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视角下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模型
1
作者 李俊芳 刘志钢 +1 位作者 潘寒川 曲思源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88-1999,共12页
市域存在小时达与沿线通勤等多样化客流需求,而轨道交通线路结构性供给却不足。为解决多样化线路整合规划(融合)问题,以线路站点选择、发车频率、速度配置、站间客流分配量为决策变量,构建线路区间容量空余时数目标函数,以衡量系统运营... 市域存在小时达与沿线通勤等多样化客流需求,而轨道交通线路结构性供给却不足。为解决多样化线路整合规划(融合)问题,以线路站点选择、发车频率、速度配置、站间客流分配量为决策变量,构建线路区间容量空余时数目标函数,以衡量系统运营成本这一较难计算的指标。同时,构建乘客总在车时间目标函数,考虑客流需求、线路容量、站间距与速度等级之间的约束关系,基于目标函数最小化原则,提出融合视角下的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模型。采用带模拟退火机制的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SA-ALNS)对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与数学求解方法对比证明了算法寻优的速度优势,与不含模拟退火机制的ALNS求解性能的对比证明了算法在求解全局最优解上的优势。研究结果表明:与既有方案相比,模型规划的线路方案区间容量空余时数降低了16.5%,乘客总在车时间降低了32%,总目标优化了26.8%,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在目标1与2冲突的情况下,能够找到系统的帕累托均衡解,证明了模型的多目标优化能力。同时模型对其他通道的线路规划方案也显著优于既有方案,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该模型为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助于加快市域轨道交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市域轨道交通 线路规划 融合 最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生命周期风险评估
2
作者 王俊哲 朱琳 +2 位作者 刘志钢 陶毅骏 黄远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6,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高可靠性是其保持安全、平稳运营的基石与保证。由于近年来运营里程急剧上升、线网容量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日益增大,可靠性对于安全风险的影响愈发受到行业关注。[方法]基于生命周期事件对可...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设备的高可靠性是其保持安全、平稳运营的基石与保证。由于近年来运营里程急剧上升、线网容量不断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风险日益增大,可靠性对于安全风险的影响愈发受到行业关注。[方法]基于生命周期事件对可靠性的影响,对设备进行生命周期阶段(运维阶段)的划分;根据历史故障数据,建立机理模型辅助的数据统计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表征相关可靠性指标;基于风险矩阵法,表征可靠性与生命周期阶段映射关系,建立考虑生命周期阶段的设备风险评估模型。[结果及结论]以车辆转向架轮对轴箱装置为例,依据车辆专业检修内容与周期要求,将日常运营阶段划分为稳定期、早期失效期、晚期失效期、更换期;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拟合检验,选定三参数威布尔分布表征其可靠性特征函数;将各阶段通过可靠性表征函数映射赋值,基于风险矩阵法,得到各阶段车辆转向架轮对轴箱装置的风险评估等级,进而输出各阶段风险评估结果。各阶段风险等级分别为R5、R3、R1、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全生命周期 可靠性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L型通道行人转弯行为仿真模型
3
作者 郝妍熙 刘巍 +2 位作者 胡华 方勇 刘志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转弯行为是行人交通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L型单向通道中的行人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实验和模拟仿真研究转弯行人运动机理。首先,依据行人转弯时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特征,将L型通道划分为4个区域,并考虑不同宽... 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转弯行为是行人交通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L型单向通道中的行人流为研究对象,基于实地实验和模拟仿真研究转弯行人运动机理。首先,依据行人转弯时在不同区域的运动特征,将L型通道划分为4个区域,并考虑不同宽度和不同服务水平下的行人运动特征,改进现有模型的自驱动力方向和通行规则,建立改进的L型通道直角转弯模型。然后,在地铁站直角转弯区及模拟场地采集行人转弯轨迹,分析路径选择、变道位置和转弯位置,并据此标定改进的直角转弯模型参数,搭建行人直角转弯仿真平台。最后,对比分析100条L型直角转弯通道的右转行人轨迹的仿真与实验数据,得到实验轨迹空间和仿真轨迹空间相似度为89.4%,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直角转弯行为 社会力模型 行人仿真 行人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电信号多特征融合的驾驶员精神疲劳状态多分类研究
4
作者 王雨生 杨聚芬 刘志钢 《汽车工程学报》 2025年第3期340-352,共13页
面向目前最普遍的L2级智能驾驶场景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检测预警的安全需求问题,基于多通道的无线脑电帽采集的脑电极数据实现驾驶员的状态4分类识别。研究采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同时集成频域、时域和非线性特征的不同组合训练模型,发... 面向目前最普遍的L2级智能驾驶场景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检测预警的安全需求问题,基于多通道的无线脑电帽采集的脑电极数据实现驾驶员的状态4分类识别。研究采用卷积循环神经网络的同时集成频域、时域和非线性特征的不同组合训练模型,发现将非线性特征微分熵以及时域特征平均绝对值组合在一起时识别性能最好,提出了3种集成策略来集成不同输入特征组合下的基分类器模型,该方法能以经济的成本以及便捷的方式来满足驾驶员疲劳状态的精确多分类,推动可穿戴式设备应用于驾驶场景,提高驾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疲劳检测 脑电信号 卷积循环神经网络 可穿戴式设备 驾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运营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鲁亚东 黄远春 +4 位作者 刘丹阳 潘寒川 张煜睿 李思杰 刘志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3,共10页
