再生水混灌对土壤交换性离子、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碱化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微咸水灌溉相比,微咸水与再生水1∶1混灌土壤交换性钠离子、钙离子含量、交换性盐基总量、阳离子交换量分别降低了59.43%、9.47%、24.88%、20.82%,土壤交换性镁、钾离子含量分别提高了25.94%、57.89%。随着混合液中再生水比重的升高,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碱化度逐渐显著降低,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呈显著升高趋势,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盐基总量、碱化度(Exchangeable Sodium Percentage,ESP)与土壤水分、盐分、滴水穿透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土壤交换性盐基饱和度与收获后土壤水分、盐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H和土壤总氮含量均与土壤交换性钠离子含量、盐基总量、ESP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与土壤交换性盐基饱和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可为微咸水安全利用新模式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碱化度 阳离子交换量 微咸水 再生水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运用典范借鉴实现区域现代制造业优势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春成 钟华 韩伯棠 《中国科技产业》 2003年第7期46-49,共4页
制造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制造业以其较高的稳定性,较小的泡沫性和较强的抗风险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经济界的重视。本文在对美、日等发达国家部分城市的区域产业转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典范借鉴的方法,对北京现代制... 制造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制造业以其较高的稳定性,较小的泡沫性和较强的抗风险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经济界的重视。本文在对美、日等发达国家部分城市的区域产业转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典范借鉴的方法,对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制造业 产业转型 典范借鉴 北京 政府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溶液对斥水土壤入渗规律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刘春成 李毅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67,共5页
采用室内土柱积液入渗试验,进行了不同斥水程度的2种土质的酒精溶液和蒸馏水的对比入渗试验研究,对比了不同斥水程度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Kostiakov公式在斥水土壤酒精溶液入渗的适应性,探索了i与t-1/2的拟合关... 采用室内土柱积液入渗试验,进行了不同斥水程度的2种土质的酒精溶液和蒸馏水的对比入渗试验研究,对比了不同斥水程度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随时间的变化,验证了Kostiakov公式在斥水土壤酒精溶液入渗的适应性,探索了i与t-1/2的拟合关系,以及全盐量和氯离子的剖面分布。结果表明,酒精入渗条件下,斥水性的存在明显影响土壤的入渗性能,而不同程度斥水性的斥水土壤的入渗能力变化不明显,但明显小于亲水土壤;湿润土层内的全盐量和Cl-的淋洗在不斥水条件下效果不明显,而在斥水土壤中较为明显,且在湿润锋处达到最大值;对土壤入渗率与入渗历时的关系,Kostiakov公式的适应性较好;i与t-1/2呈良好的指数关系。斥水性的存在影响酒精溶液入渗,但不同斥水程度的斥水土壤入渗不受酒精溶液的影响。与蒸馏水入渗相比,酒精溶液入渗极大地加速了土壤的入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斥水性 累积入渗量 酒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迎 吕谋超 +3 位作者 张海文 邓忠 刘春成 姜明梁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99,共6页
为了研究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利用新乡地区195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由Penman-Ma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敏感曲线和敏感系数方法分析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温度、风速和日照时... 为了研究参考作物蒸散量(ET_0)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利用新乡地区1951―2003年逐日气象资料,由Penman-Manteith公式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采用敏感曲线和敏感系数方法分析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对气象要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温度、风速和日照时间3种气象要素与ET_0正相关,相对湿度与ET_0负相关。1―12月,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敏感系数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而日照时间和温度敏感系数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全年中,ET_0对气象要素的敏感程度表现为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温度;第一、四季度各气象要素在季尺度中的敏感性均为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温度,第二季度表现为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风速>温度,第三季度表现为相对湿度>日照时间>温度>风速;冬小麦生育期典型时段内各气象要素敏感性在1、3、10月份均表现为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温度,5月则表现为相对湿度>日照时间>风速>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蒸散量 气象要素 敏感性 敏感曲线 敏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冬小麦各生育期水分亏缺的空间分布及降水量突变检验 被引量:11
