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兴海域主要污染物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研究
1
作者 刘星璐 郭江泓 +2 位作者 张亚力 罗小峰 路川藤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共12页
嘉兴海域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退化,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保证海域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有助于嘉兴海域污染物的减排与治理工作,保障嘉兴海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嘉兴临近海域水动力-水质模型与现场监测结果,依据浙江省近... 嘉兴海域近年来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退化,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作为保证海域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有助于嘉兴海域污染物的减排与治理工作,保障嘉兴海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嘉兴临近海域水动力-水质模型与现场监测结果,依据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采用响应系数法与线性规划方法,计算了该海域重要排放口的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与磷酸盐环境容量,并针对削减扩容影响的总量控制措施进行计算与评估。结果表明,研究海域COD总环境容量为2.97×10^(5)t/a,仍有较大富余,而无机氮与活性磷酸盐含量均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超过海域无机氮与磷酸盐环境容量。对现有规划进行合理的量化数值模拟,削减措施尽管减少了一部分扩容引起的COD、无机氮与磷酸盐含量的增加,使其保持平稳,但仍需继续优化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氮磷营养盐的排放。研究结果可为沿海城市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容量 氮磷营养盐 总量控制 CJK3D-WEM 嘉兴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浚工程悬挂式防污帘防污效果研究
2
作者 刘东海 张新明 +2 位作者 刘星璐 袁海滨 张功瑾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2期10-16,共7页
悬挂式防污帘常应用于疏浚工程中的防污方案,以避免悬浮泥沙的扩散和保护周边生境。依托惠州港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扩建工程开展悬挂式防污帘分层防污效果评估研究,通过现场悬挂式防污帘周边含沙量测量与悬沙采样,总结防污帘分层防污效... 悬挂式防污帘常应用于疏浚工程中的防污方案,以避免悬浮泥沙的扩散和保护周边生境。依托惠州港东联作业区进港航道扩建工程开展悬挂式防污帘分层防污效果评估研究,通过现场悬挂式防污帘周边含沙量测量与悬沙采样,总结防污帘分层防污效果历时变化与整体防污效果平面分布规律。研究表明,防污帘各部位表层与中层防污效果大于0,且中层防污效果明显大于表层,起到正面防污作用,底层防污效果均小于0,底层悬沙含量增大;疏浚船作业时段,随着横流输沙的增加,表层与中层的防污效果达到峰值,底层的负面影响也达到峰值,同时防污效果与流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受防污帘作用影响,横流方向上下游悬沙粒度差异明显;悬挂式防污帘整体效果为防污帘受掩护侧含沙量大于未受掩护侧,净防污效果表现为负面作用,防污帘中间的净防污效果从整体效果来看负面作用小于两侧。研究结果可为防污方案的选择与悬挂式防污帘的参数设计布置形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疏浚 悬沙测量 悬挂式防污帘 防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吹填区泥沙分选特性量化研究
3
作者 赵健 麦研 +2 位作者 付亚磊 罗小峰 刘星璐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2期67-74,共8页
吹填法是填海造陆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方法,但存在泥沙分选不均匀的局限性。基于中海壳牌惠州乙烯三期填海造地工程,通过4次实地勘测与采样对小尺度吹填区的泥沙分选特性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泥沙分选的均匀性。研究显示,粒... 吹填法是填海造陆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方法,但存在泥沙分选不均匀的局限性。基于中海壳牌惠州乙烯三期填海造地工程,通过4次实地勘测与采样对小尺度吹填区的泥沙分选特性进行了量化研究,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泥沙分选的均匀性。研究显示,粒组相对含量与距吹填口距离呈正相关,而偏离系数、中值粒径和不均匀系数则与之呈负相关。小尺度吹填区内的分选系数沿程分布呈单调增的幂函数,偏离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定值。通过提高吹填流量和表层土搅动的措施,各泥沙分选特性与距吹填口距离的相关性降低至约0.3,表明均匀性保障措施效果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小尺度吹填工程的泥沙分选均匀性保障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法 小尺度吹填区 泥沙分选特性量化 均匀性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横沙浅滩演变及水沙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鹏 白一冰 +1 位作者 刘星璐 丁佩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4,共8页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上游来沙的锐减,长江口滩涂面临着侵蚀的风险。为探讨河口滩涂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冲淤演变规律及水沙变化特征,以横沙浅滩为例,采用实测资料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实测资料分析表明:1998... 近年来,随着长江流域上游来沙的锐减,长江口滩涂面临着侵蚀的风险。为探讨河口滩涂在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下的冲淤演变规律及水沙变化特征,以横沙浅滩为例,采用实测资料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实测资料分析表明:1998~2010年,横沙浅滩淤积较为明显,2010~2019年,浅滩呈微冲趋势,其中-5 m以浅沙体体积在2010年达到最大,-2 m以浅沙体体积在2015年达到最大,说明近年来横沙浅滩出现了侵蚀现象。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浅滩内水动力和含沙量均呈持续减小趋势。鉴于长江口来沙持续减小,横沙浅滩可能进一步发生侵蚀,未来需加强对流域来沙变化引起河口滩涂资源变化的关注,并考虑相应的补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浅滩 浅滩演变 水沙变化 CJK3D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