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拜兴图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
1
作者 李杰伟 高文 +6 位作者 罗先熔 李超 张文博 商振城 刘攀峰 邱宏蕊 刘秀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2,共14页
为优选阿拉善右旗拜兴图地区找矿预测靶区,在查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用元素变异系数、ILR变换、ILR-PCA多元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Au、Ag、Co、Cu、Pb、Zn和As等7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矿元... 为优选阿拉善右旗拜兴图地区找矿预测靶区,在查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采用元素变异系数、ILR变换、ILR-PCA多元统计分析法对研究区Au、Ag、Co、Cu、Pb、Zn和As等7种元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成矿元素主要赋存于断裂与矿化蚀变带交汇部位,Au、Ag呈现强分异富集特征,成矿潜力大;Pb、Zn、As、Co、Cu呈现低分异富集特征,成矿潜力较小。(2)ILR变换可消除原始数据的闭合效应,使元素呈现标准正态分布;ILR-PCA第一主成分能最大限度提取原始数据的综合信息,即PC1正端载荷(Au-Ag-As)为成矿指示元素,元素异常强度和形态受断裂与矿化蚀变带控制,负端载荷(Co-Cu-Pb-Zn)为多期次岩浆热液活动引起。(3)对Ⅰ号找矿靶区进行工程验证,查明靶区数条金(银)矿体,金、银含量均达到或超过最低工业品位,表明拜兴图地区具有较大的金、银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地球化学 ILR变换 ILR-PCA 找矿预测 拜兴图 阿拉善右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我国地电化学技术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攀峰 罗先熔 +4 位作者 文美兰 张佳莉 郑超杰 杨龙坤 韦选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7-55,共9页
地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勘查手段,在寻找隐伏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回顾了我国近三十年来地电化学技术从引入探讨—应用试验—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请专利—规范化研究的发展进程。简述了该技术原理发展中对异常来源的几... 地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勘查手段,在寻找隐伏矿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回顾了我国近三十年来地电化学技术从引入探讨—应用试验—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申请专利—规范化研究的发展进程。简述了该技术原理发展中对异常来源的几种认识:外加电场可直接作用于深部矿体提取相关离子;不同地质作用下不同层位存在动态离子平衡,外加电场打破浅地表动态离子平衡,相关离子被逐级提取,直至深部矿体;以及近年来提出的地电化学技术所提取的异常是由土壤中具有电活性的极细粒矿物粘土颗粒引起,与电极周围土壤及矿物中元素的化学形态有关等观点。介绍了技术方法由大功率供电、液体提取—小功率独立供电、固体提取的转变,仪器技术设备由车载式到便携式的改进及工作方式的变迁。统计了该技术应用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截至2015年12月,该技术已在全国26个省(市、区)130多个矿区开展了应用研究。目前仍存在异常来源质疑、技术改进滞后、应用成果不突出等问题,今后应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方法机制、优化仪器装备、提升技术规范、扩大应用领域,才能使地电化学技术在我国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矿 方法应用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电化学技术主要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攀峰 罗先熔 +4 位作者 文美兰 郑超杰 欧阳菲 单江涛 高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2,共13页
在回顾我国地电化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地电化学技术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2011年以来地电化学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①提出了“分段理论”成晕机理,包括成矿相关金属微粒产生(以电化学溶解为主)—金属微粒迁移(分为... 在回顾我国地电化学技术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概述了地电化学技术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2011年以来地电化学技术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①提出了“分段理论”成晕机理,包括成矿相关金属微粒产生(以电化学溶解为主)—金属微粒迁移(分为包气带区和饱水带区)—金属微粒卸载(地球化学障);②优化了供电电源可控性,实现了地电化学提取过程中相关数据(瞬时电压、电流)的采集与记录,简化了提取电极制作工艺,提高了材料性能,完善了吸附材料(聚氨酯泡塑)预处理方法;③对地电化学技术整个流程(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报告编写)进行了规范化,并起草了《地电化学测量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④在不同覆盖区(西北荒漠戈壁、东北原始森林、青藏高原冻土、内蒙风成砂等)的典型矿区取得了良好找矿成果,同时在土壤重金属修复中取得了预见性进展。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地电化学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①从宏观角度研究浅地表(基岩/风化层—土壤)元素含量变化和赋存特征,从微观角度借助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观测元素迁移形式及可能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进一步完善方法机制;②从轻便化、自动化、商品化角度出发,优化供电装置的时控性、数据储存功能,提升提取装置的可视化程度、环保材料的使用程度,并运用较为成熟的统计学方法提取地电数据中的弱异常信息,尽可能满足勘查市场需求;③加快编制相关技术规程,进一步深化地电化学技术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应用,增强技术应用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矿 成晕机理 技术规范 应用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Agadem油田STV阀与LPR-N阀试油测试技术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攀峰 刘国军 +2 位作者 孔祥吉 钱锋 宁坤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31-35,共5页
