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刘旭生教授治疗泌尿系结石梗阻性肾病的中医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伟忠 梁星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8期662-664,共3页
刘旭生教授是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专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现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主委。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各类肾脏疾病... 刘旭生教授是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专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广东省名中医,现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主委。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各类肾脏疾病有其独特的见解及治疗方法,擅长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主持国家级、广东省课题多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多篇。笔者师从于刘教授,随师出诊,对其治疗泌尿系结石所致梗阻性肾病的中医用药经验感受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中医院 梗阻性肾病 泌尿系结石 治疗方法 刘旭生 肾脏疾病 博士生导师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旭生教授运用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体会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永生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年第8期666-667,共2页
刘旭生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从医20多年来,刘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教授将肾衰竭的病因病机归纳为:“因虚致实,由实转虚,虚为根本,... 刘旭生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从医20多年来,刘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刘教授将肾衰竭的病因病机归纳为:“因虚致实,由实转虚,虚为根本,实则为标”。以脏腑亏虚(脾肾亏虚为主)为本,以水湿热瘀毒等外邪为标。在临床辨证方面,刘教授采用脏腑定病位与阴阳虚实定病性相结合;其创立的补脾益肾方在慢性肾衰竭的治疗中屡试不爽。笔者有幸师从刘教授,跟师出诊,在日常临床中耳闻目染,收益颇丰。特将刘教授运用补脾益肾方经验小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补脾益肾方 刘旭生 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 临床经验 脏腑亏虚 学科带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旭生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威 华俏丽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941-943,共3页
刘旭生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刘教授,随师出诊,对其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辨证思路... 刘旭生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刘教授,随师出诊,对其治疗肾病综合征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感受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治疗 广东省中医院 博士生导师 学科带头人 名老中医 临床经验 用药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补土”论治慢性肾脏病——跟师刘旭生教授有感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琳娜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565-566,共2页
刘旭生教授是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中心教授、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对各类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脏病有其独道的见... 刘旭生教授是全国中医肾病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院肾病中心教授、主任医师,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曾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黄春林教授。从事肾脏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年,对各类肾脏疾病特别是慢性肾脏病有其独道的见解及治疗方法。笔者有幸师从刘教授,随师出诊,在临床中耳濡目染,收益颇丰。刘教授非常推崇李东垣《脾胃论》的补土法,提倡“以后天养先天”,擅用补土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现特将刘教授补脾以益肾经验小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脾肾气虚 补脾益肾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旭生教授“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5期学术思想 被引量:6
5
作者 张迪飞 李荣蓉 +3 位作者 刘炳然 卢钊宇 卢富华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945-949,共5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死率,已成为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据报道,CKD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预计为8%~16%[2],在中国成年人中约为10.8%[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CKD起病隐匿,迁延进展、预后差,是...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死率,已成为主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据报道,CKD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预计为8%~16%[2],在中国成年人中约为10.8%[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CKD起病隐匿,迁延进展、预后差,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4]。CKD中晚期并发症多,治疗费用高,由此给患者家庭和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晚期并发症 补脾益肾 医疗系统 预后差 治疗费用 CKD 全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旭生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副作用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9
6
作者 曾佳豪 朱惠鉴 +1 位作者 华俏丽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0年第9期756-758,共3页
