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螺旋CT资料建立颅面三维模型 被引量:15
1
作者 龚振宇 刘彦普 +3 位作者 何黎升 刘亚雄 李涤尘 周树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用螺旋CT数据资料建立颅面三维模型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颅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方法 :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层厚 2mm ,螺距 1.0 ,利用工作站 ,进行扫描图像的容积三维重建后 ,重新间隔分层 ,利用CuteFTP 4 .0软件以BMP格式下载。应... 目的 :用螺旋CT数据资料建立颅面三维模型 ,并探讨了该模型在颅颌面外科领域的应用。方法 :患者行螺旋CT扫描 ,层厚 2mm ,螺距 1.0 ,利用工作站 ,进行扫描图像的容积三维重建后 ,重新间隔分层 ,利用CuteFTP 4 .0软件以BMP格式下载。应用课题组自主开发的CT图像处理软件对已下载的二维图像进行过滤、筛减、降噪、校正失真等处理 ,对图像的边缘轮廓进行提取 ,得到面颅骨皮质骨边缘轮廓的矢量化线图 ,将该线图数据输入Surfac er 9.0重建软件 ,对轮廓曲线进行矢量叠加 ,从而得到面颅骨的三维三角形面片 (triangularfacets)线框模型及实体模型。进一步在该模型上按镜像关系重构衬垫物的三维模型。结果 :得到了颅面骨骼表面轮廓的三维实体模型 ,并在其上进行了整形手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通过快速成型技术 (rapidprototyping ,RP)加工出衬垫物模板。 结论 :用螺旋CT数据资料可以建立颅面三维模型 ,该模型在颅颌面畸形损伤肿瘤等的诊断和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计算机辅助 图像处理 快速成型 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布尔运算的定制化下颌骨替代物设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千 刘亚雄 +4 位作者 杜如坤 李涤尘 卢秉恒 刘彦普 商洪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了使下颌骨替代物体具有特定的形状,并与相邻骨骼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精确的连接方式,提出了利用布尔运算的定制化下颌骨重建方法.采用医用CT扫描的方法获得原始骨骼数据,从而保证了骨替代物的数据原始性以及与原骨骼形状的匹配性.... 为了使下颌骨替代物体具有特定的形状,并与相邻骨骼具有正确的相对位置和精确的连接方式,提出了利用布尔运算的定制化下颌骨重建方法.采用医用CT扫描的方法获得原始骨骼数据,从而保证了骨替代物的数据原始性以及与原骨骼形状的匹配性.以布尔运算为主要的重建设计手段,始终采用原始数据进行假体的设计,将STL的文件格式贯穿整个设计过程,从而避免了数据因格式转换而失真,确保了假体与原骨骼形状的匹配,使以人骨骼表面的自由曲面进行骨替代物的空间定位成为可能.该方法设计出来的人工下颌骨假体定位正确、连接精确,其形状与原骨骼匹配良好,因此可成功应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运算 定制化 骨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和仪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继庆 段新民 +7 位作者 龙开平 王斯刚 管忠 曹建广 雷德林 刘彦普 马秦 王立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90-291,共2页
CO_2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和仪器杨继庆,段新民,龙开平,王斯刚,管忠(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物理教研室,710052)曹建广,雷德林,刘彦普,马秦,王立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颌面外科,710032)利用激光对小血管接合处逐... CO_2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和仪器杨继庆,段新民,龙开平,王斯刚,管忠(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物理教研室,710052)曹建广,雷德林,刘彦普,马秦,王立军(西安第四军医大学颌面外科,710032)利用激光对小血管接合处逐点吻合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吻合 二氧化碳激光 仪器 激光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钱奇春 刘彦普 +1 位作者 杨维东 张晓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 2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骨髓基质细胞 (HB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唑盐比色法 (MTT)、碱性磷酸酶 (ALP)测定法观察不同浓度的rhBMP - 2和b -FGF...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BMP - 2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单独或联合作用对人骨髓基质细胞 (HBM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四唑盐比色法 (MTT)、碱性磷酸酶 (ALP)测定法观察不同浓度的rhBMP - 2和b -FGF单独或联合作用时HBMSC的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 :rhBMP - 2对HBMSC的增殖和ALP表达均有促进作用 ;b -FGF促进HBMSC增殖 ,但抑制ALP表达 ;rhBMP - 2和b -FGF联合作用时HBMSC的增殖和ALP活性较单独作用有显著提高。结论 :rhBMP - 2和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人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作用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性兔颞下颌关节创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桂才 周树夏 +3 位作者 张明 胡开进 刘彦普 雷德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闭合性的间接性颞下颌关节创伤动物模型。方法 :以一定的力量撞击家兔一侧下颌角部 ,方向平行于双侧下颌角的连线 ,造成TMJ的间接损伤。结果 :施加于下颌角部的撞击力可间接性地引起双侧TMJ的损伤。