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研究
1
作者 王娜 李楠 +5 位作者 南镇武 刘开昌 王宗帅 薛晓萍 孟维伟 王旭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6,共7页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 小麦品质气候区划是充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因地制宜生产优质小麦的重要前提。山东省是北方典型的强筋和中筋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区,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山东省气象条件发生了较大变化,小麦品质区划结果亟待更新。本研究采用小麦品质区划农业气候指标对山东省122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小麦季气象条件(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进行综合打分,利用ArcGIS插值法得到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小麦品质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前后,山东省普遍为强筋小麦适宜区和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但气候变暖后,山东省的强筋小麦适宜区大幅缩小,强筋中筋小麦过渡区扩大,主要体现在鲁中和胶东半岛南部地区。小麦季≥0℃积温增加及5月(开花-灌浆期)气温日较差下降是导致小麦季农业气候指标综合得分下降的主要原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及时调整山东省强筋和中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及实现品种和生态区的双向适应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优质小麦 气候区划 关键生育期 气象要素分值 ArcGIS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锌源叶面喷施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及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颜为 孙金鞭 +6 位作者 吕洪国 黄萌 王志伟 齐世军 崔振岭 薛艳芳 刘开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4-515,共12页
为探明不同锌源叶面肥喷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开展不同叶面肥喷施试验。小麦季设置去离子水(CK1)、尿素(CK2)、尿素+纳米氧化锌(U+ZnO)、尿素+壳聚糖纳米锌(U+ZnCNP)... 为探明不同锌源叶面肥喷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开展不同叶面肥喷施试验。小麦季设置去离子水(CK1)、尿素(CK2)、尿素+纳米氧化锌(U+ZnO)、尿素+壳聚糖纳米锌(U+ZnCNP)、尿素+普通七水硫酸锌(U+Zn)5种叶面肥处理;玉米季增加尿素与锌铁硒多元混合喷施处理(U+Zn/Fe/Se)。结果表明:各叶面肥喷施处理对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籽粒微量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锌源与尿素混合叶面肥对小麦籽粒锌含量强化效果由弱到强依次为U+ZnCNP<U+ZnO<U+Zn。与CK2处理相比,处理U+Zn使小麦籽粒锌含量显著提高77.7%(从22.80 mg·kg^(-1)增加至40.52 mg·kg^(-1))、籽粒植酸与锌(PA/Zn)摩尔比显著下降42.1%,使籽粒锌生物有效性(TAZ)显著提高74.5%。对于玉米,与CK2处理相比,处理U+Zn/Fe/Se使籽粒锌含量提高32.3%(从14.93 mg·kg^(-1)增加至19.60 mg·kg^(-1))、硒含量显著提高12.7倍(从17.66μg·kg^(-1)增加至242.04μg·kg^(-1))、籽粒PA/Zn摩尔比显著下降27.0%,使籽粒TAZ显著提高36.9%,使整个植株或玉米秸秆磷与锌(P/Zn)和磷与铁(P/Fe)摩尔比降低。研究表明,叶面喷施普通七水硫酸锌是提高小麦、玉米籽粒锌含量和生物有效性的最佳形式,其强化小麦籽粒锌效果优于玉米。叶面喷施尿素与锌铁硒混合溶液可同时提高玉米籽粒锌、硒含量及锌、铁生物有效性(籽粒、全株、秸秆),是解决人体或动物微量元素营养缺乏的有效农艺强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不同锌源 锌铁生物有效性 叶面喷施 微量元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佳 王义 +9 位作者 肖蓉 李亮 王悦 张慧 李宗新 钱欣 王良 苏玉晓 高英波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4-110,共7页
为明确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本试验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材料,设常规灌溉施肥(FP)、喷灌+种肥同播(SN)、喷灌+水肥一体化(SF100%)、喷灌+水肥一体化+减氮20%(SF80%)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灌... 为明确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本试验以登海605(DH605)和郑单958(ZD958)为材料,设常规灌溉施肥(FP)、喷灌+种肥同播(SN)、喷灌+水肥一体化(SF100%)、喷灌+水肥一体化+减氮20%(SF80%)共4个处理,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灌溉施肥方式及品种和灌溉施肥互作效应显著影响夏玉米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速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SF80%处理下两年平均产量、水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与FP、SN和SF100%处理相比,SF80%处理下DH605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14.55%、7.66%和2.26%,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23.73%、12.61%和8.86%,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43.19%、34.58%和27.82%;ZD958两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35.93%、15.24%和7.84%,水分利用率分别提高40.81%、21.79%和11.13%,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9.91%、44.05%和34.80%。综上所述,喷灌+水肥一体化+减氮20%的灌溉施肥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实现夏玉米增产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灌溉施肥方式 水氮利用效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小米不同加工阶段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苏情 陈利容 +5 位作者 孙琳琳 杨延兵 郭玉秋 王兴亚 刘开昌 龚魁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6,共8页
