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旱灾害防御雨水情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志雨 张同强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近年来,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好水旱灾害防御硬仗的重要依据。总结了我国雨水情监测预报技术进展与实践应用,介绍了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特别是“四预”措施在防御重大水旱灾害中发挥的支撑作用,阐述了新形势... 近年来,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重发。雨水情监测预报信息是打好水旱灾害防御硬仗的重要依据。总结了我国雨水情监测预报技术进展与实践应用,介绍了水文监测预报预警特别是“四预”措施在防御重大水旱灾害中发挥的支撑作用,阐述了新形势下水旱灾害防御雨水情监测预报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工作思路和亟须加强的几项重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旱灾害防御 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 三道防线 水文新质生产力 水文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耦合贯通建设应用与探讨
2
作者 刘志雨 《中国水利》 2025年第10期1-7,共7页
围绕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应用,简要总结我国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情况与技术进展,介绍中央、流域、省级层面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耦合贯通建设应用的典型案例。针对当前存在的监测与预报耦合贯通不够、硬... 围绕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建设应用,简要总结我国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情况与技术进展,介绍中央、流域、省级层面推进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耦合贯通建设应用的典型案例。针对当前存在的监测与预报耦合贯通不够、硬件与软件技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研究提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耦合贯通建设应用中需要把握数据融合与共享、模型耦合与协同、监测与预报贯通、不确定性与风险管理、技术支撑与智能化、预警联动与响应机制等关键点,探索建立由监测感知、模型预报、预警响应、基础支撑技术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耦合贯通技术体系与“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预报业务模式,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提供决策参考,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提供有力的水文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情监测预报 三道防线 耦合贯通 关键点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问题与对策及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43
3
作者 刘志雨 刘玉环 孔祥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我国中小河流及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防御重点难点及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的对策与措施,并对未来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网格精细化风险管理等理念创新实践提出了展望:将实现由水... 介绍了我国中小河流及洪水灾害基本情况,简要分析了中小河流洪水防御重点难点及亟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了中小河流洪水预报预警的对策与措施,并对未来影响预报、风险预警、网格精细化风险管理等理念创新实践提出了展望:将实现由水文要素预报向洪水影响预报转变,由基于防洪阈值的预警向洪水风险预警拓展,由"预测-应对"应急处置向网格精细化风险管理转变,由监测数据提供向信息产品服务延伸,水文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洪水灾害 洪水预报 风险预警 预报技术 技术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四预”能力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志雨 《中国水利》 2022年第20期11-13,共3页
阐述水利部党组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决策部署的现实背景和重大意义,探索数字孪生流域赋能业务“四预”实现路径,以淮河2020年7月超标准洪水“预报”、四川省北川县2022年“7·16”山洪灾害“预警”、黄河2021年严重秋汛防洪调度“... 阐述水利部党组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决策部署的现实背景和重大意义,探索数字孪生流域赋能业务“四预”实现路径,以淮河2020年7月超标准洪水“预报”、四川省北川县2022年“7·16”山洪灾害“预警”、黄河2021年严重秋汛防洪调度“预演预案”三个典型案例为背景,通过复盘、总结、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提出加强感知体系、数据孪生平台建设与赋能防汛“四预”具体措施,提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几点认识和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流域 感知体系 数据底板 模型平台 知识平台 防汛“四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预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志雨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3期90-90,92,94,共3页
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资源。作为动态资源的水资源有其不确定性,丰水年份往往伴有较大洪水,而枯水年又常常造成严重干旱,洪旱灾害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
关键词 水资源 预测技术 展望 国民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 不确定性 动态资源 经济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洪水感知系统及其应用启示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志雨 《中国水利》 2013年第17期66-66,68,70,共3页
