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的教育观
- 1
-
-
作者
刘彭芝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
出处
《教育家》
2003年第12期10-13,共4页
-
文摘
我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对教育的认识;作为一个在中学工作的人,我对中学教育的认识;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对怎样当好中学校长的认识。
-
关键词
教育观念
中学
校长
刘彭芝
素质教育
办学理念
学校管理
-
分类号
G4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对拔尖创新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彭芝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今日教育》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
文摘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贡造就庞大的人才队伍。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意义十分重大。至今,我国还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没有乔布斯这样的拔尖创新人才。我相信,在中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人,除了我之外,肯定还多得数不清。
-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诺贝尔奖获得者
文化大发展
社会主义
人才队伍
大繁荣
乔布斯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对拔尖创新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
- 3
-
-
作者
刘彭芝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1年第33期I0005-I0005,共1页
-
文摘
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在创新型教育;建设创新型教育,要从中小幼抓起。这方面,我们虽然落后了,但也看到希望了。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明确提出要求。我们期待,在这个顶层设计出台后,能有刚性的政策和具体的措施尽快陆续出台。
-
关键词
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教育
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
教育改革
顶层设计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校长是个“领跑人”
- 4
-
-
作者
刘彭芝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教育家》
2003年第4期19-19,共1页
-
-
关键词
校长
学校管理
办学目标
创新精神
-
分类号
G62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慕课——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7
- 5
-
-
作者
王晓波
牟艳娜
李奕
刘彭芝
吴志宏
-
机构
不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国务院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C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2期27-30,共4页
-
文摘
慕课(MOOCs)在高校掀起的风暴,令其迅速蹿红,得到众多互联网巨头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追捧。这不由得使人们对于慕课在中小学的发展充满了憧憬,“C20慕课联盟”、“双师教学”、“北京数字学校”等多元在线教育形态的探索与尝试,点燃了众多关注慕课的基础教育人的热情。“慕课”对基础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昙花一现,还是发展潮流?对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以期以专业的精神,深入的实践引领时代教育发展。
-
关键词
教育形态
在线
创新
教育工作者
数字学校
基础教育
教育发展
互联网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