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余值法的贵州省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核算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开迪 杨多贵 +1 位作者 孟浩 王立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4-1135,共12页
为探究科技创新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程度,在分析贵州省相关规划、政策、实施方案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余值法为基本思想构建贵州省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率的一般性核算模型,创造性地核算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 为探究科技创新在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贡献程度,在分析贵州省相关规划、政策、实施方案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余值法为基本思想构建贵州省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率的一般性核算模型,创造性地核算了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06年以来贵州省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保持年均1%的增加趋势;贵州省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跨越两大台阶,每跨越一级的增速比前一阶段提高约0.5%;科技创新对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步提高,实现了在两个领域的相对均衡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单位能耗GDP、单位水耗GDP等成为贵州省科技创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优势指标,科技创新将成为进一步提高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关键贡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生态文明建设 贡献率 余值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与人口重心的时空演变及产业分解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开迪 杨多贵 周志田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9-88,共10页
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则是衡量地区发展状态的代表性指标,良好的区域发展状态应表现为二者在空间上的重合,而重心的时空演变过程也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为探究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 区域协调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则是衡量地区发展状态的代表性指标,良好的区域发展状态应表现为二者在空间上的重合,而重心的时空演变过程也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为探究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与人口发展的协同程度,本文从重心法出发,计算并分析了199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及其演变趋势与特征。随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测算了三次产业重心与经济和人口重心的关联度,以分析三次产业对我国经济和人口重心迁移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人口重心的东北方向,2013年以来,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均快速向西南方向迁移,经济重心的迁移速度大于人口重心;二者的距离由1993年的179.2千米缩小至2016年的173.6千米,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态渐趋协调。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重心与经济和人口重心的经度关联度均最高,而二三产业则是造成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成为造成我国南北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重心 人口重心 三次产业 灰色关联分析 地区差距 重心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