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洪水型浊流砂体形成及分布的沉积模拟实验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忠保 龚文平 +3 位作者 王新海 张春生 罗顺社 江山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6-30,37,共6页
利用沉积模拟实验技术,通过大量洪水浊积砂体的原型资料,结合洪水型浊流的形成环境和条件,设计了洪水型浊流的模拟实验方案,论述了不同斜坡长度、坡度、初始流速、泥沙比例和含沙浓度等参数条件下洪水型浊流的形成过程,剖析了洪水型浊... 利用沉积模拟实验技术,通过大量洪水浊积砂体的原型资料,结合洪水型浊流的形成环境和条件,设计了洪水型浊流的模拟实验方案,论述了不同斜坡长度、坡度、初始流速、泥沙比例和含沙浓度等参数条件下洪水型浊流的形成过程,剖析了洪水型浊流沉积作用规律,揭示了洪水型浊流砂泥质的分布与沉积特征,分析了湖底地形对洪水型浊流沉积作用的控制,探讨了洪水型浊流砂体形成及发育的水动力机制。实验表明,斜坡带的坡度与高差、湖底地形、湖水位及初始流速等对参数对洪水型浊流沉积有重要影响,洪水型浊流的泥沙含量决定了其流动行为及沉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牵引流 洪水型浊流 洪水沉积 斜坡带 沉积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折带上深切谷的形成及发育沉积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忠保 龚文平 +3 位作者 张春生 王新海 罗顺社 江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2-34,共3页
利用沉积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坡折带上深切谷的形成过程,剖析了斜坡带控制下的深切谷发育特征,分析了坡折带上深切谷形成及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深切谷发育的有利条件是坡折带长度比较大,湖盆水位在坡折带之下坡度可陡可缓,坡... 利用沉积模拟试验探讨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坡折带上深切谷的形成过程,剖析了斜坡带控制下的深切谷发育特征,分析了坡折带上深切谷形成及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深切谷发育的有利条件是坡折带长度比较大,湖盆水位在坡折带之下坡度可陡可缓,坡度较缓时形成的深切谷宽度大,坡度较陡时形成的深切谷宽度小;而湖平面在坡折带富集的小幅度缓慢下降、气候和河流径流量变化以及河流裂点的向源侵蚀均是形成深切谷的外部动力。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坡折带上深切谷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折带 深切谷 湖盆 碎屑沉积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物重力流砂体形成及分布的沉积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忠保 龚文平 +2 位作者 张春生 王新海 罗顺社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在分析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所需要的试验条件基础上,利用沉积模拟试验方法,在考虑不同的斜坡长度和坡度,在风暴浪、震动以及波浪冲刷3种触发作用机制下,探讨了形成沉积物重力流的条件及控制因素,阐述了沉积物重力流砂体的分布及演化特征。
关键词 沉积物重力流I斜坡带I沉积物浓度 碎屑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三角洲砂体形成及演变的水槽实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汪崎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41,共8页
作者模拟了湖泊三角洲砂体的湖退沉积过程。对实验过程中三角洲砂体的形成、主水流和三角洲砂体的迁移作了比较详细地描述;同时定量研究了不同湖水深度下洪水、中水和枯水对砂体的改造;最后尝试将湖盆内的砂体进行相带划分并进行了粒... 作者模拟了湖泊三角洲砂体的湖退沉积过程。对实验过程中三角洲砂体的形成、主水流和三角洲砂体的迁移作了比较详细地描述;同时定量研究了不同湖水深度下洪水、中水和枯水对砂体的改造;最后尝试将湖盆内的砂体进行相带划分并进行了粒度分析。该实验主要得到如下认识:①湖水深度控制着三角洲砂体的形态和进积速率;②砂体的宽厚比可作为判断三角洲砂体形态的重要标志;③洪水对三角洲砂体的改造起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三角洲 砂体 沉积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抗体对大鼠心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忠保 杨晓丽 +2 位作者 张苏丽 刘慧荣 赵荣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9期697-701,共5页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 目的探讨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的抗体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AT1受体抗原肽段,以此肽段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利用CCD钙离子成像系统实时记录细胞内游离钙含量的变化;在离体灌流心脏上,应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左心室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抗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而阴性抗体组则无此作用。抗AT1受体抗体对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的增强效应;血管紧张素-Ⅱ也显示有与抗AT1受体抗体相似的生物效应,而且二者对心脏的生物效应均可被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抗AT1受体抗体对心肌细胞游离钙含量和心功能具有显著的激动剂样效应,这可能是该抗体参与心脏疾患发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AT 受体 抗体 胞内游离钙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床变弯度曲流河边滩的水槽模拟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忠保 曹耀华 +1 位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38,45,共6页
