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师生角色互换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金德 范艳 +3 位作者 邹智荣 刘承杏 李明 黄素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0-421,共2页
传统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从预定的目标出发,经过预定的过程,得出预定的结论,确定的轨道造成了学生思维的直线性。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是消极的、被动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学生受讲课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限制,而缺... 传统教育是教师讲,学生听。从预定的目标出发,经过预定的过程,得出预定的结论,确定的轨道造成了学生思维的直线性。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是消极的、被动的,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真正得到体现。学生受讲课教师能力和水平的限制,而缺乏生机和发展^[1]。教研室以改变教学方法为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实验教学 角色互换 学生思维 师生 教师能力 传统教育 教学环境 主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14个少数民族的体质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明 王晓晴 +3 位作者 孙俊 李雪雁 邹智荣 刘承杏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598,共3页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云南 体质特征 人口普查 聚居区域 石器时代 多民族 居住地 中国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雪雁 李跃敏 +6 位作者 孙俊 邹智荣 王金德 范艳 刘承杏 陈绍春 李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 教学探讨 医学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模式 解剖学课程 学时安排 授课方法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L_5-S_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前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宗良 邹智荣 +1 位作者 刘承杏 宋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为经皮穿刺L5 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前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L5 S1椎间盘前方的毗邻关系。结果 :L5 S1椎间盘前方存在一个由左、右髂血管和骶岬上缘平面围成的“△”相对安全区 ,该区的面积是 11... 目的 :为经皮穿刺L5 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前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2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L5 S1椎间盘前方的毗邻关系。结果 :L5 S1椎间盘前方存在一个由左、右髂血管和骶岬上缘平面围成的“△”相对安全区 ,该区的面积是 11.5 9± 3.34(7.40~ 17.42 )cm2 ,在该区内没有大的血管和神经干。结论 :用穿刺导管从腹前壁经腹膜直抵椎间盘前面 ,椎间盘前方的小肠被“T”型杵状压腹器自动推开 ,从而可经双侧髂血管之间由前面较安全地穿入椎间盘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与肾血管关系的多层螺旋CT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平 李兴国 +3 位作者 包颜明 刘承杏 陈绍春 王金德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血管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0例无泌尿系统疾病的活体进行肾血管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图像重建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与肾血管的空间关系,包括肾血管的类型、走行方向、位置及毗邻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螺旋CT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和血管关系。材料和方法:对20例无泌尿系统疾病的活体进行肾血管造影和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图像重建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与肾血管的空间关系,包括肾血管的类型、走行方向、位置及毗邻关系。结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前方,无血管跨越者23侧占57.5%,有血管跨越者17侧占42.5%;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后方,无血管跨越者31侧占77.5%,有血管跨越者9侧占22.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图象重建可清晰地显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与肾血管关系,对诊断和治疗该部位地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