换乘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网的载体,其运营安全状况是影响整个线网运营的关键因素。针对现有换乘站安全评估影响因素不全面、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构建换乘站运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直觉模糊二元语义改进最优最劣法确定指标... 换乘站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网的载体,其运营安全状况是影响整个线网运营的关键因素。针对现有换乘站安全评估影响因素不全面、评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构建换乘站运营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并引入直觉模糊二元语义改进最优最劣法确定指标权重。同时,在充分考虑主观评价的犹豫性和模糊性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云模型的定性语言定量化的重构方法,并通过对比综合云与标准云的相似度给出评估结论。以上海地铁龙阳路换乘站为例,构建影响龙阳路站运营安全的指标体系,得出龙阳路站运营安全水平及设备因素对其运营安全影响最大的新结论,验证该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为准确掌握轨道交通换乘站运营安全现状,提高运营安全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换乘站 安全评估 组合赋权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监控视频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石琦 方勇 +2 位作者 胡华 刘志钢 魏万旭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4,159,共6页
[目的]为科学设置闸机,改善其实际通行能力,以及减少行人异常停滞行为带来的拥挤风险,需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视频轨迹追踪技术,采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监控视频中的行人运动参... [目的]为科学设置闸机,改善其实际通行能力,以及减少行人异常停滞行为带来的拥挤风险,需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视频轨迹追踪技术,采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监控视频中的行人运动参数;确定行人停滞行为表征指标,从闸机类型、行人流及个体停滞行为三类要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闸机设施处行人停滞行为谱,并采用四分位差法确定行人停滞行为谱表征指标上下限阈值;对行人停滞行为起点至闸翼/闸杆中心的纵向距离和横向距离,以及行人停滞范围和停滞时间等4个表征指标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全面解析了不同闸机类型和不同行人流率下的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结果及结论]行人易在闸机设施正前方停滞,行人停滞行为起点至闸翼/闸杆中心的纵向距离远大于其横向距离;当行人流率为>5~10人次/min时,行人停滞范围波动性最大;随着行人流量的增加,行人可用空间、停滞范围及停滞时间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闸机设施 行人停滞行为谱特征 监控视频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步行障碍行人避让行为建模与进出站仿真 被引量:1
7
作者 郝妍熙 卫书彤 +2 位作者 胡华 王润祺 刘志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20,共11页
为向步行障碍人群提供更精细化的出行服务,本文研究步行障碍行人微观出行行为,解析不同个体属性行人间的冲突避让行为机理。从行人的生理差异角度出发,扩展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场域,同时改进场强模型和模型更新规则,建立步行障碍行人运... 为向步行障碍人群提供更精细化的出行服务,本文研究步行障碍行人微观出行行为,解析不同个体属性行人间的冲突避让行为机理。从行人的生理差异角度出发,扩展传统元胞自动机模型场域,同时改进场强模型和模型更新规则,建立步行障碍行人运动及避让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构建行人运动场地实验,提取普通行人和步行障碍行人轨迹,分析其运动速度、运动偏移角度和横向移动距离等冲突避让特征参数,标定元胞自动机模型中的相关参数。场地实验结果表明,步行障碍行人的运动能力较差,自由度较低,其在冲突避让过程中的偏移角度和偏移距离均明显小于普通行人,主要通过降低行走速度进行被动避让。仿真结果显示,行人速度及普通行人、轮椅行人和婴儿车行人的横向偏移距离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分别为2.74%、3.35%、6.71%、6.16%。最后,基于改进模型对上海地铁迪士尼站站台层乘客出站场景进行仿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提出无障碍电梯布设的优化方案。步行障碍行人仿真模型的有效建立,可为地铁无障碍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步行障碍行人仿真 元胞自动机建模 地铁车站 避让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能利用的地铁多车协同折返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煜睿 潘寒川 刘志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81,共10页