设计了一条河床及河岸为固定且河段曲率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的入湖曲流河道,采用3组不同粒径的沙粒进行曲流河边滩模拟实验,详细研究了不同粒径条件下定床曲流河的边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曲流河边滩的分布、规模、形态及水动力特... 设计了一条河床及河岸为固定且河段曲率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的入湖曲流河道,采用3组不同粒径的沙粒进行曲流河边滩模拟实验,详细研究了不同粒径条件下定床曲流河的边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曲流河边滩的分布、规模、形态及水动力特征均与河流弯曲系数关系密切:随着曲率增大,边滩上顶点向上游移动,边滩外缘的水下倾角也随之增大,边滩形状则由长条形到非对称弧形到对称弧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沉积 沉积特征 水槽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模拟实验砂体形态三维面形检测与分析系统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忠保 张春生 +1 位作者 李万松 苏礼坤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介绍了砂体形态三维面形检测与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的机械组成、软件界面特征及在沉积模拟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准确、适时地检测沉积模拟实验过程中砂体的形态特征。据砂体形态特征的连续检测,可反映砂体形态在... 介绍了砂体形态三维面形检测与分析系统的基本原理、系统的机械组成、软件界面特征及在沉积模拟中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快速、准确、适时地检测沉积模拟实验过程中砂体的形态特征。据砂体形态特征的连续检测,可反映砂体形态在沉积模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历程,揭示砂体形态的演变规律,为油田储集砂岩体的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拟实验 储集砂岩体 形态 三维面形检测 分析系统 应用 位相测量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河段心滩形成与演变的实验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忠保 张春生 汪崎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8-22,共5页
通过3个放水周期,并考虑到自然界季节性来水影响,模拟了拓宽河段心滩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通过实验得到如下认识:①心滩的形成主要分为4个大的沉积过程,其加积形态与洪水主流线的快速变迁关系密切;②拓宽河段具有网状河道性质,其间心滩... 通过3个放水周期,并考虑到自然界季节性来水影响,模拟了拓宽河段心滩的形成及其演变过程。通过实验得到如下认识:①心滩的形成主要分为4个大的沉积过程,其加积形态与洪水主流线的快速变迁关系密切;②拓宽河段具有网状河道性质,其间心滩分布不稳、大小不均、形状各异、部位频移;③心滩表面粒度分布与水动力条件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沉积 心滩 模拟实验 水动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效应检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忠保 张苏丽 赵荣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并提纯抗体IgG,检测该抗体对大鼠血管环和离体心脏的生物效应.结果 ELISA检测表明,抗体滴度从免疫后第2周开始升高,第8周滴度达到一个高峰;PAGE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纯化结果 理想.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使大鼠主动脉血管环收缩增加,使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上述效应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一致,并可被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 用主动免疫法可在大鼠血清中获取足量AT1受体抗体,借以研究其生物效应.AT1受体抗体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和离体心脏均有激动剂样的刺激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抗体 血管收缩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辫状河-扇三角洲形成及演变的水槽实验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通过辫状河-扇三角洲湖退沉积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湖水深度下辫状河-扇三角洲的定量演变趋势。
关键词 油气藏 勘探 水槽实验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忠保 罗顺社 +4 位作者 何幼斌 尹太举 尚飞 吕奇奇 罗进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1年第6期9-14,共6页