为了研究糙小米(BM)经过发芽(GM)、挤压膨化(EM)和超微粉碎(UM)连续加工过程中游离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了糙小米多酚组分,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和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实验分析糙小米游... 为了研究糙小米(BM)经过发芽(GM)、挤压膨化(EM)和超微粉碎(UM)连续加工过程中游离多酚组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分析了糙小米多酚组分,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实验和秀丽隐杆线虫体内实验分析糙小米游离多酚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加工阶段产品的游离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BM(P<0.05),GM比BM增加了84.16%,EM和UM的游离多酚含量持续增加,UM含量最高为(26.37±0.40)mg/g DW。糙小米中共检测到18种游离态多酚,其中BM仅检测到8种,GM中检测到11种多酚组分,对比BM变化了7种。EM和UM对比GM处理变化较小,可溶性结合酚类组分增加,但是肉桂酸和阿魏酸衍生物减少。GM的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以及秀丽隐杆线虫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2.74±0.23)U/m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30.30±0.96)nmol/min/mL]、丙二醛(MDA)降低水平和12 d存活率都显著(P<0.05)高于其他组。EM和UM之间抗氧化活性差异不大,但均显著(P<0.05)高于BM。发芽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游离多酚的含量和组成,挤压和超微加工进一步促进游离多酚的释放,各个加工阶段产品中游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对照,多酚组分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大于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小米 游离态多酚 组分分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贝莱斯芽孢杆菌对玉米种芽萌发·幼苗生长与光合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萧珣 王兴亚 +8 位作者 张守梅 高琪 孙琳琳 陈利容 马振萍 王红霞 龚魁杰 郭玉秋 刘开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为探究外源贝莱斯芽孢杆菌(B.v.)对玉米种芽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系统的调控作用,以郑单958和京农科728为供试材料接种B.v.。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施加B.v.能显著促进玉米种芽萌发,有效提升幼苗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与根冠比;与... 为探究外源贝莱斯芽孢杆菌(B.v.)对玉米种芽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系统的调控作用,以郑单958和京农科728为供试材料接种B.v.。结果表明:与CK相比,外源施加B.v.能显著促进玉米种芽萌发,有效提升幼苗株高、叶面积、鲜重、干重与根冠比;与芽孢杆菌菌剂相比,B.v.处理在促进玉米种芽萌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株高、叶面积、干重、鲜重等农艺性状有关指标也与芽孢杆菌菌剂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外源B.v.处理下的玉米幼苗P_(n)、T_(r)、G_(s)、WUE显著提升,C_(i)较CK显著下降;B.v.处理下的P_(n)、T_(r)和G_(s)与芽孢杆菌菌剂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在C_(i)利用效能方面显著弱于芽孢杆菌菌剂。与CK相比,外源施加B.v.有助于提升玉米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并改善荧光特性,显著提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总叶绿素含量、F_(m)、F_(v)/F_(m)、F_(v)/F_(o)和q_(P),显著降低F_(o)和NPQ;B.v.处理下的叶片各叶绿素含量及总含量均显著高于芽孢杆菌菌剂处理,荧光参数整体与芽孢杆菌菌剂无显著差异,部分指标甚至优于芽孢杆菌菌剂处理。因此,贝莱斯芽孢杆菌在玉米上有着良好开发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具有进一步开发成新型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种芽萌发 光合特性 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光合性能与耐密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刘开昌 王庆成 +3 位作者 张秀清 王春英 李爱芹 张海松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6期25-29,共5页
