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邯郸学步”新议
- 1
-
-
作者
刘希善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1-101,共1页
-
文摘
“邯郸学步”语出《庄子·秋水》,说的是一个燕国青年到邯郸学习赵国人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成,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一路爬着回来。作者讲出这个故事意在表明:庄子思想高深莫测、玄妙之极,公孙龙辈想探讨庄子学说,是“用管窥天”、“用锥指地”,无异于“邯郸学步”,是无法企及的。后世一般用这个典故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的技能。从此这位学步者也历来被作为一名反面教员,受到人们的训诫和贬斥。但是,事情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我却认为这位青年的所受的指摘是很有些不公平的。试想,邯郸人走路很美,这位燕国青年想加以学习。
-
关键词
庄子思想
公孙龙
比喻
角度
青年
新议
燕国
邯郸
学习
中国封建社会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文章最要气盛——文气说浅论
- 2
-
-
作者
刘希善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8-91,共4页
-
文摘
古人论文,很重视文气。刘大櫆说:“文章最要气盛”。方东树也说:“诗文以豪宕奇伟有气势为上”。但对什么是文气、文章怎样才能气盛,历来众说纷纭,难见全豹。本文想围绕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作者:文气清浊之本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反映的主体是人。作者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实践直接影响着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着作品的气貌与风格。因此历代文论家都十分重视探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行为实践与文气的关系。
-
关键词
文气说
直接影响
精神气质
方东树
思想意识
理清思路
作家作品
作品风格
孟子
文章内容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有感于“蛙水关系”
- 3
-
-
作者
刘希善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72-72,共1页
-
文摘
前不久,听一位在农村工作的同志讲,在老百姓眼里,现在有些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已不是“鱼水关系”,而是“蛙水关系”了。此言一出,我为之震动。问他此话怎讲?他说,有些干部到下面只知道“要钱、要粮、要命”(即(佥欠)提留、催公粮、抓节育),而不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疾苦,只知道向百姓索取。
-
关键词
鱼水关系
广大人民群众
老百姓
农村工作
优良传统
党员干部
前不久
军民关系
节育
以权谋私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强化党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
- 4
-
-
作者
万俊芝
刘希善
-
机构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92-93,共2页
-
文摘
试论强化党校图书馆的情报职能万俊芝刘希善图书馆业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当代图书馆的职能已由传统的保存文献、进行教育为主,逐渐转变为以传递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为主。注重发挥其情报职已是当代图书馆的显著特征。当前,随着党校图书馆...
-
关键词
党校图书馆
情报职能
党校教育
情报服务方式
文献情报工作
图书情报人员
文献资料
情报需求
用户需求
社会科学研究
-
分类号
D261.4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