2013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中欧地区出现大范吲、长历时的连续性强降雨过程,致使德国、捷克、嗅地利等国家发生了“世纪洪水”,多瑙河水位超过了1954年的历史最高水位,易北河水位接近2002年特大洪水高水位。自从2002年中欧发生特大洪... 2013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中欧地区出现大范吲、长历时的连续性强降雨过程,致使德国、捷克、嗅地利等国家发生了“世纪洪水”,多瑙河水位超过了1954年的历史最高水位,易北河水位接近2002年特大洪水高水位。自从2002年中欧发生特大洪水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洪水 感知系统 最高水位 应用 欧洲 降雨过程 连续性 多瑙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预警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0
7
作者 刘志雨 《中国防汛抗旱》 2012年第2期41-45,50,共6页
受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我国山洪灾害频繁发生,损失严重,已成为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山洪监测预警预报,全力提升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是山区建设、社会... 受特殊的气候和地形地质条件影响,特别是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我国山洪灾害频繁发生,损失严重,已成为洪涝灾害损失的主体,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山洪监测预警预报,全力提升山洪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是山区建设、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保证。分析了我国山洪特性及预警预报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山洪预警预报技术方法,提出了我国山洪预警预报模型与方法选择的原则和步骤,展示了基于动态临界雨量的山洪预警方法和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山洪预报方法在江西遂川江流域的应用案例,以期为当前所开展的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建设和中小河流水文监测系统建设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山洪监测 预报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洪水预报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7
8
作者 刘志雨 《中国防汛抗旱》 2009年第5期13-16,共4页
洪水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在多年的科研和实际防汛工作中,我国的洪水预报在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经验上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98大水以后,洪水预报在预报方法、预报系统建设、预报作业管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 洪水预报是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在多年的科研和实际防汛工作中,我国的洪水预报在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和实际经验上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98大水以后,洪水预报在预报方法、预报系统建设、预报作业管理、新技术应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洪水预报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就国内外洪水预报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展望了洪水预报研究前沿的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报 预报技术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LS模型在长江寸滩~螺山段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志雨 张瑞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35-37,共3页
综合约束线性系统模型(SCLS模型)是一个概念与黑箱子结合的流域水文模型,它的概念清晰,适应性及通用性较强,特别是在大中河流的水文预报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本研究是将SCLS模型试用于长江干流寸滩至螺山河段,以探讨模... 综合约束线性系统模型(SCLS模型)是一个概念与黑箱子结合的流域水文模型,它的概念清晰,适应性及通用性较强,特别是在大中河流的水文预报中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本研究是将SCLS模型试用于长江干流寸滩至螺山河段,以探讨模型在此河段作实时预报的可能性和适用性。研究表明模型在寸滩至宜昌河段预报精度较高,宜昌至螺山河段由于河系复杂,江湖相互影响,预报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还必须配以实时校正和交互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流域模型 长江中游 SCL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入汛日期确定方法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志雨 陈树娥 +1 位作者 侯爱中 朱冰 《中国防汛抗旱》 2014年第2期29-31,共3页
入汛日期是指当年进入汛期的开始日期。水利部水文局在分析研究气象部门和各地现行入汛相关标准和规定,收集整理我国南方地区近50年来的暴雨、洪水资料,总结历年暴雨洪水最早发生时间规律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试... 入汛日期是指当年进入汛期的开始日期。水利部水文局在分析研究气象部门和各地现行入汛相关标准和规定,收集整理我国南方地区近50年来的暴雨、洪水资料,总结历年暴雨洪水最早发生时间规律等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并于2014年年初由国家防总印发实施。分析了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入汛日期确定的研究思路以及入汛指标和确定方法,探讨了《办法》实施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汛日期 入汛指标 入汛标准 防汛抗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长江干流洪水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志雨 章四龙 +1 位作者 刘金平 程琳 《防汛与抗旱》 1998年第4期35-38,41,共5页
一、概述1998年入汛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盛夏位置明显偏南,同时两度出现中高纬度阻塞形势。受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且时空分布相对集中。受其影响,... 一、概述1998年入汛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盛夏位置明显偏南,同时两度出现中高纬度阻塞形势。受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西南暖湿气流和南下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且时空分布相对集中。受其影响,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型的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沙市至螺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 水文分析 长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的精细化降雨径流水文模型及其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李致家 姚成 +6 位作者 张珂 朱跃龙 刘志雨 李巧玲 童冰星 黄小祥 黄鹏年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71-480,共10页