刘旭生教授(以下简称为刘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杨霓芝和黄春林名中医,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刘教授学习,并总结其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副作用的经验。肾病... 刘旭生教授(以下简称为刘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科带头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杨霓芝和黄春林名中医,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刘教授学习,并总结其治疗肾病综合征激素副作用的经验。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临床表现综合征症候群,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g/L)、高脂血症和水肿,如治疗不当,将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1],具有病情迁延难愈,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副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 血浆白蛋白 终末期肾病 肾病综合征 名中医 肾病科 低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刘旭生教授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琼 刘旭生 吴一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7期625-627,共3页
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而形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硬化症[1]。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因高血压病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高,占24%[2]。有效防治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可导致肾动脉硬化,继而出现肾小球或肾小管的功能损害而形成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硬化症[1]。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因高血压病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攀高,占24%[2]。有效防治高血压肾损害、延缓疾病发展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中医药在防治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也取得了诸多成绩[4~6]。本研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广东省名中医刘旭生教授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提供较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临床治疗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高血压病 高血压肾损害 肾动脉硬化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法一模式”在慢性肾衰竭诊治中的特色与优势
8
作者 刘旭生 皮鹰 唐晓娜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847-850,共4页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高[1],我国成年人CKD患病率8.2%[2],约1.15亿患者,尿毒症透析人数以每年10%速度快速增长[3],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沉重,每百万患者每年透析支出总额高达千亿规模。慢性肾脏...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率高[1],我国成年人CKD患病率8.2%[2],约1.15亿患者,尿毒症透析人数以每年10%速度快速增长[3],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沉重,每百万患者每年透析支出总额高达千亿规模。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渐进性衰退,多数将发展至尿毒症期,缺乏有效手段遏制疾病进程、延缓进入透析,同时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影响疾病预后,缺乏行之有效的疾病管理模式。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独特优势,但临床应用欠合理规范,我们通过横断面调查显示CKD 3~5期非透析以脾肾亏虚证最为常见,占比82.1%[4],结合长期临床实践,认为“脾”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关键,提出“三法一模式”诊治慢性肾衰竭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期 疾病进程 家庭经济负担 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治疗 国民健康 横断面调查 支出总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膳食炎症指数与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梦婷 揭西娜 +3 位作者 唐芳 傅立哲 刘旭生 吴一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10期902-905,共4页
目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和病情相关的微炎症状态。既往研究表明饮食可调节营养不良以及炎症状态,而目前缺乏研究对CKD非透析患者通过膳食炎症指数(DII)评估饮食的炎症倾向... 目的:蛋白质能量消耗(PEW)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的原因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和病情相关的微炎症状态。既往研究表明饮食可调节营养不良以及炎症状态,而目前缺乏研究对CKD非透析患者通过膳食炎症指数(DII)评估饮食的炎症倾向对PEW的影响。本文目的在于探讨CKD非透析患者DII与PEW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本中心2020年10月1日—2021年9月30日CKD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营养相关指标、人体成分分析测量结果、饮食摄入情况等数据,通过计算饮食摄入的DII评分,比较高DII组和低DII组在PEW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可能的原因。结果:在CKD非透析患者中,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提示,DII评分与PEW密切相关,经多重校正后,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高DII组的患病率更高,OR值为6.81(95%CI 2.50~22.10,P<0.001)。结论:CKD非透析患者膳食摄入的高DII评分与PEW高风险密切相关,可以通过减少进食富含脂肪、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等促炎成分的食物,增加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等抗炎成分的食物来改善DII评分,可能有助于降低PEW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炎症指数 慢性肾脏病 蛋白质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电网双向互动信息服务的通信组网方案设计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旭生 何颖 +2 位作者 吴润泽 闫广华 张富春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23期78-82,共5页