折返站作为影响线路发车上限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整条线路的运营效率,也是能量浪费较为严重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在兼顾线路运营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列车折返运行的能耗。为此,通过提出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列车折返问题对列车的节能运营进... 折返站作为影响线路发车上限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整条线路的运营效率,也是能量浪费较为严重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在兼顾线路运营效率的前提下减少列车折返运行的能耗。为此,通过提出基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列车折返问题对列车的节能运营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底层网络图,构建以列车折返为基础考虑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能耗优化模型。为提高模型的求解能力,引入辅助变量将其转变为线性化模型。以上海地铁某折返站作为实例对象,借助Gurobi进行求解并对能耗等数据进行分析,证实模型有效。由该模型得到的折返时刻图在保证折返能力的同时,列车能耗与原始折返方式相比降低了5.74%,为考虑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列车折返运营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折返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 底层网络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慢车模式下早高峰时空乘车路径选择研究
9
作者 汪景 邵雨晨 +1 位作者 胡华 刘志钢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3,共9页
研究早高峰通勤乘客的时空出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快慢车运营模式。本文从一种常见的快慢车运营模式出发,首先,根据乘客的起点车次和直达/换乘方案联合选择构建乘车路径;其次,以出行时间、早到/迟到延误和车内拥挤度作为早高峰通勤乘... 研究早高峰通勤乘客的时空出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快慢车运营模式。本文从一种常见的快慢车运营模式出发,首先,根据乘客的起点车次和直达/换乘方案联合选择构建乘车路径;其次,以出行时间、早到/迟到延误和车内拥挤度作为早高峰通勤乘客出行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不同乘车路径下的出行成本进行构建;再次,以用户均衡理论建立乘车路径分配模型,并证明了该模型用户均衡路段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最后通过案例,对均衡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短途乘客更愿意接受高拥挤但终点到达时刻接近工作开始时刻的车次,而长途乘客的车次选择分布较为均匀;除出行时间因素以外,延误惩罚和乘车拥挤同样影响早高峰通勤乘客的换乘行为,虽然换乘快车有可能降低出行时间,但高延误惩罚和拥挤成本会导致部分站点的乘客不选择换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选择 用户均衡 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时间价值 拥挤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人轨迹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单向通道行人跟随行为特性研究
10
作者 方勇 魏万旭 +2 位作者 胡华 郝妍熙 刘志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2,共7页
[目的]提升乘客服务水平、保障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布局及运营管理的核心,车站设施的科学设计需研究行人跟随行为的基本特性及其规律。[方法]结合行人轨迹提出行人跟随行为描述模型及其表征参数,设计可控试验模拟城市轨道交通车... [目的]提升乘客服务水平、保障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施布局及运营管理的核心,车站设施的科学设计需研究行人跟随行为的基本特性及其规律。[方法]结合行人轨迹提出行人跟随行为描述模型及其表征参数,设计可控试验模拟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单向通道行人跟随行为,采集视频数据提取行人跟随轨迹,深入分析跟随行为发生时行人跟随速度差、跟随时距、横纵向间距等表征参数的特征和规律,研究行人密度、通道宽度、性别和熟悉环境四个因素对单向通道行人跟随行为特性的影响。[结果及结论]行人流密度越低,平均跟随速度差与平均跟随时距均越小;通道宽度对跟随行为表征参数无显著影响;异性间跟随比同性间跟随的表征参数值均较大;不熟悉环境者相对熟悉环境者表征参数值离散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单向通道 行人跟随行为 表征参数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关联的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预测
11
作者 王润祺 郝妍熙 +2 位作者 胡华 方勇 刘志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目的]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对于提高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现有研究对于深度挖掘时空关联性仍不够充分,为此基于短时客流的时空规律提出了基于客流时空关联特征的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目的]准确的短时客流预测对于提高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运营和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现有研究对于深度挖掘时空关联性仍不够充分,为此基于短时客流的时空规律提出了基于客流时空关联特征的STGCN(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方法]首先,通过切比雪夫图卷积网络捕捉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空间相关性,借助门控循环单元挖掘多时空关联特征下客流的时间相关性;然后,分析待预测车站历史客流数据相关性及OD(起讫点)客流数据相关性,以深入提取时空相关性;最后,结合客流时空关联特征建立STGCN模型。[结果及结论]以上海地铁江苏路站为例,进行短时进站客流预测,结果表明采用时空关联特征参数的预测结果较未加入特征参数的预测精度提高了16%,预测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短时进站客流预测 时空关联性 时空图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无人干预列车模式下关键行车岗位人员应急处置作业复杂度量化方法
12
