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9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明〖素描作品〗
1
作者 刘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5-285,共1页
刘明(1979一),男,汉,湖南邵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美术学)硕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关键词 素描作品 刘明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 美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经验摭拾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宁 刘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4期16-17,共2页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指出刘明教授认为肺、脾、肾三脏均与人体水液代谢有关。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性畏土,其制在脾。提出健脾益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化瘀法。认为扶正固本、勿忘泄浊利湿;扶...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指出刘明教授认为肺、脾、肾三脏均与人体水液代谢有关。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性畏土,其制在脾。提出健脾益肾法、清热利湿法、活血化瘀法。认为扶正固本、勿忘泄浊利湿;扶正固本、勿忘活血化瘀。标本兼治,灵活用药,方能药到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刘明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数码插画作品〗
3
作者 刘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2-272,共1页
关键词 未来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教授运用调气法治疗头痛经验拾萃
4
作者 丁宁 刘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5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头痛 刘明 调气法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油画作品]
5
作者 刘明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6-30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健康引领 实干担当
6
作者 吴佳男 刘明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第14期58-60,共3页
以专病中心为抓手,全面加强内涵式建设,打造疾病诊疗闭环,大力培育品牌学科,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刘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心血管学科带... 以专病中心为抓手,全面加强内涵式建设,打造疾病诊疗闭环,大力培育品牌学科,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刘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心血管学科带头人。担任广西医院协会理事会副会长、广西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副主委。在广西率先开展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患者主诉为胸痛5小时,目前血压200/100mm Hg,当地卫生院心电图、心肌酶结果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疾病诊疗 协会理事会 学科带头人 广西医科大学 胸痛 心肌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油画
7
作者 刘明 《美术大观》 1996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油画 海滩 夏日 第四 第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油画作品
8
作者 刘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4-205,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明作品
9
作者 刘明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11期180-18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传统画论看美术的心理治疗功能
10
作者 刘明 《书画世界》 2025年第2期94-96,共3页
美术治疗作为一种非语言心理干预手段,在当代心理治疗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传统绘画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理念,如“写意精神”“气韵生动”“象征意象”等,为美术治疗提供了创新视角。这些概念既强调情感表达与自我探索,又与美... 美术治疗作为一种非语言心理干预手段,在当代心理治疗领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传统绘画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理念,如“写意精神”“气韵生动”“象征意象”等,为美术治疗提供了创新视角。这些概念既强调情感表达与自我探索,又与美术治疗的核心理念深度契合。本文通过解析传统画论对美术治疗的启示,探讨其应用潜力与局限,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画论 美术治疗 写意精神 气韵生动 象征意象 心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甲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输出电特性与内部多物理场分布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博涵 刘畅 +2 位作者 王朝阳 刘明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共12页