13
作者 白芳芳 乔冬梅 +5 位作者 庞颖 刘春成 陆红飞 赵宇龙 陈思颖 王和洲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0-108,共9页
为探明河南省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情况,将其冬小麦生育阶段划分为生育前期(播种—三叶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成熟期,根据河南省20个基准气象站点1951—2013年旬值气象资料,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 为探明河南省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情况,将其冬小麦生育阶段划分为生育前期(播种—三叶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成熟期,根据河南省20个基准气象站点1951—2013年旬值气象资料,利用CROPWAT模型计算了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用P-M公式计算了冬小麦需水量,进而得到了冬小麦缺水量;利用Arc GIS10.0绘制了有效降水量、需水量、缺水量空间分布图,并分析了其空间变异性;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了冬小麦各生育阶段降水量时间序列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阶段有效降水量整体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部分地区略高于周边地区;不同生育阶段冬小麦需水量整体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分蘖—越冬期降水量分布无明显规律;不同生育阶段缺水量整体呈由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部分地区略低于周边地区;(2)冬小麦全生育期、生育前期、分蘖—越冬期、返青—成熟期多年平均有效降水量分别为201.80、25.04、45.91、130.85 mm,多年平均需水量分别为432.52、39.23、104.22、289.07 mm,多年分别平均缺水量分别为230.72、14.19、58.31、158.22 mm;(3)Mann-Kendall检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期降水量随时间整体呈降低趋势;而生育前期降水量则整体呈升高趋势;分蘖—越冬期降水量整体呈降低趋势;返青—成熟期降水量整体呈降低趋势,期间各生育阶段降水量亦随UF曲线变化而变化。故河南省冬小麦返青—成熟期缺水量较多,西北部安阳、新乡等地缺水量严重,南部驻马店、信阳等地水分充足;除生育前期外,各生育期降水量随时间整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有效降水量 需水量 缺水量 降水量 MANN-KENDA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及实施方式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侯汉坡 殷晓倩 刘春成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54,共4页
本文从构建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并购的手段以提高持续技术创新能力,首次建立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概念模型,总结出了进入新领域型、技术完善型和技术互补型的三种技术并购实施形式,并对每种形... 本文从构建持续技术创新体系角度出发,研究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并购的手段以提高持续技术创新能力,首次建立基于技术并购的企业持续技术创新体系概念模型,总结出了进入新领域型、技术完善型和技术互补型的三种技术并购实施形式,并对每种形式的并购整合方式进行总结,最后针对此类并购的特殊要求,给出整合过程中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并购 持续技术创新体系 概念模型 技术创新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对镉胁迫下黄菖蒲抗氧化酶系统及富集镉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欢欢 高峰 +5 位作者 樊向阳 胡超 崔二苹 刘春成 莫宇 张茜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111,共8页
【目的】探明在添加Zn条件下,黄菖蒲对Cd的抗氧化酶系统响应机制。【方法】通过水培试验,设置了Cd质量浓度为0(Cd0)、0.5(Cd0.5)、5(Cd5)mg/L,Zn质量浓度为0(Zn0)、50(Zn50)、100(Zn100)、150(Zn150)mg/L,研究了Cd胁迫对黄菖蒲抗氧化酶... 【目的】探明在添加Zn条件下,黄菖蒲对Cd的抗氧化酶系统响应机制。【方法】通过水培试验,设置了Cd质量浓度为0(Cd0)、0.5(Cd0.5)、5(Cd5)mg/L,Zn质量浓度为0(Zn0)、50(Zn50)、100(Zn100)、150(Zn150)mg/L,研究了Cd胁迫对黄菖蒲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以及Cd在黄菖蒲植株中的积累特征。【结果】Zn的添加缓解了Cd对黄菖蒲植株的胁迫。Cd胁迫下,黄菖蒲植物根部SOD较叶片处先被激活。Zn的添加使黄菖蒲根中POD活性提高,但是低质量浓度Zn(50 mg/L和100 mg/L)使黄菖蒲叶片中POD活性降低;不添加Cd的情况下,Zn的添加使根CAT活性显著提高,黄菖蒲对Cd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不同质量浓度Zn的添加提高了黄菖蒲地上和地下部分对Cd的富集系数,0.5 mg/L质量浓度Cd处理下,添加50、150 mg/L质量浓度Zn,黄菖蒲对Cd的富集系数得到了增加,地上部分别增加了46.48%、58.71%,地下部分分别增加了43.85%、42.05%;5 mg/L质量浓度Cd处理下,添加50、150 mg/L质量浓度Zn,黄菖蒲对Cd的富集系数得到了增加,地上部分别增加了16.13%、9.77%,地下部分别增加了23.93%、1.89%。【结论】Cd胁迫下,Zn的添加提高了黄菖蒲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且提高了黄菖蒲对Cd的富集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菖蒲 抗氧化酶系统 转运系数 富集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我国灌溉水利用率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伟 刘春成 +3 位作者 冯保清 庞颖 李香萍 高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29,共4页