在大田条件下 ,通过密度试验 ,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 ,从 5个方面分析了玉米光合性能与品种耐密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1)玉米光合性能对密度增加的反应较敏感 ,光合面积、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的分配对密度增加的反应尤其显著 ;(2 )光合面... 在大田条件下 ,通过密度试验 ,在群体和个体水平上 ,从 5个方面分析了玉米光合性能与品种耐密性的关系 ,结果表明 :(1)玉米光合性能对密度增加的反应较敏感 ,光合面积、光合效率及光合产物的分配对密度增加的反应尤其显著 ;(2 )光合面积中主要体现在叶面积的大小和分布上 ,耐密性强的品种 ,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对密度增加反应不敏感 ,群体上部叶面积的比例相对小 ;(3)叶片光合效率对密度增加的反应较敏感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的降低是主要原因 ,它们与单株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叶绿素、光合速率和羧化效率之间也呈显著的正相关 ,量子效率的降低是次要的 ;(4)群体产量与群体的叶面积和叶面积持续期呈正相关 ,但与个体性状呈负相关 ,个体性状的削弱程度越小 ,与群体的相关性越小 ,品种的耐密性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合性能 耐密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片保绿性生理机理及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开昌 王庆成 +1 位作者 张海松 冯凯 《山东农业科学》 2003年第2期48-51,共4页
本文从玉米叶片保绿性的概念出发 ,综述了保绿型玉米的划分、分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讨论了玉米保绿性的可能生理机理 ,以及与保绿性相关的植株性状的遗传特性 ,并提出了下一步将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玉米 叶片 保绿性 生理机理 遗传特性 植株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与耐密性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开昌 王庆成 +2 位作者 张秀清 王春英 张海林 《山东农业科学》 2000年第1期9-11,共3页
利用玉米新杂交种探讨了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及其与耐密性的关系 ,结果发现 ,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增加反应敏感 ,并与品种耐密系数存在联系 ,耐密性较强的品种叶向值随密度增加变化幅度较大 ,叶面积减少慢 ,光合速率对密度增加反应较迟... 利用玉米新杂交种探讨了生理特性对密度的反应及其与耐密性的关系 ,结果发现 ,叶片生理特性对密度增加反应敏感 ,并与品种耐密系数存在联系 ,耐密性较强的品种叶向值随密度增加变化幅度较大 ,叶面积减少慢 ,光合速率对密度增加反应较迟钝 ,高密度时仍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气孔导度降低缓慢 ,气孔阻力增加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片 生理特性 密度 耐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锥盘无级变速器无循环功率条件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开昌 吴云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87,共4页
通过对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运动学和系统内部功率流、功率分配系数与封闭系统内部功率流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功率分配系数与系统内部各单元传动比的关系表达式,确定了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无循环功率的必要条件,列出了16种无循环功... 通过对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运动学和系统内部功率流、功率分配系数与封闭系统内部功率流的关系的分析,建立了功率分配系数与系统内部各单元传动比的关系表达式,确定了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无循环功率的必要条件,列出了16种无循环功率的差动轮系单元与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组合形式.为无循环功率的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 分流传动 周转轮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省级农科院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开昌 胡小鹿 +1 位作者 安静 张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1期256-257,共2页
介绍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探讨了现阶段省级农科院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存在问题,提出了在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以供品种权保护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 省级农科院 新品种权保护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蔬菜种业科技工作发展构想及建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开昌 张立明 张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286-287,共2页
现代蔬菜种业是保障我国蔬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山东省在设施蔬菜、出口蔬菜、名产蔬菜等三大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蔬菜良种市场被国外品种所垄断、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不足、蔬菜产业的科技创新程度不高... 现代蔬菜种业是保障我国蔬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山东省在设施蔬菜、出口蔬菜、名产蔬菜等三大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蔬菜良种市场被国外品种所垄断、蔬菜质量安全保障不足、蔬菜产业的科技创新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总结了山东省蔬菜种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蔬菜科技工作的发展构想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种业 发展现状 科技工作 构想 建议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的创新设计