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且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该类砂体形成、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中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模拟原型,应用沉积模拟实验技术,论述... 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是重要的储集类型之一,且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对该类砂体形成、分布及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地区二叠系中统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模拟原型,应用沉积模拟实验技术,论述了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沉积微相特征,探讨了影响辫状河三角洲形成及演变的控制因素,揭示了平缓构造背景下大面积砂岩形成机理。综合原始地质模型和实验认识,建立了实验条件下苏里格地区盒8段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模拟 控制因素 沉积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百里洲段洲滩沉积模拟实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忠保 曹跃华 +1 位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模拟实验表明,长江中游松滋口三角滩以燕尾式和先主流后分流自平衡调整式两种方式加积,洪水期是三角滩生长发育期,具有洪水生根、中水细化、枯水暴露的特点。水流轴线的大水趋中、小水坐弯则是芦家河浅滩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 模拟实验表明,长江中游松滋口三角滩以燕尾式和先主流后分流自平衡调整式两种方式加积,洪水期是三角滩生长发育期,具有洪水生根、中水细化、枯水暴露的特点。水流轴线的大水趋中、小水坐弯则是芦家河浅滩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洪水期表现为四岸大边滩、中枯水期表现为大心滩;凤凰滩和江口洲受河湾形态及河道边界条件控制,洪水期凤凰滩以加积为主,江口洲以冲刷为主,前者发展增大,后者削减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滩 模拟实验 沉积 石油生成 水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Ⅱ软件、Excel软件和遗传算法的集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忠保 李国庆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9-1335,共7页
针对PRO/Ⅱ软件在数据处理和优化功能方面的不足,利用PRO/Ⅱ软件的COM服务器与其他程序交互的功能,在Excel软件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中编写PRO/Ⅱ软件与Excel软件接口程序,在接口程序中编写遗传算法,实现PRO/Ⅱ软件、Ex... 针对PRO/Ⅱ软件在数据处理和优化功能方面的不足,利用PRO/Ⅱ软件的COM服务器与其他程序交互的功能,在Excel软件的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VBA)中编写PRO/Ⅱ软件与Excel软件接口程序,在接口程序中编写遗传算法,实现PRO/Ⅱ软件、Excel软件和遗传算法的集成。该集成可提高模拟计算效率,实现化工过程的多变量优化。采用PRO/Ⅱ软件、Excel软件和遗传算法的集成对1.2 Mt/a催化裂化装置主分馏塔和吸收稳定系统的3个操作变量进行优化,可使该催化裂化装置的效益提高904.2元/h。炼油过程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操作优化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Ⅱ软件 EXCEL软件 遗传算法 软件集成 多变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湖单沙体形成及发展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刘忠保 汪崎生 王泽中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1-27,共7页
由单沙样形成入湖沙体的室内实验结果得知,含沙水流进入水盆后,沙体在河口呈舌状向前发展。上游供沙时,平面上水下沙体前积、侧积同时发育;而垂向上开始沙体叠积明显,后渐趋平衡,此时,沙体表面只有一条主河道,近河口处以淤积为主,远河... 由单沙样形成入湖沙体的室内实验结果得知,含沙水流进入水盆后,沙体在河口呈舌状向前发展。上游供沙时,平面上水下沙体前积、侧积同时发育;而垂向上开始沙体叠积明显,后渐趋平衡,此时,沙体表面只有一条主河道,近河口处以淤积为主,远河口处以冲刷为主;上游不供沙时,平面上水下沙体以侧积的横向搬运为主,几乎无前积;而垂向上则主要为侵蚀,沙体平均厚度变薄,表面除主河道外还同时发育多条分支河道,近河口冲蚀,远河口淤积,河道分汊主要发生在近河口一侧。从实验中还得知,纵向上水下形成的沙体似乎存在一极限距离,横向上沙体的最大宽度均位于距河口三倍河道宽度的剖面上,这些现象与天然条件的入湖水下沙体的形成和发展一致。沙体的最大厚度点均位于沿河道中心线延伸的纵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砂岩体 三角洲 沉积 沙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高考2008年试题解析及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忠保 《英语教师》 2009年第5期57-59,共3页
2008年江苏省的英语高考试题内容贴近生活和时代,知识覆盖面广,基础和核心知识检测较为全面,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语言学习基本原则和《标准》的课程目标及要求,对于... 2008年江苏省的英语高考试题内容贴近生活和时代,知识覆盖面广,基础和核心知识检测较为全面,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在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运用能力,很好地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语言学习基本原则和《标准》的课程目标及要求,对于以后的中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应认真分析2008年高考英语(江苏卷),努力寻找高考英语的基本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高中英语教学,迎接2009年高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高考英语 试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濮阳凹陷白庙气田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扇三角洲沉积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夏长淮 张春生 +3 位作者 周海彬 施斌全 刘忠保 李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8-223,共6页