关节附着撕裂、关...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闭合性的间接性颞下颌关节创伤动物模型。方法 :以一定的力量撞击家兔一侧下颌角部 ,方向平行于双侧下颌角的连线 ,造成TMJ的间接损伤。结果 :施加于下颌角部的撞击力可间接性地引起双侧TMJ的损伤。关节附着撕裂、关节盘挫裂、疏松 ,呈虫蚀样改变 ,胶原纤维水肿。关节滑膜撕裂 ,颞骨关节面、髁突表面软骨碎裂 ,关节腔内出现碎屑、渗出等病理改变。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间接性TMJ损伤动物模型 ,操作简便 ,致伤力可控 ,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 ,可引起关节结构的损伤 ,其病理改变与人类相似 ,病变较典型 ,因此 ,该模型可作为研究间接性TMJ创伤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损伤 动物模型 撞击伤 致伤方法 间接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臂桡侧皮瓣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附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振西 顾晓明 +2 位作者 雷德林 刘彦普 刘宝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总结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我科 5 7例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 ,有多种用途和应用方法 ,修复效果满... 目的 :总结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经验。方法 :对我科 5 7例应用前臂桡侧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前臂桡侧皮瓣具有许多符合口腔颌面部修复要求的优点 ,有多种用途和应用方法 ,修复效果满意 ,本组 5 7例修复成功率 98.2 %。缺点是供区遗有疤痕 ,影响外观。结论 :前臂桡侧皮瓣是一个多能优良皮瓣 ,适合于口腔颌面部各个解剖区域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桡侧皮瓣 口腔颌面外科 应用 临床分析 游离移植 带蒂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下颌髁突矢状骨折手术和保守治疗的临床和放射学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凡文 胡开进 +2 位作者 王艳清 壮荣 刘彦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评价下颌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mandibular condyle,SFMC)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8只被制备成右侧SFMC的绵羊,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组1保守治疗,组2手术治疗。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 目的:评价下颌髁突矢状骨折(sagittal fracture of mandibular condyle,SFMC)手术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8只被制备成右侧SFMC的绵羊,被随机分成2组,每组4只,组1保守治疗,组2手术治疗。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术前相比,实验结束时,保守治疗组最大开口度、前伸和左侧向运动度显著减少,手术治疗组下颌的运动度无显著性变化。平均放射学评分,手术治疗组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结论:对于SFMC,在恢复颞颌关节功能和形态方面,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髁突 矢状骨折 治疗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复合人骨髓基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 被引量:2
8
作者 钱奇春 陈海军 +2 位作者 刘彦普 杨维东 张晓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 :观察人骨髓基质细胞在角孔珊瑚上立体培养后的生长情况及其在体内的成骨能力。方法 :穿刺抽吸人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 ,接种于角孔珊瑚中立体培养 5d ,观察细胞在角孔珊瑚表面的贴附及伸展情况 ;将上述细胞 ... 目的 :观察人骨髓基质细胞在角孔珊瑚上立体培养后的生长情况及其在体内的成骨能力。方法 :穿刺抽吸人髂骨区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扩增、诱导后 ,接种于角孔珊瑚中立体培养 5d ,观察细胞在角孔珊瑚表面的贴附及伸展情况 ;将上述细胞 /角孔珊瑚复合物植入体内 ,观察植入物在体内的成骨情况。结果 :细胞可在角孔珊瑚中立体培养成活。体内植入后 4周 ,复合物中有少量新骨形成 ;体内植入后 8周 ,复合物中出现大量较成熟骨组织 ;而对照组 4、8周均无骨组织形成。结论 :穿刺抽吸的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角孔珊瑚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细胞 珊瑚 成骨 骨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性TMJ损伤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桂才 刘彦普 +2 位作者 胡开进 雷德林 周树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 :研究间接性TMJ损伤时下颌骨不同部位在致伤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颏部撞击法对 6个新鲜羊头颅以 4kg和 10kg的压力推动 0 .84 5kg的圆柱形钢质抛射体进行撞击 ,对头颅加速度、双侧下颌骨体部、髁突颈部以及颞骨部... 目的 :研究间接性TMJ损伤时下颌骨不同部位在致伤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颏部撞击法对 6个新鲜羊头颅以 4kg和 10kg的压力推动 0 .84 5kg的圆柱形钢质抛射体进行撞击 ,对头颅加速度、双侧下颌骨体部、髁突颈部以及颞骨部的应变变化情况进行检测 ,应用新研制的生物撞击系统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结果 :随撞击速度的增加 ,头颅加速度和各检测部位的应变也随之加大 ,髁突颈部可产生最大应变 ,颞骨部应变明显减小 ,说明颞颌关节的存在可减小颏部撞击伤对颅脑的损伤。