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4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技术研究进展、关键科学问题与展望
1
作者 杨科 张寨男 +5 位作者 华心祝 刘文杰 吕鑫 池小楼 王长城 李彩青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4-964,共21页
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技术是指导深部高瓦斯松软低渗煤层瓦斯高效抽采的关键手段。据此提出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工程全生命周期开发思路,包括前期科学规划、中期工程施工和后期安全管理3个阶段。梳理了煤... 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技术是指导深部高瓦斯松软低渗煤层瓦斯高效抽采的关键手段。据此提出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工程全生命周期开发思路,包括前期科学规划、中期工程施工和后期安全管理3个阶段。梳理了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全生命周期开发研究进展,构建了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关键科学问题的总体研究框架,并概述了其未来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扩展受地质因素、施工参数和物性参数等影响变得极其复杂,综合评价裂缝扩展多因素影响下的主次关系,揭示多因素影响下的煤层顶板压裂裂缝扩展机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探寻应力、水、温度与煤体因素耦合对煤层瓦斯吸附、解吸与运移的促进与抑制作用的临界关系,建立多因素临界指标下的煤层瓦斯吸附与解吸最优模型,是实现煤层瓦斯高效排采的关键。目前,煤层顶板压裂遗留水在污染水源、抑制瓦斯排采和危险性聚集方面的研究不足,且缺乏“中国化”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以煤层顶板压裂工程全生命周期开发思路为导向,分析了其高耗水性、压裂液选择及潜在污染、支撑剂合理选择、空气污染和地震风险等人文环境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政策法规制定思路。实现复杂环境中多裂缝竞争扩展实时精准监测,揭示多因素影响下煤层顶板分段压裂与跨界面裂缝扩展机理,构建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裂缝扩展有效影响半径评价模型,探究三向应力与煤体结构双重异性条件下水气运移规律,实现煤层顶板水平井压裂水气聚合潜在危险区超前探测,建立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效果的精细化评价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最后对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卸压瓦斯排采技术的精准化、协调化、智能化、综合化和示范化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水平井 全生命周期 卸压效果 水气运移 潜在危险区 排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未采区地面水平井全周期施工效果相互作用机制及开发建议
2
作者 张寨男 杨科 +5 位作者 华心祝 叶春辉 叶敏 刘文杰 池小楼 吕鑫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6-369,共14页
为探究煤矿未采区地面水平井不同层位压裂效果差异,揭示瓦斯治理全周期各阶段工程施工效果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朱集东矿ZJ2−1与ZJ2−2井施工现状,从压裂施工规模、压裂施工曲线和测压降数据角度,分析各段及各层位压裂效果的差异,并与微... 为探究煤矿未采区地面水平井不同层位压裂效果差异,揭示瓦斯治理全周期各阶段工程施工效果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朱集东矿ZJ2−1与ZJ2−2井施工现状,从压裂施工规模、压裂施工曲线和测压降数据角度,分析各段及各层位压裂效果的差异,并与微地震监测结果对比验证;分析钻井、压裂效果对气水产出效果的影响及停产诱因,揭示地面水平井钻井、压裂与排采工程全周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煤矿未采区地面水平井瓦斯治理过程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建议。结果表明:ZJ2−2井较ZJ2−1井与ZJ2−1井的煤层较顶、底板压裂的裂缝打开效果好,而微地震结果显示顶底板压裂较煤层压裂效果好,这是由于压裂效果好不但需要裂缝均匀打开,还需要确保裂缝持久性高。钻井效果体现在钻井轨迹与井筒稳定2个方面,钻井轨迹不仅会直接影响井筒稳定,还会影响压裂效果,压裂施工会降低井筒稳定,而井筒稳定是保障排采工程顺利进行的基础。井筒稳定性受钻井层位、压裂施工、储层岩层与长期浸水等因素的影响均不可忽视,压裂效果好只是排采效果好的必要条件,排采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受井筒稳定性与排采制度精细化程度的影响。两口井排采阶段均可划分为返排、上产、稳产、停产和再产气5个阶段,ZJ2−1井的返排率较大且大于1,说明存在邻近水源的侵入,导致压裂效果较好的ZJ2−1井的产气效果较差。最后,从地面水平井瓦斯治理技术优选、钻井轨迹精准控制、井筒稳定性控制、排采制度优化和水赋存环境探测等角度总结了煤矿未采区地面水平井瓦斯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开发建议,以期为煤矿未采区地面水平井瓦斯治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未采区 地面水平井 钻井轨迹 分段压裂效果 气水产出 相互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型橡胶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及影响因子
3
作者 马关媛 蒋小金 +3 位作者 刘佳庆 刘文杰 陈春峰 张瑞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72,共10页