根据白庙地区砂体沉积特征设计的沙三下砂体形成过程模拟实验表明 ,沙三下扇三角洲主要是碎屑流和牵引流交替作用的结果 ,洪水期以碎屑流作用为主 ,平水期以牵引流作用为主 ,扇三角洲存在叠置与展开两种结合形式 ,前者厚度大而面积小 ,... 根据白庙地区砂体沉积特征设计的沙三下砂体形成过程模拟实验表明 ,沙三下扇三角洲主要是碎屑流和牵引流交替作用的结果 ,洪水期以碎屑流作用为主 ,平水期以牵引流作用为主 ,扇三角洲存在叠置与展开两种结合形式 ,前者厚度大而面积小 ,后者厚度小而面积大。它的发育和演变主要受上游水流强度、泥砂搬运、水流分汊变迁、湖水位升降及活动底板下降速率等因素的影响。模拟认为 ,沙三下扇三角洲在形成过程中 ,在白 5井、白 3井和白 2 8井之间及白 7井一带主要发育 3条主辫状河道 ,最宽达 75 0m ,最窄为 30 0m ;辫状河道在杜寨断层处 ,砂岩质纯、厚度大、物性好 ,在兰聊断层与杜寨断层之间 ,砂岩厚度大且分布普遍 ,而在靠近兰聊断层处则砂岩厚度减薄 ,物性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濮阳凹陷 白庙气田 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 扇三角洲 沉积 模拟 研究 发育过程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北凹陷舌状砂体沉积模拟实验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3 位作者 曹跃华 赖志云 高玉华 张服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模拟实验表明,沙体的形态由第1期的叶状变为第4期的舌状,与歧北凹陷沙一段舌状砂体形态类似。沉积体呈溯源退缩势态,厚度与宽厚比渐次减小。以第2期沙层延伸远、分布广,与第1、第3期沙层沟通,构成统一的储集空间。第4期沙层... 模拟实验表明,沙体的形态由第1期的叶状变为第4期的舌状,与歧北凹陷沙一段舌状砂体形态类似。沉积体呈溯源退缩势态,厚度与宽厚比渐次减小。以第2期沙层延伸远、分布广,与第1、第3期沙层沟通,构成统一的储集空间。第4期沙层呈孤立的透镜体,被包围在泥质沉积之中,储集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歧北凹陷 舌状沙体 沉积模拟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预测辫状河砂体几何形态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3 位作者 施冬 肖玲 孙和风 陈戈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1期85-88,共4页
辫状河是自然界重要的河流类型之一。利用砂体沉积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辫状河砂体的几何形态。在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沉积过程的数学方程后,根据现代辫状河沉积特征,设计了辫状河沉积过程的模拟条件,计算域长15km、宽10km,流量按... 辫状河是自然界重要的河流类型之一。利用砂体沉积过程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辫状河砂体的几何形态。在建立了辫状河砂体沉积过程的数学方程后,根据现代辫状河沉积特征,设计了辫状河沉积过程的模拟条件,计算域长15km、宽10km,流量按50a一遇大洪水设计,模拟过程到1970a时,辫状河沉积过程基本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砂体最大厚度约14m,出现在计算域2.5~3.5km处,以中砂沉积为主。计算过程中可识别6种沉积单元,包括辫状水道(砂体的平均长宽比2.45,平均宽厚比72.6)、纵向砂坝(平均长宽比2.02,平均宽厚比86.7)、斜列砂坝(平均长宽比2.27,平均宽厚比74.9)、废弃河道、堤岸、越岸沉积。主要沉积单元砂体几何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辫状河 砂体 几何形态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质扇三角洲沉积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4 位作者 施冬 张吉来 王德玉 朱广社 马永宁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共3页
沉积模拟实验表明,砂质扇三角洲侵蚀-沉积过程从扇三角洲平原开始,经历了直河道沉积、侵蚀-河口坝形成、滑塌-分流点向上迁移、砂坝生长-辫状河道废弃-形成新朵体的过程。基准面变化对扇三角洲影响明显:基准面上升,扇三角洲沉积厚度增加... 沉积模拟实验表明,砂质扇三角洲侵蚀-沉积过程从扇三角洲平原开始,经历了直河道沉积、侵蚀-河口坝形成、滑塌-分流点向上迁移、砂坝生长-辫状河道废弃-形成新朵体的过程。基准面变化对扇三角洲影响明显:基准面上升,扇三角洲沉积厚度增加,但平面形态及展布范围变化较小;基准面下降,展布范围增大,并出现新的扇三角洲朵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三角洲 碎屑沉积 沉积模式 模拟试验 基准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物理模拟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1 位作者 施冬 贾爱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0-303,307,共5页
碎屑沉积体系的物理模拟是研究沉积过程的重要手段 ,也是预测油气储集砂体分布的有效方法之一。沉积过程的相似性是物理模拟成败的关键 ,为此模拟实验必须满足相似理论的基本要求。保持原型与模型沉积过程相似的基本理论是几何相似、运... 碎屑沉积体系的物理模拟是研究沉积过程的重要手段 ,也是预测油气储集砂体分布的有效方法之一。沉积过程的相似性是物理模拟成败的关键 ,为此模拟实验必须满足相似理论的基本要求。保持原型与模型沉积过程相似的基本理论是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及动力相似以及由此推导出的颗粒悬浮相似、颗粒运动相似和河床变形相似 3个基本准则。某些相似条件在实验过程中不可能同时满足 ,此时应考虑满足影响沉积过程的主要条件。符合实际的地质模型和物理模型的建立是正确开展物理模拟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沉积体系 物理模拟 方法 油气储集 砂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