为揭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不同种类燃料供应时电池内部多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并验证了多场耦合的三维平板式SOFC单电池模型,对比研究了以氢气、甲烷、甲醇为燃料的SOFC稳态性能差异,获得了电池内部温度场、浓度场分... 为揭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不同种类燃料供应时电池内部多物理场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建立并验证了多场耦合的三维平板式SOFC单电池模型,对比研究了以氢气、甲烷、甲醇为燃料的SOFC稳态性能差异,获得了电池内部温度场、浓度场分布特性和碳氢燃料在电池中的积碳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甲烷燃料的预重整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放电能力,预重整度提高20%,电池最大输出功率提高8%。与甲烷相比,甲醇燃料的预重整对电池输出功率影响较小。采用甲烷燃料能够降低电池因温度梯度过大而损坏的风险,电池阳极-气体流道交界面的最大温度梯度为10 K/cm,相比于以氢气作为燃料时的22 K/cm有明显的下降。研究获得了不同电压下电池内部的积碳速率分布特性,运行电压U降低会增大电池内部的积碳速率,U=0.5 V时甲烷燃料的积碳速率约为U=0.9 V时积碳速率的2倍以上。相比于甲烷作为燃料,选取甲醇作为SOFC电池的燃料时,电池内部具有更低的积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甲烷 甲醇 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获取型和保守型根系性状的绿肥作物对红壤旱地土壤质量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12
作者 李桂龙 秦文婧 +7 位作者 陈晓芬 万里 陈先茂 彭春瑞 徐昌旭 吴萌 刘明 刘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31,共13页
【目的】绿肥根系形态及性状类型影响着红壤旱地土壤细菌群落特性,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生产力。解析土壤细菌群落对绿肥作物根系构型的响应特征,对于绿肥在南方红壤地区的科学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田间试验在江西省进贤县旱... 【目的】绿肥根系形态及性状类型影响着红壤旱地土壤细菌群落特性,进而影响土壤质量和生产力。解析土壤细菌群落对绿肥作物根系构型的响应特征,对于绿肥在南方红壤地区的科学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田间试验在江西省进贤县旱地红壤上进行。2022年秋季红薯收获后开展绿肥−红薯轮作试验,包括4个绿肥处理:毛叶苕子(HV)、黑麦草(RS)、肥田萝卜(RD)和油菜(RP),以及1个冬闲对照(CK)。于2023年绿肥盛花期,取耕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网络分析和FAPROTAX功能预测方法,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特性。同时提取绿肥根系样品,利用WINRHIZO软件分析根系构型相关性状指标,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根系碳、氮素含量。红薯收获后测产。【结果】根系较长、根氮含量较高的绿肥(毛叶苕子和黑麦草)被划分为资源获取型绿肥;而根径较粗、根C/N较高的绿肥(肥田萝卜和油菜)被划分为资源保守型绿肥。与CK相比,所有绿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有机质(SOC)、全磷(TP)含量以及土壤质量指数(SQI)和红薯产量,其中资源保守型绿肥的提升效果最好,SOC、TP含量及SQI和红薯产量分别提升了14.02%~19.13%、18.84%~20.29%、28.76%~30.06%和1.51%~14.26%。资源保守型绿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提高了芽单胞菌科(Gemmatimonadaceae)的相对丰度;而资源获取型绿肥处理显著提高了隶属于GP4和GP6的微生物类群的相对丰度。网络分析结果表明,资源保守型绿肥显著提升了土壤细菌群落网络复杂性,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网络稳定性,而资源获取型绿肥提升了土壤细菌群落网络稳定性。基于FAPROTAX功能预测,资源保守型绿肥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对顽固性碳源的分解潜力;而资源获取型绿肥增强了土壤细菌群落对氮组分的转化潜力。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根长和根C/N是调控SOC和TP含量的直接因素,而SOC和TP直接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结论】资源保守型绿肥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物种丰富度和网络复杂性,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对顽固性碳源的分解潜力。而资源获取型绿肥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网络稳定性,增强了土壤细菌群落对氮组分的转化潜力。综合互补性状的绿肥作物种植组合有望实现土壤细菌群落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作物 根系特征 资源获取型 资源保守型 物种丰富度 网络复杂性 网络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熔盐储能的燃煤机组多区间变负荷瞬态特性
13
作者 王珠 刘双白 +3 位作者 胡娱欧 崔福博 刘明 严俊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2,共11页
熔盐储能与燃煤机组的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下的瞬态特性不明是制约系统灵活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阐明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的灵活性提升潜力与能耗特性,采用重构负荷指令的控制策略进行集成系统的升、降负荷过程,随... 熔盐储能与燃煤机组的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下的瞬态特性不明是制约系统灵活高效运行的关键问题,为了阐明集成系统在多区间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的灵活性提升潜力与能耗特性,采用重构负荷指令的控制策略进行集成系统的升、降负荷过程,随后分析了不同负荷区间运行时集成系统的变负荷性能,获得了集成系统的最大变负荷速率与系统能效。研究结果表明:在某660 MW燃煤机组中,高、低负荷区间下集成系统的最大降负荷速率均可提升至7.0%min^(-1),此时蒸汽分流比分别为0.5、0.6;高负荷区间运行时集成系统的平均煤耗率比低负荷区间低7.0 g·(kW·h)^(-1)以上;高负荷区间升/降负荷时集成系统煤耗率降幅/增幅大于低负荷区间,约为1.0 g·(kW·h)^(-1);高负荷区间运行时集成系统的往返平均煤耗率低于低负荷区间,约为7.0 g·(kW·h)^(-1)。满足变负荷速率要求的前提下,为降低集成系统煤耗率,应选择较小的低压缸入口蒸汽分流比与较大的凝结水分流比。获得的集成熔盐储能的燃煤机组变负荷性能为集成系统的灵活高效运行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熔盐储能 瞬态特性 变负荷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及进展
14