[目的]探究不同林型橡胶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高效、可持续橡胶林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单一橡胶林(SR)、人工雨林橡胶林(AF)、橡胶-益智复合林(AR)、橡胶-可可复合林(RC)、橡胶-茶树复合林(RT)对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和评... [目的]探究不同林型橡胶林土壤入渗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为高效、可持续橡胶林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单一橡胶林(SR)、人工雨林橡胶林(AF)、橡胶-益智复合林(AR)、橡胶-可可复合林(RC)、橡胶-茶树复合林(RT)对入渗过程进行拟合和评价。[结果]纵观0-100 cm土壤剖面,SR容重最大,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和饱和持水量最小;SR初始入渗速率(0.03 cm/min)、平均入渗速率(0.009 cm/min)、稳定入渗速率(0.005 cm/min)均显著低于橡胶复合林;通过拟合发现Horton模型对胶农复合林入渗过程拟合较好且拟合参数具有物理意义;除非毛管孔隙度外,土壤物理性质与初始入渗速率有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与总累积入渗量、稳定入渗速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但与平均入渗速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稳渗前累积入渗量受土壤持水性能的影响显著(p<0.01)。[结论]结合田间入渗过程,采用初始入渗速率、稳定入渗速率和稳渗前累积入渗量来评估不同林型橡胶林土壤水分入渗和储存性能;SR土壤持水能力、渗透性均低于橡胶复合林,其中RC土壤持水能力最好,RT土壤入渗性能最好,因此间作茶树和可可对改善土壤结构及水文特性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入渗 物理性质 入渗速率 拟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构建参数化量子线路的区块环拓扑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杰 吴青山 +1 位作者 查颖 王海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6-2736,共11页
在变分量子算法中,参数化量子线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对算法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拓扑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全连接拓扑结构所需量子门数量较多,环型拓扑结构的表达能力与纠缠能力略有欠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块... 在变分量子算法中,参数化量子线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对算法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拓扑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全连接拓扑结构所需量子门数量较多,环型拓扑结构的表达能力与纠缠能力略有欠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块环(Block-Ring,BR)拓扑结构,在保障良好性能的同时减少参数规模(即量子门数量),降低线路复杂度.在BR拓扑中,n个量子比特被等分为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包含m个量子比特,区块内部所有量子比特两两连接,区块之间采用环型结构进行连接.为了构造BR拓扑结构的参数化量子线路,设计了一种多层线路生成算法,可自动生成由单量子比特门Rx、Rz和双量子比特门CRx或CRz构成的量子线路.IBM Q模拟实验表明,相较于环型拓扑结构,无论单层、双层以及三层BR拓扑结构的表达能力和纠缠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相较于拥有最高表达能力与纠缠能力的全连接拓扑结构,BR拓扑结构呈现接近的性能指标,且线路复杂度显著降低,即参数数量与双量子比特门数量均从O(n^(2))降低为O(mn),线路深度从O(n^(2))降低为O(n/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量子线路 线路拓扑结构 区块环拓扑 表达能力 纠缠能力 线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验证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
5
作者 刘文杰 杨奇 +1 位作者 李文博 李子贤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39,共10页
私有集合计算是安全多方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不暴露合法参与者私有信息的情况下解决参与者之间的某些集合计算问题(如交集、并集)。然而现有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基本上没有考虑验证性,参与者无法确定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针对此... 私有集合计算是安全多方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不暴露合法参与者私有信息的情况下解决参与者之间的某些集合计算问题(如交集、并集)。然而现有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基本上没有考虑验证性,参与者无法确定计算结果是否正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验证的量子私有集合计算协议。此外,该协议还能够可选择地求解私有交集或并集问题。