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基组配改良剂对早稻和晚稻Cd-As吸收转运影响的比较
1
作者 陈伟盛 黄连喜 +6 位作者 高双全 李大伟 魏岚 李翔 梁杰聪 刘忠珍 刘传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7-1169,共13页
稻田Cd-As复合污染安全利用是华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炭基改良剂对Cd-As复合污染稻田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的改良剂,为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 稻田Cd-As复合污染安全利用是华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炭基改良剂对Cd-As复合污染稻田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的改良剂,为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东省常用的杂交水稻‘软华优6100’(早稻)和‘野香优9号’(晚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对照)、BO(生物炭∶有机肥=1∶1)、BS(生物炭∶海泡石=1∶1)、BB(生物炭∶膨润土=1∶1)和BA(生物炭∶碱渣=1∶1),测定水稻产量和主要器官的Cd和As含量,计算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炭基组配改良剂显著提升了早稻产量,增幅为26.87%~48.93%;晚稻产量只有BO处理下显著增加26.16%。炭基组配改良剂降低早稻和晚稻糙米Cd含量(40.23%~67.89%和7.64%~32.91%),但提高了早稻糙米As含量(44.09%~67.73%),而对晚稻糙米A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其中BS处理降Cd效果最好,但升As效果也最高,而且对早稻和晚稻的影响表现一致。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与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有效态As则与土壤理化性质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糙米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稻壳/茎叶/稻根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糙米中As含量与糙米/稻壳/茎叶中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控制Cd-As复合污染土壤上糙米中Cd和As含量必须根据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转运机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控制其吸收和转运。研究结果为华南地区糙米Cd和As含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d-As复合污染 早稻 晚稻 生物炭 组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草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忠珍 曾芳 +2 位作者 黄玉芬 王荣辉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8-50,共3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丁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反相C18柱,215nm检测波长,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40℃柱温条件下,丁草胺的保留时间为5.0min;检测线性范围为0.0629~31.4336mg/L;在空白石油醚中添加0.0982、0.1965、0.7858、1.9646、11.7... 建立了一种测定丁草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选用反相C18柱,215nm检测波长,乙腈的水溶液为流动相,40℃柱温条件下,丁草胺的保留时间为5.0min;检测线性范围为0.0629~31.4336mg/L;在空白石油醚中添加0.0982、0.1965、0.7858、1.9646、11.7876、23.5752mg/L浓度的丁草胺标准样,平均回收率为95.97%~104.79%,变异系数为0.02%~4.35%,可满足快速、准确、方便的测定环境样品中丁草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兽用抗生素的环境残留研究 被引量:47
3
作者 国彬 姚丽贤 +5 位作者 刘忠珍 何兆桓 周昌敏 李国良 杨苞梅 黄连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8-945,共8页
畜禽废物中的抗生素可造成土壤及水体的抗生素污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了广州市代表性养殖场畜禽废物、施用畜禽粪土壤和鱼塘水中尼卡巴嗪、喹乙醇、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含量。结果... 畜禽废物中的抗生素可造成土壤及水体的抗生素污染,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了广州市代表性养殖场畜禽废物、施用畜禽粪土壤和鱼塘水中尼卡巴嗪、喹乙醇、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抗生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猪粪、鸡粪中抗生素含量最高的均为四环素类,分别为123.76、14.59 mg.kg-1;含量最低的均为氯霉素类,分别为2.35μg.kg-1、0.08 mg.kg-1;小猪猪粪中抗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猪。鱼塘水中抗生素含量较高的是四环素(5.16μg.L-1)与磺胺对甲氧嘧啶(4.78μg.L-1),土霉素在所有样点中均未被检出。施用禽畜粪土壤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含量较高,分别为70.40、49.77μg.kg-1;磺胺甲基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甲砜霉素、氯霉素、喹乙醇均未被检出。粪样中的抗生素可导致土壤和水体的抗生素污染,TCs、QNs和NCZ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安全的威胁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抗生素 畜禽废物 土壤 鱼塘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40
4
作者 刘辉 王凌云 +1 位作者 刘忠珍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3-216,共4页
