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接触器除氧实验研究及其传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惠峰 邵嘉慧 何义亮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6,共5页
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作为膜接触器,主要考察了水流量、真空度以及水温对水中溶解氧的去除效率及其传质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膜接触器长期运行后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并对此时的污染膜阻力及总传质阻力做了定量的计算.实验结果表... 采用疏水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组件作为膜接触器,主要考察了水流量、真空度以及水温对水中溶解氧的去除效率及其传质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膜接触器长期运行后引起的膜污染问题并对此时的污染膜阻力及总传质阻力做了定量的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操作条件下,膜接触器能得到较理想的除氧效果.除氧效率和膜传质系数变化规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 膜接触器 锅炉给水 除氧效率 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勒河流域植物群落梯度变化及景观异质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伟 郝媛媛 +2 位作者 张娟 刘惠峰 颉耀文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50-2059,共10页
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对231处植物调查样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数据和现有植物植被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群落和植被景观进行了分类和细化,研究了疏勒河流域植物分布随地形等要素所发生的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线性抽样测量法计算... 以疏勒河流域为研究区,在对231处植物调查样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遥感数据和现有植物植被数据,对研究区植被群落和植被景观进行了分类和细化,研究了疏勒河流域植物分布随地形等要素所发生的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线性抽样测量法计算网格线上的相对频率,依据该指标对研究区植物景观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以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柽柳(Tamarixsp.)、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等群落为主,这些群落交错分布,相互影响,是研究区中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的重要因素,形成了疏勒河流域独特的植被群落体系。沿不同的海拔,在垂直网格线上植被类型较丰富,分布较杂,相对频率均在50%以下,从景观异质性的不同梯度表现来看,优势种群中各植被类型的相对频率均不高,通过垂直方向上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植物群落和植被景观的整体异质性较低,更多表现为在异质化方向上的均质性。而沿纬度走向,水平网格线上植被分布单一,而且单一植被分布面积较广,优势种群表现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空间分布 景观异质性 线性抽样测量 相对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