性能分析中通过实例证明了该协议的正确性与可验证性,并通过外部攻击和参与者攻击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私有集合计算 交集 并集 可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科 李彩青 +1 位作者 刘文杰 张寨男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2,共15页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能量释放主体、初始瓦斯压力、载荷条件为主的复合动力灾害类型划分依据;梳理了理论分析尺度和实验室尺度下的复合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发现应力路径、微裂纹动态演化和煤岩赋存地质因素临界指标是致灾机理研究的关键;概述了以前期灾害前兆信息判识、中期灾害前兆信息采集、后期灾害一体化监测预警为主线的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揭示了复合动力灾害消能减灾一体化防控技术和多尺度分源防控关键技术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两淮矿区灾害特点,提出了深部强动载条件下复合动力灾害智能判识与预警方法和分区协同防控方法。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助力实现深部煤炭安全、精准、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 灾害分类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灾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冲击荷载作用下煤岩组合体力学响应和能量耗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科 郑诗章 +4 位作者 刘文杰 许日杰 张寨男 刘帅 池小楼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0-161,共12页
为探究循环冲击下煤岩组合体的力学响应与能量耗散特征,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设计开展5种不同冲击速度的煤岩组合体循环冲击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冲击速度下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关系、能量耗散特性和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为探究循环冲击下煤岩组合体的力学响应与能量耗散特征,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设计开展5种不同冲击速度的煤岩组合体循环冲击压缩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冲击速度下组合体动态应力应变关系、能量耗散特性和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冲击下煤岩组合体存在明显的临界效应,冲击速度低于临界速度时动态抗压强度在冲击前期迅速降低,峰值应变变化率随冲击速度增加而降低;循环冲击下试件总吸收能和分形维数逐渐增大,在临界速度时达到峰值,超过临界速度后两者皆降低;冲击速度超过临界速度后,总吸收能相同时循环冲击条件下煤岩体破坏程度高于单次冲击;当煤岩强度比为1∶2时,随着总吸收能的增加,岩体从积聚和传递能量作用转向于加剧组合体破坏;冲击作用下组合体呈张拉劈裂破坏,低速条件下宏观裂纹萌发主要发生在远离胶结面的煤体端面,随着冲击速度增大远离胶结面岩体一侧亦有裂纹出现,根据失稳发生区域组合体破坏类型分为煤体失稳型和组合体失稳型,循环冲击下均发生组合体失稳型破坏。研究结果为软弱岩层动压巷道与采场围岩稳定性控制提供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冲击 煤岩组合体 动力学特性 能量耗散 分形维数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煤样动力学响应特性与损伤本构模型
8
作者 杨科 许日杰 +2 位作者 刘帅 刘文杰 张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8,共10页
为研究深部煤体动载响应规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信湖矿煤样开展了不同应变率的单轴冲击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下煤样动态抗压强度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且随着应变率增大,应变硬化现象愈发明显;煤样反射... 为研究深部煤体动载响应规律,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系统对信湖矿煤样开展了不同应变率的单轴冲击压缩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下煤样动态抗压强度强度具有明显的应变率效应,且随着应变率增大,应变硬化现象愈发明显;煤样反射能、透射能、吸收能、耗能密度与应变率呈一次函数关系,耗能占比与应变率呈指数型函数关系,且均保持正相关。基于经典朱-王-唐模型、Weibull分布、Drucker-Prager准则,建立了考虑煤样损伤与黏滞性特征的动态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并对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与普适性进行了验证。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煤样冲击动态力学行为,为动载影响下深地煤炭安全开采提供了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 朱-王-唐模型 动态损伤本构模型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王忠俊 安志林 +1 位作者 游伏兵 刘文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65,共5页
在不改变Z6170发动机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搭建一套基于尾气余热在线重整制氢的甲醇和重整气进气歧管喷射系统,并开展了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甲醇双燃料模式下,随着替代率增加,燃烧持续期(CA10-90)... 在不改变Z6170发动机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搭建一套基于尾气余热在线重整制氢的甲醇和重整气进气歧管喷射系统,并开展了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柴油/甲醇双燃料模式下,随着替代率增加,燃烧持续期(CA10-90)逐渐减少,着火延迟期逐渐增长,燃烧重心(CA50)表现出先提前后滞后的特性。柴油/醇氢双燃料模式下,在同替代率时相比于甲醇模式,着火延迟期缩短,燃烧持续期反而延长。研究结果为柴油/醇氢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进一步优化提供了试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醇氢双燃料 燃烧特性 替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上盖住宅工程坡屋面瓦强风压下加固措施及施工技术
