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缝性油藏微观水驱油渗流机理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彦子 孙雷 +2 位作者 潘毅 陈莹莹 张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5期28-31,共4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裂缝微观模型,使用微观驱替装置进行水驱油机理模拟实验,并用显微镜对实验过程图像进行采集,考察了在网络裂缝中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实际油藏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裂缝微观模型,使用微观驱替装置进行水驱油机理模拟实验,并用显微镜对实验过程图像进行采集,考察了在网络裂缝中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以及微观渗流机理。观测到由于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余油存在形式主要有孤滴状、角隅状、段塞状及膜状等,每种残余油的形成机理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还受到岩石表面润湿性和裂缝连通性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水驱油 微观渗流机理 剩余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可视化模型水驱油实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莹莹 孙雷 +3 位作者 田同辉 潘毅 董卫军 刘彦子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92-94,共3页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可视化网络裂缝模型,考察了注入速度、模型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观测到由于受裂缝性油藏非... 为了更好地认识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的渗流机理,结合油藏实际地质特征,利用真实岩心设计制作了可视化网络裂缝模型,考察了注入速度、模型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注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运动分布特征。观测到由于受裂缝性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水驱后残余油存在形式主要有孤滴状、角隅状及膜状等,每种残余油的形成机理也不同。实验结果表明:水驱油时,驱替速度与采出程度不成正比,而是存在一个最佳驱替速度,即临界驱替速度;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岩石表面润湿性、裂缝连通性和重力分异的影响;水驱油效率与裂缝地层倾斜角度有关,地层倾斜角度越小,采出程度越高。裂缝性油层较厚时,水驱后油层顶部可能会有大量剩余油,仍具有较大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可视化模型 剩余油分布 水驱油机理 临界驱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淡化处理装置在海上油田热采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涛 孙永涛 +3 位作者 刘海涛 张伟 宋宏志 刘彦子 《石油工程建设》 2014年第5期67-69,72,共4页
海上油田热采对水质要求严格,海水不能直接作为热采用水;海水资源丰富,取材方便,但常规水处理设备无法处理,陆地用海水淡化装置又由于体积大无法安装在海洋平台上。文章介绍了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专门研制的海水淡化处理装置的主... 海上油田热采对水质要求严格,海水不能直接作为热采用水;海水资源丰富,取材方便,但常规水处理设备无法处理,陆地用海水淡化装置又由于体积大无法安装在海洋平台上。文章介绍了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专门研制的海水淡化处理装置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运行参数及处理效果,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适合在海洋平台上安装使用;产水量达到20 m3/h;处理后的产出水总硬度为0.2 mg/L,总碱度为20.80 mg/L,悬浮物含量小于1 mg/L,产出水水质满足多元热流体热采对水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多元热流体 海水淡化 处理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环境中油井管腐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乔泉熙 万里平 +2 位作者 陈颖杰 马天寿 刘彦子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9年第7期106-108,共3页
随着酸性气田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井下酸性腐蚀环境中油井管的选材与防护日益突出。从材料、力学和环境的角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酸性环境中影响油井管腐蚀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油井管腐蚀影响的权重。结果表明... 随着酸性气田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井下酸性腐蚀环境中油井管的选材与防护日益突出。从材料、力学和环境的角度,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酸性环境中影响油井管腐蚀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油井管腐蚀影响的权重。结果表明,开发耐蚀合金油井管才是解决酸性环境油井管腐蚀的根本出路,预防CO_2及井下环境的强腐蚀性是有效延长油井管服役年限的重要保证。此方法及结论为开发酸性气田时,合理选择油井管和完善相应的防腐措施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酸性气田 模糊层次分析 油井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彦子 《北方药学》 2017年第5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6月经我科诊治的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口服降压、降脂、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基础上给予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2月~2016年6月经我科诊治的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口服降压、降脂、抗血小板凝聚的药物基础上给予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20d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85.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康复治疗 中风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