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其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粪便废弃物污染已成为公害,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及病菌,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空气、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并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必须... 随着畜禽养殖业发展,其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粪便废弃物污染已成为公害,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及病菌,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空气、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并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必须加大畜禽业污染综合治理,确保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通过对我国畜禽粪便污染现状、无害化处理方式及其资源化利用特点分析评价,提出畜禽业污染综合治理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污染 对策 生态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不同形态草酸的提取测定 被引量:17
5
作者 曾芳 刘忠珍 +2 位作者 许桂芝 王荣辉 欧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16-219,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不同温度和盐酸加入量对菠菜、苋菜、芫荽、韭菜4种蔬菜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提取测定的影响。水溶性草酸用不同温度的水溶液提取,总草酸用不同量的0.5mol/LHCl浸提,离心稀释过滤后上机测定。菠菜和苋菜的水溶性草酸随... 采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不同温度和盐酸加入量对菠菜、苋菜、芫荽、韭菜4种蔬菜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提取测定的影响。水溶性草酸用不同温度的水溶液提取,总草酸用不同量的0.5mol/LHCl浸提,离心稀释过滤后上机测定。菠菜和苋菜的水溶性草酸随提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总草酸含量在0.5~2ml0.5mol/LHCl范围内随盐酸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而芫荽和韭菜的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含量随提取温度和盐酸加入量的变化不大。采用2ml0.5mol/LHCl浸提总草酸,用沸水浴20min浸提水溶性草酸,适用于不同类型蔬菜样品草酸的提取测定。4种蔬菜中草酸的加标回收率在95.5%~103.5%之间,水溶性草酸和总草酸含量顺序均为菠菜>苋菜>韭菜>芫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小、灵敏、回收率高等特点,适用于蔬菜不同形态草酸的提取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草酸 提取 离子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矿物和胡敏酸对阿特拉津的吸附-解吸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玉芬 刘忠珍 +2 位作者 李衍亮 魏岚 杨少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选取了6种土壤矿物(蒙脱石、高岭石、钙饱和处理蒙脱石、钙饱和处理高岭石、无定型氧化铁和无定型氧化铝),以及从土壤中提取纯化的3种胡敏酸为材料,采用批量吸附平衡法,研究土壤矿物和胡敏酸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各吸附剂对... 选取了6种土壤矿物(蒙脱石、高岭石、钙饱和处理蒙脱石、钙饱和处理高岭石、无定型氧化铁和无定型氧化铝),以及从土壤中提取纯化的3种胡敏酸为材料,采用批量吸附平衡法,研究土壤矿物和胡敏酸对阿特拉津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各吸附剂对阿特拉津的吸附均能采用Frundlich方程进行较好地拟合(r≥0.982,p<0.01)。胡敏酸对阿特拉津具有最大的吸附性能,其固-液分配系数(Kd值)随平衡浓度(Ce值)的变化基本恒定,吸附等温线呈线性(Frundlich方程常数N≈1),吸附以分配溶解作用为主,吸附可逆性较高。黏土矿物(特别是蒙脱石)对阿特拉津也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Kd值随Ce值增加而增加,吸附等温线呈S型(N>1),吸附主要是通过表面亲水作用。无定型氧化铁铝的Kd值随Ce值增加而降低,当Ce达到一定水平后,Kd趋于恒定,吸附等温线呈L形(N<1),吸附主要是通过无定型氧化物表面的羟基与阿特拉津分子间的化学键合作用,吸附可逆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矿物 胡敏酸 阿特拉津 吸附 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类兽药对土壤生化功能及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国彬 姚丽贤 +5 位作者 刘忠珍 何兆桓 周昌敏 李国良 杨苞梅 黄连喜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600,共5页
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对土壤呼吸作用、硝化作用、氨化作用、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及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呈现"激活-抑制"循环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 研究了磺胺类药物对土壤呼吸作用、硝化作用、氨化作用、铵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及全氮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呈现"激活-抑制"循环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g土)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规律,因此,磺胺类药物残留会抑制土壤呼吸作用。相对较低浓度药物残留(10 mg/kg土)对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呈现"激活-恢复"的规律,而相对较高浓度药物残留(50 mg/kg土)对土壤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则一直呈现"激活"的状态,因此,磺胺类药物残留会刺激土壤的硝化作用与氨化作用。土壤氮素是生物圈内氮循环的重要指标,磺胺类药物残留对土壤氮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若长期保持着较高残留水平,则会破坏土壤的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 土壤呼吸作用 土壤硝化作用 土壤氨化作用 土壤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畜禽粪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 被引量:14
8