10
作者 刘文杰 冯琳 +3 位作者 张继鋆 汪明 董镐 宋玉海 《建筑技术》 2025年第3期334-337,共4页
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项目,在地铁既有停车库结构屋面新建住宅工程,经风洞实验证明,自然风到一定强度下,本工程的屋面瓦会发生掀开风险,分析屋面瓦构造,通过试验,模拟本工程处高风压,对屋面瓦进行逐步点位加强,找到关键加强点,进行加固... 北安河车辆段综合利用项目,在地铁既有停车库结构屋面新建住宅工程,经风洞实验证明,自然风到一定强度下,本工程的屋面瓦会发生掀开风险,分析屋面瓦构造,通过试验,模拟本工程处高风压,对屋面瓦进行逐步点位加强,找到关键加强点,进行加固,确保屋面瓦可以抵抗此位置高风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风荷载 屋面瓦 固定加强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生物转盘处理技术与设备研究
11
作者 刘文杰 尹海 +1 位作者 何雯雯 姜曼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5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针对普通生物转盘生物量小、有机负荷低等缺点,本课题进行了网状生物转盘、转笼式生物转盘及高分子轻质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轻质生物转盘系统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污水处理效果优于网状生物转盘及转笼式... 针对普通生物转盘生物量小、有机负荷低等缺点,本课题进行了网状生物转盘、转笼式生物转盘及高分子轻质生物转盘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分子轻质生物转盘系统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污水处理效果优于网状生物转盘及转笼式生物转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污水 生物转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置参数对125 kg燃料成雾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王晔 白春华 刘文杰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9,共9页
云雾的起爆状态决定爆轰威力,装置结构和比药量是影响云雾形态的主要因素。基于装置结构与云雾形状相似性的原理,对125kg云雾的成雾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进行全过程记录,获取了不同轴向强度装置结构和比药量对云雾特征的影响... 云雾的起爆状态决定爆轰威力,装置结构和比药量是影响云雾形态的主要因素。基于装置结构与云雾形状相似性的原理,对125kg云雾的成雾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像进行全过程记录,获取了不同轴向强度装置结构和比药量对云雾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大体积燃料抛撒试验的成雾稳定性较好;轴向约束强的复合结构形成的云雾直径具有优势,相同比药量下,复合结构的云雾直径可以达到25.5m,较强结构的云雾覆盖面积增加13%;比药量为0.8%时,复合结构燃料的成雾性能最佳,125kg燃料的2次起爆延迟时间为240ms,此时,云雾瞬时计算浓度为64g/m^(3),当量比为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形成 爆炸抛撒 装置结构 比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启阳开郁,周流气血”辨证论治缓慢型心律失常策略
13
作者 黄梦文 刘文杰 +4 位作者 张瑾 张笑霄 孙晓宁 王擎擎 姚魁武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0期151-154,共4页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以心室率降低为特征的难治性心律失常,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治疗。中医理论视角下属本虚标实证,多因三焦心脾肾诸阳气弱,气化不及致寒邪、瘀血、痰浊等闭郁心脉而脉道不畅遂成缓象。姚魁武教授临证辨机识因,首倡“活血温... 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以心室率降低为特征的难治性心律失常,严重者需植入起搏器治疗。中医理论视角下属本虚标实证,多因三焦心脾肾诸阳气弱,气化不及致寒邪、瘀血、痰浊等闭郁心脉而脉道不畅遂成缓象。姚魁武教授临证辨机识因,首倡“活血温通”治则。其聚焦缓慢型心律失常“阳微阴结”病机,把握虚、寒、郁、瘀证素,遣之“启阳开郁,周流气血”大法。对非急危重症患者,通过扶助心脾肾阳气,启阳以鼓动气血运行;侧重开达阴郁、温解寒凝,标本同治,形神兼顾。执此策略,阳气得激发,阴郁得消散,气血周流通畅,达“阴阳自和,便自愈”态势,缓象自解。机圆法活,每奏良效,附验案1则加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三焦之阳 活血温通 开达阴郁 “一气周流” 缓慢型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的残留 被引量:43
14
作者 刘文杰 万英 +1 位作者 庞新安 张利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3-135,共3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甲醇-0.1mol.L-1HCl从土壤中提取,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在7min内实现了3种农药的同时分离测定。3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7%、97%和92%,相对标准偏...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残留的快速分析方法。利用甲醇-0.1mol.L-1HCl从土壤中提取,C18柱分离,紫外检测,在7min内实现了3种农药的同时分离测定。3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为87%、97%和92%,相对标准偏差为9.8%、8.1%和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土壤 多菌灵 吡虫啉 甲基托布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色光对肉鸡肌肉生长、肌纤维发育及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文杰 陈耀星 +4 位作者 王子旭 董玉兰 曹静 谢电 贾六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59-1764,共6页
