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蕹菜类囊体膜蛋白磷酸酯酶荧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映秋 杜林方 张年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借助蛋白质内源荧光和活力测定,考察pH、温度、NaF和二价金属阳离子等因素对溶液中磷酸酯酶构象的影响。其中在pH6.0以下,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变得松散,荧光强度下降,pH5.0时尤为显著,以后随pH值升高其三级结构得到恢复。在10~30℃范围内... 借助蛋白质内源荧光和活力测定,考察pH、温度、NaF和二价金属阳离子等因素对溶液中磷酸酯酶构象的影响。其中在pH6.0以下,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变得松散,荧光强度下降,pH5.0时尤为显著,以后随pH值升高其三级结构得到恢复。在10~30℃范围内,蛋白荧光峰位置和强度变化不大,而在40~90℃范围内荧光强度升高再下降。NaF强烈抑制此酶,不同浓度的NaF使蛋白质荧光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二价阳离子调控此酶活性,但可能与荧光光谱所反映的三级结构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囊体 磷酸酯酶 去磷酸化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银离子作用于光系统Ⅱ的放氧侧
2
作者 谭晓宏 刘映秋 杜林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1-353,356,共4页
低浓度的重金属Ag+处理引起菠菜PSⅡ颗粒的室温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和多肽组分的改变。当Ag+浓度低于1 36×10-2mmol/L时,其室温吸收峰和荧光发射峰下降;当Ag+浓度达到1 36×10-1mmol/L时,其室温吸收峰和295nm激发的荧... 低浓度的重金属Ag+处理引起菠菜PSⅡ颗粒的室温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和多肽组分的改变。当Ag+浓度低于1 36×10-2mmol/L时,其室温吸收峰和荧光发射峰下降;当Ag+浓度达到1 36×10-1mmol/L时,其室温吸收峰和295nm激发的荧光发射上升。Ag+处理引起PSⅡ颗粒中的33kD外周蛋白脱落。本文结果表明PSⅡ是重金属银离子的作用部位之一,银离子作用于光系统Ⅱ的放氧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银离子 光系统Ⅱ 植物 光合作用 放氧侧 菠莱 室温吸收光谱 室温荧光发射光谱 多肽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