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薄层黑土区协调玉米产量和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
1
作者 孔丽丽 尹彩侠 +4 位作者 张磊 刘志全 侯云鹏 高洪军 徐新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6,共11页
为探寻东北黑土区兼顾玉米产量与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在吉林省薄层黑土区(公主岭市刘房子村)开展了为期8年(2016—202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配施4:6)一次性施用条件下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N... 为探寻东北黑土区兼顾玉米产量与环境效应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在吉林省薄层黑土区(公主岭市刘房子村)开展了为期8年(2016—202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氮肥(普通尿素与控释氮肥配施4:6)一次性施用条件下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土壤NO_(3)^(-)-N含量变化和氮素平衡对不同氮肥用量(0、70、140、210、280和350 kg·hm^(-2),以N计)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氮处理玉米产量8年平均增幅为63.8%~188.8%,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增产原因是施氮增加了穗粒数和百粒重。随氮肥用量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当氮肥用量增至210kg·hm^(-2)达产量平台,8年平均产量为11 668kg·hm^(-2)。氮素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效率和偏肥生产力均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下降趋势。随氮肥用量的增加,0~100 cm土层土壤NO_(3)^(-)-N含量呈增加趋势;2023年玉米收获后,N210处理土壤NO_(3)^(-)-N含量与试验起始值相近。8年氮素平衡结果显示,土壤无机氮素残留量与表观损失量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通过拟合氮肥用量与玉米产量、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氮素表观回收率的关系得出,施氮范围在198~219 kg·hm^(-2)时,可获得较高的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且能保持玉米收获前后土壤氮库的基本稳定,同时也可将氮素表观损失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可作为兼顾玉米产量和环境效益的氮肥一次性投入阈值。研究结果可为东北薄层黑土区玉米氮肥一次性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区 玉米产量 环境效应 控释氮肥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半干旱区浅埋滴灌下玉米高产高效的尿素硝酸铵溶液投入阈值 被引量:2
2
作者 孔丽丽 尹彩侠 +4 位作者 侯云鹏 张磊 赵胤凯 刘志全 徐新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81-2093,共13页
为探明滴灌玉米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对尿素的增效作用及适宜投入阈值,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连续2年(2020-202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UAN为试验材料,设6个氮肥用量[0 kg(N)·hm^(-2)、100 kg(N)·hm^(-2)、140 kg(N)·... 为探明滴灌玉米尿素硝酸铵溶液(UAN)对尿素的增效作用及适宜投入阈值,在吉林省半干旱区(乾安县)开展连续2年(2020-2021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UAN为试验材料,设6个氮肥用量[0 kg(N)·hm^(-2)、100 kg(N)·hm^(-2)、140 kg(N)·hm^(-2)、180 kg(N)·hm^(-2)、220 kg(N)·hm^(-2)和260 kg(N)·hm^(-2)],并以尿素优化用量处理[Urea,220 kg(N)·hm^(-2)]为对照,研究玉米产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氮素利用率、土壤氮素含量及氮素平衡差异。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并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增产幅度不显著,且高于Urea处理,两年平均增幅为2.02%。增产原因是施用UAN提高了玉米每穗粒数和百粒重。对于施用UAN的处理来说,玉米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运量和吐丝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总体随施氮量增加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增至180 kg·hm^(-2)后以上指标不再显著增加,但均高于Urea处理(2021年吐丝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贡献率除外);氮素回收率、氮素农学利用率和氮素偏生产力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相同氮肥用量下,UAN处理较Urea处理分别提高4.45%、2.09 kg·kg^(-1)和2.09 kg·kg^(-1)。与Urea处理相比,相同用量下UAN处理降低了60~10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使氮素损失量较Urea处理降低7.51%。通过拟合施氮量与玉米产量、氮素回收率和土壤表观氮素损失量,确定UAN适宜用量为188.90 kg·hm^(-2),相应玉米产量为11 863.42 kg·hm^(-2),氮素回收率为44.21%,氮素表观损失量为151.79 kg(N)·hm^(-2)。与传统尿素优化用量处理(Urea)相比,UAN的施用可在降低14.14%氮肥用量的前提下,使得玉米产量增加4.78%,氮素回收率增加7.61%,氮素表观损失量降低29.55%。以理论最高产量施氮量95%为置信区间,确定UAN适宜施氮范围为179~198 kg(N)·hm^(-2)。综上所述,与施用尿素相比,施用UAN可减少氮素投入总量,获得更高的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并降低氮素损失,是东北半干旱区实现玉米减氮增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浅埋滴灌 尿素硝酸铵溶液 东北半干旱区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表观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朱凯 丁茁荑 +6 位作者 吴艺飞 刘志全 段晓铨 张竹青 陈文超 廖卢艳 周晓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0-238,共9页