以建设智能电网对于智能用电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了智能用电的关键技术以及智能用电新型服务,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双向互动信息服务系统以及通信组网方案。采用先进的双向互动通信技术、智能交互终端技术以及智能表计技... 以建设智能电网对于智能用电的需求为出发点,研究了智能用电的关键技术以及智能用电新型服务,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了面向智能电网的双向互动信息服务系统以及通信组网方案。采用先进的双向互动通信技术、智能交互终端技术以及智能表计技术,为电网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提供可靠的信息通道和网络支撑,并对应用层信息互动平台提出建设方案,构建了电网与用户之间信息、能量、业务实时互动的新型供用电关系。所提方案支持用户对三网融合、智能家居、社区服务等增值服务的需求,满足智能用电对技术先进、节能减排、服务多样、友好互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智能用电 双向互动 通信平台 组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特色与优势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旭生 揭西娜 +1 位作者 卢钊宇 彭苏元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71-472,共2页
刘旭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竭及尿血病... 刘旭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脏病)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大组长之一,牵头重点病种慢性肾衰竭及尿血病协作研究。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广东省中医院名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医药肾脏病防治联盟理事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执行会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首届“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荣誉称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补脾益肾法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广东省中医院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 专业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有中医特色的慢性肾脏病管理模式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旭生 卢富华 吴一帆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0年第12期1121-1122,共2页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管理模式 中医特色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疾病 代谢综合征 迁延不愈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旭生 杨霓芝 +5 位作者 林启展 邓丽丽 余鹏程 余崇镐 黄纾 周迎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30-132,共3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川芎嗪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空白及实验对照设计 ,将 36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单纯腹透组、多巴胺对照组、川芎嗪常规浓度组、川芎嗪高浓度组 4组 ,观察不同剂量川芎嗪加入腹...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川芎嗪对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空白及实验对照设计 ,将 36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单纯腹透组、多巴胺对照组、川芎嗪常规浓度组、川芎嗪高浓度组 4组 ,观察不同剂量川芎嗪加入腹透液对大鼠尿素氮清除率 (CBun)、肌酐清除率 (CCr)、尿素氮D/P值、肌酐D/P值、排液量及透出液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结果 :川芎嗪常规浓度组、川芎嗪高浓度组及多巴胺对照组的CBun、CCr值、排液量均显著高于单纯腹透组 (P <0 .0 5 ) ,三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川芎嗪常规浓度组、高浓度组透出液蛋白质浓度和单纯腹透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多巴胺组透出液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单纯腹透组 (P <0 .0 5 ) ,亦显著高于川芎嗪常规浓度组及高浓度组 (P >0 .0 5 )。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确能提高大鼠腹膜透析效能 ,提高小分子物质的清除率 ,对透出液中蛋白质浓度无明显影响 ,其作用与增加超滤量与腹膜毛细血管血流量均有关 ,同时 ,含 40mg/L川芎嗪腹透液和含 80mg/L川芎嗪腹透液对大鼠腹膜透析效能的影响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效能 川芎嗪注射液 中医药治疗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旭生 黄丽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7年第4期219-221,共3页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 规律探讨 证候分布 肾实质疾病 临床综合征 肾功能减退 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在慢性肾脏病全周期防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旭生 张显龙 张燕媚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83-286,共4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难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繁多、并发症层出不穷、医疗耗资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CKD的防治方面总结了较多经验,产出了丰富的成果,...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难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繁多、并发症层出不穷、医疗耗资大等特点,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CKD的防治方面总结了较多经验,产出了丰富的成果,本文就中医药在CKD全周期防治中的运用做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中医药 公共卫生问题 发病机制 CKD 全周期 难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阳和汤对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16
作者 刘旭生 王桦 +1 位作者 黄春林 杨霓芝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方法成功制作了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并用加味阳和汤与强的松进行对照治疗,观察其对模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肾组织...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方法成功制作了阿霉素肾病综合征动物模型,并用加味阳和汤与强的松进行对照治疗,观察其对模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肾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加味阳和汤具有降低尿蛋白,降血脂,提高血清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而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加味阳和汤作用机理可能为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炎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以及抗凝、降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阳和汤 肾病综合征 实验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樊平 戴双明 +1 位作者 邹川 刘旭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陕西省中医院肾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确诊为原发性 IgA肾病的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①中青年组发病比例最高(90%);各年龄段均以血尿、蛋...