以正交网格降雨径流模型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用于洪水预报的精细化基于网格蓄满与超渗空间组合的降雨径流模型(Grid-XAJ-SATIN)。从模型的原理与结构、地理信息空间处理、参数空间分布估算、模型的驱动场分析、模型流域状态同化几个方面... 以正交网格降雨径流模型研究为基础,提出了用于洪水预报的精细化基于网格蓄满与超渗空间组合的降雨径流模型(Grid-XAJ-SATIN)。从模型的原理与结构、地理信息空间处理、参数空间分布估算、模型的驱动场分析、模型流域状态同化几个方面对该模型进行讨论,分析模型在湿润、半湿润流域的实际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湿润流域还是半湿润流域,所提出的精细化模型均能取得良好的模拟预报精度,且模型在输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的同时,可实现对流域内任意网格单元流量过程的精细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水文模型 精细化模拟 蓄满超渗空间组合 参数空间分布 模型驱动场分析 流域状态同化 洪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型新安江模型的中小河流精细化洪水预报 被引量:28
13
作者 姚成 李致家 +6 位作者 张珂 朱跃龙 刘志雨 黄迎春 龚珺夫 张锦堂 童冰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以栅格型新安江模型(GXM)为基础,考虑沿程水流再分配、库塘坝蓄泄及河道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采用针对性的定量化模拟方法,并基于模型参数与下垫面特征的定量关系,对模型参数空间分布进行推衍。... 为提高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的精细化水平,以栅格型新安江模型(GXM)为基础,考虑沿程水流再分配、库塘坝蓄泄及河道特征对产汇流过程的影响,采用针对性的定量化模拟方法,并基于模型参数与下垫面特征的定量关系,对模型参数空间分布进行推衍。以安徽横江为例,对GXM的精细预报能力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XM不仅可以实现对屯溪出口断面洪水过程的高精度预报,也可以不经重新率定,实现对流域内部嵌套断面洪水过程的高精度预报;GXM能够预报流量、土壤含水量、流速等不同水文要素的时空分布,可为中小河流洪水防控提供丰富的预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格型新安江模型 精细化洪水预报 定量化模拟 参数空间分布 水文要素 中小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河流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的思考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致家 朱跃龙 +7 位作者 刘志雨 张珂 包红军 周国良 刘艳丽 何秉顺 万定生 李巧玲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8,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中小河流众多、洪水频发、灾害严重等特点,讨论了高时空分辨率雨量场构建与短临精准预报、精细与智能洪水预报、洪水实时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水文气象数据质量控... 在总结国内外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中小河流众多、洪水频发、灾害严重等特点,讨论了高时空分辨率雨量场构建与短临精准预报、精细与智能洪水预报、洪水实时风险评估与应急处置、水文气象数据质量控制、云平台构建及多重情景仿真等关键技术问题,探讨关键科学问题,为中小河流洪水防控与应急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洪水防控 应急管理 洪水预报 云平台 情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阚光远 李致家 +2 位作者 刘志雨 李巧玲 胡友兵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4-299,共6页
将BP神经网络与K-最近邻(KNN)算法耦合起来,建立BK(BP-KNN)模型,该模型以前期模拟流量和相应影响要素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出口断面流量作为网络输出,对产汇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K-最近邻算法,基于历史样本的模拟误差和相应影响要素对... 将BP神经网络与K-最近邻(KNN)算法耦合起来,建立BK(BP-KNN)模型,该模型以前期模拟流量和相应影响要素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出口断面流量作为网络输出,对产汇流过程进行模拟;采用K-最近邻算法,基于历史样本的模拟误差和相应影响要素对网络输出进行修正,实现了非实时校正模式下的连续模拟。根据BK模型的计算流程将其参数分为3个层次,各层次分别使用NSGA-Ⅱ多目标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选,提高了模拟精度、优化效率和网络泛化能力。分别将新安江模型的产流、产流分水源计算模块与BK模型相耦合,建立XBK(Xinanjiang runoff production-BK)和XSBK(Xinanjiang runoff production and separation-BK)模型,在呈村等3个不同类型的流域应用新安江模型、BK模型、XBK模型和XSBK模型进行模拟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模拟精度更高,较好地解决了神经网络模型在水文模拟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模型 BP神经网络 K-最近邻算法 新安江模型 NSGA-Ⅱ算法 呈村流域 东湾流域 大阁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料小水库影响下的中型水库入库洪水模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巧玲 马亚楠 +3 位作者 李致家 朱跃龙 刘志雨 章彩霞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为研究小水库蓄泄作用对中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的影响,以分布式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将子流域单元内的小水库聚合为一个虚拟水库对模型汇流结构进行改造。以安徽省重点中型水库——东方红水库为例,采用不考虑小水库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 为研究小水库蓄泄作用对中型水库入库洪水过程的影响,以分布式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将子流域单元内的小水库聚合为一个虚拟水库对模型汇流结构进行改造。以安徽省重点中型水库——东方红水库为例,采用不考虑小水库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对2014—2017年共14场发生在汛初、汛中和汛末的洪水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汛中比较大的场次洪水,对于汛末洪水的模拟效果稍差。