尼日尔Agadem油田引进了STV阀和LPR-N阀两种APR测试工具,形成了两种三联作试油工艺管柱。为了弄清两者在现场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将两种工艺管柱与原试油工艺进行对比,并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Agadem油田单井试油层位较多,LPR-... 尼日尔Agadem油田引进了STV阀和LPR-N阀两种APR测试工具,形成了两种三联作试油工艺管柱。为了弄清两者在现场应用的优势与不足,将两种工艺管柱与原试油工艺进行对比,并对现场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Agadem油田单井试油层位较多,LPR-N阀需要环空憋压开启,在层位较多的井让井筒处于来回憋压与放压的循环中,给套管带来疲劳破坏的风险,尤其是在低产液井,风险更高;而STV阀可以克服LPR-N阀的这一缺点,但在浅层地层使用受到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V阀 选择性测试阀 LPR-N阀 试油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2-甲基-D-赤藓糖醇-2,4-环焦磷酸合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析
5
作者 刘攀峰 乌云塔娜 +3 位作者 杜兰英 吴敏 黄海燕 杜红岩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0-416,共7页
2-甲基-D-赤藓糖醇-2,4-环焦磷酸合酶(MDS)基因曾被认为是调控植物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的一个关键节点.为解析杜仲MDS基因序列信息和预测基因功能,以叶片cD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cDNA末端快... 2-甲基-D-赤藓糖醇-2,4-环焦磷酸合酶(MDS)基因曾被认为是调控植物2-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MEP)途径的一个关键节点.为解析杜仲MDS基因序列信息和预测基因功能,以叶片cDNA为模板,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分离出杜仲MDS基因的cDNA克隆,并通过一系列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EuMDS基因cDNA全长976 bp,5'端非编码区长119 bp,3'端非编码区长146bp,编码236个氨基酸.推导EuMDS氨基酸序列中包含转运肽序列(A1~A56)以及多个植物MDS蛋白保守的功能位点(A84,A87,A89,A121,A213,A217,A221,A223,A228).推导EuMDS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40.3%,β-折叠占13.6%,螺环结构占46.2%.推导EuMDS蛋白三级结构由3个亚单位组成,并相互围绕形成1个分子内腔.系统进化分析表明EuMDS蛋白与啤酒花MDS蛋白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预测所克隆的EuMDS基因在杜仲萜类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杜仲 2-甲基-D-赤藓醇-2 4-环焦磷酸合酶(MDS) 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杜仲转录组序列的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被引量:118
6
作者 黄海燕 杜红岩 +1 位作者 乌云塔娜 刘攀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6-181,共6页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又称微卫星,是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1~6个核苷酸串联重复单元,研究发现基因组中平均每50kb就有1个SSR(Morgante et al.,1993;Kalia et al.,2011),SSR标记主要包括基因组SS... 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又称微卫星,是广泛存在于真核和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1~6个核苷酸串联重复单元,研究发现基因组中平均每50kb就有1个SSR(Morgante et al.,1993;Kalia et al.,2011),SSR标记主要包括基因组SSR和表达序列标签SSR(EST-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转录组 SSR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在水平预探井试油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攀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5-18,22,共5页
螺杆泵由于其活动部件少,可靠性高,能适应一定量含砂、蜡的流体,亦能处理高粘度的流体,以及其它一些机械采油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已逐步从采油井应用延伸到了试油井。从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其在试油井中的适应性... 螺杆泵由于其活动部件少,可靠性高,能适应一定量含砂、蜡的流体,亦能处理高粘度的流体,以及其它一些机械采油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已逐步从采油井应用延伸到了试油井。从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其在试油井中的适应性,并在葡平3,齐平5,齐平3三口水平井中进行了应用,对三口井的试油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其的抽吸能力、工作制度调整、判断油井自喷情况、获得井底流压的情况以及更加真实求取地层产能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呈现了其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水平井试油 螺杆泵试油 水平井 试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杜庆鑫 魏艳秀 +1 位作者 刘攀峰 杜红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比较并评价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为雄花用杜仲优良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材料。【方法】以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为材料,采用AlCl_3比色法测定杜... 