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车道超大断面矩形顶管工程——嘉兴市下穿南湖大道隧道 被引量:10
1
作者 龙卫 薛发亭 刘常利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12-1625,I0021-I0034,共28页
1工程意义顶管法施工技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设备研发,还是在施工过程控制和工艺水准等方面,均已相对成熟。目前,已建成的最大顶管隧道均为2车道(宽度10 m左右)。随着城市的发展,2车道已无法满足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交通功能,需向更大、... 1工程意义顶管法施工技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设备研发,还是在施工过程控制和工艺水准等方面,均已相对成熟。目前,已建成的最大顶管隧道均为2车道(宽度10 m左右)。随着城市的发展,2车道已无法满足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交通功能,需向更大、更高断面发展。嘉兴下穿南湖大道矩形顶管隧道宽度从10 m级别提升到15 m,开创了顶管法施工3车道隧道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隧道 大断面矩形顶管 顶管法施工 三车道 城市快速路 施工过程控制 设备研发 主干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刀盘矩形顶管土仓渣土流动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常利 王发民 +2 位作者 张浩 张占胜 杨振兴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2年第10期40-45,共6页
为研究掘进过程中多刀盘矩形顶管土仓内渣土的流动特性及刀盘扭矩参数,以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下穿南湖大道区段为例,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刀盘与渣土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多刀盘作用下仓内渣土流动性整体较好,可形成多个高速排渣通... 为研究掘进过程中多刀盘矩形顶管土仓内渣土的流动特性及刀盘扭矩参数,以嘉兴市市区快速路环线工程下穿南湖大道区段为例,采用离散单元法模拟刀盘与渣土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多刀盘作用下仓内渣土流动性整体较好,可形成多个高速排渣通道,排渣速率满足顶管最大掘进速度设计要求;土仓后部两侧1.5m宽度范围内渣土流动性则较差,易出现渣土滞排黏结问题。刀盘直径和安装位置对刀盘扭矩影响较大,土仓下部刀盘扭矩约为同直径土仓上部刀盘的1.5倍。对比现场刀盘扭矩监测结果及土仓内渣土黏附情况,与模拟结果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离散元 多刀盘 渣土流动 扭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治疗胆管结石16例报告 被引量:17
3
作者 晁志涛 曹月敏 +6 位作者 刘常利 张万星 王兰辉 蔺正印 周可义 孙式伟 凌全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总结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微创治疗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2005年6月。2006年3月,对16例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入专利的“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用胃镜或十二指肠镜将内引流管拔除... 目的总结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微创治疗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2005年6月。2006年3月,对16例胆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置入专利的“胆道支撑内引流管”,一期缝合胆总管,术后用胃镜或十二指肠镜将内引流管拔除。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260min,平均145min。内引流管于术后5~7d拔除,随访3—12个月,无残余结石及胆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胆总管置管内引流一期缝合微创治疗胆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治疗 胆管结石 胆道引流管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不同启动子在蝉棒束孢菌中的表达活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栋 刘常利 +2 位作者 靖宇 孟俊龙 王洪凯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8,共9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的方法,将3个来源于蝉棒束孢菌(Isaria cicadae)、2个来源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启动子在蝉棒束孢菌中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 利用农杆菌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ATMT)的方法,将3个来源于蝉棒束孢菌(Isaria cicadae)、2个来源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启动子在蝉棒束孢菌中驱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GFP荧光亮度和荧光定量PCR检测GFP基因的转录水平,比较不同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并利用筛选出的高表达活性载体pKD5-GFP观察小G蛋白Rho在蝉棒束孢菌中的定位。结果表明:来源于稻瘟病菌的H3启动子在蝉棒束孢菌中对GFP基因具有较高的起始转录功能,小G蛋白Rho在孢子和新生菌丝阶段均有表达。研究结果可为在蝉棒束孢菌中进行外源基因表达和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棒束孢菌 稻瘟病菌 小G蛋白 农杆菌介导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银丹膏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常利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银丹膏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间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外阴白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远红外线照射疗法... 目的:探讨使用银丹膏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间重庆市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外阴白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远红外线照射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银丹膏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其临床症状的积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临床症状的积分更低,P <0.05。结论:使用银丹膏联合远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外阴白斑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外阴皮肤的弹性及颜色等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白斑 远红外线照射疗法 银丹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富水地层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掘进参数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发民 孟庆军 +3 位作者 张浩 刘常利 杨振兴 张兵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6-326,共11页
为保障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在浅覆土、小净距下的安全高效掘进,依托世界上首个直径15 m级3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对顶管多刀盘开挖系统、减摩注浆系统、三螺机出渣系统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通过对顶管主要掘进参数及地层沉降监测结果... 为保障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在浅覆土、小净距下的安全高效掘进,依托世界上首个直径15 m级3车道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对顶管多刀盘开挖系统、减摩注浆系统、三螺机出渣系统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通过对顶管主要掘进参数及地层沉降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本工程采用的减阻措施有效降低了管节受到的地层摩擦阻力,实际总推力为理论值的40%左右;2)刀盘直径和安装高度对刀盘转矩影响较大,多数刀盘转矩均值小于额定转矩的一半,说明刀盘额定转矩有较大的优化空间;3)顶管掘进过程中盾壳受到较大的地层挤压力,土舱内渣土压力也显著大于地层侧向土压力,停机后上述压力均有较大幅度降低;4)顶管掘进后地表横向沉降槽呈“盆”状,隧道两侧0.5倍开挖宽度内的地层沉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断面矩形顶管隧道 多刀盘开挖系统 减摩注浆系统 三螺机出渣系统 掘进参数 推力 刀盘转矩 地层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盆腔炎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维琳 刘常利 陶佳宁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4期2-3,共2页
目的 :探讨为盆腔炎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12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1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10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 目的 :探讨为盆腔炎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南岸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212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21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10例)。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和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 <0.05。结论 :为盆腔炎患者使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疗法 西医疗法 盆腔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