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馏柴油加氢裂化装置柴油硫含量超标原因分析及对策
1
作者 刘志号 魏兰 +1 位作者 刘劲松 阿玉艳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8,共6页
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某炼化企业通过提高直馏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加工量来增产精制柴油,然而却出现柴油硫含量异常波动的情况,质量分数最高可达200μg/g。排查了造成加氢裂化装置精制柴油硫含量超标的原因,如精制反应深度不够、换热器内... 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某炼化企业通过提高直馏柴油加氢裂化装置的加工量来增产精制柴油,然而却出现柴油硫含量异常波动的情况,质量分数最高可达200μg/g。排查了造成加氢裂化装置精制柴油硫含量超标的原因,如精制反应深度不够、换热器内漏、物料互串、硫化氢脱除不彻底、样品杂质干扰等。结果表明,加工量大幅增加导致管线中低点位置积聚的硫化亚铁杂质扰动,进而导致柴油硫含量超标。通过规范操作参数调整幅度、增加柴油过滤器等一系列控制措施,保证了柴油硫含量稳定合格(质量分数小于3.2μg/g),达到了增产精制柴油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硫含量 换热器内漏 杂质 过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志号 张腾飞 +4 位作者 杨苏才 孙仲平 苟雅玲 乔鹏炜 王荔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8-153,共6页
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子,可为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通过对华北某焦化厂5个点位(每个点位取6个深度)土壤样品中环境因子(PAHs含量、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子,可为PAHs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研发提供技术支持。该文通过对华北某焦化厂5个点位(每个点位取6个深度)土壤样品中环境因子(PAHs含量、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PAHs污染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焦化厂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主要真菌类群(属)为葡萄球菌属(Subulicystidium)、柄孢壳菌(Podospora)、土赤壳属(Ilyonectria)、介球菌属(Plectosphaerella),其和占真菌总量的20.22%~48.95%;(2)PAHs污染程度对真菌群落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真菌群落(属)有显著影响(p<0.05);(3)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总有机碳和TPAHs是该区域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真菌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土壤中多环芳烃缺氧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宜霖 刘志号 +4 位作者 孙仲平 张腾飞 宋泽贤 陶燕 杨苏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3,共7页
该研究以PAHs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中PAHs的缺氧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过180 d缺氧培养后,当温度从20℃升至30、40、50和60℃时,土壤中的细菌总量较20℃处理组土壤中... 该研究以PAHs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壤中PAHs的缺氧生物降解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经过180 d缺氧培养后,当温度从20℃升至30、40、50和60℃时,土壤中的细菌总量较20℃处理组土壤中的细菌总量分别增加了0.07、0.37、0.55和0.60个数量级。原土中微生物优势种群为变形杆菌门和放线菌门。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厚壁菌门逐渐转变为优势种群。经过180 d缺氧培养,当温度从20℃上升至60℃时,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由11.27%上升到90.83%。不同温度条件下PAHs降解效率基本遵循60℃>50℃>40℃>30℃>20℃的顺序,不同环数PAHs的降解效率基本遵循三环>四环>五六环的顺序。当培养温度为60℃时,PAHs的缺氧降解效果最好,三环、四环、五六环和TPAHs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0.73%、55.99%、16.96%、42.26%,与20℃相比分别提高了30.69%、28.38%、9.56%、2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缺氧降解 温度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厂PAHs污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9
4
作者 王荔 张腾飞 +5 位作者 杨苏才 刘志号 苟雅玲 赵倩云 孙仲平 乔鹏炜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0-726,共7页
土壤中微生物在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华北某焦化厂土壤为研究对象,在5个采样点(每个点分6层)采集30个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环境因子(理化性质和PAHs浓度)、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探讨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与环境因子间... 土壤中微生物在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华北某焦化厂土壤为研究对象,在5个采样点(每个点分6层)采集30个土壤样品,分析土壤环境因子(理化性质和PAHs浓度)、微生物丰度及群落结构,探讨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细菌丰度为5.33~8.89,与土壤深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土壤PAHs、有机碳、全氮浓度呈正相关(P<0.05);土壤中优势细菌类群(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占比最高达90%,其次是绿弯菌门(Chloroflexi)、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其占门水平分类细菌数量的64%~97%;细菌类群与环境因子冗余分析表明,焦化厂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是PAHs污染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土壤pH与速效钾、PAHs、全氮浓度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影响明显,PAHs潜在降解菌Proteobacteria丰度与PAHs、全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污染土壤 土壤环境因子 细菌丰度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