在外力作用于颏部时 ,髁突颈部受到的应力最大 ,因而较其他部位容易发生骨折。当髁突颈部所受应力超出其自身生理范围时 ,即发生髁突骨折。结论 :撞击速度和下颌骨内应力的变化是衡量下颌部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损伤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附着式牵张成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宇翔 刘彦普 +1 位作者 曹猛 敖建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使用牙附着式牵张器行上颌牙槽骨牵张成骨术后牙髓和牙周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8只成年杂种犬建立上颌单侧牙槽突裂模型,固定口内牙附着式牵张器,牵张成骨关闭裂隙,监测附着牙及支抗牙是否有松动移位,连续X线摄片并取支抗牙及... 目的:研究使用牙附着式牵张器行上颌牙槽骨牵张成骨术后牙髓和牙周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8只成年杂种犬建立上颌单侧牙槽突裂模型,固定口内牙附着式牵张器,牵张成骨关闭裂隙,监测附着牙及支抗牙是否有松动移位,连续X线摄片并取支抗牙及附着牙的牙髓及牙周作组织学检查。结果:附着牙有大约0. 8mm的近中移位,牙髓受牵张力作用发生了轻度血管扩张、充血,牙周受力后有成骨/破骨改变,早期有炎性细胞浸润,随着固定时间的延长得以恢复;支抗牙未发现松动和远中移位,牙髓及牙周组织无变化。结论:牙附着式牵张成骨术对牙髓牙周的损伤是轻微的,对牙周组织有类似正畸牙受力后的生理改变,这些改变在适宜的牵张速度和频率下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牙附着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牵引成骨术矫正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畸形
11
作者 赵晋龙 刘彦普 +2 位作者 何黎升 龚振宇 于擘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 :研究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正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 5例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患者采用牵引成骨技术进行矫治 ,必要时辅助正颌外科手术。结果 :手术顺利 ,外形恢复好 ,畸形纠正明显 ,咬合关系重建效果... 目的 :研究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正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 5例下颌正中陈旧性骨折错位愈合的患者采用牵引成骨技术进行矫治 ,必要时辅助正颌外科手术。结果 :手术顺利 ,外形恢复好 ,畸形纠正明显 ,咬合关系重建效果满意 ;局部成骨满足畸形整复要求 ,无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用于矫正下颌正中部陈旧性粉碎性骨折畸形具有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无需开辟第二术区行组织移植 ,并发症较少 ,效果稳定可靠的特点。缺点是整个治疗过程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牵引成骨术 陈旧性骨折 畸形 牵引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照射后牵张成骨下牙槽神经电生理变化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柳玉晓 刘桂才 +1 位作者 朱国雄 刘彦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3,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照射后牵张成骨过程中下牙槽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方法:12只中国杂种犬随机分为A、B、C三组,A、B、C组为实验组,每组4只,单侧下颌A组接受总剂量22.8Gy,5.7Gy/4次/2周(相当于50Gy/25次/5周),B组接受总剂量24.8Gy,6.2Gy/4次/2... 目的:探讨放射照射后牵张成骨过程中下牙槽神经的电生理变化。方法:12只中国杂种犬随机分为A、B、C三组,A、B、C组为实验组,每组4只,单侧下颌A组接受总剂量22.8Gy,5.7Gy/4次/2周(相当于50Gy/25次/5周),B组接受总剂量24.8Gy,6.2Gy/4次/2周(相当于60Gy/30次/6周),C组接受总剂量27.2Gy,6.8Gy/4次/2周(相当于70Gy/35次/7周)的60 Co放射照射。放射照射完成后3个月时,各组分别于照射区下颌骨切开,置入牵张器。经五天延迟期,以0.5mm/次,2次/d的速度牵张下颌骨10d,然后固定8周。分别于放疗前、放疗结束后、牵张前、牵张第6天、牵张完成即时、固定第2,4,8周8个时间点以神经电生理检诊仪测定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50Gy和60Gy组牵张过程中动作电位呈现适应性变化,70Gy组不能完整导出动作电位。结论:低剂量放射照射不会单独对牵张过程中神经电生理变化造成影响,高剂量放射照射不能完成电生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张成骨 放射照射 下牙槽神经 动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树脂模具注塑聚醚醚酮成形精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绘龙 孙文森 +3 位作者 刘亚雄 刘彦普 吴艳 蒋耀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4-69,共6页
针对提出的利用光固化3D打印制造注塑模具,通过注塑工艺获得个体化聚醚醚酮(PEEK)植入物的方案,采用3种树脂材料光固化制造注塑模芯,评估了树脂模芯在极端注塑条件下的保形能力,测试分析了3D打印及注塑工艺中标准样件的尺寸误差,通过具... 