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中浅层铝土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慧光 黄攀峰 《中州煤炭》 2010年第7期25-27,共3页
阐述了河南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以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法在铝(黏)土矿勘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中浅覆盖层铝(黏)土矿勘查中的物理前提和成果的定性、定量解释方法,总结了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法测量与钻探验证相互结合的勘查方法... 阐述了河南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以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法在铝(黏)土矿勘查中的应用为例,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在中浅覆盖层铝(黏)土矿勘查中的物理前提和成果的定性、定量解释方法,总结了高密度电阻率剖面法测量与钻探验证相互结合的勘查方法,该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铝土矿资源的开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铝土矿 勘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的副作用及其预防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中 刘彩 刘慧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6-298,共3页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的副作用及预防经验。方法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169例患者,男83例,女86例,年龄0.5~75岁;血管瘤155例,淋巴管瘤14例。结果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治愈率85.2%(144/169),好转率9.47%(16/169)。平阳霉素副作用可... 目的总结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的副作用及预防经验。方法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169例患者,男83例,女86例,年龄0.5~75岁;血管瘤155例,淋巴管瘤14例。结果平阳霉素治疗脉管瘤治愈率85.2%(144/169),好转率9.47%(16/169)。平阳霉素副作用可分为长期副作用和短期副作用。长期副作用:①肌肉萎缩3例;②注射部位组织皮肤坏死5例。短期副作用:①局部肿胀109例;②发热12例;③口腔黏膜溃疡13例;④过敏反应1例;⑤虚脱3例。结论平阳霉素注射量较大,可使组织溃疡、糜烂,甚至坏死,长期则引起肌肉萎缩。平阳霉素注射时应特别注意注射部位、剂量、速度,达到预防、减少副作用,增加治疗作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抗生素类 抗肿瘤 药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国栋 李振华 +1 位作者 刘慧光 王卫东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第5期120-123,共4页
砂岩型铀矿床是指工业铀矿化主要产于砂岩(包括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中的铀矿床。本文通过对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结合区域重磁特征分析,发现区内存在两个有利砂岩型铀矿成矿的盆地;再参考区域内的航空放射性资... 砂岩型铀矿床是指工业铀矿化主要产于砂岩(包括含砾砂岩、粉砂岩、泥岩)中的铀矿床。本文通过对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结合区域重磁特征分析,发现区内存在两个有利砂岩型铀矿成矿的盆地;再参考区域内的航空放射性资料,布置了两个地面验证区域,使用地面伽玛总量测量的手段,成功发现9个伽玛总量偏高场,37个矿化异常点;矿化点地表取样的铀含量多数超过工业边界品味,最高铀含量超过0.19%,接近工业品位的4倍;通过航磁、航重、航空伽玛、地面伽玛等综合物探技术在本区内的应用,发现该区域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具有较高的可能寻找到大型的砂岩型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伽玛总量 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重度左心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慧光 高兴义 +1 位作者 陈彦民 冯建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4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加用BiPAP辅助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时加用BiPAP辅助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与动脉血气等参数,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加用BiPAP辅助通气治疗后血压、心率与动脉血氧含量(SaO2)等均有明显改善。应用12~36 h后,上述参数逐步改善直至恢复正常。结论:急性左心衰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早加用无创呼吸机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 双水平正压通气呼吸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电法探测采空区及充填物分界面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顾光跃 刘慧光 王纪中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151-153,共3页
采用高密度电法,选择120道10m电极距,运用被探测目的物与围岩的电性差异,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对矿山深部采空区进行探测,查明了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对采空区内充填物的分界面及标高进行了有效划分,探明了采空区内充填的泥、碎石等混合物的... 采用高密度电法,选择120道10m电极距,运用被探测目的物与围岩的电性差异,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对矿山深部采空区进行探测,查明了采空区的空间分布,对采空区内充填物的分界面及标高进行了有效划分,探明了采空区内充填的泥、碎石等混合物的顶部标高和一矿体的开采深度。为预防地质灾害、政府建设规划决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法 深部采空区 充填物 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