为系统评估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总体品质的差异性,以16个不同菜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FAA种类和含量,运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相关性分析法(correlation analysis,CA... 为系统评估不同品种菜薹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s,FAA)总体品质的差异性,以16个不同菜薹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FAA种类和含量,运用味道强度值(taste activity value,TAV)、相关性分析法(correlation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对菜薹FA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种菜薹中共含有22~23种FAA,其中瓜氨酸(Cit)在部分品种菜薹未检出;各菜薹总氨基酸含量(total free amino acid,TFAA)范围为1.30~6.77 mg/g,油菜薹XT-3的TFAA含量最高,白菜薹CT-4浓度最低。TAV结果表明鲜味氨基酸是主要呈味氨基酸,以谷氨酰胺(Gln)和谷氨酸(Glu)为主要贡献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成分偏高,含量范围在0.34~1.95 mg/g。不同种质菜薹FAA间相关性较好,甘氨酸(Gly)仅与半胱氨酸(Cys)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运用PCA共提取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022%,能有效解析所有FAA信息特征。HCA结果与PCA结果一致,16个菜薹品种被划分成3大类;通过综合评估得出排名前3的品种分别为油菜薹XT-3、XT-4和紫红菜薹ZM-2。以上结果能有效体现出不同种质菜薹FAA间的差异性,为菜薹种质选育、产品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薹 游离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船舶电网脆性源辨识方法
4
作者 田晓 刘志全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6,共12页
[目的]针对船舶电网关键元件辨识方法的考虑角度单一,未计及节点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对节点承载负荷的重要度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博弈组合赋权脆性源辨识方法。[方法]船舶电力系统发生中断和连锁崩溃的内在机理是... [目的]针对船舶电网关键元件辨识方法的考虑角度单一,未计及节点的局部和全局特征、对节点承载负荷的重要度考虑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博弈组合赋权脆性源辨识方法。[方法]船舶电力系统发生中断和连锁崩溃的内在机理是其本身具有脆性。首先,从脆性角度出发,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建立节点度、特征向量中心性、节点凝聚度、接近中心性、脆性电气介数等5项指标;然后,提出博弈组合赋权法,以纳什均衡为协调目标,确定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IFAHP)和熵权法(EWM)的最优组合权重,并综合赋值5项指标以得到综合脆性指标;最后,利用典型四电站环形船舶电网,验证该脆性源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根据不同脆性指标的网络效能,得到了4个等级的脆性源。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更全面合理地辨识脆性源。[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船舶电网连锁故障的预防控制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网 复杂网络 脆性 博弈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命航天器机构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被引量:26
5
作者 刘志全 李新立 遇今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71,共7页
介绍了加速寿命试验的概念、类型和基本特征;综述了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固体润滑和油润滑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准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特点;针对目前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准加速寿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 介绍了加速寿命试验的概念、类型和基本特征;综述了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固体润滑和油润滑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准加速寿命试验方法的特点;针对目前长寿命航天器机构准加速寿命试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寿命试验 固体润滑 流体润滑 长寿命航天器机构 试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薄膜天线张拉系统优化设计及天线结构模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志全 邱慧 +1 位作者 李潇 林秋红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51,共8页