12
作者 刘开昌 蓝兆辉 石宗宝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3年第4期22-23,共2页
在分析国家机械行业标准的JB/T6950-93——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结构和传动基础上,对其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将加压弹簧施压在恒轮上,并采用蜗轮蜗杆机构和丝杆螺母传动的组合机构实现调速控制,可以多方面改善此类无级变速器的性能。
关键词 行星锥盘 无级变速器 创新设计 结构 恒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流动阻尼式高楼逃生器的创新设计 被引量:26
13
作者 叶强 杨谊昌 +3 位作者 张国欣 叶仲和 蓝兆辉 刘开昌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从总体结构、原理分析、作品创新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论述了获得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一等奖的作品“液体流动阻尼式高楼逃生器”的设计。该作品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平稳快速、价格低廉。
关键词 高楼 逃生 阻尼 安全可靠 原理分析 快速 价格 中国 创新 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杀菌复合壳寡糖涂膜对鲜食糯玉米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8
14
作者 龚魁杰 陈利容 +3 位作者 祁国栋 李晓月 孙琳琳 刘开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79-284,共6页
分别采用ClO_2杀菌处理、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涂膜处理以及ClO_2杀菌复合COS涂膜(ClO_2-COS)处理鲜食糯玉米,对比不同保鲜处理对鲜食糯玉米贮藏期间的抑菌情况、多酚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积累速率、苯丙氨酸解氨... 分别采用ClO_2杀菌处理、壳寡糖(chitosan oligosaccharide,COS)涂膜处理以及ClO_2杀菌复合COS涂膜(ClO_2-COS)处理鲜食糯玉米,对比不同保鲜处理对鲜食糯玉米贮藏期间的抑菌情况、多酚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素积累速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200 mg/L的ClO_2杀菌复合15 mg/mL COS涂膜处理表现出良好的抑菌能力,贮藏35 d时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2.30±0.12)(lg(CFU/g)),显著低于ClO_2杀菌处理组((3.78±0.16)(lg(CFU/g)))和COS涂膜处理组((4.18±0.09)(lg(CFU/g)))(P<0.05);ClO_2-COS处理能够降低木质素积累速率,降低多酚含量并使其基本保持较低水平;ClO_2-COS处理可以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过快上升,降低苯丙烷代谢水平,还能降低过氧化物酶活力,使其在贮藏期间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从而减少木质素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 病原菌侵染 苯丙烷代谢 木质素积累 二氧化氯 壳寡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B_1降解菌株的筛选及鉴定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于丽娜 王明清 +7 位作者 张初署 徐念均 赵玉华 毕洁 孙杰 龚魁杰 刘开昌 杨庆利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167-171,共5页
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花生、玉米等农产品和食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采用香豆素为唯一碳源从海水中分离降解AFB_1菌株,其中菌株M8能降解71.8%的AFB_1。通过上清液、菌悬液、胞内液降解AFB_1分析,初步判断菌株M... 黄曲霉毒素B_1(aflatoxin B_1,AFB_1)污染花生、玉米等农产品和食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采用香豆素为唯一碳源从海水中分离降解AFB_1菌株,其中菌株M8能降解71.8%的AFB_1。通过上清液、菌悬液、胞内液降解AFB_1分析,初步判断菌株M8分泌至胞外的活性物质主导AFB_1的生物降解作用。通过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菌株M8属于假单胞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 M8。从海水中分离菌株M8丰富了降解AFB_1降解微生物资源,为研究其作用机理和应用于黄曲霉毒素的脱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降解 假单胞菌 鉴定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7
16
作者 龚魁杰 李青 +5 位作者 陈利容 张发军 李宗新 李晓月 杨童童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141-147,共7页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对于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改善居民饮食健康、占领产业国际优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山东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产业优势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鲜...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深受消费者喜爱。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对于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改善居民饮食健康、占领产业国际优势地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山东鲜食玉米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产业优势和发展方向,并提出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对策,以期为山东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鲜食玉米 产业发展 主粮化 种植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实践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龚魁杰 陈利容 +5 位作者 张发军 韩伟 祁国栋 李晓月 孙琳琳 刘开昌 《农学学报》 2018年第4期91-96,共6页