作者 赵晏群 朱海燕 刘志钢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118,共6页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等级的不断提升,GOA2(半自动化列车运行)模式下负责驾驶的司机在GOA4(无人干预列车运行)模式下转变为负责监控和巡视车厢的多职能人员,同时应急处置作业流程也发生了改变。为了实现GOA4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 [目的]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等级的不断提升,GOA2(半自动化列车运行)模式下负责驾驶的司机在GOA4(无人干预列车运行)模式下转变为负责监控和巡视车厢的多职能人员,同时应急处置作业流程也发生了改变。为了实现GOA4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作业更加精细化的分析和评估,需对该模式下关键行车岗位人员应急处置作业的复杂度量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为基础,使用WDA(工作域分析)法建立关键行车岗位人员信息结构图,对两种模式下关键行车岗位人员应急处置作业的复杂性进行分析,从信息数量、操作逻辑、操作规模及综合复杂性等四个方面对关键行车岗位人员的作业复杂度进行了量化。以车门故障应急处置作业为例,计算两种模式下关键行车岗位人员应急处置作业复杂度,并采用Pearson双尾对现场标准化作业评分的得分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及结论]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车门故障应急处置作业的相关性系数为-0.827,显著性水平为0.042,该作业的复杂度与得分率呈负相关,验证了SC(步骤复杂度)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无人干预列车运行模式 关键行车岗位人员 应急处置作业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
13
作者 程志伟 潘寒川 +1 位作者 黎旭帆 刘志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7-236,共10页
为了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现象,改善乘客满意度及企业运营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开行方案模型。模型兼顾乘客和企业的利益,以乘客等待时间和车辆走行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因素包括列车满载率... 为了匹配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客流时空分布不均衡现象,改善乘客满意度及企业运营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开行方案模型。模型兼顾乘客和企业的利益,以乘客等待时间和车辆走行距离之和最小为目标,考虑因素包括列车满载率、可用车辆数、可用列车数等,以虚拟联挂/解编站位置、列车发车频率和列车编组数作为决策变量,建立双目标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线性化和归一化处理后,以某城轨线路为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领头车为3节编组的城市轨道交通虚拟编组开行方案相较于传统固定编组和多编组开行方案,乘客等待时间分别降低9.34%和7.31%,车辆走行距离分别降低12.29%和10.93%,匹配客流需求更加精准,有利于提高乘客满意度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考虑到虚拟编组模式运行的条件,该模式更适用于自动化程度高的线路,今后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虚拟编组 开行方案 运力匹配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乘客旅行时间价值的市域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
14
作者 罗晋 朱海燕 +1 位作者 刘志钢 戴卫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8,共6页
[目的]鉴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下乘客对出行快捷性、舒适性和经济性需求不一致的特性,需对考虑乘客旅行时间价值的市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进行研究。[方法]构建了考虑乘客旅行时间价值的列车开行方案模型。该模型以... [目的]鉴于市域铁路的功能定位,以及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下乘客对出行快捷性、舒适性和经济性需求不一致的特性,需对考虑乘客旅行时间价值的市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进行研究。[方法]构建了考虑乘客旅行时间价值的列车开行方案模型。该模型以乘客出行成本和列车开行成本为目标函数,以列车定员、站间客流及列车开行数量等为主要约束条件,同时采用帕累托模型对不同乘客的时间价值和不同编组列车的开行成本进行标定。以上海市域轨道交通机场联络线为研究背景,考虑了4节与8节两种列车编组形式,对虹桥站至上海东站站单方向高峰小时的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及评价。[结果及结论]考虑乘客旅行时间价值的列车开行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乘客出行成本,更好地满足不同乘客的出行时间需求;增加乘客旅行时间价值较低的乘客旅行时间,缩短乘客旅行时间价值较高的乘客旅行时间,能更好地发挥列车开行方案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轨道交通 列车开行方案 乘客旅行时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噪声暴露下的驾驶疲劳实验研究
15
作者 赵亚帅 黄远春 +1 位作者 刘志钢 周逸凡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为了探究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对驾驶员驾驶疲劳的影响,进一步为轨道交通管理人员制定预防和减缓驾驶疲劳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设计50/60/70/80 dB噪声值下的模拟驾驶实验,采集被试人员的脑电信号数... 目的 为了探究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对驾驶员驾驶疲劳的影响,进一步为轨道交通管理人员制定预防和减缓驾驶疲劳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设计50/60/70/80 dB噪声值下的模拟驾驶实验,采集被试人员的脑电信号数据并对其功率谱密度和样本熵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随着噪声值的增大,θ波和α波的功率谱密度整体呈增大趋势,β波的功率谱密度整体呈现减小趋势;(2)与50 dB噪声环境相比,80 dB高噪声环境下的脑电的样本熵平均值下降最大,其带来的疲劳增长最为显著.结论 驾驶疲劳程度与环境噪声值成显著正相关,且80 dB高噪声环境显著增加了驾驶员进入疲劳驾驶状态的风险,而在脑电活动方面,θ波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表征噪声导致的疲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工程 轨道交通 驾驶行为 噪声 驾驶疲劳 脑电信号 功率谱密度 样本熵 地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灾场景下的地铁车站人员疏散效率研究
16