设计航天器平面薄膜天线双重索网张拉系统的构型,并以可伸展支撑杆承受轴力最小、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最大、端杆长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张拉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可伸展支撑杆所受轴力减小了15.51%,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提高了1.25%... 设计航天器平面薄膜天线双重索网张拉系统的构型,并以可伸展支撑杆承受轴力最小、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最大、端杆长度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张拉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后可伸展支撑杆所受轴力减小了15.51%,薄膜阵面有效面积比提高了1.25%,端杆长度减小了0.30%。利用ABAQUS软件对索膜结构、支撑框架以及天线整体的模态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将天线结构等效模型基频的解析解与仿真结果进行比对,二者相互印证。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得出薄膜内拉应力、可伸展支撑杆壁厚、可伸展支撑杆铺层角度和端杆壁厚对天线整体基频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薄膜天线 双重索网张拉系统 优化 结构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结构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志全 曾惠忠 +2 位作者 邱慧 白照广 杨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7-1077,共11页
从结构构型、结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和结构评价指标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卫星结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卫星球形或准球形壳体结构、箱板式卫星平台结构、框架式立方星结构、基于特殊需求的专用化结构及多功能一体化结构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从结构构型、结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和结构评价指标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卫星结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小卫星球形或准球形壳体结构、箱板式卫星平台结构、框架式立方星结构、基于特殊需求的专用化结构及多功能一体化结构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指出了未来小卫星结构通用化、小型化、专用化、多功能一体化的多元发展趋势,提出了小卫星结构材料、连接方式和评价指标方面的发展建议,旨在为小卫星结构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结构构型 结构材料 结构连接方式 结构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关节力矩控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志全 危清清 王耀兵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3-668,共6页
针对空间机械臂辅助对接任务中的复杂关节力矩控制问题,建立了含间隙、非线性刚度及啮合阻尼的多级行星齿轮传动复杂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齿轮啮合刚度,而且考虑了齿轮轴的扭转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节动态扭转变形的... 针对空间机械臂辅助对接任务中的复杂关节力矩控制问题,建立了含间隙、非线性刚度及啮合阻尼的多级行星齿轮传动复杂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齿轮啮合刚度,而且考虑了齿轮轴的扭转刚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节动态扭转变形的关节力矩测量方法,并以此建立关节力矩控制系统,利用Runge-Kutta算法对关节精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此关节力矩控制方法约有1.7%的稳态误差,能满足关节力矩控制的需要;基于关节动态扭转变形的关节力矩测量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提高关节力矩测量精度与保持传感器刚度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关节 辅助对接 关节动力学 力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太阳电池阵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49
9
作者 刘志全 杨淑利 濮海玲 《航天器工程》 2012年第6期112-118,共7页
从四方面分析了空间太阳电池阵的发展现状,包括体装式、带桨展开式、单板展开式、多板展开式、柔性多模块多维展开式等总体构型的发展历程,常用太阳电池片如硅电池片、砷化镓电池片、柔性薄膜电池片的材料与性能的发展现状,刚性基板结... 从四方面分析了空间太阳电池阵的发展现状,包括体装式、带桨展开式、单板展开式、多板展开式、柔性多模块多维展开式等总体构型的发展历程,常用太阳电池片如硅电池片、砷化镓电池片、柔性薄膜电池片的材料与性能的发展现状,刚性基板结构、半刚性基板结构、柔性基板结构的发展与应用及五种展开机构的特点与空间应用分析,论述了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的制约因素,指出了聚光型柔性太阳电池阵是未来空间太阳电池阵发展的趋势,旨在促进空间太阳电池阵向着大尺寸、大功率、模块化、低成本和轻质量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大功率航天器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阵 总体构型 太阳电池片 基板结构 展开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太阳翼展开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志全 吴跃民 +1 位作者 濮海玲 杨巧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56,共5页
作为航天器的电能供给装置,太阳翼对于航天器飞行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航天器太阳翼展开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以太阳翼铰链的总驱动力矩作为展开可靠性的特征量。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利用太阳翼铰链线驱动力... 作为航天器的电能供给装置,太阳翼对于航天器飞行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航天器太阳翼展开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以太阳翼铰链的总驱动力矩作为展开可靠性的特征量。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提出了利用太阳翼铰链线驱动力矩和阻力矩等测试数据进行太阳翼展开可靠性定量评估的方法,并给出了某卫星星座用太阳翼展开可靠性评估的应用示例,为航天器太阳翼的可靠性验证提供了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评估 太阳翼 展开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志全 黎彪 程刚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8,共7页