针对提出的利用光固化3D打印制造注塑模具,通过注塑工艺获得个体化聚醚醚酮(PEEK)植入物的方案,采用3种树脂材料光固化制造注塑模芯,评估了树脂模芯在极端注塑条件下的保形能力,测试分析了3D打印及注塑工艺中标准样件的尺寸误差,通过具有典型复杂结构的个体化PEEK下颌骨关节窝植入物对制造过程中的形状误差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光固化3D打印树脂模芯在极端注塑条件下仍具有良好的保形能力,完全可以注塑高熔点PEEK植入物;个体化PEEK植入物的制造误差主要来源于模芯的制造误差和注塑过程中模芯热胀冷缩产生的形变误差;复杂结构PEEK植入物(下颌骨关节窝)正、负3D偏差的平均值为0.127 mm和-0.387 mm,以负误差为主,通过误差补偿可完全满足医用个体化植入物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3D打印 注塑 个体定制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龙 赵建辉 +5 位作者 刘斌 令狐大科 刘彦普 谭新颖 吕成鹏 徐小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26-429,共4页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 目的:分离培养家兔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SCs),观察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并在特定条件下诱导分化,探讨其成脂成骨分化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家兔腹股沟处脂肪组织,0.25%Ⅰ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培养原代细胞,取第3代ASCs做实验,用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物;用油红O染色和茜素红染色鉴定成脂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从家兔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得的ASCs形态为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生长活力旺盛,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CD29呈阳性表达,CD31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的细胞油红O染色阳性,成骨诱导的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结论:本实验分离培养的细胞为ASCs,具有成脂和成骨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Cs 分离培养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成鹏 王涛 +4 位作者 白旭升 李建虎 焦惠民 董金凤 刘彦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84-585,共2页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少见,又称为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瘤或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1])。CD好发于胸腔,其次在腹部和盆...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少见,又称为巨大淋巴结增生、淋巴结错构瘤、良性巨淋巴瘤或血管滤泡淋巴组织增生。Castleman于1956年首次报道^([1])。CD好发于胸腔,其次在腹部和盆腔,颈部比较少见^([2])。笔者对1例发生于颈部的C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颈部 巨大淋巴结增生 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鉴定及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云鹏 赵昕 +5 位作者 封兴华 张浚睿 陆斌 王一波 刘彦普 侯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09-712,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成骨分化及其在成骨诱导过程中成骨相关标记物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原代培养的方法获得hUCMSCs;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茜素红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成骨诱导后的细胞进...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的成骨分化及其在成骨诱导过程中成骨相关标记物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原代培养的方法获得hUCMSCs;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获得的细胞进行鉴定;通过茜素红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成骨诱导后的细胞进行鉴定;在成骨诱导过程中设立时间点(0d、7d、14d、21d),对成骨相关标记物(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Runx2)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原代培养成功获得hUCMSCs;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进行成骨诱导21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浆内大量表达骨桥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桥蛋白(mRNA水平)在第7天时即表现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升高,Runx2(mRNA水平)在第7天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论:hUCMSCs的成骨分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体外诱导7d后成骨分化进行已经全面启动;经过诱导的hUCMSCs比未诱导的细胞更适合用于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脐带 细胞培养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骨显像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犬下颌骨牵张新生骨痂成熟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宇翔 刘彦普 +1 位作者 李国权 周丽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40-542,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MDP骨显像来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犬下颌牵张新生骨痂的促成熟作用。方法:利用内置式牵张器行犬双侧下颌骨牵张延长术,7只杂种犬双侧下颌骨第2、3前磨牙之间行截骨术,术后7天开始牵引,0.5 mm次/,2次/d,共20 d。牵张过程... 目的:应用99mTc-MDP骨显像来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对犬下颌牵张新生骨痂的促成熟作用。