作者 朱帅 刘明 +2 位作者 阳剑波 何德峰 赵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中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含量很低、种类繁多且异质性强,其检测任务面临着准确率低和特异性差的挑战。近年来,深度学... 循环肿瘤细胞作为液体活检中的典型生物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循环肿瘤细胞在外周血中含量很低、种类繁多且异质性强,其检测任务面临着准确率低和特异性差的挑战。近年来,深度学习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及临床应用,也为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精确地自动化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成为研究新热点。综述了近年来深度学习应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从样本制备、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以及深度学习模型构建等检测流程的关键环节,总结了现有方法、核心技术及其性能评估。最后,探讨了深度学习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面临的未解难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南江地区须家河组四段砂砾岩体储层预测--基于正反演结合的概率体岩相建模储层预测方法
15
作者 龙涛 刘明 +1 位作者 张玉玺 孙均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川东北山前带南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大规模典型砂砾岩含气储层,勘探程度低、潜力巨大,其中须四段是重要的含气储层,构造与岩性复杂、地球物理参数敏感性较差、多解性强,储层表征难度大,有利储层分布特征与规律认识不清。鉴于此,... 川东北山前带南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大规模典型砂砾岩含气储层,勘探程度低、潜力巨大,其中须四段是重要的含气储层,构造与岩性复杂、地球物理参数敏感性较差、多解性强,储层表征难度大,有利储层分布特征与规律认识不清。鉴于此,针对勘探初期的砂砾岩储层预测方法进行攻关研究,将地震正演、反演与序贯高斯模拟的岩相建模方法相结合,形成了正反演结合的概率体岩相建模储层预测方法,即应用地震正演确定储层边界、地震反演初步预测储层空间分布、测井与反演协同建模精细预测岩相空间概率分布,最终实现储层精细预测。研究表明:基于正反演结合的概率体岩相建模储层预测方法,以岩相建模为桥梁,将测井数据与地震反演结果相结合,实现了储层厚度定量预测;结合地震正演精细刻画的储层边界,有效提高了储层的预测精度。应用该方法精细刻画了南江地区须四段砂砾岩体储层的分布,其中有利储层主要位于砂砾岩相辫状河道,地震上表现为中—弱振幅和微幅下切的特征,砂质含量越高、泥质和砾质含量越低,地震振幅越弱,储层越好;从北向南有利储层逐渐增厚,呈条带状分布,厚度主体介于15~30m。该研究既为目标区后续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又为相似区块的储层预测提供技术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正演 地震反演 概率模型 砂砾岩储层 须家河组 上三叠统 川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罐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徐灿 张继红 +1 位作者 刘明 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0,共8页
以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斜温层储热罐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储热温差、储热质量流量和径向圆盘型布水器结构对储热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温层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储热质量流量和布水器圆盘直径的影响,储热温差的影响... 以斜温层厚度和[火用]效率为评价指标,开展了斜温层储热罐的实验研究,研究了储热温差、储热质量流量和径向圆盘型布水器结构对储热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斜温层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储热质量流量和布水器圆盘直径的影响,储热温差的影响较小,初始斜温层厚度随着雷诺数Re和弗劳德数Fr的增大而增大;储热过程的[火用]效率可定量反映斜温层形成及发展过程的不可逆性,总体呈现先快速升高,后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并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即储热过程的[火用]耗散主要发生在斜温层形成时期;综合考虑储热时长和[火用]效率,储热过程的优化参数范围为雷诺数Re为2372~3320、弗劳德数Fr小于0.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罐 斜温层厚度 [火用]效率 弗劳德数 雷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能水电联产系统的变负荷动态特性与灵活运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
17
作者 吴青阳 李根 +3 位作者 刘明 韩小渠 张玉峰 严俊杰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2-591,共10页
为消纳大规模并网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核电机组参与调峰成为大势所趋,但频繁调节反应堆功率影响核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通过水电联产和功率控制策略优化提升核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结合案例核电机组,动态模拟了1%~5%FP/min(FP... 为消纳大规模并网发电的可再生能源,核电机组参与调峰成为大势所趋,但频繁调节反应堆功率影响核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通过水电联产和功率控制策略优化提升核电机组的运行灵活性。结合案例核电机组,动态模拟了1%~5%FP/min(FP,额定负荷)不同变负荷速率的变负荷性能,定量分析了变负荷过程中燃料棒中心温度变化偏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耦合控制策略可实现核电机组在65%FP到90%FP的变负荷区间能灵活调节,提高了核能水电联产集成系统的运行灵活性,且在变负荷过程中可维持反应堆满负荷运行,提高了核能利用率,同时减少了控制棒的频繁移动,提升了反应堆的运行安全性;耦合控制策略相比原控制策略,变负荷过程燃料棒中心温度降低了41.24%~45.28%,降低了包壳承受的交变应力,进而延长了燃料棒包壳寿命以及提升了核电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海水淡化 灵活性 集成系统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对连作花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8