选择发生在汛末的2015090420号和2017070101号洪水,采用考虑小水库影响的分布式新安江模型模拟上游五里源和高堨水库蓄泄对东方红入库洪水的影响,对比分析模拟结果可知,子单元流域面积内加入虚拟水库的新安江模型,在径流深、洪峰和纳什效率系数方面模拟结果均优于新安江模型,径流深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3.2%、18.4%,洪峰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52.2%、53.5%,纳什效率系数提高了0.92、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型水库 入库洪水 虚拟水库 无资料小水库 新安江模型 子流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洪水演算方法在淮河及滹沱河中游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致家 何蒙 +3 位作者 闫凤翔 胡友兵 刘志雨 童冰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5-101,共7页
为解决马斯京根法在河道洪水演算中未考虑河道断面特征和水力特性的变化问题,在淮河中游吴家渡至小柳巷河段、滹沱河中游黄壁庄至北中山河段采用考虑河道断面几何形状和水力学糙率的Muskingum-Cunge-Todini可变参数法和非线性水库法进... 为解决马斯京根法在河道洪水演算中未考虑河道断面特征和水力特性的变化问题,在淮河中游吴家渡至小柳巷河段、滹沱河中游黄壁庄至北中山河段采用考虑河道断面几何形状和水力学糙率的Muskingum-Cunge-Todini可变参数法和非线性水库法进行河道洪水演算研究,探讨考虑河道断面特征和水力特性的演算方法在湿润区淮河中游及半干旱区滹沱河中游的适用性,并将模拟结果与马斯京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uskingum-Cunge-Todini可变参数法和非线性水库法在研究河道上模拟精度较高,洪峰合格率均在86%以上,确定性系数均大于0.8,可应用于河道洪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中游 滹沱河中游 河道洪水演算 Muskingum-Cunge-Todini可变参数法 非线性水库法 马斯京根法 河道断面特征 水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TOKASIDE-D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玉环 刘志雨 +2 位作者 李致家 张珂 刘开磊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为探究我国华北地区由于下垫面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和产流机制混合多变(蓄满与超渗产流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交替主导)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TOKASIDE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判... 为探究我国华北地区由于下垫面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地下水超采严重和产流机制混合多变(蓄满与超渗产流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交替主导)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基于物理基础的分布式模型TOKASIDE的基础上,通过降雨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判定关系,动态识别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网格,构建分布式蓄超空间动态组合模型(TOKASIDE-D),并选择华北地区的北辛店流域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TOKASIDE-D模型在北辛店流域的洪水模拟精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径流深误差合格率由44%提升至56%,洪峰误差合格率由44%提升至78%;TOKASIDE-D模型能够准确捕捉降雨、土壤含水量等动态因子对产流模式的控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降雨径流 TOKASIDE模型 蓄满产流 混合径流 空间动态组合 北辛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安江模型中河道汇流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致家 臧帅宏 +3 位作者 刘志雨 徐杰 董鹏飞 马亚楠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为解决子流域与网格河道之间的匹配问题,在新安江模型(XAJ)的基础上,采用考虑旁侧入流的扩散波和修正后的Muskingum-Cunge-Todini(MCT)2种演算法对河道汇流计算进行改进,建立了XAJ-DCH模型。分别采用原新安江模型的Muskingum以及XAJ-DC... 为解决子流域与网格河道之间的匹配问题,在新安江模型(XAJ)的基础上,采用考虑旁侧入流的扩散波和修正后的Muskingum-Cunge-Todini(MCT)2种演算法对河道汇流计算进行改进,建立了XAJ-DCH模型。分别采用原新安江模型的Muskingum以及XAJ-DCH模型中的MCT和扩散波演算法对呈村流域进行洪水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呈村流域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洪峰相对误差为-20%~20%,洪量相对误差为-10%~10%,确定性系数都大于0.7,并且3种方法的洪峰相对误差、洪量相对误差、确定性系数模拟的结果相似,从而验证了XAJ-DCH模型的合理性;相比于新安江模型,XAJ-DCH模型不仅可以用于出口站点的流量模拟,同时可以预测流域内部河道断面的水位和流量;由于汇流计算模块中引入了扩散波方法,可提高模型在地势平缓地区的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XAJ-DCH模型 河道汇流 扩散波方法 MCT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TOPKAPI模型的洪水模拟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玉环 李致家 +1 位作者 刘志雨 张艳玲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了探索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应用效果,选用基于物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TOPKAPI,研究其在国内中小流域的适用性。选取半湿润地区马渡王流域、板桥流域及半干旱地区志丹流域作为典型研究流域,分析2000年~2010年的8场洪水模... 为了探索分布式水文模型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应用效果,选用基于物理的分布式水文模型TOPKAPI,研究其在国内中小流域的适用性。选取半湿润地区马渡王流域、板桥流域及半干旱地区志丹流域作为典型研究流域,分析2000年~2010年的8场洪水模拟精度等特征值。结果表明,模型在半湿润地区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而在半干旱地区模拟精度较差,适用性不好,但可用于中小河流洪水模拟,基本满足流域洪水预警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模拟 分布式水文模型 TOPKAPI模型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