【目的】研究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遗传变异规律,比较并评价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多样性,为雄花用杜仲优良资源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材料。【方法】以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为材料,采用AlCl_3比色法测定杜仲雄花中总黄酮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HPLC法测定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6种活性成分含量,并对8种活性成分含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杜仲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和多样性指数均以氨基酸最高,分别为206.23 mg·g^(-1)和2.05;变异系数以京尼平苷最高,达112.00%,氨基酸最低,仅为12.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绿原酸、京尼平苷及异槲皮苷5种活性成分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氨基酸除与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外,与其他活性成分相关性不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7.040%,可以用于杜仲雄花资源前期的评价选择。基于8种活性成分,将193份杜仲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8种活性成分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第Ⅰ类群种质8种活性成分含量均较低;第Ⅱ类群种质氨基酸含量最高;第Ⅲ类群种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组分含量最高;第Ⅳ类群种质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组分含量最高;第Ⅴ类群种质绿原酸和京尼平苷酸含量最高。初步明确杜仲种质雄花的不同类型。【结论】杜仲种质雄花8种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开发利用价值大,而且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很有选择潜力和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雄花 种质 活性成分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位基因最大化法初步构建杜仲核心种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洪果 许基煌 +3 位作者 杜红岩 乌云塔娜 刘攀峰 杜庆鑫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51,共10页
【目的】构建杜仲核心种质,去除基因库中的遗传冗余,为杜仲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内外54个地区的887份杜仲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9对基因组SSR引物和等位基因数目最大化策略构建杜仲核心种质。利用分子生... 【目的】构建杜仲核心种质,去除基因库中的遗传冗余,为杜仲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内外54个地区的887份杜仲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9对基因组SSR引物和等位基因数目最大化策略构建杜仲核心种质。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和统计分析软件,通过等位基因数(n)、平均等位基因数(Na)、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Shannon指数(I)、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平均基因型数(Ng)、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7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及其保留比例对所构建核心种质进行评价,结合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法和主坐标分析法(PCo A)验证和确认核心种质对原始种质的代表性。【结果】9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07个等位基因,遗传多样性参数Ne、I、H分别为5.096、1.812、0.925,表明杜仲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887份杜仲种质基于等位基因数目最大化原则得到189份核心种质和698份保留种质。189份核心种质占原始种质样品数的21.3%,保存了原始种质100%的等位基因,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Na、Ne、I、H、Ng、PIC的保留比例分别为100%、116.5%、108.7%、101.5%、100%、103.3%;以上参数经t检验,与原始种质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主坐标分析也表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样品在分布图上有着相似的分布结构,说明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代表性。698份保留种质占原始种质样品数的78.7%,保存了原始种质86.9%的等位基因,9个SSR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Na、Ne、I、H、Ng、PIC的保留比例分别为86.9%、95.7%、96.7%、99.4%、77%、99%;以上参数经t检验,与原始种质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结论】构建的核心种质具有代表性,保存了原始种质全部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群体的6个遗传多样性参数(Na、Ne、I、H、Ng、PIC)差异不显著,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样品在分布图上有着相似的分布结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均高于保留种质,在杜仲种质资源保存和建立育种群体时应优先使用核心种质。本研究为杜仲优异基因发掘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核心种质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种质资源雄花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庆鑫 刘攀峰 +2 位作者 庆军 魏艳秀 杜红岩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2-49,共8页