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在实现大尺寸高刚度航天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文章论述了几种典型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从多个方面比较了不同类型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的特点,阐述了构架式空间可展开... 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在实现大尺寸高刚度航天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文章论述了几种典型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发展现状,从多个方面比较了不同类型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的特点,阐述了构架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发展趋势,指出球铰接杆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是适应大型化发展的空间可展开支撑臂主要发展方向,分析了实现球铰接杆式空间可展开支撑臂工程化尚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臂 构架式 盘压杆 铰接杆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钻取采样钻头结构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志全 王丽丽 +1 位作者 吴伟仁 张之敬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9-1347,共9页
基于对螺旋钻头的输出月壤阻力、驱动力矩及月壤失效区的分析,建立了钻头的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切削具内外侧面与月壤之间的压力及摩擦力,考虑月壤侧向失效面的面载荷对钻头切削具周向力矩、总功耗及月壤失效距离的影响,数值仿真与... 基于对螺旋钻头的输出月壤阻力、驱动力矩及月壤失效区的分析,建立了钻头的力学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切削具内外侧面与月壤之间的压力及摩擦力,考虑月壤侧向失效面的面载荷对钻头切削具周向力矩、总功耗及月壤失效距离的影响,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校验了模型的正确性。在数值仿真过程中采用深层月壤本构关系的Mohr-Coulomb模型,使仿真更加符合月壤内摩擦角大于22°的真实情况。利用该模型分析并获得了钻头结构参数对切削具功耗和失效距离的影响规律,以钻头功耗最小为优化目标,用遗传算法对钻头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降低了钻探过程中的烧钻风险。可为钻取式自动采样机构的钻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采样 螺旋钻头 切削具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发展综述 被引量:37
13
作者 刘志全 黄传平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9,共7页
综述了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国际上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对不同展开机构和缓冲器特点进行了分析,预测了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月球探测器 软着陆 缓冲器 展开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探测自动采样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志全 庞彧 李新立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利用自动采样机构获取星体表面土壤或岩石样品,并将收集到的样品返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文章分析了深空探测自动采样机构应用及研发的现状,将采样机构分为挖取式自动采样机构、钳取式自动采样机... 利用自动采样机构获取星体表面土壤或岩石样品,并将收集到的样品返回实验室进行分析研究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文章分析了深空探测自动采样机构应用及研发的现状,将采样机构分为挖取式自动采样机构、钳取式自动采样机构、研磨式自动采样机构、钻取式自动采样机构及其它新型采样机构几种类型,分别论述了这些深空探测自动采样机构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从多个方面分析和比较了采样机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从获得样品科学需求的角度,分析了未来采样机构的发展趋势,结合钻取式自动采样机构可保留样品原位性的特点和我国探月任务总体规划,提出了月面自动采样机构发展及应用的建议,为我国探月工程中的月面自动采样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月球探测 自动采样机构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控阵天线的空基多目标综合测控系统设计
15
作者 刘衍军 徐世成 +2 位作者 王晓波 代中华 刘志全 《遥测遥控》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有效提升靶场空天地一体化的综合测控效能,切实满足高空高速目标以及低空多目标等全维度测控需求,提出基于相控阵天线的空基多目标综合测控系统方案。此系统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测控架构,其主体由空基平台、机载测控分系统以及... 为有效提升靶场空天地一体化的综合测控效能,切实满足高空高速目标以及低空多目标等全维度测控需求,提出基于相控阵天线的空基多目标综合测控系统方案。此系统构建了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测控架构,其主体由空基平台、机载测控分系统以及数据中继分系统组成,形成大容量测控信息中继传输的关键节点,具备对多目标全方位遥测信息的接收与转发能力,以及高码率测控信息的中继传输等功能,能够适应诸如高原、海上等复杂地域的快速机动布站要求,攻克了共形天线阵列设计、单元级全数字波束形成以及宽带数据中继通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为空天武器靶场的测控工作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基 综合测控 相控阵 多目标 中继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铰接杆式支撑臂展开过程中横向振动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志全 黎彪 丁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53-761,共9页