作者 朱文浩 朱海燕 刘志钢 《科技通报》 2024年第4期84-89,95,共7页
为提升地铁车站在水淹倒灌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效率,制定合理的地铁疏散应急预案,本文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构建了淹水倒灌场景下的地铁站,以杭州地铁金沙湖站为例,研究不同水深情况下的地铁人群疏散效率。结果表明:水深、出入口数量等都... 为提升地铁车站在水淹倒灌情况下的人员疏散效率,制定合理的地铁疏散应急预案,本文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构建了淹水倒灌场景下的地铁站,以杭州地铁金沙湖站为例,研究不同水深情况下的地铁人群疏散效率。结果表明:水深、出入口数量等都能对人员安全疏散效率产生影响,设置导流栏能节省18%以上的疏散时间,当站内水深超过20 cm时,因行人行走速度慢导致疏散时间会超过6 min,无法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行人疏散 淹水倒灌 ANYLOGIC 行走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1
17
作者 刘志钢 胡华 +1 位作者 黄远春 陈颖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27,共6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行车调度员应急调度决策的准确性及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的效率及突发事件影响期间的运营安全。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决策的准确化、高效化,应急调度指挥模式由目前的"人工"向未来"... 在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下,行车调度员应急调度决策的准确性及高效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的效率及突发事件影响期间的运营安全。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决策的准确化、高效化,应急调度指挥模式由目前的"人工"向未来"自动化"的转变不可避免。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总结与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现状流程、问题及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软、硬件框架结构,为我国大城市开发和实施自动化应急调度系统提供理论思路与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人工调度模式 自动化调度模式 软硬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R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志钢 吴强 +1 位作者 朱海燕 何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4-58,共5页
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应用扩大贡献模型(ECR模型)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结构化的分析,明确各项服务的层次性,从而了解不同群体对于服务质量需求的区别,客观地评价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为轨道交... 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应用扩大贡献模型(ECR模型)对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进行结构化的分析,明确各项服务的层次性,从而了解不同群体对于服务质量需求的区别,客观地评价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为轨道交通运营商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服务质量 扩大贡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率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志钢 吴强 +1 位作者 何静 郁思加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C2R模型和Inverse模型,以伦敦、纽约、东京等11个轨道交通发展较成熟的中外城市作为参考对象,通过对运营绩效和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指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差距。在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率进... 结合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中的C2R模型和Inverse模型,以伦敦、纽约、东京等11个轨道交通发展较成熟的中外城市作为参考对象,通过对运营绩效和经营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指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差距。在对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其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展的角度分析改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数据包络分析 综合效率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L在城轨列车出库前安全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刘志钢 陈颖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2-75,共4页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出库前安全检查的现状,结合相关法规、规范,国内外事故教训及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确定的车辆系统主要危险源,查找可降低事故灾害程度的应急设备;针对目前城轨车辆出库前安全检查方面的缺陷,研究编制部门具体工作需求...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出库前安全检查的现状,结合相关法规、规范,国内外事故教训及系统安全分析方法,确定的车辆系统主要危险源,查找可降低事故灾害程度的应急设备;针对目前城轨车辆出库前安全检查方面的缺陷,研究编制部门具体工作需求的安全检查表,应用于列车出库前的安全检查,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检查表(SCL) 城轨列车 出库前 危险源 风险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