作者 曾芳 黄玉芬 +1 位作者 刘忠珍 欧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土壤、猪粪和鸡粪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分别采用乙酸乙脂、氨化乙酸乙脂和甲醇3种有机溶液超声提取,浓缩脱脂后经固相萃取小柱纯化,Xbridge C18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土壤、猪粪和鸡粪中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3种氯霉素类抗生素残留。分别采用乙酸乙脂、氨化乙酸乙脂和甲醇3种有机溶液超声提取,浓缩脱脂后经固相萃取小柱纯化,Xbridge C18色谱柱分离后用紫外检测器检测。在0~10mg/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达到0.9999。氯霉素、甲砜霉素和氟甲砜霉素的检出限分别为10、4、7μg/L。乙酸乙脂对3种抗生素的加标回收率在76.0%~102.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3%~7.3%,氨化乙酸乙脂次之,甲醇的综合提取效果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氯霉素 甲砜霉素 氟甲砜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硝酸盐和草酸盐的同时提取和离子色谱法测定 被引量:9
9
作者 曾芳 王荣辉 +2 位作者 刘忠珍 许桂芝 欧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2-774,共3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3种浸提液对芥菜和葱中硝酸盐和草酸盐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水溶性草酸盐时,可直接用水提取;同时测定硝酸盐和总草酸盐含量时,选择含0.5mol·L^-1盐酸溶液2mL的浸提...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3种浸提液对芥菜和葱中硝酸盐和草酸盐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水溶性草酸盐时,可直接用水提取;同时测定硝酸盐和总草酸盐含量时,选择含0.5mol·L^-1盐酸溶液2mL的浸提液效果较好;采用IonPac AS11阴离子分析柱,抑制电导检测器,淋洗液为8mmol·L^-1氢氧化钠溶液,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25μL时,可有效分离和定量测定蔬菜中硝酸盐和草酸盐的含量,NO3^-和C2O4^2-的线性范围在20mg·L^-1以内,检出限分别为0.02,0.05mg·L^-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2.3%,硝酸盐和草酸盐的加标回收率在95.1%~103.2%,95.5%~103.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硝酸盐 草酸盐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海造田水稻土磷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辉 刘忠珍 +2 位作者 杨少海 胡正义 赵言文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7-202,共6页
沿海农田N、P排放是沿海湿地和近海水质污染源之一。研究围海造田土壤P化学行为对评价其水质污染风险,制定兼顾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P肥管理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3个代表性时期(宋代,明代,现代)围海造田水稻田土壤为研... 沿海农田N、P排放是沿海湿地和近海水质污染源之一。研究围海造田土壤P化学行为对评价其水质污染风险,制定兼顾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P肥管理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3个代表性时期(宋代,明代,现代)围海造田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温度条件下(15℃,25℃,35℃)土壤P吸附动力学,并获得了其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的P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Langmuir、Freundlich及Temkin等温吸附方程拟合,而以Freundlich方程的拟合度最高;水稻土壤P吸附热(△H0)分别为4.39,11.40,15.97 kJ/mol,对照前人的研究结果,推测围海造田土壤P吸附作用力是氢键力和偶极间力为主。②土壤最大吸附量(Qm)依次为:宋代>明代>现代土壤,说明,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土壤保持P容量增加,土壤固P能力增强。土壤最大吸附量(Qm)与有机质之间呈线性正相关(p<0.01),因此,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有利于增强土壤P吸附能力。随着温度的上升,土壤最大吸附量逐渐增大,建议选择高温季节使用P肥,可有利于P吸附,降低农田土壤P排放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海造田 吸附动力学 热力学参数 水稻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对丁草胺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玉芬 刘忠珍 +4 位作者 魏岚 李衍亮 黄连喜 黄庆 许桂芝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0-409,共10页
为了解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对农药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贡献率,以及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无机组分的结合方式和复合程度如何影响有机质对农药的吸附,选取我国6个省区的7种理化性质差别较大的土壤,并采用物理方法提取该7种土壤的三个粒... 为了解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对农药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贡献率,以及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无机组分的结合方式和复合程度如何影响有机质对农药的吸附,选取我国6个省区的7种理化性质差别较大的土壤,并采用物理方法提取该7种土壤的三个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黏粒:<0.002mm;粉粒:0.02~0.002 mm;砂粒:0.05~0.02 mm)为研究材料,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丁草胺在不同土壤和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固/液界面的分配规律。同时,定量计算土壤各粒径组分对丁草胺的吸附贡献率,并从有机无机复合体角度探讨不同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TOC)对丁草胺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组分对丁草胺具有最大的吸附量和较小的解吸率,而砂粒组分对丁草胺则具有较小的吸附量和最大的解吸率。土壤黏粒、粉粒和砂粒组分对丁草胺的吸附贡献率分别为36.7%~72.4%、21.7%~50.5%和<10%。TOC是影响各粒径组分对丁草胺吸附的主要原因,但其影响程度受各粒径组分中TOC的理化性质以及其与无机矿物的复合程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有机无机复合体 粒径 吸附 总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玉芬 曾芳 +3 位作者 王荣辉 欧俊 许桂芝 刘忠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9-151,共3页
