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优化区域性产业结构的思考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忠琦
-
机构
沈阳工业学院经贸管理分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3-76,共4页
-
文摘
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区域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条件。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 ,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 ,也是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地区资源从而使区域经济获得较高水平效益的重要基础。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点是市场需要。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标准是看其能否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看其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先进性。与国外及国内发达省份相比 ,辽宁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潜力很大。
-
关键词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地区优势
辽宁
第三产业
-
分类号
F127.3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王玲莉
刘忠琦
-
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0-144,共5页
-
文摘
当前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已经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进行了转移,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日益显露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这种综合国际背景下,我国的服务贸易也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总量飞速发展同时,我国服务贸易也表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缺乏技术含量等不足,造成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在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服务贸易现状、从TC和RCA指数以及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对中美日三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的基础上,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应当做到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质量的提升;强化政府作用,优化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
-
关键词
服务贸易
国际竞争力
比较优势
贸易结构
低碳经济
-
分类号
F740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高校末位区间重修制的反向激励机制探析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杨凤
刘忠琦
-
机构
沈阳理工大学
-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1,共3页
-
基金
沈阳理工大学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基金项目<末位区间重修制的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末位区间重修制度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中对传统考试管理制度的一项制度变革与设计,并在某些高校得到实施。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演绎,分析了末位区间重修制度在大学生中间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等方面所发挥的反向激励机制效应,在肯定末位区间重修制以“外在制度”制约学生“内在惰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提出了该制度可能存在的弊端及日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关键词
末位区间重修
反向激励机制
制度设计
-
分类号
G642.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于落实科教兴省战略的几点思考
- 4
-
-
作者
李小青
刘忠琦
-
机构
中共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
沈阳工业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58,共4页
-
文摘
关于落实科教兴省战略的几点思考李小青刘忠琦自1988年辽宁省提出“科技兴辽”(后完善为“科教兴辽”)直至前不久召开的第八次党代会将“科教兴省”作为全省至本世纪末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
-
关键词
科教兴省战略
科技发展
科技工作
氧气顶吹
科技体系
知识产
老工业基地改造
科技体制改革
技术创新
优惠政策
-
分类号
D67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