为更好地对杜仲种质资源雄花进行评价和利用,对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14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表明:杜仲雄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14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在12%以上,京尼平苷含量(112.00%)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 为更好地对杜仲种质资源雄花进行评价和利用,对193份不同种质杜仲雄花14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和概率分级。结果表明:杜仲雄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14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在12%以上,京尼平苷含量(112.00%)变异系数最大,其次为紫云英苷含量(89.56%)、京尼平苷酸含量(88.60%),氨基酸含量(12.52%)变异系数最小。经K-S检验,花高、雄蕊长度、雄蕊数、桃叶珊瑚苷含量、绿原酸含量、异槲皮苷含量、总黄酮含量、氨基酸含量等8个数量性状Sig值大于0.05,均符合正态分布;花径、鲜质量、干质量均呈偏态分布,去除拖尾部分,也近似看作正态分布;京尼平苷酸含量、京尼平苷含量、紫云英苷含量均不符合正态分布。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统一用(X-1.281 8S)、(X-0.524 6S)、(X+0.524 6S)、(X+1.281 8S)4个点分为5级,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性状按实际分布情况分级,使1~5级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0%、20%、40%、20%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雄花 数量性状 变异 概率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CO_3结垢诱导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宏伟 李洪建 刘攀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过饱和的CaCO3溶液并不会马上结垢,而是在结垢前有一个亚稳定的过渡期,即CaCO3的结垢诱导期。文章借鉴前人的理论,利用线性回归和作图法,分别得出了温度在85,100,115,130℃条件下的化学动力学参数、热动力学参数及有效界面张力。应用这... 过饱和的CaCO3溶液并不会马上结垢,而是在结垢前有一个亚稳定的过渡期,即CaCO3的结垢诱导期。文章借鉴前人的理论,利用线性回归和作图法,分别得出了温度在85,100,115,130℃条件下的化学动力学参数、热动力学参数及有效界面张力。应用这些参数,得出了相应温度下的CaCO3结垢诱导期及其成核速率、晶核长大速率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CaCO3结垢诱导期的饱和度与温度、流速及Mg2+与SO42-的存在因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结垢诱导期 成核速率 晶核长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瓜籽烘烤前后化学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春晓 毛多斌 +2 位作者 孙晓丽 王松 刘攀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88-1393,共6页
对烘烤前后南瓜籽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比。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萃取南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南瓜籽油脂,并将其分为酸、碱、中性三个部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中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对烘烤前后南瓜籽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比。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萃取南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南瓜籽油脂,并将其分为酸、碱、中性三个部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中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瓜籽挥发性成分中含有多种醛类和酯类化合物,烘烤后产生了大量的烷基吡嗪,其在碱性部分中的相对含量比烘烤前提高14倍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含量也有明显提高。南瓜籽油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及其酯类。还含有生物活性功能成分如植物甾醇、角鲨烯和维生素E等。烘烤后除角鲨烯含量有所降低,维生素E、植物甾醇、亚麻酸等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籽 烘烤 化学成分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果药兼用良种‘华仲3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1 位作者 乌云塔娜 刘攀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4-164,共1页
‘华仲3号’为杜仲雌株,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速生、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于杜仲各产区尤其是干旱和盐碱地区营建果园和速生丰产园,生产果实和杜仲皮。
关键词 杜仲 果用 药用 良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与喷射泵在水平井措施排液中的对比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清祥 刘攀峰 +1 位作者 杨建林 尤秋彦 《油气井测试》 2016年第2期61-63,78,共3页
螺杆泵与喷射泵由于其活动部件少,可靠性高,能适应一定量含砂、蜡的流体,亦能处理高粘度的流体,以及其它一些机械采油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螺杆泵与喷射泵的工作原理入手,对比分析了两者在试油井中的适应性,并在葡平3、齐... 螺杆泵与喷射泵由于其活动部件少,可靠性高,能适应一定量含砂、蜡的流体,亦能处理高粘度的流体,以及其它一些机械采油无法比拟的优点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螺杆泵与喷射泵的工作原理入手,对比分析了两者在试油井中的适应性,并在葡平3、齐平5和齐平3三口水平井中进行了应用,对三口井的试油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对两者的抽汲能力、工作制度、油井自喷、井底流压,以及更加真实求取地层产能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呈现了两者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喷射泵 水平井试油 水力泵 射流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井负压连续冲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薛清祥 尤秋彦 +1 位作者 胡金铜 刘攀峰 《油气井测试》 2011年第6期60-61,64,共3页
