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钢板混凝土连续组合板的试验与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文如
张培卿
刘世春
-
机构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哈尔滨市自来水公司
-
出处
《低温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15,共2页
-
文摘
论述了钢板砼连续组合结构的受力状态,内力重分布及给出了计算公式。
-
关键词
钢板
混凝土
组合结构
内力
分布
-
Keywords
Steel plate pack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
分类号
TU398.0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中氮损失特性分析
- 2
-
-
作者
刘文如
丁玲玲
王建芳
沈耀良
-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2KJA610002)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857)
-
文摘
对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氮的损失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容积负荷为1.2kg/(m^3·d)时,系统氮损失率保持在20%左右,而且在第45-58天期间氮损失率有上升趋势。分析认为氮的损失主要归因于发生在颗粒污泥内部的反硝化过程,而氨氮吹脱、厌氧氨氧化等对其贡献微弱。随着颗粒污泥粒径的逐渐增长和结构的愈加密实,反硝化效果不断增强。另外,亚硝化颗粒污泥系统具有良好的COD去除效果,COD容积负荷为2.4kg/(m2·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70%左右。COD好氧降解量的减少被增强的缺氧降解过程(反硝化)所弥补。
-
关键词
亚硝化
颗粒污泥
氮损失
反硝化
-
Keywords
nitritation
granular sludge
nitrogen loss
denitrification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钢筋砼圆柱节点抗裂度和抗剪强度的计算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薛伟辰
刘文如
-
机构
东南大学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共6页
-
文摘
本文采用弹性理论根导了钢筋砼圆柱节点搞裂度的理论公式,采用塑性理论推导了节点抗剪承载力的理论公式.结合对6个钢筋砼圆柱中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圆柱节点抗裂度和抗剪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
-
关键词
圆柱节点
抗裂度
抗剪强度
计算
钢筋混凝土柱
-
分类号
TU375.30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挠曲变形计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张培卿
刘文如
-
机构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8-26,共9页
-
文摘
本文从弹性理论出发,对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在各种连接条件下的变形计算,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提出了考虑组合板界面相对滑移的挠曲变形理论计算方法。
-
关键词
压型钢板
混凝土
地板
挠曲变形
-
Keywords
composite action
slippage
steel-deck profile
steel stud.
-
分类号
TU398.90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浅议股份经营制在施工企业中的运用
- 5
-
-
作者
刘文如
贺亚平
-
机构
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
出处
《建筑管理现代化》
1995年第1期16-18,共3页
-
文摘
一、股份经营制是施工企业制度创新的合理选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公司法”,已迫在眉捷,公司制最鲜明的特征是产权为法人所有,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承担法人资产所限定的责任。如果公司资产不能保值增值,乃至亏损,则由公司的资本不变原则的要求的将所有资产进行清算以弥补亏损,如果资不抵债,债务超过法人财产所限又无偿还能力,公司将予以破产或者被兼并。国有企业也再不能只负盈不负亏了,国有企业将与其它经济组织一道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一起跑线上,开展激烈竞争,优胜劣汰。在这一严峻的形势面前,施工企业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研究探讨选择采用那种创新制度形式,是责无旁贷的了。
-
关键词
施工企业
股份经营制
制度创新
-
分类号
F426.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辅助车道线检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闫春香
陈林昱
王玉龙
刘文如
-
机构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7期38-41,共4页
-
文摘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有着简洁高效的优势,尤其在车道保持上有着良好表现,但是面临路况复杂时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表现为车辆偏离车道现象。针对此问题,文章首先在虚拟环境下利用神经网络可视化方法分析了车道偏离的原因,然后在方法上将方向盘转角序列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同时根据车道线检测的方法求出车辆所在车道的面积作为辅助任务。文末分析对比了文章方法和递归神经网络(RNN,LSTM)方法在平稳性上的差异,最后通过虚拟实验和实车实验验证文章中的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中的方法能有效改善车辆行驶平稳性问题,和LSTM方法相比稳定性效果相近,但本方法操作应用简单,节省计算资源。
-
关键词
端到端
神经网络
自动驾驶
序列
车道线检测
-
Keywords
End to end
CNN
Autonomous driving
Sequential
Lane line detection
-
分类号
U471.1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