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陕西省中医院肾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确诊为原发性 IgA肾病的30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①中青年组发病比例最高(90%);各年龄段均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高血压、肾功异常在≥60岁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9.3%和28%。②免疫荧光IgA+IgM病理类型所占比例最高(36%),其次为单纯性IgA(29.7%)、IgA+IgM+IgG(17.7%)、IgA+IgG(16.7%)。Ⅰ~Ⅲ级分型中免疫荧光单纯 IgA所占比例最高;在 IV 和Ⅴ级中以 IgA+IgM沉积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5.5%、81.8%。所有 IgA 肾病中表现为 C3沉积的比例较高,为63.3%。③肾组织病理改变分级以Lee分级Ⅰ~Ⅳ为主,占96.3%。Ⅰ~Ⅴ级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均以血尿、蛋白尿为主,相比其他临床表现更多见(P<0.05),各病理分级中血尿、蛋白尿、血尿合并蛋白尿、高血压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而肾功能异常的比例以Ⅴ级为著,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Ⅰ~Ⅴ级病理改变中尿 RBC、尿蛋白异常所占比例无显著差异;病理类型Ⅳ级血清中C3下降最显著(P<0.05);病理类型Ⅴ级病例血清中 IgA 升高的比例最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肌酐异常的比例随着病理类型分级的升高,呈逐渐上升趋势,以病理类型Ⅴ级血清肌酐异常的比例最高。结论 IgA肾病具有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多样化等特点,IgA 肾病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病理分级无相关性,但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表现 病理改变 相关性 尿蛋白定量 肌酐 免疫球蛋白 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阳和汤治疗实验性大鼠膜性肾病脾肾阳虚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春林 杨霓芝 +1 位作者 刘旭生 王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制作了膜性肾病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并利用加味阳和汤与强的松进行对照治疗,观察其对模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肾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文献制作了膜性肾病脾肾阳虚证动物模型,并利用加味阳和汤与强的松进行对照治疗,观察其对模型24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和肾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加味阳和汤具有降低尿蛋白,降血脂,提高血清蛋白,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而对肾功能无影响。结论:加味阳和汤有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炎作用,清除免疫复合物以及抗凝、降脂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阳和汤 脾肾阳虚 中医药疗法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对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27
19
作者 杨霓芝 左琪 +4 位作者 桂定坤 王立新 包昆 林启展 刘旭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6年第12期704-707,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中药益气固肾液,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液。观察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6水平及... 目的研究中药对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反应综合征(MICS)的影响。方法MH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中加入中药益气固肾液,对照组为常规血液透析液。观察治疗后患者血TNF-α、IL-6水平及营养指标(Alb、TF)。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浆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5),各项营养指标BW、TSF、AMC以及Alb、TF均提高(P<0.05)。结论中药益气固肾液能降低血浆TNF-α水平,提高BW、TSF、AMC以及Alb、TF水平,提示能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 益气固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6例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分析 被引量:25
20
作者 刘立昌 余洪磊 +1 位作者 刘旭生 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682-68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慢性肾炎的防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及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16例慢性肾炎患者...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慢性肾炎的防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2006年《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析及疗效评定》标准及标准化的中医体质量表,对216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体质分型,并收集黏膜炎症及炎症诱因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6例慢性肾炎患者体质以兼夹质30.1%、阳虚质17.6%、气虚质13.4%、阴虚质11.1%为主要类型;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31.9%、气阴两虚22.2%、脾肾阳虚21.8%为常见证型;反复呼吸道炎症在黏膜炎症中最常见(69.9%);脾肾气虚型体质主要为平和质和气虚质(P<0.01),气阴两虚型主要为气虚质兼阴虚质(P<0.01),脾肾阳虚型主要为阳虚质(P<0.01),肝肾阴虚型患者主要为阴虚质(P<0.01),阴阳两虚型主要为阳虚质兼阴虚质(P<0.01),湿热证主要见于湿热质(P<0.01),血瘀证主要见于阳虚质(P<0.01);反复呼吸道炎症在气虚质及阳虚质中多见(P<0.001),慢性皮肤炎症在气虚质兼阴虚质及湿热质中多见(P<0.05),慢性胃炎与长期大便不成形在阳虚质及气虚质多见(P<0.05);气虚质、阳虚质患者易感受六淫之邪而发病(P<0.01);气虚质、阳虚质及阴虚质患者易受饮食因素影响(P<0.05);睡眠不佳在气虚质、阳虚质中多见(P<0.05);劳逸因素在气虚质中多见(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黏膜炎症、诱因、体质与中医证型四者之间密切相关,从优化体质入手,改变生活方式,消除黏膜炎症,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及现代医学方法多靶点防治慢性肾炎,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黏膜炎症 体质 生活方式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