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湖山煤矿区童子岩组一段沉积环境浅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文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曲斗、上姚井田位于福建省永春天湖山煤矿区北缘,面积10km2。井田内地层以下二叠系童子岩组(P1t1)为主。上二叠系翠屏山组(P2cp)与童子岩组呈断层接触,覆盖于童子岩组地层之上。上姚井田童子岩组与下二叠系文笔山组(P1W)和栖霞组灰岩呈...
曲斗、上姚井田位于福建省永春天湖山煤矿区北缘,面积10km2。井田内地层以下二叠系童子岩组(P1t1)为主。上二叠系翠屏山组(P2cp)与童子岩组呈断层接触,覆盖于童子岩组地层之上。上姚井田童子岩组与下二叠系文笔山组(P1W)和栖霞组灰岩呈断层接触;曲斗井田与下二叠系文笔山组(P1W)呈断层接触。童子岩组三段,保存不全,仅见其下部近百米。二段浅海相泥岩为主,不含煤,厚度50m左右。仅对曲斗、上姚井田童子岩组一段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子岩组
地层特征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床,主要为热液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赋存于晚古生代地层中,受层位中发育的缓断裂及后期的推覆构造控制。根据矿区实例及野外矿区资料收集和岩矿内鉴定,总结本区控矿构造的特征,初步探讨构造的控...
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床,主要为热液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赋存于晚古生代地层中,受层位中发育的缓断裂及后期的推覆构造控制。根据矿区实例及野外矿区资料收集和岩矿内鉴定,总结本区控矿构造的特征,初步探讨构造的控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控矿构造
坳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湖井田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应用
3
作者
刘文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117-117,120,共2页
天湖山煤矿区南湖井田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褶曲幅度小,在30m以下,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因压扁作用,产生了煤层压薄带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指导矿井生产、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
天湖山煤矿区南湖井田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褶曲幅度小,在30m以下,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因压扁作用,产生了煤层压薄带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指导矿井生产、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运用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以永春煤矿南湖一号井为例,阐述这一变化规律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紧密褶被
区段垂高
块段岩石通风井
煤层压薄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福建东条带童子岩组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特征
4
作者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永春天湖山煤矿区为例,通过对煤矿区之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岩煤层赋存特性,在指导矿井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童子岩组
沉积环境
古生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构造应力后期改造对煤层赋存形态的制约作用
5
作者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6期39-39,42,共2页
大田上京及周边矿区由于受构造应力及其后期的改造作用,煤层沿走向产生了一系列压薄带与增厚相间出现的流变迁移条带状厚煤体。通过分析,掌握煤体展布规律,对指导矿山生产、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构造应力
后期改造
控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地质力学法”在矿井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1年第4期142-143,共2页
在矿井地质工作中,影响矿井生产正常进行的主要地质因素大多是一些中小型的各类地质构造。应用地质力学的分析方法在指导矿井地质工作及矿产普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乃至于地震地质和解决矿山大型构造有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构造应力
控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湖山煤矿区童子岩组一段沉积环境浅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文敢
机构
福建省一九七煤田地质勘探队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10期136-138,共3页
文摘
曲斗、上姚井田位于福建省永春天湖山煤矿区北缘,面积10km2。井田内地层以下二叠系童子岩组(P1t1)为主。上二叠系翠屏山组(P2cp)与童子岩组呈断层接触,覆盖于童子岩组地层之上。上姚井田童子岩组与下二叠系文笔山组(P1W)和栖霞组灰岩呈断层接触;曲斗井田与下二叠系文笔山组(P1W)呈断层接触。童子岩组三段,保存不全,仅见其下部近百米。二段浅海相泥岩为主,不含煤,厚度50m左右。仅对曲斗、上姚井田童子岩组一段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
关键词
童子岩组
地层特征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分类号
P618.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文敢
机构
福建省
出处
《能源与环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文摘
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床,主要为热液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赋存于晚古生代地层中,受层位中发育的缓断裂及后期的推覆构造控制。根据矿区实例及野外矿区资料收集和岩矿内鉴定,总结本区控矿构造的特征,初步探讨构造的控矿作用。
关键词
多金属矿
控矿构造
坳陷带
分类号
P618.2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湖井田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应用
3
作者
刘文敢
机构
福建省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年第4期117-117,120,共2页
文摘
天湖山煤矿区南湖井田地层为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褶曲幅度小,在30m以下,在褶皱形成过程中,因压扁作用,产生了煤层压薄带的变化规律。应用这个规律,指导矿井生产、确定适当的采区区段垂高;布置块段岩石通风井;留压薄带支撑顶板采煤方法的运用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以永春煤矿南湖一号井为例,阐述这一变化规律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线状紧密褶被
区段垂高
块段岩石通风井
煤层压薄带
分类号
P6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福建东条带童子岩组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特征
4
作者
刘文敢
机构
福建省
出处
《能源与环境》
2013年第1期52-54,共3页
文摘
以永春天湖山煤矿区为例,通过对煤矿区之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岩煤层赋存特性,在指导矿井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童子岩组
沉积环境
古生物特征
分类号
P611.2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构造应力后期改造对煤层赋存形态的制约作用
5
作者
刘文敢
机构
福建省
出处
《能源与环境》
2012年第6期39-39,42,共2页
文摘
大田上京及周边矿区由于受构造应力及其后期的改造作用,煤层沿走向产生了一系列压薄带与增厚相间出现的流变迁移条带状厚煤体。通过分析,掌握煤体展布规律,对指导矿山生产、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构造应力
后期改造
控煤作用
分类号
TD821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地质力学法”在矿井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文敢
机构
福建省
出处
《能源与环境》
2011年第4期142-143,共2页
文摘
在矿井地质工作中,影响矿井生产正常进行的主要地质因素大多是一些中小型的各类地质构造。应用地质力学的分析方法在指导矿井地质工作及矿产普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乃至于地震地质和解决矿山大型构造有着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构造应力
控煤作用
分类号
TD16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湖山煤矿区童子岩组一段沉积环境浅析
刘文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闽西南坳陷带(大田—龙岩)铁、硫多金属矿控矿构造特征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湖井田地层线状紧密褶皱构造形态的认识及其应用
刘文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福建东条带童子岩组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特征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浅析构造应力后期改造对煤层赋存形态的制约作用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地质力学法”在矿井地质构造中的应用
刘文敢
《能源与环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