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宝武地区平湖组石英溶蚀作用及机制
1
作者 刘开逍 王俊辉 +7 位作者 阴国锋 陈锦霖 武洋 李勇霖 代正明 姚文娇 姜在兴 徐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49-1366,共18页
为了明确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宝武地区平湖组石英溶蚀的成岩环境、特征、机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X射线衍射和重矿物等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相关的成岩环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研... 为了明确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宝武地区平湖组石英溶蚀的成岩环境、特征、机制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描电镜、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X射线衍射和重矿物等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相关的成岩环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研究区存在酸性和碱性两种石英溶蚀作用,其溶蚀机理存在显著差异。酸性环境下石英在碱金属离子作用下与有机酸络合形成络合物导致溶蚀,碱性环境下石英直接与OH^(-)离子反应生成HSiO_(3)^(-)离子而发生溶蚀。成岩环境演化影响石英的溶蚀,根据溶蚀边界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交代型溶蚀和增孔型溶蚀两种类型。(2)高岭石交代型溶蚀是碱金属离子作用下有机酸溶蚀的结果。伊利石、绿泥石和碳酸盐矿物交代型溶蚀是碱性溶蚀的结果。增孔型溶蚀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均可发生。石英溶蚀程度呈现明显的环境分异性,溶蚀强度从碱性环境—酸性环境—酸-碱过渡环境—弱酸性环境依次减弱。石英溶蚀程度与晶体扭曲面的数量、温度和碱金属离子含量呈正相关关系。(3)石英增孔型溶蚀的演化序列为扭曲面溶蚀—平坦面(雨痕状)溶蚀—平坦面(蜂窝状)溶蚀—石英颗粒部分缺失;交代型溶蚀的演化序列为高岭石交代溶蚀—碳酸盐矿物交代溶蚀—伊利石交代溶蚀—绿泥石交代溶蚀。粒缘溶蚀、次生加大边溶蚀和自生石英溶蚀改善孔隙结构,增加渗透率。黏土矿物交代溶蚀石英颗粒形成粒间及晶间溶孔对形成储层孔隙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机制 成岩环境 石英溶蚀 平湖组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