为探索单色光影响肉鸡肌肉生长发育的机理,研究单色光对肉鸡肌肉生长、肌纤维发育和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将260只0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白(400-760nm)、红(660nm)、绿(560nm)、蓝光(480nm)下饲养49d,采用组织学技术... 为探索单色光影响肉鸡肌肉生长发育的机理,研究单色光对肉鸡肌肉生长、肌纤维发育和血清睾酮水平的影响。将260只0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在白(400-760nm)、红(660nm)、绿(560nm)、蓝光(480nm)下饲养49d,采用组织学技术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肌纤维面积、密度和血清睾酮水平。结果如下:①质量:21日龄,绿光组胸肌、腿肌比其它组高6.46%~13.57%和6.37%~16.34%(P〈0.05);49日龄,蓝光组胸肌和蓝、绿光组腿肌比其它组高21.42%和16.67%~25.44%(P〈0.05)。②肌纤维面积:21日龄,绿光组胸肌和绿、红光组腿肌比其他组高23.19%~54.01%和33.46%~56.67%(P〈0.05);49日龄,蓝光组胸肌、腿肌比其他组高9.92%~21.69%和21.11%~57.44%(P〈0.05)。③肌纤维密度:21日龄,红光组胸肌和蓝光组腿肌比其他组高19.17%~42.94%和10.13%~49.33%(P〈0.05);49日龄,红、白光组胸肌和红光组腿肌比其他组高27.36%(P〈0.05)和57.02%~112.03%(P〈0.05)。④21日龄,蓝、绿光组的睾酮水平比红、白光组高35.37%~37.13%(P〈0.05);49日龄,蓝光组的睾酮水平比其他光组高14.36%~28.77%(P〈0.05)。研究表明单色光影响肉鸡生长,绿光和蓝光比红光和白光更能有效地促进肉鸡肌肉的生长、肌纤维的发育以及血清睾酮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色光 肉鸡 肌肉生长 肌纤维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内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研究现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文杰 张一平 +1 位作者 马友鑫 李红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1-146,共6页
从森林对雾水的截留量、雾水对森林分布的影响及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方面 ,阐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 ,雾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是森林生态... 从森林对雾水的截留量、雾水对森林分布的影响及雾水的水文和化学效应方面 ,阐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以期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国外的大量研究表明 ,雾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分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养分循环不可忽视的输入项 ,其生态效应是多方面的。因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效应 雾水 研究现状 水文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分布 研究动态 研究工作 生态意义 水分平衡 养分循环 生态效应 截留量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脱硅稻壳炭复合材料吸附Pb^(2+)、Cu^(2+)、Ni^(2+)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文杰 杨彤 +4 位作者 徐姣 陈群 姚超 左士祥 傅成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3,共5页
以天然稻壳和凹凸棒石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制备了新型无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凹凸棒石/脱硅稻壳炭(ATP/DAC)复合材料。采用Zeta电位、TEM、BET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ATP/... 以天然稻壳和凹凸棒石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制备了新型无机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凹凸棒石/脱硅稻壳炭(ATP/DAC)复合材料。采用Zeta电位、TEM、BET等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ATP/DAC对Pb2+,Cu2+,Ni2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ATP/DAC对离子半径大的重金属有较好的吸附,吸附能力表现为:Pb2+>Cu2+>Ni2+。动力学研究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在ATP/DAC上的吸附均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研究发现ATP/DAC对Ni2+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和D-R模型,Pb2+和Cu2+更适合Freundlich模型。红外光谱(FTIR)表明ATP/DAC复合材料与重金属离子之间存在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脱硅稻壳炭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残留的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文杰 万英 +1 位作者 庞新安 张利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3-674,677,共3页