阿特拉津(Atrzine)是典型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期长,且具有淋溶性,可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而备受关注。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土壤中阿特拉... 阿特拉津(Atrzine)是典型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期长,且具有淋溶性,可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而备受关注。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述了有机质、土壤矿物、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对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影响,及其吸附数学模型和吸附机理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阿特拉津 吸附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污染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辉 刘忠珍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的类型、多环芳烃、农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了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 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植物修复的类型、多环芳烃、农药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原理与技术研究进展情况。探讨了有机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有机污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消化炉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桂芝 欧俊 +2 位作者 黄玉芬 魏岚 刘忠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4期216-217,共2页
应用石墨消化炉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温度均匀、工作效率高,适合大批量土壤样品的测定,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石墨消化炉加热法 有机质含量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矿业权的产权属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婉雯 闫镇海 +1 位作者 李岩 刘忠珍 《地质技术经济管理》 2003年第5期35-39,共5页
本文在明确矿业权定义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矿业权的沿革,阐明了我国矿业权的法律特征,论述了矿业权与矿产资源所有权的关系。
关键词 矿业权 探矿权 采矿权 矿产资源 矿业管理 矿产资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广东省多宝水库水质变化调查
16
作者 魏岚 刘传平 +5 位作者 陈勇 孙丽丽 刘忠珍 邹献中 巫金龙 杨少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71-175,共5页
2011—2012年对多宝水库16个采样点进行了定期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对各采样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主要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在采样... 2011—2012年对多宝水库16个采样点进行了定期水质监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有机污染综合指数法对各采样点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对水库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其主要来源。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在采样期间均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磷、总氮、NH3-N、BOD;有机污染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多宝水库主体水域水质除冬季为一般水质外,其余季节为严重污染或中等污染,其主要污染源可能是上游猪场养殖废水排放。猪场废水入库河段的水体全年为劣V类,属于严重污染水平;主要超标污染指标与主体水域一致。水库水体中Cu、Zn、As的含量均未超标,只有Mn含量在春秋两季超标。在检测的4种抗生素中,氯霉素和四环素可以在水库水体中被检出,而其在猪场附近水体中的含量分别达到5.35、18.56μg/L。多宝水库的氮磷等有机污染以及抗生素污染可能主要来源于上游养猪场废水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水库 水质评价 水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替代+减量施肥对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泽煌 陈伟盛 +6 位作者 黄连喜 田利华 刘忠珍 劳栋添 邓建云 黄庆 魏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农林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农业发展。研究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为珠江三角洲香蕉产区化肥减量与土壤培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农林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农业发展。研究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为珠江三角洲香蕉产区化肥减量与土壤培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相结合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CK)、减施化肥10%+低量有机肥(T1)、减施化肥20%+高量有机肥(T2)、减施化肥10%+低量炭基有机肥(T3)和减施化肥20%+高量炭基有机肥(T4)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对香蕉生长势、产量、叶片营养元素、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处理(T1~T4)可以提高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其中对pH的影响在香蕉成熟期更为显著、提高了0.38~0.77;有机质含量则是前期提高更为显著、比对照提升6.62%~56.09%,且随有机物料施加量的增加而提高。香蕉成熟期的土壤大量元素以及钙、镁含量整体高于抽蕾期,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1~T4处理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叶片营养元素方面均有正向效果,其中施加炭基有机肥的T3和T4处理效果更佳,香蕉产量分别提高14.44%和13.43%;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13.09%~21.99%、3.98%~17.32%、28.09%~41.57%。【结论】综合分析香蕉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替代+减量施肥(10%~20%)处理是适宜珠江三角洲香蕉的生长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炭基有机肥 减量施肥 土壤理化性质 香蕉产量 香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影响地带性土壤等温吸附丁草胺的特征及关键机制