鲜食玉米具有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优良属性,发展鲜食玉米种植、旅游、休闲、加工、贸易、服务产业,对于构建新型鲜食玉米产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鲜食玉米一二三产业现状和发展方向,从产品特性、消费者、产业者层面探讨了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具有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优良属性,发展鲜食玉米种植、旅游、休闲、加工、贸易、服务产业,对于构建新型鲜食玉米产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鲜食玉米一二三产业现状和发展方向,从产品特性、消费者、产业者层面探讨了鲜食玉米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通过剖析当前存在的规划设计能力不足、种植业社会化组织不健全、企业深加工和产品研发能力欠缺等弊端,理清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短板。以可行性和发展短板分析为基础,从鲜食玉米产业实际出发,进行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设计,细分产业格局,强化产业利益联结,从根本上提高产业融合水平,实现农村产业跨越式发展。反之,产业融合发展也将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升级,推动建立中国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金"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一二三产业融合 主食谷物 全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产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苹 李庆凯 +5 位作者 林海涛 刘开昌 赵海军 宋效宗 沈玉文 王江涛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2期70-74,共5页
为探索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的节肥增产效果,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邱家店镇黄沟岗村设置不施氮(CK)、常规氮优化施肥(OPT)及5种缓控释肥一次性施入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探索不同缓控释肥对小麦的节肥增产效果,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在山东省泰安市邱家店镇黄沟岗村设置不施氮(CK)、常规氮优化施肥(OPT)及5种缓控释肥一次性施入7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不施氮对照相比,施用氮肥增产显著。(2)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比OPT处理增产11.4%和10.2%;高塔有机硅缓释肥处理则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3)不同缓控释肥处理小麦秸秆和籽粒含氮量差异不显著,但秸秆生物量差异较明显,以鲁西脲甲醛复合肥处理最高。(4)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处理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比OPT处理分别增加37.3%和35.3%。本试验条件下自制控释氮肥和鲁西缓释掺混肥料为适合当地土壤条件及小麦栽培使用的缓控释肥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缓控释肥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庆成 刘开昌 +5 位作者 张秀清 王春英 张海松 于根亭 林玉柱 王森广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14-16,共3页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集中了黄瓜栽培、育种、植保专家多年的研究成果及经验 ,本文介绍了利用专家系统开发工具DET开发这一应用系统的步骤和方法。
关键词 开发工具 日光温室 黄瓜 栽培管理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品种筛选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慧 高英波 +7 位作者 张发军 李宗新 温立玉 薛艳芳 钱欣 代红翠 李源方 刘开昌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6期38-42,共5页
为筛选适宜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的鲜食玉米品种,本研究选用西星五彩甜糯、西星白糯2号、16SW2等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以产量、穗部性状、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为评价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进行... 为筛选适宜在山东省及周边地区推广应用的鲜食玉米品种,本研究选用西星五彩甜糯、西星白糯2号、16SW2等11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以产量、穗部性状、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为评价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鲜食玉米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6SW2的商品穗数和黑糯2号的商品穗重最高,西星五彩甜糯、16SU3蒸煮品质较优,西星五彩甜糯和16SW2营养品质表现较好。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11个鲜食玉米品种分为3个品级,其中一级品种2个,二级品种5个,三级品种4个。综合产量表现、蒸煮品质和营养品质,16SW2和西星五彩甜糯适宜在山东及周边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品质 聚类分析 加权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