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杂交笛鲷人工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陈国华
尹绍武
雷从改
廖经球
林海城
刘扬溪
-
机构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
海南生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
-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
文摘
红鳍侑鲷(♀,40尾)×千年笛鲷(♂,45尾)杂交,得到受精卵2.2kg,浮卵率为78.57%,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0.51%,共得到健康仔鱼349.2万尾;千年笛鲷(♀,30尾)×红鳍笛鲷(♂,28尾)的杂交,不成功。在水温27.5~33.5℃、盐度27.5~32.5、pH7.6~8.3、溶解氧4~6mg/L条件下,杂交笛鲷仔鱼经过32d的培育,用3个育苗池塘(面积共0.933hm^2)培育出平均全长36.8mm的幼鱼44.4万尾,单位面积培育鱼种47.57万尾/hm^2,育苗成活率为8.95%。
-
关键词
红鳍笛鲷
千年笛鲷
亲鱼培育
池塘育苗
杂交
-
Keywords
Lutjanus erythopterus
emperor snapper L.sebae
broodstock cultivation
fry rearing in seawater pond
hybrid
-
分类号
S965.399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斜带石斑鱼工厂化育苗水体理化因子分析
- 2
-
-
作者
吴廷昌
冯煜
骆剑
刘扬溪
黄飞
陈国华
-
机构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热带生物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青利水产繁殖有限公司
-
出处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
基金
国家863项目(2012AA10A407
2012AA10A414)
+1 种基金
海南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1GB2E20002)
海南大学青年基金资助(qnjj1154)
-
文摘
以斜带石斑鱼育苗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碎屑食物链为基础的工厂化育苗方法,研究了育苗期间水体中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pH、光照和溶氧等理化因子的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斜带石斑鱼育苗的方法。结果表明,随着育苗时间的增加,水体中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质量浓度均表现出增加趋势,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变化关系:y=4.3854x0.287,R2=0.8625,水体的溶氧质量浓度均在5.7mg·L-1以上,pH变化范围为7.15~7.92。育苗后期氨氮质量浓度维持在5mg·L-1以上,温度变化范围为27~29℃,盐度变化范围为30~34,光照强度平均值变化范围为1075~2320lx,一天中水面直射光照射面积和时间也呈现一定的线性变化关系:y=0.0177x2-0.1878x+0.5243,R2=0.9799。育苗期间池底水的氨氮、硝酸氮、亚硝酸氮、溶氧和pH与表层、中层差异显著,鱼苗生长良好。
-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育苗方法
理化因子
-
Keywords
Epinephelus coioides
breeding way
physical and chemical elements
-
分类号
S965.33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