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OPT模式的运动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忆冰 丁梅梅 +4 位作者 王晓宇 周轶鹏 侯铭 刘晶晶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8-82,8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ADOPT模式的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适能、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的实施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根据其透析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析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基于ADOPT模式的运动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适能、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的实施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根据其透析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透析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ADOPT模式的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适能指标(上肢肌力、下肢肌力、动态平衡、柔韧性及有氧耐力)、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得分。结果两组各44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12周后干预组体适能指标(除柔韧性外)、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ADOPT的运动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运动行为,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适能指标、运动自我效能及运动依从性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运动康复 体适能 肌力 柔韧性 动态平衡 运动依从性 运动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忆冰 张庆庆 +4 位作者 赵阳 袁建波 史园 丁梅梅 李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4-97,共4页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ULS-8孤独感简版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及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水平,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ULS-8孤独感简版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及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对乌鲁木齐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10例进行调查。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得分为(18.42±5.41)分。患者孤独感得分与家庭关怀度、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并存疾病数量、家庭关怀度与体力活动水平为患者孤独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孤独感水平,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降低其孤独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孤独感 家庭关怀度 体力活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腰法对腰部损伤运动员的养护疗效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运明 刘忆冰 杨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冰雪运动 养护 腰部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装甲合成营装备体系作战效能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忆冰 王凯 蒲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6-99,共4页
在现代战争中更加强调扁平化作战指挥体系,合成营编制突出多能化、模块化发展,火力更加强大,编组更加灵活;针对装甲合成营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合成营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详细描述... 在现代战争中更加强调扁平化作战指挥体系,合成营编制突出多能化、模块化发展,火力更加强大,编组更加灵活;针对装甲合成营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采用灰色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合成营装备体系作战效能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详细描述评估过程,该方法能够减小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合成营 装备体系 作战效能评估 灰色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45AE型铸造钩尾框断裂失效分析
5
作者 刘忆冰 向尚林 +1 位作者 冯蜜 赖明 《机车车辆工艺》 2014年第6期38-40,共3页
针对国外某矿石车铸造钩尾框出现的断裂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断口金相组织、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由此推断基体中Ⅱ型非金属夹杂物超标、断口表面气夹层及夹渣等缺陷是造成钩尾框断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铸造钩尾框 断裂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专项心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光辉 刘忆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5期246-246,共1页
短道速滑项目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大杨杨虽然为中国冬奥军团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史无前例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甚是完美。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各国虎视眈眈... 短道速滑项目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大杨杨虽然为中国冬奥军团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史无前例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4枚金牌,甚是完美。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各国虎视眈眈金牌的同时,今后的短道速滑比赛会更加激烈,因此,在运动员体能、技术、战术水平实力相对突出的情况下,还需要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才是取得比赛胜负的关键。本文对短道速滑优秀运动员心理能力的相关文章加以归类研究,旨在为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胜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道速滑 优秀运动员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