针对目前国内冲砂技术存在因过多停泵造成井筒砂重新沉到井底造成二次危害、冲砂技术不能实现负压或负压不连续的问题,研究了低压井负压连续冲砂工艺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参数优化及工具设计等。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以... 针对目前国内冲砂技术存在因过多停泵造成井筒砂重新沉到井底造成二次危害、冲砂技术不能实现负压或负压不连续的问题,研究了低压井负压连续冲砂工艺技术。论述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参数优化及工具设计等。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该技术可以实现连续负压冲砂,有效解决因为停泵造成井筒砂重新沉积的问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连续冲砂 现场应用 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花用杜仲良种‘华仲5号’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红岩 杜兰英 +2 位作者 乌云塔娜 刘攀峰 张悦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52,共1页
‘华仲5号’杜仲为雄株,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雄花量大、速生、丰产、有效成分含量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雄花采茶园,生产杜仲雄花茶。
关键词 杜仲 雄株 杜仲雄花茶 良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渠道降排水方案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志萍 韩亚 +1 位作者 刘攀峰 于福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温博Ⅱ标渠道采取渠道一侧设计管井降排水并提出3种设计方案.方案1:井间距25 m,单井抽水量480 m3/d;方案2:井间距35 m,单井抽水量600 m3/d;方案3:井间距50 m,单井抽水量720 m3/d.运用Visual... 依据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对温博Ⅱ标渠道采取渠道一侧设计管井降排水并提出3种设计方案.方案1:井间距25 m,单井抽水量480 m3/d;方案2:井间距35 m,单井抽水量600 m3/d;方案3:井间距50 m,单井抽水量720 m3/d.运用Visual MODFLOW进行模拟计算,通过对3种设计方案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在方案2的基础上对渠道降排水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得出最优降排水方案为:渠道断面C和断面D之间井间距调整为18 m,仍采用左侧单边抽水,渠道其他各处抽水井间距仍为35 m,所有抽水井单井抽水量均为600 m3/d,总井数357口,抽水30 d后渠道水位低于控制水位98.6 m.该降排水设计方案可满足施工要求且经济合理,为指导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道降排水 VISUAL MODFLOW数值模拟 降排水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果药兼用良种‘华仲10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璐 乌云塔娜 +2 位作者 杜兰英 刘攀峰 杜红岩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171,共1页
‘华仲10号’为杜仲雌株,经优树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α-亚麻酸含量高、早实、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该良种采用嫁接繁殖,适于营建杜仲高产果园和果药兼用丰产林。
关键词 杜仲 果实 Α-亚麻酸 杜仲橡胶 良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压裂与水力泵快速返排求产联作测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娟炜 甘宝安 +5 位作者 聂锴 贾丹枫 谷松龄 刘攀峰 费海滨 方红 《石油矿场机械》 2011年第3期90-92,共3页
为降低施工成本、增强对多层储层改造针对性、压后能够马上快速返排、保护储层免受二次污染,研究开发了一套在压裂过程中只下1趟管柱对目的层实现分层压裂,压后不动管柱,实现压后快速返排求产、满足生产要求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油田的有... 为降低施工成本、增强对多层储层改造针对性、压后能够马上快速返排、保护储层免受二次污染,研究开发了一套在压裂过程中只下1趟管柱对目的层实现分层压裂,压后不动管柱,实现压后快速返排求产、满足生产要求的施工工艺,保证了油田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压裂 水力泵返排联作管柱 水力喷射泵 大通径压裂封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8051F320单片机的低成本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攀峰 戴启军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10期49-51,共3页
介绍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的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以C8051F320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装置和以PC机为平台的分析处理系统。硬件电路功耗低,由单片机自带的USB接口将数据传送给PC机。软件平台采用LabVIEW可视化虚拟仪器... 介绍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的动态心电监护系统。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以C8051F320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装置和以PC机为平台的分析处理系统。硬件电路功耗低,由单片机自带的USB接口将数据传送给PC机。软件平台采用LabVIEW可视化虚拟仪器系统开发平台,将传统仪器的功能模块集成到计算机中,用户可通过修改虚拟仪器的程序改变其功能。采用USB接口实时传输心电数据,并将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为计算机外设,使该系统高速快捷、小巧便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监护 虚拟仪器 USB接口 C8051F3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