针对展开过程中球铰接杆式支撑臂时变构型的横向振动问题,推导了支撑臂等效连续体模型的各向等效刚度,基于Hamilton原理推导了支撑臂展开过程的控制方程,采用加权余量法将偏微分控制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利用Runge-Kutta法对方程进行... 针对展开过程中球铰接杆式支撑臂时变构型的横向振动问题,推导了支撑臂等效连续体模型的各向等效刚度,基于Hamilton原理推导了支撑臂展开过程的控制方程,采用加权余量法将偏微分控制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利用Runge-Kutta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收拢过程中,支撑臂末端的横向振幅越来越小,收拢过程是安全可靠的;而在展开过程中,末端的横向振幅随展开进程而增加,且振幅随末端负载质量增加而增加;若不考虑锁定冲击,展开速度对支撑臂横向振动的振幅影响可忽略,若考虑锁定带来的周期性冲击时,支撑臂的横向振幅将显著增大。为减小支撑臂的横向振动,必须对支撑臂展开速度加以限制。研究结果为航天器支撑臂在轨展开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铰接杆式支撑臂 等效连续体模型 展开 时变系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火工机构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及评估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志全 陈新华 孙国鹏 《航天器工程》 2008年第4期62-66,共5页
论述了特征量为失败数的航天器火工机构在3种不同情况下的可靠性验证试验及评估方法;论述了特征量为性能参数的航天器火工机构可靠性验证试验及评估方法;为航天器火工机构的可靠性试验及评估提供技术途径。
关键词 航天器 火工机构 可靠性 试验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飞船某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志全 孙国鹏 宫颖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61,共6页
论述了载人飞船某连接分离机构的功能、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模式,确定了该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特征量。基于计量型可靠性试验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该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方法选择、试验件状态及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程... 论述了载人飞船某连接分离机构的功能、工作原理和主要故障模式,确定了该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特征量。基于计量型可靠性试验的基本思路,提出了该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方法选择、试验件状态及试验条件的确定、试验程序、故障判据和可靠性评估方法;给出了应用示例,为载人飞船连接分离机构的可靠性验证提供了技术参考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试验 连接分离机构 载人飞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电动兼手动舱门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志全 嵇景全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46,共8页
为了适应载人航天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需要研究一种既能在轨保持良好密封性能、又能实现电动兼手动操作的高可靠舱门机构。在分析了载人航天器舱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动兼手动操作的舱门锁紧与开锁机构方案,设计... 为了适应载人航天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需要研究一种既能在轨保持良好密封性能、又能实现电动兼手动操作的高可靠舱门机构。在分析了载人航天器舱门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动兼手动操作的舱门锁紧与开锁机构方案,设计了电动/手动切换机构,借用Pro/E软件对各零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装配,并通过ADAMS软件进行了舱门机构的运动学仿真。模装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电动兼手动舱门能够实现其预期的运动,无结构干涉,具有操作简单、操作力小、传动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门 机构 载人飞船 载人航天器 手动操作 电动 PRO/E软件 ADAMS软件 运动学仿真 切换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方法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志全 危清清 王耀兵 《航天器工程》 2013年第5期34-41,共8页
空间机械臂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航天器尺寸、质量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空间机械臂具有大柔性的特点。文章结合空间机械臂应用环境的特殊性,论述了空间柔性机械臂多体动力学和关节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建模方法... 空间机械臂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航天器尺寸、质量等因素的限制使得空间机械臂具有大柔性的特点。文章结合空间机械臂应用环境的特殊性,论述了空间柔性机械臂多体动力学和关节的动力学建模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建模方法的特点。为了满足未来空间机械臂在航天器工程应用的要求,文章指出,空间柔性机械臂宜采用混合坐标法描述臂杆刚性运动与柔性变形的耦合;开展关节精细动力学研究,宜将重点放在齿轮传动系统的低速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动力学 建模 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