作者 李小雪 庄舜尧 刘明 《土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0,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CK处理(不添加试剂)、过氧化钙处理(400 g/m^(2))以及过氧化氢处理(2 L/m^(2))3种土壤处理方式,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过氧化物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明确过氧化物的应用效果。...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CK处理(不添加试剂)、过氧化钙处理(400 g/m^(2))以及过氧化氢处理(2 L/m^(2))3种土壤处理方式,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方法,探究过氧化物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明确过氧化物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过氧化钙处理提高了土壤pH,而过氧化氢处理则相反,过氧化钙和过氧化氢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养分含量,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46.80%和42.81%,速效钾含量则分别下降了45.94%和43.13%,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下降了44.32%和21.48%,但对土壤有机质及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影响。过氧化钙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在门水平上,过氧化物处理增加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等有益菌门的相对丰度,而降低了绿弯菌门(Chloroflexi)、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过氧化物处理促进了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新赤壳菌属(Neocosmospora)等有益菌属相对丰度的增加,而降低了茎点霉属(Phoma)等有害菌属相对丰度。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硝态氮以及速效钾是影响细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土壤因子,而土壤pH、速效钾、有效磷以及硝态氮则是影响真菌群落组成的关键土壤因子。综上,过氧化物处理可通过改善连作花生土壤微生物环境而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结合培肥措施,此方法可有效应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花生 红壤 土壤化学性质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集成储热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杨海生 吴瑞涛 +3 位作者 李路江 唐广通 苗林 刘明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5-653,共9页
为了提高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熔盐进行储热的系统能效,建立了集成三罐熔盐储热系统的燃煤机组系统构型,并在典型储热-放热工况下对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和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THA工况下进行储热时,受汽轮机... 为了提高利用过热蒸汽加热熔盐进行储热的系统能效,建立了集成三罐熔盐储热系统的燃煤机组系统构型,并在典型储热-放热工况下对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提升潜力和集成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THA工况下进行储热时,受汽轮机低压缸的最低蒸汽通流量限制,燃煤机组的输出功率最高可降低81.60 MW,占机组额定负荷的12.36%;而在50%THA工况下放热时,燃煤机组的输出功率最高可达52.45 MW,占机组额定负荷的7.95%;集成系统的等效循环效率受放热基准工况的影响,在50%THA工况下放热时的等效循环效率最大,可达75.35%,而在100%THA工况放热时的等效循环效率最小,为5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运行灵活性 熔盐储热 热力学性能 等效循环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合致密油藏的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明 蓝加达 +2 位作者 潘兰 李彦婧 刘昊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6,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油储层超临界CO_(2)吞吐的开发效果,探索适合致密油藏的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通过原油黏度实验、油气界面张力实验、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原油膨胀系数实验以及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 为了进一步提高致密油储层超临界CO_(2)吞吐的开发效果,探索适合致密油藏的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技术,通过原油黏度实验、油气界面张力实验、最小混相压力实验、原油膨胀系数实验以及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模拟实验,评价了不同类型气溶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其对吞吐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溶性表面活性剂GRS⁃1的综合性能更加突出,随着气溶性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不断增大,原油黏度、油气界面张力和最小混相压力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原油体积膨胀系数则逐渐增大,并且岩心的吞吐采收率和入口端压力也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混合流体注入量的增加以及闷井时间的延长,岩心吞吐采收率和入口端压力均逐渐增大,并且岩心的渗透率越大,吞吐采收率就越高;超临界CO_(2)-气溶性表面活性剂复合吞吐的最佳实验参数为气溶性表面活性剂GRS⁃1的质量分数0.6%、混合流体注入量0.5 PV、闷井时间3 h、吞吐轮次3次。该复合吞吐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对高效开发致密油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超临界CO_(2) 气溶性表面活性剂 复合吞吐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