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谭志强
刘映辰
+4 位作者
彭韬
苗刚勇
周恩
肖旭平
刘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对比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耳屏软骨-软骨膜(tragus cartilage-perichondrium,TCP)在鼓膜修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组1采用ADM作为鼓膜修补材料,组2采用TC...
目的对比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耳屏软骨-软骨膜(tragus cartilage-perichondrium,TCP)在鼓膜修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组1采用ADM作为鼓膜修补材料,组2采用TCP作为鼓膜修补材料。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耳内镜、纯音测听(500、1000、2000、4000 Hz)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情况的差别。结果组1的鼓膜穿孔愈合率86.67%(26/30),组2鼓膜穿孔愈合率93.33%(28/3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与术后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平均气导听阈[(47.43±10.45)dB vs(46.64±9.75)dB]、术前气骨导差[(17.94±3.04)dB vs(18.02±2.89)dB]、术后6个月气骨导差[(10.46±5.92)dB vs(10.12±2.54)d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89、-0.62、1.92,P均>0.05)。组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组2[(40.51±5.46)min vs(58.86±4.29)min,χ^(2)=-88.93,P<0.05]。结论 ADM可作为鼓膜穿孔的修补材料,其愈合率及听力改善情况与TCP疗效类似,但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耳软骨
组织工程
耳内镜检查
耳屏软骨-软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贝多芬《暴风雨第二、三乐章》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映辰
《北方音乐》
2019年第21期28-28,241,共2页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Op.31是他古典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奏鸣曲之一。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旋律宁静、充满幻想,像是暴风雨过后的一片宁静,第三乐章旋律优美浪漫且具有流动性。本文对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演...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Op.31是他古典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奏鸣曲之一。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旋律宁静、充满幻想,像是暴风雨过后的一片宁静,第三乐章旋律优美浪漫且具有流动性。本文对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演奏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演奏技巧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电子脉诊仪的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映辰
李佳慧
+1 位作者
杨向国
梁爽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5期55-58,共4页
中医所采用的脉诊诊断的方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脉搏波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本设计可使对脉搏波的即时存储与分析成为可能。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加压装置对脉搏波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特征提取,可以实现智能电子脉诊仪对病情的诊断。...
中医所采用的脉诊诊断的方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脉搏波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本设计可使对脉搏波的即时存储与分析成为可能。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加压装置对脉搏波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特征提取,可以实现智能电子脉诊仪对病情的诊断。可携带式智能电子脉诊仪具有可移植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将其应用于门诊检测、医学实验以及教学研究、医疗监护、健康检测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诊
脉搏波
传感器
树莓派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贝多芬《暴风雨OP.31 No.2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映辰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3期30-30,共1页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创作体裁极为广泛。尤其是钢琴方面的创作,其中著名的《暴风雨》是贝多芬的第十七首钢琴奏鸣曲。这篇论文对奏鸣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描述,主要从演奏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目的使演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创作体裁极为广泛。尤其是钢琴方面的创作,其中著名的《暴风雨》是贝多芬的第十七首钢琴奏鸣曲。这篇论文对奏鸣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描述,主要从演奏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目的使演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奏鸣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多芬
创作背景
演奏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谭志强
刘映辰
彭韬
苗刚勇
周恩
肖旭平
刘斌
机构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5期281-284,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科技创新引导计划-临床医疗技术创新引导项目(2018SK50705)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项目(81800921)。
文摘
目的对比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与耳屏软骨-软骨膜(tragus cartilage-perichondrium,TCP)在鼓膜修补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组1采用ADM作为鼓膜修补材料,组2采用TCP作为鼓膜修补材料。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前、术后6个月的耳内镜、纯音测听(500、1000、2000、4000 Hz)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情况的差别。结果组1的鼓膜穿孔愈合率86.67%(26/30),组2鼓膜穿孔愈合率93.33%(28/3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前平均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与术后6个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术前平均气导听阈[(47.43±10.45)dB vs(46.64±9.75)dB]、术前气骨导差[(17.94±3.04)dB vs(18.02±2.89)dB]、术后6个月气骨导差[(10.46±5.92)dB vs(10.12±2.54)d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89、-0.62、1.92,P均>0.05)。组1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组2[(40.51±5.46)min vs(58.86±4.29)min,χ^(2)=-88.93,P<0.05]。结论 ADM可作为鼓膜穿孔的修补材料,其愈合率及听力改善情况与TCP疗效类似,但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鼓膜成形术
耳软骨
组织工程
耳内镜检查
耳屏软骨-软骨膜
Keywords
Endoscopy
Myringoplasty
Ear 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
otologic endoscopy
tragus cartilage-perichondrium
分类号
R764.9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贝多芬《暴风雨第二、三乐章》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映辰
机构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北方音乐》
2019年第21期28-28,241,共2页
文摘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Op.31是他古典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奏鸣曲之一。这部作品的第二乐章旋律宁静、充满幻想,像是暴风雨过后的一片宁静,第三乐章旋律优美浪漫且具有流动性。本文对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演奏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
贝多芬
演奏技巧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613.3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电子脉诊仪的设计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映辰
李佳慧
杨向国
梁爽
机构
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5期55-58,共4页
基金
西北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2210742167)。
文摘
中医所采用的脉诊诊断的方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脉搏波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本设计可使对脉搏波的即时存储与分析成为可能。利用传感器和自动加压装置对脉搏波的数据进行采集和特征提取,可以实现智能电子脉诊仪对病情的诊断。可携带式智能电子脉诊仪具有可移植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可将其应用于门诊检测、医学实验以及教学研究、医疗监护、健康检测等方面。
关键词
脉诊
脉搏波
传感器
树莓派
特征提取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776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贝多芬《暴风雨OP.31 No.2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被引量:
1
4
作者
刘映辰
机构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3期30-30,共1页
文摘
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他一生创作体裁极为广泛。尤其是钢琴方面的创作,其中著名的《暴风雨》是贝多芬的第十七首钢琴奏鸣曲。这篇论文对奏鸣曲的创作背景进行了描述,主要从演奏技巧进行详细的分析,目的使演奏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该奏鸣曲。
关键词
贝多芬
创作背景
演奏技巧
分类号
J624.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耳屏软骨-软骨膜修补鼓膜的临床对比研究
谭志强
刘映辰
彭韬
苗刚勇
周恩
肖旭平
刘斌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贝多芬《暴风雨第二、三乐章》演奏技巧及艺术风格
刘映辰
《北方音乐》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传感器的智能电子脉诊仪的设计
刘映辰
李佳慧
杨向国
梁爽
《中国新通信》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谈贝多芬《暴风雨OP.31 No.2第一乐章》演奏技巧
刘映辰
《黄河之声》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