建立了一个溶剂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残留农药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的方法。样品中残留农药用二氯甲烷与冰乙酸混合溶剂萃取,然后在Atlantis^B dC_(18)色谱柱上分离,用甲醇及0.1 mol·L^(-1)盐酸的混合溶液... 建立了一个溶剂萃取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果和蔬菜中残留农药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的方法。样品中残留农药用二氯甲烷与冰乙酸混合溶剂萃取,然后在Atlantis^B dC_(18)色谱柱上分离,用甲醇及0.1 mol·L^(-1)盐酸的混合溶液作梯度淋洗,洗出液中的农药在267 nm波长处紫外检测。方法对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的回收率分别为84%,83%,89%;相对偏差分别为10.68%,6.60%,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农药残留 多菌灵 吡虫啉 甲基托布津 水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TiO_2/g-C_3N_4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文杰 袁华 +3 位作者 左士祥 杜涛 姚超 孟祥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2-917,936,共7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_2/g-C_3N_4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荧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降解对...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可见光响应的TiO_2/g-C_3N_4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BET)法、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 DRS)、荧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亚甲基蓝为降解对象,考察了在可见光条件下不同催化剂对亚甲基蓝的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均匀地负载在石墨相氮化碳片层上,TiO_2/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吸收带边扩展到470nm,具有优异的可见光催化效率,它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钛矿型二氧化钛 石墨相氮化碳 光催化 可见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赖氨酸对小尾寒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文杰 雒秋江 +2 位作者 钟涛 陈勇 潘榕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58-2668,共11页
试验选用5只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体重约45kg),按照5×5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低尿素对照(等氮)组、低赖氨酸组、高尿素对照(等氮)组、高赖氨酸组),研究添加未经任何处理的市售赖氨酸对成年小尾寒羊瘤胃微... 试验选用5只1.5岁左右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体重约45kg),按照5×5拉丁方试验设计(对照组、低尿素对照(等氮)组、低赖氨酸组、高尿素对照(等氮)组、高赖氨酸组),研究添加未经任何处理的市售赖氨酸对成年小尾寒羊瘤胃微生物群落、瘤胃消化代谢和整体消化代谢的影响。赖氨酸盐酸盐添喂量分别为0、4.0和8.0g/kg日粮(干物质计)。结果表明,绵羊添加4.0和8.0g/kg赖氨酸盐酸盐日粮,自由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5.5%(P>0.05)和11.8%(P<0.05),瘤胃细菌总数分别增加18.9%(P<0.01)和23.9%(P<0.01),其中球菌分别增加21.2%(P<0.01)和30.1%(P<0.01),大杆菌数量减少16.7%(P<0.05)和33.3%(P<0.01),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6%(P<0.05)和12.2%(P<0.01),其中丁酸分别增加12.8%(P>0.05)和20.2%(P<0.01),有机物表观消化率分别增加6.4%(P>0.05)和10.0%(P<0.05),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7.0%(P>0.05)和18.3%(P<0.01),氮保留率分别增加46.4%(P>0.05)和110.7%(P<0.01)。然而,添加赖氨酸对绵羊瘤胃原虫和真菌数量、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本试验得出结论,给成年小尾寒羊添加一定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市售赖氨酸,可提高小尾寒羊的日粮自由采食量和消化率,增加氮保留率;可调控瘤胃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增加瘤胃细菌总数,主要是瘤胃球菌数量;以上这些添加赖氨酸的作用是添加等氮量尿素所不能完全替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小尾寒羊 瘤胃 消化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