方法:利用内置式牵张器行犬双侧下颌骨牵张延长术,7只杂种犬双侧下颌骨第2、3前磨牙之间行截骨术,术后7天开始牵引,0.5 mm次/,2次/d,共20 d。牵张过程中随机一侧给予40 mW/cm2超声刺激,10 min次/,2次/d,另一侧做遮蔽对照。于牵张完成当日及1、2、4、6、8、12周时对动物进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观察。结果:牵张完成早期随时间的延长,实验侧牵张间隙区出现核素浓聚,放射强度明显高于对照侧。中后期对照侧核素浓聚度强于实验侧。牵张完成12周,实验侧和对照侧核素浓聚均变弱,基本与正常骨组织浓聚度相近,两侧的差异明显变少。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有促进牵张新骨成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骨显像 低强度脉冲超声 牵张成骨 下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树脂模具的注塑聚醚醚酮下颌骨植入物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18
作者 刘绘龙 田磊 +6 位作者 孙文森 秦勉 陈若梦 吴艳 王春雨 刘彦普 刘亚雄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1-1008,共8页
为了促进基于光固化3D打印模具注塑工艺成型的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植入物的临床应用,首先对PEEK下颌骨植入物与骨骼的装配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然后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对PEEK原材料和PEEK注塑成型植入物材料进... 为了促进基于光固化3D打印模具注塑工艺成型的个性化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植入物的临床应用,首先对PEEK下颌骨植入物与骨骼的装配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然后采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对PEEK原材料和PEEK注塑成型植入物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表征,最后采用该工艺方案制造出个性化PEEK全颞下颌关节,并联合数字化正颌外科技术成功治疗了一例严重“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患者。研究结果表明,PEEK下颌骨植入物的设计厚度应不小于2 mm;该工艺方案所使用的PEEK原材料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而且在整个工艺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的有毒物质;一次手术实现了颞下颌关节重建、下颌骨缺损修复和偏颌畸形的精确矫正,手术效果好、手术安全、患者满意度高。因此,采用3D打印树脂模具个性化注塑成型PEEK下颌骨植入物是治疗重度“半侧颜面短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个性化PEEK植入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树脂模具 聚醚醚酮 注塑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基质干细胞促进脂肪移植后血管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吕成鹏 倪华 +3 位作者 马锐 李龙 刘斌 刘彦普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21-626,共6页
目的研究脂肪基质干细胞对脂肪移植物存活率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脂肪组织中ADSCs,与自体兔脂肪颗粒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实验分为对照组(脂肪颗粒+生理盐水)和实验组(脂肪颗粒+ADSCs)。分别于移植后1,2,4,6周,通过B超检... 目的研究脂肪基质干细胞对脂肪移植物存活率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兔脂肪组织中ADSCs,与自体兔脂肪颗粒混合移植于裸鼠背部。实验分为对照组(脂肪颗粒+生理盐水)和实验组(脂肪颗粒+ADSCs)。分别于移植后1,2,4,6周,通过B超检测和CD31免疫组化方法评价移植物体积和血管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的ADSCs呈梭形生长,能够分化为成脂细胞和成骨细胞分化。脂肪移植后第1,2,4,6周,实验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为83.48%±4.91%,67.38%±8.04%,38.23%±5.99%,29.23%±3.61%;对照组存活率为82.98%±8.11%,62.86%±9.60%,21.39%±8.96%,14.29%±5.71%;实验组和对照组移植物存活率随时间逐渐降低,实验组脂肪移植物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移植物血管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脂肪基质干细胞移植物可促进脂肪移植物早期血管化,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基质干细胞 脂肪移植 血管化 裸鼠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一波 李云鹏 +1 位作者 侯锐 刘彦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0,44,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用壳聚糖温敏凝胶浸提液培养...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的增殖和成骨分化。方法: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用壳聚糖温敏凝胶浸提液培养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使用成骨诱导培养液诱导壳聚糖温敏凝胶中生长的hUC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在诱导过程中进行茜素红法染色钙结节(21d)。结果:hUCMSCs在壳聚糖温敏凝胶浸提液中的增殖情况与常规培养液中相近,无显著性差异。壳聚糖温敏凝胶中生长的hUCMSCs成骨诱导21d时可见到橘红色的钙结节。结论:hUCMSCs在壳聚糖温敏凝胶中可以正常增殖,经过诱导后可以向成骨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壳聚糖温敏凝胶 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