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T-Tucker分解的无预训练LC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
1
作者 刘微容 张志强 +3 位作者 张宁 孟家豪 张敏 刘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8,共10页
张量训练(TT)分解和Tucker分解是两种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然而,TT和Tucker分解分别面临空间结构信息丢失与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考虑了网络结构的信息保留率和资源占用情况,采用学习-压缩(LC)算法的约束型... 张量训练(TT)分解和Tucker分解是两种有效的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然而,TT和Tucker分解分别面临空间结构信息丢失与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中考虑了网络结构的信息保留率和资源占用情况,采用学习-压缩(LC)算法的约束型压缩框架,提出了一种基于TT-Tucker分解的无预训练LC卷积神经网络压缩方法(TTLC)。TT-LC方法包括学习步骤和压缩步骤两个部分。学习步骤不需要预训练过程,采用了指数循环学习率方法以提高训练准确率。而在压缩步骤,文中根据TT和Tucker分解的优点以及贝叶斯规则选取全局最优秩的特性,运用经验变分贝叶斯矩阵分解(EVBMF)和贝叶斯优化(BayesOpt)选出合理的秩以指导张量分解,采用TT-LC方法压缩训练后的模型。TT-LC方法既降低了空间结构信息丢失率和计算复杂度,又解决了张量的秩选取不合理导致模型准确率显著下降的问题,可实现模型的双重贝叶斯选秩和双重压缩,获得最优的压缩模型。最后,采用ResNets和VGG网络在CIFAR10与CIFAR100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ResNet32网络,相比于基准方法,文中方法在准确率为92.22%的情况下,获得了69.6%的参数量压缩率和66.7%的浮点计算量压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网络压缩 张量分解 贝叶斯优化 约束型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液压蓄能式风力发电机组监控系统设计
2
作者 刘婕 史长宏 +2 位作者 孟家豪 刘朝荣 刘微容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由于新型液压蓄能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机理、核心部件、工作模式和控制方案均进行了创新设计,现有的监控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该类新型风力机。针对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和监控需求,以罗克韦尔公司的FactoryTalk View为平台,设计监... 由于新型液压蓄能式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机理、核心部件、工作模式和控制方案均进行了创新设计,现有的监控系统无法直接应用于该类新型风力机。针对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工作原理和监控需求,以罗克韦尔公司的FactoryTalk View为平台,设计监控系统方案,规划监控系统功能,完成通信配置、数据库构建和监控界面等开发,研发了新型液压蓄能式风力发电机组的监控软件,并应用于600 kW液压蓄能式风力发电试验机组中,实现了对机组实时的远程监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液压蓄能 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 远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DMC预测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微容 魏域林 +2 位作者 刘婕 刘朝荣 任成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变量马达的恒转速控制问题,结合动态矩阵控制(DMC)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并通过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分析预测步长与控制步长对转速控制... 以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变量马达的恒转速控制问题,结合动态矩阵控制(DMC)原理,提出一种基于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并通过Simulink-AMESim联合仿真技术分析预测步长与控制步长对转速控制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经典PID控制方法相比,基于DMC的预测控制方法提升了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控制性能,可为后续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 调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解码网络的图像修复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微容 米彦春 +3 位作者 杨帆 张彦 郭宏林 刘仲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当前主流的图像修复方法重点依赖于自动编解码网络,此类方法试图利用编码阶段压缩后的信息在解码阶段恢复出原始图像.然而自编码网络在压缩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丢失,仅利用压缩后的信息难以得到细节丰富的修复结果,主要表现为模糊和修复... 当前主流的图像修复方法重点依赖于自动编解码网络,此类方法试图利用编码阶段压缩后的信息在解码阶段恢复出原始图像.然而自编码网络在压缩过程中必然存在信息丢失,仅利用压缩后的信息难以得到细节丰富的修复结果,主要表现为模糊和修复区域周围明显的边缘响应.本文针对图像信息利用不完备的问题,提出多级解码网络(Multi-Stage Decoding Network,MSDN),由多个解码器对编码阶段各层特征进行解码并聚合,增大对编码器不同尺度特征的利用率,进而得到更能反映缺损区域内容的特征映射.在国际公认数据集上组织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MSDN修复的图像视觉效果有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编解码器 多级解码网络(MSD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重速率QDMC的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控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微容 杨帆 +3 位作者 刘婕 米彦春 宋昊文 郭宏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1-478,共8页
由于二次动态矩阵控制(quadratic dynamic matrix control,QDMC)算法中二次规划求解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的高精度快速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双重速率二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dual rate QDMC... 由于二次动态矩阵控制(quadratic dynamic matrix control,QDMC)算法中二次规划求解计算量大、实时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变量马达转速的高精度快速控制需求。该文提出一种双重速率二次动态矩阵控制算法(dual rate QDMC,DR-QDMC),将控制增量的求解分解为快速层和慢速层2个时间尺度进行,利用AMESim-Simulink/Matlab联合仿真平台构建液压型风力发电机组的AMESim仿真模型并研究分析DR-QDMC算法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DR-QDMC算法不仅可增强系统控制实时性,而且还能提升变量马达转速控制的快速性和抗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液压传动 速度控制 动态矩阵控制 双速率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域稀疏表示和自适应混合样本回归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6
作者 刘微容 张超鹏 +1 位作者 刘朝荣 刘婕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5,共8页
针对局部特征不能较好地在空域表示的缺点,对训练集进行直接的小波变换,在训练阶段采用K-SVD字典学习算法对提取的小波域高低分辨率特征分别训练四个子带高低分辨率字典对,并把所得子带字典用于小波域高分辨率图像重建.为了进一步提升... 针对局部特征不能较好地在空域表示的缺点,对训练集进行直接的小波变换,在训练阶段采用K-SVD字典学习算法对提取的小波域高低分辨率特征分别训练四个子带高低分辨率字典对,并把所得子带字典用于小波域高分辨率图像重建.为了进一步提升重建图像的质量,提出一个自适应混合样本脊回归模型(AMSRR)用于调制重建图像的高频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视觉效果以及量化指标(PSNR,SSIM)上优于对比的空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小波变换 稀疏表示 脊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I方法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炜 李亚洁 刘微容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31,共5页