18
作者 李翔 张纯 +4 位作者 邓建云 许桂莲 韦木莲 魏岚 刘忠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21-2329,共9页
为解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炭添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明确生物炭影响地带性土壤等温吸附丁草胺的特征及关键机制,本研究采用9种不同理化性质地带性土壤,加入系列用量稻壳生物炭,考察了丁草胺在生物炭-土壤混合体中的等温吸附特征。结果表... 为解析土壤理化性质与生物炭添加效果之间的相关性,明确生物炭影响地带性土壤等温吸附丁草胺的特征及关键机制,本研究采用9种不同理化性质地带性土壤,加入系列用量稻壳生物炭,考察了丁草胺在生物炭-土壤混合体中的等温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生物炭添加剂量条件下,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遵循Freundlich吸附模型,生物炭添加显著增加了9种地带性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能力[模型平衡常数(Kf)增加],降低了线性吸附的程度[模型指数(1/n)降低]。生物炭添加剂量越高,丁草胺吸附容量越大。热力学计算结果显示,在0.5%~2%生物炭添加条件下,丁草胺在地带性土壤中的吉布斯自由能为-16.30~-21.67 kJ·mol^(-1),表明吸附过程是自发且有利的。皮尔森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与Kf增长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土壤可溶性有机质抑制生物炭对丁草胺的吸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当土壤未添加生物炭时,土壤有机碳、pH、黏粒、粉粒4种土壤理化性质对Kf值的解释能力高达99%,而当生物炭添加为0.5%、1%、2%时,土壤有机碳、pH、黏粒、粉粒4种土壤理化性质对Kf值的解释能力分别下降至83%、70%、90%。通径系数研究表明,生物炭添加剂量从0上升至1%时,土壤黏粒和土壤粉粒对丁草胺吸附的直接作用系数增大,而有机碳和pH对丁草胺吸附的直接作用系数减小。研究表明,生物炭输入改变了丁草胺的吸附特征,土壤黏粒和土壤粉粒等土壤质地因素对丁草胺吸附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炭 丁草胺 等温吸附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技术对菜心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岚 王泽煌 +5 位作者 陈伟盛 黄连喜 田利华 刘忠珍 劳栋添 黄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31-41,共11页
【目的】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环境友好、保持耕地质量的国家战略,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优化施肥和化肥减量措施对广东江门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地平衡有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环境友好、保持耕地质量的国家战略,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优化施肥和化肥减量措施对广东江门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地平衡有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供港和珠三角蔬菜基地——广东江门市为研究基地,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习惯施肥(T1)、优化施肥(T2)、优化施肥+有机肥替代N肥15%(T3)、优化施肥+有机肥替代N肥30%(T4)、优化施肥+炭基有机肥替代N肥15%(T5)、优化施肥+炭基有机肥替代N肥30%(T6)7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对菜心产量、叶片营养元素累积、菜心品质及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等的影响。【结果】除CK外,与T1相比,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处理(T2~T6)对菜心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28.15 t/hm^(2)),其次为T3处理(26.35 t/hm^(2));菜心营养元素含量并未受到有机替代的影响;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累积量相比T1均有增加,其中T2处理菜心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提高12.58%),氮、磷、钾元素累积量以T6最高,分别是T1的1.19、1.18和1.18倍;但所有处理均提高了菜心的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9.49%~22.63%和18.96%~126.37%);所有处理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也均高于T1,而T2处理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最高(N为2.77、P为7.38、K为3.69),其次是T6处理(N为2.17、P为5.78、K为2.89);采用有机替代处理(T3~T6)的pH值均高于单施化肥,其中T6处理与T1差异最大(0.62个单位),T2~T6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T1(9.75%~34.31%)。【结论】与T1相比,所有处理均不会使蔬菜减产,其中T2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增加、菜心品质提高、效益增加和土壤性质改良的基础上,T3处理效果最佳,因此15%的有机肥替代N肥可能是最适宜江门蔬菜基地菜心成本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炭基有机肥 优化施肥 有机替代 菜心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阴极保护智能监控系统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怡恒 刘忠珍 李瑞波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2-83,共2页
结合实际设计了智能控制系统总体框架,并进行控制系统电位自动采集传输系统、恒电位仪远程监控系统和阴极保护智能化管理平台3部分的开发。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测量准确性高,远程实时监控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腐蚀防护 阴极保护 智能化监控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