根据全国各省(市、区)对灌溉水利用率的测算成果,总结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全国区域灌溉水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大小一般为纯井灌区>小型灌区>中型灌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 根据全国各省(市、区)对灌溉水利用率的测算成果,总结分析了"十一五"期间全国区域灌溉水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大小一般为纯井灌区>小型灌区>中型灌区>大型灌区。大、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总体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全国纯井灌区平均灌溉水利用率较高,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但尚有部分地区未重视。总体上,华北地区和东南地区大、中、小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较高,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纯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水利用率 “十一五”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汁酶解大豆多肽发酵酸豆乳的研制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仁勇 刘春成 傅伟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7-119,共3页
利用菠萝汁中所含蛋白水解酶将豆乳中的蛋白质部分水解成为功能性多肽,再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制成酸豆乳。酶解条件的优选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菠萝汁用量15%;pH=7.0;温度45℃;时间70 min。... 利用菠萝汁中所含蛋白水解酶将豆乳中的蛋白质部分水解成为功能性多肽,再添加乳酸菌发酵剂制成酸豆乳。酶解条件的优选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以蛋白质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菠萝汁用量15%;pH=7.0;温度45℃;时间70 min。发酵豆乳产品的配方设计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感官品评分数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的产品配方为:蔗糖含量4%;乳粉含量3%;豆水比1∶4;稳定剂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菠萝蛋白酶 大豆多肽 发酵酸豆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叶片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陆红飞 郭相平 +3 位作者 王振昌 甄博 刘春成 杨静晗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旱-涝-旱连续胁迫,其中涝为保持水深10 cm;轻旱(T-LD)和重旱(T-HD)),并以常规灌溉(CK)为对照,研究了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叶片含水率、叶面积、叶倾角和不同叶位叶片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2个旱涝交替胁迫处理(旱-涝-旱连续胁迫,其中涝为保持水深10 cm;轻旱(T-LD)和重旱(T-HD)),并以常规灌溉(CK)为对照,研究了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叶片含水率、叶面积、叶倾角和不同叶位叶片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分蘖期受旱后叶片含水率降低,且胁迫程度越大叶片含水率越低;分蘖期旱涝交替胁迫抑制水稻叶片的叶面积增加,在后期复水后叶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T-LD、T-HD处理仅为CK的42.43%、53.90%),但黄熟期T-HD处理叶片比叶质量比CK低1.01%。旱涝交替胁迫下水稻上层叶倾角表现出大于CK的趋势,在抽穗开花期,水稻剑叶和倒二叶生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交替 水稻 叶面积 叶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影响因素的二维二层模型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伟 刘春成 +1 位作者 高峰 冯保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2期5510-5514,共5页
基于农田水利供给效率的内涵,从供求关系、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研究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影响因素,依据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影响农田水利供给效率的二维二层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农田水利供给的多元体系,降低农... 基于农田水利供给效率的内涵,从供求关系、成本和效益两个方面研究农田水利供给效率影响因素,依据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影响农田水利供给效率的二维二层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农田水利供给的多元体系,降低农田水利的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农田水利供给和需求平衡等改进农田水利供给效率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 供给效率 二维二层模型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层溶蚀垮塌构造——苏桥潜山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春成 杨克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由谭试典和王冰二位地质家对重力构造的研究,提出重力侧向运动的滑动断阶、滚动背斜、掀斜断块、滑落背斜、滑覆构造、重力垂向运动的压实构造、底辟构造共7类。通过WA85—105地震剖面的解释,苏桥潜山应属地层溶蚀垮塌构造样式,这样重... 由谭试典和王冰二位地质家对重力构造的研究,提出重力侧向运动的滑动断阶、滚动背斜、掀斜断块、滑落背斜、滑覆构造、重力垂向运动的压实构造、底辟构造共7类。通过WA85—105地震剖面的解释,苏桥潜山应属地层溶蚀垮塌构造样式,这样重力构造成因类型应增加至8类为宜。苏桥潜山断块油气藏是由奥陶系自生自储的油藏,被上覆石炭-二叠系天然气所叠加,形成一典型复式油气藏。古生古储的苏桥潜山断块复式油气藏的确立,为华北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找油找气提供了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垂向 地层溶蚀垮塌构造 苏桥潜山 断块复式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