在网络化控制系统(NCS)中,针对时延和不同步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将时延的不确定性转换为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不确定性,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状态向量扩张为增广状态向量。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MI方法,推证出了保证闭环网络化控... 在网络化控制系统(NCS)中,针对时延和不同步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将时延的不确定性转换为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不确定性,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状态向量扩张为增广状态向量。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LMI方法,推证出了保证闭环网络化控制系统在执行器或传感器发生失效故障时仍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组方便地得到了容错控制器的设计结果。最后用仿真算例验证了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控制 网络化控制系统 鲁棒性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的氧化铝粉流量LS-SVM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鲁春燕 李炜 刘微容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0-84,共5页
针对电解铝厂生产过程中氧化铝输送流量在线测量问题,考虑到样本数据较少的因素,采用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氧化铝超浓相输送中氧化铝粉流量的软测量模型.以粒子群优化的方法选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克服... 针对电解铝厂生产过程中氧化铝输送流量在线测量问题,考虑到样本数据较少的因素,采用粒子群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建立氧化铝超浓相输送中氧化铝粉流量的软测量模型.以粒子群优化的方法选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模型参数,克服交叉验证法耗时与盲目性的问题,同时发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小样本学习能力强和计算简单的特点.通过采用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建预测模型估计值与实际分析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PSO-LSSVM预测模型对氧化铝粉流量准确估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氧化铝粉流量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输入模糊控制在液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二超 李战明 刘微容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5期82-84,89,共4页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复合结构终端滑模面作为输入的单输入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将这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液位控制系统,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单输入模糊控制器规则数比普通模糊控制器大大减少,这样就使得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更简单、更方...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复合结构终端滑模面作为输入的单输入模糊控制器设计方法,将这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液位控制系统,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单输入模糊控制器规则数比普通模糊控制器大大减少,这样就使得模糊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节更简单、更方便。同时这种模糊控制器由于具有准滑动模态的性质,体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通过对水箱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是切实可行和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输入模糊控制 准滑动模态控制液位控制 模糊逻辑控制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DC600 V直流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研制
10
作者 潘峥嵘 陈琛 +1 位作者 刘微容 朱翔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5-68,共4页
介绍了青藏铁路DC600 V直流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测试项目。该检测系统是根据DC600 V直流发电车地面检测的生产实际需要而开发研制的,实现了对DC600 V直流发电车运行状态的地面实时在线测试监控... 介绍了青藏铁路DC600 V直流发电车电源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测试项目。该检测系统是根据DC600 V直流发电车地面检测的生产实际需要而开发研制的,实现了对DC600 V直流发电车运行状态的地面实时在线测试监控,经实践证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为青藏铁路旅客列车安全运行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直流发电车 负载 电源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学习成果开放徽章研究
11
作者 杨宇佳 吴亚联 +2 位作者 段斌 刘微容 章兢 《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6期31-41,共11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开放式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时伴随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当前严谨和僵化的学历和学分认证体系由于缺乏能力的互认,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工程教育OBE理念的指导下,该文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学习成果评价和验证的问题,以...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开放式教育体系的建立,同时伴随着许多机遇和挑战.当前严谨和僵化的学历和学分认证体系由于缺乏能力的互认,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在工程教育OBE理念的指导下,该文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学习成果评价和验证的问题,以"信息安全认知分析"为案例,结合国内教育部元数据标准阐述了工程教育开放徽章的构建,建立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证据链接机制,并基于区块链技术提出了开放徽章的应用,为徽章数据的可信度、可靠性以及可验证性等方面提供了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徽章 OBE 工程教育 网络学习空间 区块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最优阻抗的人机物理交互控制方法
12
作者 刘微容 魏子丰 +3 位作者 晋振兵 孟家豪 王星琨 张浩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25年第6期1843-1851,共9页
为提高人机物理交互的准确性和柔顺性,实现最优交互性能,针对基于迭代学习的阻抗控制方法需要多次重复同一任务的问题,借鉴迭代最优控制无需系统矩阵信息即可优化代价函数确定系统最优控制输入的机制,提出了基于迭代最优阻抗的人机物理... 为提高人机物理交互的准确性和柔顺性,实现最优交互性能,针对基于迭代学习的阻抗控制方法需要多次重复同一任务的问题,借鉴迭代最优控制无需系统矩阵信息即可优化代价函数确定系统最优控制输入的机制,提出了基于迭代最优阻抗的人机物理交互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双环控制结构。面向任务的外环设计了迭代最优阻抗控制器(IOIC),将求取最优阻抗参数的问题描述成线性二次型调节器问题,利用迭代最优控制,求取最优反馈增益,使包括轨迹跟踪误差和交互力在内的代价函数最小化;同时引入软辅助函数,避免参数突变可能带来的机器人抖动问题。面向机器人的内环设计了非奇异终端滑模轨迹跟踪控制器(NTSMTC),使机器人实际轨迹跟踪外环输出的阻抗轨迹,通过饱和函数消减控制律的抖振。仿真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在人机协作任务中,仅利用一次任务初始阶段的交互信息即可求得最优阻抗参数,使任务过程中的轨迹跟踪误差和交互人所消耗的力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物理交互 阻抗控制 轨迹跟踪控制 最优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